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想念 [打印本页]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1-9-1 17:28
标题: 想念

早熟如果有炫耀的成分,那就不再是早熟,而只是炫耀。
由此,真正的早熟实际上是不为人所知的。
1996年的时候,朱朱聊到我的《将要被遗忘的眼睛》时说的一段话始终对我有影响:“最好的作品都具有‘命名’的功能,《将要被遗忘的眼睛》就是对‘快餐厅状态’命了名,让人以后走近快餐厅就会想到它。”
现在想到他27岁就能这样说、说这些,我觉得足够早熟——当然,更加认识到他的早熟的,是后来读他那些写于更早时期的随笔,惊讶于它们出自22岁左右。
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要说的,是我这两天重新想念《包法利夫人》。想到福楼拜刻画的这个表面上体现为不断被“爱情”“吸引”、实质上是要去偷情的女人,想到她经常激动—压抑—又止不住激动—又压抑或者伪装——因此,虽然已经不能记得小说是否直接这样写到,但我老是记起她轻微地颤抖、震颤、荡漾、大腿抖动或者突然很亢奋、喜悦、目中无人、言行迅疾转而又恐惧自责、纠葛痛苦的样子。这就是典型的“偷情”状态。她始终有种“不安”。欲念与压抑的对抗,及其产生的混乱或力所不逮、最终只能放之任之。它是一部为“偷情”“命名”之书当属必然,是一部为“反动的浪漫主义”的命名之书也当属必然,但是读过之后我始终没有觉得它写到了多么多么好、有文学史家所推崇的那么好。于是我今天一直在想:是不是因为我仅仅读了李健吾的译本所致?李健吾应该是翻译名家,但是在读的时候就一直能够直接感到他本人的语词特点过于强化了,但由于不懂原文,也不好评判,但,“译者”的力量已被察觉,我想多多少少总已经是问题所在。
因此我想念我买过的另一个译本,搜了一下记起了译者是“周克希”。我想换这个译本重读一遍。但是起床后翻来覆去,发现它没有被我带来上海,只能另外买一本了。



作者: 蓝风    时间: 2011-9-1 18:09
我读的是许渊冲的译本,一个字一个字看下去,非常之精微,很不错。
正如你所说,是一个反动的浪漫主义的作品,包法利到最后反而真的浪漫起来了。
关于早熟,赞同你的说法,是那种不为人知。正如智慧不是用嘴巴表达。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11-9-1 21:01
李健吾那个老家伙,翻译的包法利夫人俗里俗气的,把包法利夫人弄成了农村里一个偷情的老娘们,根本没有把法语那种雅致,舒缓,发音时对口腔、耳朵甚至心灵有按摩作用的特点表达出来,没有办法,也许只有法语这种语言才能充分描述包法利夫人,那种人所共有的特性。其实,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张道真的译文起码比李健吾的好。看他的吧。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1-9-2 08:00
我初次看也是张道真的。后来又买了李健吾的,还没看。
作者: 司屠    时间: 2011-9-2 09:34
朱朱人没见过,照片看到过,和陈卫有点像,不仅是因为长相像,感觉你们两个像是一对兄弟.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1-9-3 23:26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1-9-3 23:27 编辑

我操,你们对包法利夫人译本的认识把我给震到了。

我对这个小说的内容没什么特别的好印象,反正是中规中矩,最后包氏自己也遭了报应,颇有些中国故事里那种“报应”的意思。

但到现在脑子里剩下的干货是——一是语言准确,二是从此对福楼拜的好印象,可靠印象,至今不变。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1-9-4 00:06
lostboy 发表于 2011-9-1 21:01
李健吾那个老家伙,翻译的包法利夫人俗里俗气的,把包法利夫人弄成了农村里一个偷情的老娘们,根本没有把法 ...

