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两大公公 [打印本页]

作者: 二六山山    时间: 2011-10-12 23:53
标题: 两大公公

[attach]6390[/attach]

这个是魔鬼终结者加东方不败.带着一群算卦算出皇帝命的阿哥们高喊着中国不可以没有皇帝的口号,相当性感.最后炸成骷髅后的造型比较象排骨.


[attach]6391[/attach]

东厂掌印太监曹少钦,剑术精绝,短跑爆发力很强.哎,他当时要不去龙门客栈就好了,就不会由于小疏忽而被那个宰羊的蛮子把手给剔成骨头架子了,就不会中什么子母鸳鸯剑了.这样还能看续集


真正厉害的反派,正派一个人是打不过的,他们在影片中的死因一般都是由于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小疏忽或是小意外~.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1-10-13 02:27
“东厂掌印太监曹少钦”
武打片在带来娱乐的同时,也常常偏掉事实~~~挺麻烦的。掌管东厂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的二号人物;头号人物掌印太监是不管东厂的。
作者: 二六山山    时间: 2011-10-13 14:41
本帖最后由 二六山山 于 2011-10-13 15:07 编辑
顾耀峰 发表于 2011-10-13 02:27
“东厂掌印太监曹少钦”
武打片在带来娱乐的同时,也常常偏掉事实~~~挺麻烦的。掌管东厂的,是司礼监秉笔太 ...


哎~司礼监的一把手叫掌印太监,司礼监的副职们都叫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这个部门一般由秉笔太监中的某个人物兼任,这没错.

但东厂的行政一把手却叫做:钦差掌印太监.他为什么也叫掌印太监?因为他掌的是东厂的印嘛~
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平时就叫东厂掌印太监,下面人则叫他厂公或督主.


~呵呵~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1-10-13 15:47
二六山山 发表于 2011-10-13 14:41
哎~司礼监的一把手叫掌印太监,司礼监的副职们都叫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这个部门一般由秉笔太监中的某个人 ...

呵呵,“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的说法没错,厂公、督主的说法也对。
叫“东厂掌印太监”的由来是东厂在起初创设时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任——“掌印”的说法,即源于此,此“印”,独指皇帝的“玉玺”印,非官印或者其他印。——此后由秉笔太监担任时,此称谓便已不再提及。只叫厂公或督主。故事背景的明景泰年间,不称“东厂掌印太监曹少钦”。
细节演变,你若有心,可再查,有所得,可再来纠驳。——也欢迎你先上读娘再玩谷哥。

《龙门客栈》的故事背景在明景泰时期,这是明朝文官系统最为得势的时期之一(注意,是之一),宦官系统因土木堡事变后遭受内阁文官系统打击不小,根本做不到前如王振、后如魏忠贤般一手遮天,“曹少钦”哪来那么牛的势力?从曹少钦杀杨宇轩、江湖人士护送去其子女这个背景看,似乎杨宇轩的原型为明三杨的杨廷和,但杨廷和是病死的,算善终,且年份也不对。剧本的这个史实背景究竟在哪儿?
何、胡以及其他编剧,看史、懂史,但是依照你的说法,就是他们永不会出错,这就太老毛党了。以上疑问,只告诉你,即使通史懂史的人,在做商业电影或者其他玩意的时候,有时候也会有意无意偏离一下史实,这没问题,也不会因此诘难和否定他们。有问题的是迷信他们并且永远把他们扶上神龛的人。
另外,以我能力,真的很难考证何冀平、胡金铨跟你有什么样的亲戚关系,以致你可以迷信到说出“何冀平、胡金铨两代人锤炼的剧本怎么会错”这种胡话。我只能是认为这是你有时会把脑细胞移到屁股上的结果。

最主要的,拿撬车牌来说事,呵呵,你忒不厚道忒不懂事了,即使你是生铁的好朋友,即使你原意带着玩笑,我也不可能再向从前那么对你保持着客气了~~~~因为你在对人的起码的尊敬上,不过尔尔。
作者: 二六山山    时间: 2011-10-13 16:56
本帖最后由 二六山山 于 2011-10-13 16:58 编辑

哈哈哈 脑细胞移到屁股上,骂得好~
原意是玩笑,但有些刻薄,赶紧删了,没想到你反击神速~ 丢东西这事放谁身上也高兴不起来~真对不起了

~ 曹少钦的原型正是景泰年间的曹吉祥,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说东厂掌印太监并没错。

