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牢骚 [打印本页]

作者: 不有    时间: 2013-5-28 13:59
标题: 牢骚
   小学上音乐课,老师会要求我们在听到一段乐曲时尽量去联想某些东西,比如风景,或者一朵向日葵。我很难做到这些,而且也不知道在听到一段声音时去联想一个画面究竟有何必要。也就是说,几乎从一开始,我就主动疏远了这种联想式的音乐教育。因此也疏远了音乐。
   甚至直到现在,我也很难接受当人们在描述一段乐曲带给他的感受时,运用诸如“暴风雨”“明媚的春光”这类的词汇。当用画面或者语言去对应音乐时,也许只能掩盖掉声音而不是相反,充当音乐听诊器的几乎只能是声音自己。
   进而,当有人尝试描述一种音乐时,如果只是对乐句做出分析,对技法做出点评,而不是描摹一段心理过程,那这样的评论至少会让我感到一份来自先天的信任。
   不过我自己没有读谱的能力,所以我至今不认为自己能真正了解、欣赏音乐中的好处。
   因此慢慢会形成一种成见,就是:技术是欣赏的基础。特别是当我们想对别人谈论我们是如何欣赏一件作品的时候,如果不谈论技术,即使没有严重到招摇撞骗的程度,也可以说是轻度的不知所云。
   再妥协一点儿地说,当然不是所有的好评论都必须含有针对技术的分析,但有时候在真正的洞见与貌似的感悟中,我会起一点点儿疑惑,或者说,我不太能区分这两者,也不知道需要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分享这种感悟。但如果是技术性地谈论音乐,那么我至少知道我应该去学习读谱,或者实际操作一架乐器。
   类似的,我也不太相信,如果不懂具体的技法,我们就能直观地欣赏绘画。我相信这甚至是很多人看不懂绘画的原因,如果没有接受一定的训练,单靠直观,我们也许永远无法了解颜色、线条的美感等等。当然我们可以轻易说出我们喜欢某幅画,但你永远不要对人谈论你喜欢这幅画的什么,也不要谈论你是如何欣赏它的。
   也许必须实际操作过一项技术,或一门手艺,我们才能接近那条欣赏的通道。比如通过写诗来了解诗(至少是初步的),或者通过不断地练习写作来了解为什么“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句话根本没有什么可分析的,也没什么可感慨的,它也压根儿没有语病,总之所有语文教育里关于这句话的一切都是浪费时间!只有对技术的学习,才有希望帮助我知道哪些是真正值得分析的,哪里可能有欣赏的途径,等等。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作为一个直观能力不是很强,而且欣赏艺术的环境和渠道都极为有限,没有经受过任何艺术训练的人,才有的体会。对那些生性就具有极佳的艺术天分,从小就接受艺术教育,对艺术敏感的人来说,所有这些,都有偏执和可笑的成分。
   
补记:忽然觉得不学习技术就无法欣赏的原因其实也是源自信息不对称。因此对技术的掌握其实也就是占有了某些信息。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28 14:54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5-28 14:56 编辑

我也没有音乐鉴赏能力,虽然我看过乐理,也读过鉴赏类文字。但是我听不出来音乐情境,更不用说情节。——我问过一个学作曲的,他说要是实在没办法,你就看信得过的鉴赏书,对着乐曲听,人家说那里是什么情节,你就相信好了。这样,以后再听这首曲子时,你会记住情节。重复的遍数多了,曲子和内容就在你脑袋里有了联系。

我不能把这当成我自己的音乐感受,但是它似乎可以培养一种“技术能力”,有些东西在不同乐曲里出现,表达类似情绪和情景。——经过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之后,会有一定进步。

但我有个朋友没学过音乐,她喜欢听“化蝶”,每到那一段她自己就很入迷,如果我拔下她的耳机说:吃饭了。她就会对我说:别吵,刚飞起来……她当然说不上有良好的音乐鉴赏力,但是她有她自己喜欢听的东西,并且沉浸其中。

在审美上,审美愉悦到底是最直观感受还是受过培养和训练之后的感受,一直有争议。我自己会以为,从未受过训练而对美敏感的人比较少,但是这少数人非常敏锐,对他们来说,可能所谓流派、主义、技术都不那么重要,因为技术最终达到的是效果,如果能听出效果,则无需考虑技术(或者说这类主体即使不能准确用词语表述该技术,但他们体会到了)。多数人会是后者。——因为这个争议,作品应该具有哪一种美感更了不起也就一直有争议。

感受是否能形成评论,就很难说了。把感受变成词语,本身就很难。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少碰到有助于增强我对文学作品感受的评论。如果我感受不到作品的美,给我多少评论也是枉然。另外,很多评论,即使是技术性的,也很泛泛。读的时候我会觉得无非是弄了些名词,跟作品有多贴切,也未必。

