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悼天才
[打印本页]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1-10-7 23:49
标题:
悼天才
多年来我一直看不惯乔布斯那张脸,现在我终于可以总结一下了——那张脸将不招人待见的技术狂人和中产阶级白领阶层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冷漠和自大合二为一(虽然病老之后那张脸显得柔和了许多)。
然而,一想到他临死前一个多月才正式辞去公司的CEO职务,而此前仍拖着病体不断为公司抛头露面,我也不知是该敬佩他是如此不可替代,还是该悲叹个人与集体利益之间的这种关系。而这种敬佩与悲叹都是一体不可分的。因为这就是天才的命运。
我崇拜天才。我觉得人类本来就应该崇拜天才。因为是少数天才在关键时刻推动了历史的演进,而有太多的庸人(看看那些对苹果产品的拙劣模仿)在阻塞着这个世界的发展。他们对历史的进步作用与负面作用基本是能量抵消的。
乔布斯决策的产品是如此优雅(用我一个同事的说法,如此娘炮)。我记得我之前曾在某篇文章里说过类似的意思:苹果产品为什么如此流行?因为它是这个烂泥猪窝般世界里的人们通向幻想中的干净美好未来世界的唯一的一把钥匙,或者叫一个窥镜。
因为这个原因,使我渐渐容忍了他的那张脸。
但是他死了。
一切喧闹又都回归到人类哲学的最基本问题上。
死了就是没了,这个世界的一切虚荣和真实的成功都与他无关了——当然,悼念的烛光也与他无关了。
联想也发表了自己的官方声明,杨元庆的悼词中有一句说:“作为一个竞争对手,他让我们所有人都更加努力。”
他怎么配在乔布斯面前谈什么“竞争对手”?我不说杨和乔氏如何比,我只想说一下两家企业——如果说乔氏苹果可以比喻成是一个有人性灵魂、善解人意的先知和绅士,那么联想就是一条狗。
作者:
司屠
时间:
2011-10-8 07:37
杨之流无耻.苹果嘛,外型不够硬朗(可能和白色也有关系),俺没感觉.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1-10-8 07:46
杨膨胀了,这样会摔跟头了。
作者:
路滨逊
时间:
2011-10-8 11:11
为啥我就觉得爱疯又笨又难看呢。。。
我喜欢黑莓。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1-10-8 12:06
要用才知道。
而且这个立场不仅仅是个人的,要从对社会整体的影响来看。我现在还对DOS界面情有独钟。但越来越方便的WINDOWS是PC发展不可阻挡的大势。
而且,不止是IPHONE,电脑的图形界面、鼠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包括PIXIES的3D动画片,这些和我们生活有这样那样联系的大大小小的事物,背后都有乔布斯的影子。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1-10-8 14:10
正在流行的、正在风头上的东西(或人)一旦突然陨落,通常是会被高估价值的,情感因素会占很重要的比重。
大概在2006年,我跟那时候的馆长谈“创新”的时候,就用到了乔布斯做正面例子,那时候乔还没有现在的风头。
但是现在,是不是对乔布斯的贡献有无限夸大的嫌疑?我认为这是肯定的。今天在广播里主持人居然还幼稚到了说“乔布斯是科技界的爱因斯坦”这种话。
对人类进程的发明、发现,乔布斯比得上计算机的发明者吗?比得上福特吗?比得上更多的不那么知名但居功至伟的比如尼龙、拉链的发明者,比如水龙头的发明者……吗?
完全比不上。
苹果、乔布斯的牛B是在于:他们的产品恰巧满足了在人们越来越缺乏耐心的时代中对“第一眼”的需求、对视觉直观和“懒惰”的需求。
也就是说,他们在科技产品的“审美”上,是立下功勋的。
但是,审美,是不可以被统一的。如果像现在审美和品味趋于大一统的话,那一定在背后后强硬的、暗箱的(我不说阴暗)的手段来支撑他们那些所谓“伟大”的功绩。
我把乔布斯、苹果定位在商业本身的成功。
更重要的,在19世纪至20世纪,汽车把人类的生活带上原先所不能想象的台阶之后,现在,人类又开始诉求“低碳”、诉求“无车”生活了。
几年之后,苹果也会面临这个遭遇。到那时,再来看乔布斯的“伟大”。。。那是多么可笑。
毕竟,苹果只是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些美好的佐料、加了一道味道还不错的甜点,它不是人类生活的主食。毕竟,现在仍然有很多城市里的人说“我就不用iphone、我就不用ipad、我就没有苹果的系列产品”,而没什么人敢说“我就不用电脑、我就不坐汽车、我就不用水龙头”!
