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中国乔学家戴从容:反对科埃略,保卫乔伊斯 [打印本页]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2-8-30 12:30
标题: 中国乔学家戴从容:反对科埃略,保卫乔伊斯
[attach]7486[/attach]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中国的乔伊斯学者、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戴从容说,巴西畅销小说家保罗·科埃略日前攻击《尤利西斯》的言论,反映出了当前阅读生活的一大顽疾。

“最可怕的是,在这个读者至尊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用没有感觉这类理由来嘲笑自己读不下去的作品。”戴从容女士在写给读书报的文章中表示,“当一个作家因为畅销而认为自己的感受可以代表整个世界的时候,这种嘲笑尤其可怕。”

即将在本周五(8月24日)迎来65岁生日的科埃略,是巴西最具国际号召力的畅销小说家,其作品已经在160个国家卖出了1400万册。他的一些知名小说,如《炼金术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韦罗妮卡决定去死》和《朝圣》等,也已在中国内地出版。

本月早些时候,自许为“文学巫师”的科埃略告诉巴西的《圣保罗报》,作家如果专注于形式而不是内容,便会走上歧途。“今天的作家们老想着影响别的作家。有些书为祸甚巨,其中之一便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它是纯形式的。里面什么都没有。把它剥开来看,《尤利西斯》就是一堆杂碎(a twit)。”

对现实的下流诋毁

科埃略的言论激怒了许多人。“这是历来对乔伊斯的最大诋毁。”《纽约时报》记者詹妮弗·舒斯勒说。

书评家斯图亚特·凯利则在《卫报》 网志撰文,激烈反驳巴西作家:“科埃略有权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也要说说我的:他的看法是偏颇的、简单的,论据也是有问题的……我也有权认为,科埃略的作品是一盆令人作呕的自大狂杂碎汤,一坨神秘主义的大力丸,其智识、共鸣和语言的机巧,甚至还不如我昨天扔掉的那块放了一个礼拜的卡蒙伯尔奶酪。”

凯利说,科埃略不是第一个攻击乔伊斯的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出现了针对当代文学的逆流,对乔伊斯放冷枪就必不可少。

对科埃略所言《尤利西斯》“里面什么都没有”,凯利写道:“我要说里面有爱,有悲伤,有愤怒,有欲望,有宽宏,有狭隘,有仁慈,有救赎,还有腰子,有狗,有红酒,有肥皂,有老春宫,有古雕像,有月经血,有爱尔兰土腔……科埃略认为自己有本事‘化繁为简’,所以‘现代’,却恰好露出了马脚。我认为这不仅是个文学命题,也是个伦理命题,任何要让世界和人民少些复杂、少些矛盾、少些多样性的渴求,都是对现实的下流诋毁。”

《经济学人》杂志则引用了两段意味深长的文字,用以说明科埃略与乔伊斯相左的文学观:

第一段出自科埃略的《炼金术士》:“你无需理解沙漠:你只要凝视一粒沙,便可从中看到宇宙的全部奇观。”

第二段引自大作家萨尔曼·拉什迪:“乔伊斯用一粒沙,构建出了整个宇宙。”

难以撼动的经典地位

《尤利西斯》出版于1922年。乔伊斯以近千页的宏伟篇幅,记录了小人物利奥波德·布卢姆在1904年6月16日的一日生活,这一天也因此被称作“布卢姆日”。每年此时,都柏林都会聚集大量乔伊斯的书迷,在街巷间追寻布卢姆的足迹,品尝布卢姆的美妙早餐:牲口和家禽的下水,特别是泛着淡淡骚味的烤羊腰子。

