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徐冰获首届“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 [打印本页]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07
标题: 徐冰获首届“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
蓍名中国旅美艺术家徐冰以9·11废墟的尘埃为材料所做的新作品《尘埃》在英国获得了当今世界艺术界最大的奖项――“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 (奖金金额高于泰特奖),新南威尔士的国家议会主席摩根在首府卡迪夫的国家博物馆向他表示了祝贺,并把这个当今世界上最高的艺术奖项颁发给他,这使得徐冰成为首位获得该项大奖的艺术家,也是第一位得到这一殊荣的中国艺术家。
此次展览的作品《灰尘》是徐冰在纽约遭到9·11恐怖袭击后,从曼哈顿世贸中心废墟附近收集的一些极细微的尘埃为材料,在他的展览空间里以雾状的方式在空中喷撒,地面上有一行预先摆放的用PVC材料雕刻的英文(As there is nothing from the first,Where does the dust itself collect?),经过24小时的沉降,尘埃落定,取走那些字母后,展厅里只剩下地板上一层薄薄的灰尘和那字模下未被尘埃覆盖的痕迹,它的中文含义是中国人所熟知的一句著名的禅宗偈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3 21:32:13编辑过]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07
算是给Zen和蝼冢的礼物吧,呵呵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07
嗯,很有道理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07
你还别说,用到这儿还真合适![em49]
作者: 鄢醒    时间: 2007-8-4 13:07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亏他说得出来。他这是站在哪个立场说的话呀?

其实我挺喜欢他的那些拼音书法的。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07
以下是引用鄢醒在2004-4-14 0:07:00的发言: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亏他说得出来。他这是站在哪个立场说的话呀?

其实我挺喜欢他的那些拼音书法的。
楼上的说话要讲根据!什么什么立场?哪儿跟哪儿啊这是
作者: 蝼冢    时间: 2007-8-4 13:07
以下是引用二十月在2004-4-13 21:35:13的发言:
算是给Zen和蝼冢的礼物吧,呵呵


哈哈~收礼只收脑白金~
作者: 东今    时间: 2007-8-4 13:07
还真行为艺术……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07
以下是引用蝼冢在2004-4-14 10:44:22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二十月在2004-4-13 21:35:13的发言:
算是给Zen和蝼冢的礼物吧,呵呵


哈哈~收礼只收脑白金~
[/quote]爸妈才是收礼只收脑白金呢~
[em31]
作者: 鄢醒    时间: 2007-8-4 13:07
二十月:你帮我解释以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以及这个作品.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07
那先烦请你先把"立场"解释一下.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07
我觉得这是件充满智慧的作品。而不是时下流行的“点子艺术”。单纯而意味深长。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07
以下是引用赵松在2004-4-16 15:31:45的发言:
我觉得这是件充满智慧的作品。而不是时下流行的“点子艺术”。单纯而意味深长。


是啊,好多人太习惯于生活在政治隐喻中了,忍不住要随处联想。
其实,“本来无一物”就是本来无一物,若置一辞即不得。
如果没有911的灰尘,我猜作者也会取其他一样浓缩着有情世界“共业”特征的什么灰尘。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07
以下是引用Zen在2004-4-16 15:53:23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赵松在2004-4-16 15:31:45的发言:
我觉得这是件充满智慧的作品。而不是时下流行的“点子艺术”。单纯而意味深长。


是啊,好多人太习惯于生活在政治隐喻中了,忍不住要随处联想。
其实,“本来无一物”就是本来无一物,若置一辞即不得。
如果没有911的灰尘,我猜作者也会取其他一样浓缩着有情世界“共业”特征的什么灰尘。