读到好的评论和读到好的作品是一样的感受。只是我一直以为前者更少。X有些评论很准确,他说得准确的时候,即使不涉及技术,我也觉得读起来很舒服。——好吧,我离开音乐了。

回到音乐,茨威格描述《弥赛亚》的句子让我读到一半的时候就去寻找这首曲子,拿到CD已经是看完了的事,简直带着敬畏开始听,但是实话说,如果没有茨威格的文字,我是听不出来这种感受的:

“不久前还是干巴、枯燥的言词现在已成了生气勃勃、永不凋谢的声音。就像从前瘫痪的身体创造了复活的奇迹,如今是一颗被点燃的心灵创造了意志的奇迹。一切都已写好,弹奏过了,歌词已变成了旋律,并且已在展翅翱翔——只是一个词、作品的最后一个词;“阿门”还没有配上音乐。现在,亨德尔要抓住这个“阿门”——这两个紧密连结在一起的短短 音节,创造出一种直冲九霄云外的声乐。他要给这两个音节配上不同的音调,同时配上不断变换的合唱;他要把这两个音节拉长,同时又不断把它们拆开,以便重新 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更加热烈的气氛。他把自己巨大的热情像上帝的灵气似的倾注在这个最后结尾的歌词上,要使它像世界一样的宏大和充实。这最后一个词没有放 过他,他也没有放过这最后一个词。他把这个“阿门”配上雄伟的赋格曲,把第一个音节——洪亮的“阿”作为最初的原声。让它在穹顶下回旋、轰鸣,直至它的最高音达到云霄;这原声将愈来愈高,随后又降下来,又升上去,最后再加入暴风雨般的管风琴,而这和声的强度将一次比一次高,它四处回荡,充满人宇,直至在全部和声中仿佛天使们也在一起唱着赞美歌,仿佛头顶上的屋宇梁架在永无休止的“阿门!阿门!阿门!”面前震裂欲碎。”

可是这些话,似乎是以茨威格和亨德尔的作品(如果这一部我听不出来的话)和其他作品质量来保证的,我不知道他对《弥赛亚》的评价是否精准可信,但是他对《尤利西斯》的评价是我可以判断的。

类似这样的评价,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甚至在商业性的评论文字里也并非见不到,也可以热情洋溢地称颂某些配不起这样的评价的作品。我也只能牢骚地说:鉴于我也无法提出一个公允的评价标准,我就只能把审美当作一项相当个人的业余爱好。
作者: nastand    时间: 2013-5-28 15:11
就是就是,我怀疑国内很多搞批评的吃文艺鉴赏这行饭的,根本就没读过雅各布逊、俄罗斯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和新批评派的细读法。现在估计要好很多,80后的那拨人整体要强很多
作者: 不有    时间: 2013-5-28 15:15
本帖最后由 不有 于 2013-5-28 15:18 编辑

哈哈,抛砖引玉了~
“读到好的评论和读到好的作品是一样的感受。只是我一直以为前者更少。”
对对!好的评论首先也是一个作品,甚至在它自身那种强大的逻辑面前,有时候它评论的对象也难免成为陪衬……
“他说得准确的时候,即使不涉及技术,我也觉得读起来很舒服。”
这个也很同意啊,因为也有过这样的感受。但那种“准确”究竟是什么,我们如何向别人描述我们感到的“准确”,是最让我困惑的。就是类似洞见那种,难的就是如何对洞见提供洞见,而且还可以不用一些神秘兮兮的词汇,比如你引用的“他把自己巨大的热情像上帝的灵气似的倾注在这个最后结尾的歌词上”,感觉他完全可以不用这么说啊,因为他前面的描述其实已经很客观并因这种客观而让人感到某种可操作性了:“他要把这两个音节拉长,同时又不断把它们拆开,以便重新 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更加热烈的气氛。”
所以,感觉还是有可能,让评论变得更客观更可操作起来…………当然我也无法提出一个标准
作者: X    时间: 2013-5-28 19:32
我对一个问题比较好奇,为什么是说“听懂”“看懂”“读懂”(或“不懂”)?
这让我想起话剧,我对话剧很冷感,我想我了解再多与话剧有关的知识也不会对它有多大的兴趣。我有偏见,知识远没有那么重要,知识只有在良好感觉的基础上才能发挥重要大作用,良好的感觉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即使记不住具体的知识,也能把感觉培养得更好。
好的评论和鉴赏,强调的是具体作品之外的东西,是画外的功夫诗外的功夫。我觉得西方那些文艺理论很糟糕,我们的《文心雕龙》《人间词话》等多么厉害,直达艺术本质而不需要一套一套的阐述论证。
而去了解一个作品直到“读懂”,又能证实呢,时常一目十行也能判断出作品好坏。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28 20:03
我也八卦一下,在西方的“准确”和东方的“感觉”之间,西方的可普及性和可推广性高。

