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读书摘录—《政治哲学史》—38章海德格尔
[打印本页]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07
标题:
读书摘录—《政治哲学史》—38章海德格尔
在海德格尔看来,虚无主义是根本误解存在的最终结果,是他所谓遗忘存在的最终结果。海德格尔思想的特色在于他将最深刻的实践意义归之于显然是最抽象、最缥缈的理论思考。
导致虚无主义的对存在的遗忘,是柏拉图把存在重新定义为永在或其所在永远不变的东西的结果。
2005年以来,虚无主义既是最大的伦理的和政治的灾难,也是最大的哲学的可能性。
虚无主义因此是认识存在的开端,即认识根本的问题或神秘性的开端,而这种问题或神秘性是唤起一切思想、一切范畴及一切秩序的诧异的根源。在虚无主义看来,存在显示为混沌或深渊,并动摇破坏一切本体论,因而动摇破坏一切伦理学、政治学和宗教。虚无主义的到来因此标志着西方文明的终结,从而标志着回归到前西方观点的可能性,或许甚至标志着东西方世界的和睦关系的建立或恢复。
本能不是个人的本质,而是种族的本质,并且是通过领袖表达的,因为领袖是主观主义的种族本质的代言人。
海德格尔这一经历(指其与纳粹发生牵连的经历)的哲学结果,是对形而上学思想的普遍性和力量及其同虚无主义的联系有了新的认识。形而上学并不仅仅最终导致“文雅”的虚无主义,即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所指出的那种日常的平庸,而且也最终导致纳粹党人的“野蛮”的虚无主义。
······所以不清楚的是,那种海德格尔相信必然使我们得救的神是否实际上会比技术世界之“文雅的”虚无主义更为可取。的确,这样一个神很可能是一个“粗暴的野兽”:它对文雅的虚无主义的回答实际是一种极端“野蛮”的虚无主义,它以堕落取代享乐,以恐怖取代平庸。
古希腊人最首要的创造是城邦。对他们来说城邦不仅仅是开展国事的地方,而且是神与人彼此发生关系的地方,在这里人首次认识到其尘世的必死及与之相反的上苍的不朽。
那些超越城邦而寻求新神的人往往发现自己拜倒在野兽的脚下,那些从启示中得到理性的人很容易卷入最大和最可怕的无理性之中。
———————————————————————————————————————
他(海德格尔)对人类的分析是要揭示人的存在的基本结构,不是说明人是什么,而是说明人怎样存在,以及人如何存在于时间之中或通过时间。他首先从分析日常存在入手,而分析集中于这样的事实,即人在何时何地都发现自己被抛入一个以一种特殊的本体论或存在物的秩序为其特征的世界之中。
就绝大部分情况而言,人完全沉溺于通行的秩序中,并在实践的和理论的层次上完全由在这一秩序中产生的事务或顾虑所决定。因此他绝大部分以海德格尔所谓沉沦为其特征,并且像“他们”存在一样不真实地存在,“他们”是普通人的大多数。
海德格尔在焦虑现象中发现了真实理解死亡的可能性,特别是当这种现象出现在良知的召唤之中的时候,他论证说良知的召唤即是一个人自己的存在的召唤,而一个人自己的存在关切的是未来存在的可能性。这种在焦虑中的死亡体验使人从事物的通行秩序中解放出来。人由此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的有限,这便为体验存在本身的问题开辟了道路。
我们的存在问题产生于我们对我们的死亡的必然性的真切认识,这个问题因而是呈现于我们面前的那种目标的源泉。
正是根据这种未来的目标或目的,我们才可把握过去而不让它悄然逝去,因为只有根据这个基础,过去才成了与我们相关的东西。因此,在设想面对死亡的时候所昭示的我们自身存在的可能性展现了整个存在世界。
在海德格尔看来,历史不是一个因果关系的系列,不是人的自由的展开,也不是生产方式的辨证发展,而是存在本身的命运。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07
逃犯读书好用功阿! 以前读过一些海德格尔的一些书,觉得这本书对海德格尔的评价基本上的都是出自存在与时间,而后期的思想只提到了一两处,不知这算不算一点不足。并且这段文字对海德格尔的转述漏掉了一些重要思想如“人完全沉溺于通行的秩序中“这句话是说出了沉沦的一部分蕴意但海德格尔在其著作中似乎更强调人主动向常人(即所谓通行的秩序)逃避这个意思,我觉得沉溺这个词不足以提示这层意思,如果没读过海的著作从这段文字可能根本体会不出这层意思。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07
每个哲学家对以往哲学家的解读都有自身很强的目的性。政治哲学的读法是非常关注哲学中的实践层面,而取消一些抽象的内在性。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07
《存在与时间》我还没读完,现在又去读纯判了,我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的。
有些哲学家是供人理解的,有些本来就是供人误解的?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