黑蓝论坛
标题:
黑蓝网刊97期卷首
[打印本页]
作者:
管理员
时间:
2011-1-21 01:06
标题:
黑蓝网刊97期卷首
这期网刊我们(
asui1003
、段林、
X
)选了三篇小说——马耳的《层叠》、湘澍的《插图》和
allinpark
的《父亲的儿子》。
马耳强烈的写作意识让他的作品既能完整又体现了他个人对写作的追求。这篇结构上显得漂亮的小说——《层叠》——体现了他对文本本身的求索。但略微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这篇小说最后出现的附注和它的叙述观念都已不是新鲜例子,马耳的才华似乎没有在这篇小说里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我印象中,马耳对乡村场景的捕捉和叙述显得更为出色,那是他拿手的领域;而他那些带着更多实验和探索精神的作品,就会带着一股执拗的劲儿,无法达到最为妥帖的状态。但这种探索精神对个人的写作的提高无疑是有效的,它帮助作者清除了表达的束缚和拓展了个人叙述能力的范围,使之以后的写作更加表现自如,我们能在《层叠》中看到他所做出的努力。湘澍在《插图》中显示了对叙述统一性的控制能力,但又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叙述中,使这篇小说非常可惜地弱了一层,但在这个月的小说中还是一篇完整而有分量的作品。
allinpark
对写作的认真和对别人作品的认真给人以很好的信息,这可能是一位成长中的作者,当他摆脱了以已有的具体文学作品作为参照来写作和评论的时候,他的写作便会出现初步的迈向成熟。而原先还选出
asui1003
的《青春、女孩、失败的故事》、威廉爱德华的《我们在2307做氯化钠提纯实验》、李唐的《穷孩子》、西维的《重复的世界》、
endlesshappy
的《很快很快》,最后放弃的原因是因为这几个小说都存在比较明显的不成熟。
asui1003的
这个作品出现的不协调也使它的品质高度有所下降;
asui1003
的问题可能是缺乏一种写作判断的安全感,对可以被归类和命名的东西感到保险而有用,而面对萦绕在事物周围的难以被归类的东西时他缺乏依靠自己的感受作为判断的勇气,多采用避开的方式处理作品,因此他的小说显得比较“硬”、层次比较单一。威廉爱德华的《我们在
2307
做氯化钠提纯实验》和西维的《重复的世界》给人的感觉都不坏,但也没有让人感到它们足够好。西维是黑蓝的新作者,对她作品的了解还需要持续的观察;威廉爱德华在黑蓝发表作品已经将近一年了,从他近来的小说能看到他持续的进步,是个可喜的事情。同样让人期待的还有
endlesshappy
和木牒子;
endlesshappy
的小说具有踏实的品质而木牒子的小说具有灵气和清晰的特点(但也显得散乱),但他们这几篇作品都显得不具备完整性,像是片段的练习,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可能是对小说的组织能力的提升。李唐和李剑鸣都表现了对作品完整性的重视,写作上也很用心,可从他们的作品中感觉出这两位作者都沾染了“主流”写作中某些“规矩”。还有
poco
的《梦马人》虽然没有完整地发上来,但也能看到他对作品完整性的追求。但
poco
的作品跟李唐和李剑鸣的不同的是更具有年长的踏实,但同时也具有年长的啰嗦,显得踏实而不够爽利。这三位作者的作品其实也是某种循规蹈矩的写作。
还有几篇小说也给我留下印象,哪儿的事儿、吴学俊的历史题材的小说和唐大棣、吴昕孺的小说。我总觉得古代历史题材的小说是个艰难的选题,脱离了当时的语境和用现代文写作的结合便出现了文质难以相符的鸿沟,带着比较显著的对材料本身的堆积的特点,摆在小说面前的“历史现实”也就成为自由写作的巨大障碍。唐大棣的《在五里坡看见马》是个漂亮的题目,可是他长期的小说又存在着“文人的轻微不易察觉的酸性沾沾自喜”的气息让人感到不舒服,使他的小说一直如此顽固的不见起色。吴昕孺的《宝贝》套路明显,观察方式和叙述方式已经很陈腐了,他的反叛需要极大的勇气去怀疑和否定自身。缺乏怀疑和反叛精神可能是普遍存在于写作者中间的,使得大多数作者要么倾向安全的写作而使作品显得平庸要么是通过胡乱的叫嚣来扭曲自己作品的个性。网刊期待好的小说,更期待看到带着反省意识持续努力的作者而不是昙花一现满足于暂时表现才华的作者,也希望网刊的编选能记录黑蓝的写作者们在自己写作道路上的共同进步和殊途同归的追求。
作者:
asui1003
时间:
2011-1-21 15:12
谢谢X的点评,我觉得作品只是一坨影子,我要克服自己智识上的自卑,这点对我尤其重要。
作者:
威廉爱德华
时间:
2011-1-22 00:00
多谢X提及。我个人也感觉自己在进步。感谢黑蓝的文友。呵呵。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