[/quote]我觉得是这样:他用了911的灰尘,也不过是给那些善于从政治角度解读作品的评论家了一种解释方式罢了,但这个作品的政治解读不可能是唯一的标准——这很像北岛诗歌的读法问题。其实这种东西——能不能解释和想不想解释是两回事——老赵所说的“点子艺术”我认为就是前者的典范。但这个逻辑不能反过来推演。
我喜欢这个作品的理由很简单:形式上很干净,关键是他的构思我比较欣赏,至于结果那就是仁者见仁了。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07
以下是引用二十月在2004-4-16 16:22:56的发言:
我喜欢这个作品的理由很简单:形式上很干净,关键是他的构思我比较欣赏


同感。
有些东西,还是不诠释为妙,我也犯错啦~[em06]
作者: 苏文祥    时间: 2007-8-4 13:07
这个作品稍稍改变了点我对徐冰的看法,终于有点变化了。
我就想不通,难道艺术家一辈子脑袋里就只有那一根筋?!烟草、飞鸟都不好玩。
这么多年来徐几乎一直都在重复自己的那个“书法”系列,两头猪玩的那个“强奸”游戏也是延续的那个书法思路。我觉得也太没劲了。

这是个只有具备了大师身份才可以做的的作品,前天晚上我们还在讨论它,“嘻嘻!!!”
作者: 好云    时间: 2007-8-4 13:07
帅帅!!!

跟小时候见的学的感觉似的~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07
以下是引用苏文祥在2004-4-17 10:13:28的发言:
这个作品稍稍改变了点我对徐冰的看法,终于有点变化了。
我就想不通,难道艺术家一辈子脑袋里就只有那一根筋?!烟草、飞鸟都不好玩。
这么多年来徐几乎一直都在重复自己的那个“书法”系列,两头猪玩的那个“强奸”游戏也是延续的那个书法思路。我觉得也太没劲了。

这是个只有具备了大师身份才可以做的的作品,前天晚上我们还在讨论它,“嘻嘻!!!”
大师不大师的我不知道,但他的作品有一些还是不错的,那个春蚕的作品也不赖.另外我觉得"一根筋"的说法我保留意见,那要看你怎么说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8 21:42:42编辑过]

作者: 苏文祥    时间: 2007-8-4 13:07
我说他的"一根筋"意思就是他搞的不好玩,没意思,天天搞书法书法的,,,我主要指这个。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07
呵呵,性情所指.我估计他所在的文化环境对于他可能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作者: 鄢醒    时间: 2007-8-4 13:07
可能是我不喜欢这个选题吧.方式也不让我感冒.可能就是这个吧.你们继续吧.我不懂了.
作者: ehee    时间: 2007-8-4 13:08
我倒是觉得,为何不直接用中国的书法来写出那句话呢?表现符号的不同,表现着同样的内容,却因为内容中的“禅意”而有着中国意味——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同时,以此来告诉世人,参禅者是如何看待如“911”这样的事件。

理解不深,见笑。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08
“将内容(也许是巨大的内容)消解在形式里”这是我以前一个胖老师的解释。我认为这很荒谬,这位胖老师在政治上很幼稚,比我还幼稚。但幼稚不一定有坏处。
作者: 赵罡    时间: 2007-8-4 13:09
形式对于内容是有力的支撑和补充,要是将内容都消解到形式里面去了,那对于主题而言,就会月来月空洞无力。
作者: 豆虫    时间: 2007-8-4 13:09
中国人的智慧在这件作品中体现出来---------四两拨千斤!
这可能是继《草船借箭》(蔡国强)以来中国人做的最优秀的作品了!
在这件作品前,黄永平的飞机尾之类的作品(有花钱又花力的作品)显的很蠢。
作者: 赵罡    时间: 2007-8-4 13:09
黄永平的飞机尾在最初是有意义的,关键在反复的运用中,特别是去年,成了策展人拿来炒作的工具,失去了最初的意义,当然,照此下去,他可以拿此东西走遍世界。。。
作者: 四言    时间: 2007-8-4 13:09
就是不找它的话,它不会主动给你东西的
作者: 四言    时间: 2007-8-4 13:09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我的意思的文言的表达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