如今在社交网站上,乔伊斯的支持者与科埃略的拥趸已经开战。但无论如何,《尤利西斯》的经典地位是难以撼动的。它早已被许多人视为20世纪的最佳小说之一。例如,2007年在英美125位著名作家评选的20世纪十佳作品中,它名列第四(第五位是乔伊斯的短篇集《都柏林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排名第六)。2009年,在Télérama.fr网站的问卷调查中,100位法国作家也将《尤利西斯》选为第二佳作,仅次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布克奖得主、爱尔兰小说家罗迪·道尔曾在2004年非礼《尤利西斯》,并列出它的三大罪状:一, “过长”——它需要一个好编辑[来大删大砍];二,“被高估了”——《都柏林人》才是乔伊斯最好的作品,而《尤利西斯》名实不符;三、 “无感染力”——人们总是把《尤利西斯》归入史上十佳图书之列,但这些人中恐怕无人曾为之感动。

道尔的同胞凯文·迈尔斯也称,《尤利西斯》是“爱尔兰文学史上最大的死胡同”。

但是,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萨瑟兰认为,乔伊斯和庞德、艾略特这样的现代主义大师一样,总是招人敌视,因为他们对语言太过苛求。没有作家愿意让读者承担这样的重担。所以,如果说乔伊斯是个骗子,我们的担子就会卸下。然而,乔伊斯是“爱尔兰的莎士比亚,它的歌德,它的拉辛,它的托尔斯泰。”

注释本的黄金时代

戴从容女士向读书报指出,科埃略的言论所反映的,不单是读得懂读不懂的问题。“没有尊重传统的渠道,读不完《尤利西斯》的人同样读不完《战争与和平》。”她说。

戴从容当年之所以走入乔伊斯的世界,正是由阅读萧乾和文洁若合译的《尤利西斯》开始。

“读《尤利西斯》,只是因为它翻译过来了,作为英国文学的研究者,无疑得去读一下。读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感觉,但是读过之后,却发现自己忘不了了,于是决心研究乔伊斯。”2007年,戴从容在接受读书报采访的时候说。

她从《尤利西斯》继续前行,逐渐接近了乔伊斯留下的另一座超级迷宫——晦涩至极、复杂至极的小说《芬尼根的守灵》。经十年苦读,戴从容著《自由之书:〈芬尼根的守灵〉解读》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再五年,《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书中文注译本亦将在今年9月推出。

这既是翻译上的超级苦功,也是学术上的一大成就。总之,戴女士劳苦功高。

约翰·萨瑟兰教授曾说,让我们去享受乔伊斯吧,我们生活在一个注释本的黄金时代,乔伊斯已不再让我们畏如天书。

萧乾和文洁若翻译的《尤利西斯》(1994年版)共有5991条注释。而在戴从容注译的《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书中,注释的字数已远远多过了原文。

出版此书的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曹杨告诉读书报,此书将以硬皮精装本发行,厚约800页,定价125元。


作者: 北瓜    时间: 2012-8-30 14:36
楼主看完了《尤利西斯》,很想听你讲讲读后感,,,我还没看完,只觉得里面的人物写得很鲜活,都能从书里走出来一样
守灵夜可真贵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2-8-30 17:07
北瓜 发表于 2012-8-30 14:36
楼主看完了《尤利西斯》,很想听你讲讲读后感,,,我还没看完,只觉得里面的人物写得很鲜活,都能从书里走 ...

初次读完《尤》(金译本)是五年前一个人在东莞租房住时,当我把这个“成就”告诉故乡的文友时,他们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我当时的回答是:与对我自己相比,我更了解布鲁姆。那些从未读过《尤》的人往往会批评《尤》塑造人物方面不成功,真是是非颠倒。
我的另一个收获是:对过去一直了了的反讽、隐喻、戏仿之类现代艺术手法,立即顿悟了。
我更重要的收获是:乔给了我一双不一样的眼光,用来检视别人的作品,整合自己面对的写作资源。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2-8-30 23:12
厉害,陶陶!!

这个保罗·科埃略抨击乔伊斯,没什么稀奇的。就像郭敬明、或者韩寒这种人说乔伊斯是陀屎一样,本身也没什么说服力。

也没必要拉虎皮做大旗,引别的名家的话来夸乔伊斯,好像光凭自己这张嘴,就说不过韩寒保罗·科埃略了似的。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12-8-31 00:02
永远牛b的乔伊斯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