看,谁是主食、谁是“伟大”,一目了然。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1-10-8 22:45
哎,“我就不用iphone、我就不用ipad、我就没有苹果的系列产品”——我还真是这样啊,旧的不到死翘翘,就不换新,手机除了电话短信功能就只有个手电筒。
作者:
uyukp
时间:
2011-10-8 23:37
水龙头的发明者比爱因斯坦还伟大!水龙头人人都用,相对论却没几个人在用! 你忽视了苹果设计中体现出的精巧和匠心比一个水龙头复杂多了。我觉得乔布斯足以说得上伟大,因为他在一个无限广阔的领域里做到了极致,不管你认为这是技术领域还是商业领域。就像围棋爱好者眼中的李昌镐,书法爱好者眼中的王羲之,还有毕加索,贝多芬。。。。也许外行看来只是一些呆呆傻傻的人,对人类发展也没有贡献,但在内行眼中他们的成就足以使他们和其他任何行业中的佼佼者相提并论,并让他们如痴如狂。伟大的心灵存在于不同的行业中。
作者:
蒜頭
时间:
2011-10-9 01:44
说他是商业天才无可厚非,伟大倒还不至于
他的产品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本质呢?我觉得更多是引领一种时尚的潮流
科技产业总是不断地在创新,而苹果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的创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被消费者很好地感受并喜爱,更多的标准的制定并不为使用者知晓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1-10-9 10:49
这两天我也常在想顾耀峰的话。
不过我的这种惋惜,是听到消息后发自本能的痛惜。有感而发。乔布斯本人的历史地位我并不特别在意,我还是尊敬和喜爱天才。同时对联想这样的企业表示厌恶。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11-10-9 15:01
天才就是天才。
作者:
不电
时间:
2011-10-11 02:38
第一反应就是纯粹生理性的难过,我想起在大学中如果需要做公共演讲一类的事情,我的第一选择总是引用乔布斯的话,比如stay hungry,stay foolish!那些空洞简单的煽动性语言背后总能将语言指向复杂暧昧的品味,而我也从来不掩饰对他和他偶像bob dylan的崇拜,这并非是完全天才性的崇拜,(我并不欣赏苹果的产品),而是在于他们在智慧和道德上都具有超凡的指引性,就像罗素所说的,生命有两件事情,关于智慧你只用了解真相,关于道德只用了解爱,我一直受益于它们。
我的身边一直聚集着一帮各个阶层的苹果爱好者,从骨灰级粉丝到滞后型的粉丝,这也使我有幸可以体验苹果各个时期的全系列产品,在价值观上,我站在乔布斯的反面,我甚至非常反感苹果的产品,它太个人化太完美,太集权主义,以至于让人无从下手,它拒绝使用感的产生,活在当下的展示中,而从不考虑“旧”的质感,这种产品极具幻想性,它更像是应该在太空中使用的无磨损产品,很难想象一个穿着levis,听着bob dylan的人怎么会去做这样一种设计。我曾多次看见别人柜子里过时的苹果产品,imac、ipod或者iphone前3代,这是一种羞耻,我认为这种羞耻甚至要大于山寨的产品的拙劣——苹果太过完美以至于无法被扔掉。我厌恶这一点,厌恶让设计变成装饰性,在我的观念中,设计更应该像一条原浆牛仔裤,不畏惧痕迹,旧也是新,随时能让你上路。
我每当看见乔布斯的照片时总会想到,背后有一个总是笑盈盈的比尔盖茨,公平的来讲,乔布斯在他面前是失败者,当乔布斯对着比尔盖茨咆哮时,比尔盖茨笑着听完,然后告诉乔布斯:是我赢了这场战争,是我先发布了图形界面,乔布斯说:没关系苹果依然比微软更完美,比尔盖茨笑着留下一句:你为什么不明白,这根本不重要!