老版的龙门客栈你可能没看过,杨宇轩的原型是国防部长于谦~

司礼监掌印掌的是玉玺,你说的对。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1-10-13 23:58
曹吉祥作为王振的门人,在景泰年间是被打压的,当掌印太监是英宗复位后的事,与景泰年间无关。
于谦在景帝时是帝国第一红人,被冤杀亦是英宗复位后天顺年间的事,也在景泰之后。

杨廷和得势时,多次上书“敛锦衣卫”,得罪了东厂和锦衣卫,后被阉党打下去,其子杨慎,遭阉党及其门人打压甚至追杀,这与“杨宇轩”遭遇相近。

不过,既然何、胡说曹少钦原型是曹吉祥、杨宇轩原型是于部长,那就这么着吧。反正是戏说。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1-10-14 01:17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1-10-14 01:17 编辑

你们懂得真多!能分析到这么细,这么有滋味。恐怕我的话,也只有三国那一段历史我能勉强查查资料,说一点点观点了。

老顾,我仍想歪下楼。前段你发帖说王安石那段,我不再找出来跟帖了。这里问下,王安石说是正人君子,可以吗?因为我看电视里的教授说,大意是,他即使是手段比较毒,也是磊落的。或者叫意气的。但总体还是个磊落君子。你怎么看?

我个人觉得,从一些细节来看,他其实骨子里是个自私的人,有点扭曲,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磊落。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1-10-14 11:16
生铁 发表于 2011-10-14 01:17
你们懂得真多!能分析到这么细,这么有滋味。恐怕我的话,也只有三国那一段历史我能勉强查查资料,说一点点 ...

诶。。。北宋有2件大事目前来看都是有点稀里糊涂的,一是太祖之死,二是王安石变法。轻易不敢有臆断。
之所以说比较稀里糊涂,主要是太祖之死的真实史料被赵匡义改过、甚至重新写过;王安石变法的一些真实情况则被司马光等党人蒙蔽、篡改过——这是来自于政治上的杀伐。此外,王安石作为一个学者,还创立过类似“新儒学”(具体叫什么名字不记得了,似乎叫“新学”),其学术上的“对手”亦有司马光、苏轼、程朱等人,其中最具杀伤力的是程朱,南宋时,王八蛋朱熹的理学几乎一统天下,王安石的新儒学就此再无传人(在他变法失败后传人本就不多)。至此,王安石在朝、在野完全被踩在脚下。我们知道,“失败者没有历史”。
此后6、7百年,王安石一直被当政者、学子们作为反面教材的。第一个为他翻案并且翻得铿锵有力的人物是梁启超,之后,对王安石才开始慢慢重视起来,尤其是外国人列宁和我朝太祖加入到力挺他的阵营后,力量开始有了新的变法,到今天,实际上“挺王”派在政治上已经完全占据上风,我朝编写的历史书中必须首先给他定性是“伟大、杰出的政治改革家”,而后才能谈他之失误。
这样一个脉络看下来,实际上从他“变法”“治学”的角度看,无论是贬他还是挺他,我觉得都失于理智,都是把他作为一种筹码在使用,司马光等人对王在变法中的一些言论、事实的记录、改写、歪曲,于是也都成了可利用之资。
以我的能力和可查阅的史料资源,完全做不到对王安石可以下定论的地步。我只是用情绪上比较倾向于把王安石看成是一个比较正面的人物,他的自私、扭曲,应该是在想做成事、但又面临各种压力和各种手段的合力之后的一个产物,即使从当今来看在当今做事,想要做成点事的,不加点“自私”的作料是不可想象的,不使点暗戳戳的小手段也是不行的,但王安石毕竟与韩琦的伪、司马光的阴毒有本质不同。。。不知道百家讲坛那位教授是谁?是怎么看待王安石罢相之后的表现。。。我是觉得王安石罢相之后的表现比较牛B,当得起“牛人”这个称谓。
但不管怎么说,史料的迷雾仍重重覆盖在影响北宋命运的两件大事上,很遗憾。要是现在有人能掘出真相……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1-10-14 12:02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康震教授
而且他夸赞王时,不是隐约、扭捏的。他几乎拍案而起,夸他人格磊落。所以我好奇,问问你。

这里:
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909/100676.shtml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1-10-14 14:07
康震,啊哈,我看过他讲的一两集。。。绝对有激情~~~那时候王安石还在做江宁知府。。。。
作者: xiaowu    时间: 2011-10-18 10:57
大叔们聊天真欢乐。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