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瞧不起记者,以及准确到有点尴尬 [打印本页]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2-10-15 10:26
标题: 瞧不起记者,以及准确到有点尴尬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2-10-15 10:29 编辑

自己干了十几年记者,最瞧不起的工作就是记者。我觉得没有记者(想想柴静、白岩松他们那张脸),这个世界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不就是一个传递二手信息的工作嘛,弄那么张悲天悯人的脸有必要吗?我要是电视台记者,我要在车祸现场,我就笑着对镜头讲话,怎么了?我回家再哭。我没有必要假装悲悯。

相比起来,我更喜欢一点那些新闻摄影师(当然我也不想和他们交朋友)。

我觉得医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职业——虽然最终不过仍陷于虚妄,但这起码是一个做出对抗姿态、根源动机是自救的职业。

最讨厌人拿什么“事实”啦“真实”啦说事。“让事实讲道理”“媒体的操守就是真实”。什么他妈就真实,没有真实这个世界就倒塌了么?或者说,没你们这帮做媒体的在这儿破坏生态大肆印刷纸张,这个世界还就没有真实了么?就转不下去了么?
我觉得一个只有传说、道听途说、鬼神迷信的世界,比这个到处拿事实真相说事的世界好玩多了,有价值多了。

前几天,还是在别人家,偶然瞟了一眼电视。是一访谈节目,一家子人,不知谈什么话题,感觉挺温情。一个40多岁女子,说想吃姥姥做的糖饼。她没说两句话,其中一句,这几天一直在我心里绕:“就要那种咬一口,糖汁顺着手腕流下去的那种……”
当时我觉得这说法很有点让人起鸡皮疙瘩。就是在这个场合,说这个,有点不合体的单纯突兀。但是事后,老想起这句话,觉得这是个特别准确、生动的描述。是个好的描述,可以放进小说里。小说里的描述也应该这么生动。
作者: 蓝风    时间: 2012-10-15 12:05
对于职业的厌倦,有一大部分是了解了这职业的劣根性。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2-10-15 13:44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2-10-15 13:46 编辑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里头讲二个学生都死了母亲,然后正好老师要求写作文《我的母亲》,于是二个学生都写了,一个学生写这个母亲知道自己生病后,如何训练她独自生活,直到撑到她能自立更生时才死去;另一个母亲一直觉得对不起女儿,宠她女儿到死为止,然后她女儿现在一直很脆弱。

然后第二天,这个女老师,要这二个学生都站起来向全班朗读自己的作文,等两人都朗读完了,女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真正的母爱”这五个字,然后开始以第一个人的母亲为题教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爱。

当时在一个论坛上有人贴上来后,接贴的都说那个母亲很理智,那个老师很智慧。

我只觉得难受,我在后面跟贴说道:“这个女老师很残忍,她如果真心想教好学生,不会用这种以赞美一种人的方式来羞辱另一种人,特别羞辱了另一个在天之灵,以及那个无辜的女儿,她看似比普通老师有智慧,但也比别人更残忍,这种智慧不是真的智慧。”


我感觉吧,有时看白岩松就像看这个女老师,对他的许多言论不能说不对,但对的实在不是时候,不是地方。
作者: 蒜頭    时间: 2012-10-15 14:50
只要好的被消灭了,腐坏的东西必然是要成倍滋长的。
我觉得最好玩的职业应该是拉皮条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10-15 15:22
我觉得一个只有传说、道听途说、鬼神迷信的世界,比这个到处拿事实真相说事的世界好玩多了,有价值多了。
这该是一个多么好的世界。所以我喜欢玩辐射,玩上古卷轴。

作者: X    时间: 2012-10-15 15:30
白岩松啊,必转台。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2-10-15 21:33
X 发表于 2012-10-15 15:30
白岩松啊,必转台。

万金油最讨厌。
作者: 飞机头    时间: 2012-10-15 21:45
X 发表于 2012-10-15 15:30
白岩松啊,必转台。

你们都不爱摇滚乐,还敢自称是搞艺术的。
作者: 5月8月    时间: 2012-10-17 09:37
飞机头 发表于 2012-10-15 21:45
你们都不爱摇滚乐,还敢自称是搞艺术的。

我不讨厌白岩松,因为他看上去确实和汪峰挺像的。飞机头的幽默好冷,佩服,佩服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2-12-27 14:08
目前也想换个工作了,在电影媒体干了两年多,职位混成国际部主笔,但工资不高。人一到结婚年龄,真是开始现实了
作者: X    时间: 2012-12-27 14:13
亢蒙 发表于 2012-12-27 14:08
目前也想换个工作了,在电影媒体干了两年多,职位混成国际部主笔,但工资不高。人一到结婚年龄,真是开始现 ...

国际版主笔听起来很高级啊,脑子里上演了无数名流聚会你穿梭其间。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2-12-27 14:36
X 发表于 2012-12-27 14:13
国际版主笔听起来很高级啊,脑子里上演了无数名流聚会你穿梭其间。

现实往往是这样:国际部主笔=和以前没区别
作者: 林思南    时间: 2012-12-27 19:35
如果采的东西远离一些社会新闻而多一些人类个体的挖掘,我觉得记者还是有趣的。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