他们的竞争模型就像这个世界的缩影,世界最终被更开放,更没有个性的,同时也是更丑陋和漏洞百出的微软占领,至少微软不会要求每一个软件都必须通过他们的审查。
更要命的是,比尔盖茨还比他活得更长,在乔布斯不停的刺激着人们消费神经的时候,他正在改变世界上最丑陋的地方。品味重要吗?
美是脆弱的,也是不重要的。但却能引起爱与狂热,只需要看看每次新品发布后三里屯apple store的情景,也会让人怀疑这个世界是否真的需要民主,枯燥的微软和狂热的苹果,活在哪一边这个世界都没有变得更好。
普通的人复制,而伟大的人剽窃。当年乔布斯说出这句话时永远也想不到会被那个老实巴交的比尔盖茨剽窃。在这一点上,我并不崇拜天才,也不认为乔布斯是天才,他只是悄悄打开天才保险箱的盗贼,天才们往往会把最美妙的东西带到坟墓,就像卡夫卡死前的要求把自己的小说付之一炬。
他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改变了我们对于“空想”和“纸上谈兵”的偏见,要知道他只是一个大一的退学生,没有任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除了像苍井空一样会写几个美术字,他最擅长的就是对别人说NO,批评,在中国这仍然是属于穷酸文人的一个词。他更擅长从天才手里廉价买到产品,打上自己的标记后高价卖出,造成狂热。他不属于原创,计算机最重要的东西在二战和冷战就已经完成,剩下的他只是帮忙将其推广到民用。
一个美的追求者,最后一个商业帝国的集权领袖,智慧与道德的精神导师,我怀念他,本来想进来随便留几句话,却忍不住敲了这么多字。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1-10-11 10:00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1-10-11 10:02 编辑
写得真好。虽然很多点我觉得需要和你展开探讨。不过这也不是必要的,因你自成观点。
我对乔布斯了解其实并不多,但我也自有直觉。比尔盖茨可以是刘邦,但活得短但更痛快的显然是乔布斯。这个比喻也不恰当。
关键是,iPAD就像“70后”这个概念一样。你可以说它不具备什么意义,和我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但它已被大众抄袭是不争事实。
对于乔布斯的产品的价值,我不倾向于听信你们,这个论坛里的朋友的观点,也不倾向于听我的专业领域的那些硬件工程师同事的观点。我信任我对我老婆和对她的朋友们、对地铁里的大众的观察。
“
美是脆弱的,也是不重要的。但却能引起爱与狂热,只需要看看每次新品发布后三里屯apple store的情景,也会让人怀疑这个世界是否真的需要民主,枯燥的微软和狂热的苹果,活在哪一边这个世界都没有变得更好。”
美是脆弱、爱、狂热、民主、世界……这是词汇是非常容易误导人的街头宣讲式的词汇,容易煽动人的情感,但这句决不是事实!!
与“你”毫无关系的东西,不代表它不伟大,不是潮流。任何一个60多岁的人都可以说,互联网,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互联网什么都不是,它只是个空气里的屁。没有互联网我依然过得好好的。但我们不应像60多岁的人那样看问题。
当然我说这些和我发这个主帖没啥联系了。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1-10-11 10:04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1-10-11 10:07 编辑
至于这段:
他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改变了我们对于“空想”和“纸上谈兵”的偏见,要知道他只是一个大一的退学生,没有任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除了像苍井空一样会写几个美术字,他最擅长的就是对别人说NO,批评,在中国这仍然是属于穷酸文人的一个词。他更擅长从天才手里廉价买到产品,打上自己的标记后高价卖出,造成狂热。他不属于原创,计算机最重要的东西在二战和冷战就已经完成,剩下的他只是帮忙将其推广到民用。
不电请原谅我直接说,这就真的是看似合乎逻辑但十分天真的观念了。他工作的这几十年并非不是学习。管理和直觉并不是非专业的。你不能说毛泽东不会开炮、不会驾驶战斗机,他就是个冒牌的军事家。
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存在所谓绝对的原创。我对这段的批评主要来自于生活特别是工作的经验。在工作当中,吸纳他人的优势和意见是管理者和决策者的日常性行为。没有太多的东西是要扯上原创的。要知道这些原创的天才,每天都活着。但没有乔布斯的选择,他们就什么都不是,只是分散在各个领域里的聪明的小子而已。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1-10-11 11:33
唉~~~~做人当如乔布斯啊,活着刷你卡,死后刷你屏~~~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1-10-11 14:55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