这个我感到好像有点言重了吧。。。把李健吾说得有点太不济了。
lostboy是学法语的吗?
还有,“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可以类推成“人人都是阿Q”、“人人都是祥林嫂”?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11-9-4 09:17
英语专业的。法语水平不高。只有3级水平。当初是对照着张道真的译文看的法语原文包法利夫人。当时是感动的一塌糊涂。后来看到了李健吾的译文,再没有那种感觉,反而觉得译文比原文差得不少,好像是一种玷污。个人感觉,先入为主了。不过,我就是觉得李健吾的包法利夫人不是我的包法利夫人。
谈到“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有你说的那个意思,不过可能是我有些偏激了。
我认为包法利夫人有你说过的那种“命名”功能。不过,楼主也许没有受过单相思的煎熬,对包法利夫人的那种痛苦体会的可能差一点。

作者: 耳环姑娘    时间: 2011-9-5 16:49
楼主怎么会没受过单相思的煎熬呢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1-9-5 21:57
lostboy 发表于 2011-9-4 09:17
英语专业的。法语水平不高。只有3级水平。当初是对照着张道真的译文看的法语原文包法利夫人。当时是感动的一 ...


就是需要你这种专业的指导。听你的,我准备买张道真的译本了。
不过,包法利夫人的主要特征是“单相思”?。。。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1-9-5 21:59
耳环姑娘 发表于 2011-9-5 16:49
楼主怎么会没受过单相思的煎熬呢

楼主小时候基本上是在单相思中度过的。。。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11-9-5 22:08
本帖最后由 lostboy 于 2011-9-5 22:09 编辑
陈卫 发表于 2011-9-5 21:57
就是需要你这种专业的指导。听你的,我准备买张道真的译本了。
不过,包法利夫人的主要特征是“单相思 ...


只是个人感觉,真谈不上专业的指导。楼主有空了,李健吾,张道真,许渊仲,周克希几个版本的都看看,相信会得出自己的结论的。
包法利夫人的主要特征可不是“单相思”,我只是开个玩笑,打个比方。楼主哪儿都好,就是有时候太认真了。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1-9-5 22:12
楼主哪儿都好,就是有时候太认真了。

一针见血血流成河。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1-9-6 18:39
我发现我写到后面就经常忘掉了我最初最想说的东西。而且不止一次这样了。
这篇我其实是想说:“命名”又有什么用呢?“包法利夫人”被福楼拜命名已快两百年,“包法利夫人”仍旧充满大街小巷。
这导致我想说:我们的最高能力就只是“命名”,而不可能去改变什么。我们也许能阻止一段时间内的一两件悲剧,但是我们改变不了悲剧人物的命运。短时间内的协调只是假象,当“命运”之力开始作用,它会为悲剧人物立即提供与往日截然相反的“视角”,这正如多部史诗提到的“恶魔的诱惑”,它们为悲剧人物最终坚实地踏上命运的钢轨提供“美妙的感觉”和“理论支撑”。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11-9-6 21:50
陈卫 发表于 2011-9-6 18:39
我发现我写到后面就经常忘掉了我最初最想说的东西。而且不止一次这样了。
这篇我其实是想说:“命名”又有 ...

能“命名”这个本事就够大的了。东西“命名”了,起码就明白了,不糊涂了。对事物清楚了,改变不改变就看他自己的了,这还不行吗。总不能替别人去生活。
说到底,我们不过是人类而已,我们无法和人类之外的智者说清楚,况且人家看待人类也许就像井井回在黑暗的海洋馆中注视着蓝色水中缤纷的水母。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1-9-6 22:11
短时间内的协调只是假象,当“命运”之力开始作用,它会为悲剧人物立即提供与往日截然相反的“视角”,这正如多部史诗提到的“恶魔的诱惑”,它们为悲剧人物最终坚实地踏上命运的钢轨提供“美妙的感觉”和“理论支撑”。
+1精辟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1-9-15 21:08
冯与蓝  “我发现我写到后面就经常忘掉了我最初最想说的东西。”——关于这个我可以用占星来解释,如果你想知道我可以分析一下,如果你不想知道我就不说。估计你不想知道。

想知道想知道。随便说。今天才看到 点评
作者: 西城四月    时间: 2011-9-15 21:13
为什么你没有头像呢
作者: 西城四月    时间: 2011-9-15 21:50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