有一次跟两个学管理的一起去听新年音乐会,因为这两个人对音乐一窍不通,他们俩的总结是:西乐和中乐最大的差异在于一个有指挥,一个没有指挥,西乐按部就班,中乐靠合作者的默契。

由此他们把他们的管理学经验向其他方面上扩大(不完全准确,但是有一定的可类比性):麦当劳和肯德基一定不会比西安肉夹馍好吃,但是其优势在于,你在全国吃到的麦当劳和肯德基是一种味道,不会更好吃,也不会更难吃。你在西安吃到的肉夹馍很好吃,在广州吃到的很难吃。——从产品质量上来说,就是可控性比较强,然而这不意味着会出精品。

西方文明的进步,或许可以部分归因于这种“可学习性”,就象西医的各种仪器检测。而中医,华陀和扁鹊都成了传说——需要同样资质同样禀赋的人才能继承。然而当这种进步开始没落时,西方人开始学习东方人的“模糊”和“感觉”。

应该说它们不是对立的,是互补的。在个体身上,可能难以求全,始终有侧重。

我大力推荐加缪的剧集,比他的小说好看很多。



作者: 不有    时间: 2013-5-29 11:35
本帖最后由 不有 于 2013-5-30 09:30 编辑

记得以前Artina有个诗,好像引言里提到了加缪的戏剧,是叫玛尔塔还是什么,当时想找来读,结果好像没找到…………

嗯,多谢Artina指正!
作者: 不有    时间: 2013-5-29 11:38
X 发表于 2013-5-28 19:32
我对一个问题比较好奇,为什么是说“听懂”“看懂”“读懂”(或“不懂”)?
这让我想起话剧,我对话剧很 ...

我现在觉得,审美肯定还是有个基础(也就是技术吧),但最终人们希望通过审美得到的还是个性,所以好评论的任务肯定不只是帮助我们分析掉某个作品就完事了,它还得体现评论者的个性。但个性也许是很难靠技术来获得分析的(也许也不需要分析……)
作者: X    时间: 2013-5-29 11:52
很容易引起题外的思考,我发现自己很厌恶技能、知识、经验等,不喜欢这类将事物(作品)导向“完美”“精细”的能力。
作者: X    时间: 2013-5-29 13:29
再插题外话——
说到作品跟我们创作的关系,井回说“只有那些源头的东西才真是与我们有关系”,说得非常牛逼。
源头才是滋养万物的,走得太远已经分支出过多搔首弄姿的作品了。创作也要形成一个源头,才能滋养别人,而总结经验而制造出来的精品只是不断掠取别人营养之后结出的漂亮果子而已。当然能结个果子已经很厉害了,但会让人提前看到终点而顿时丧失兴趣。把果子毁掉,取出种子随处播种才够刺激,发不发芽其实心里早有数了。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29 14:23
是的,生长不是制造。
作者: Artina    时间: 2013-5-29 15:59
X 发表于 2013-5-28 19:32
我对一个问题比较好奇,为什么是说“听懂”“看懂”“读懂”(或“不懂”)?
这让我想起话剧,我对话剧很 ...

歌德有一句话,“一些人以为在知识上下工夫就显不出他们的才能,其实一切才能都要靠知识来营养,这样才会施展才能的力量。”现在读歌德似乎有些过时了,他这句话也自有其语境,与X所说不一定能对上,良好感觉是天生的么?抑或也可以培养?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29 17:06
我们大家大约讨论的不是同一层面的东西。

很多东西不是冲突的。中国人其实也培养,不然就不会有“学而时习之”或者“温故而知新”。

不有最初说的评论里要涉及“技术”,部分说的是可理解性或者说可传达性或者说可检验性的问题:比如我每次看完小说,都只说:好,舒服……我自己当然知道我的感受,而别人并不知道。——不仅没有明确表达,甚至不具有可信性:我是在胡说呢?抑或我在说谎?又或者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分析有时候是迫不得已,沟通双方能心领神会的事,是用不上分析的。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29 18:00
至于X说的最近不喜欢“知识”云云,大抵是说最近不喜欢这些词,或者某种方式。

王国维是学者,他的知识量很大,我最早看的叔本华的书就是他译的,他的各种“考”,我只看过《宋元戏曲考》。据说他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然而《人间词话》确实不是一本“卖弄学识”的书,也未弄出种种理论和名词来。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5-29 20:29
我来打打酱油,奥尼尔很好啊,虽然我是把他当做小说来读的,他足以媲美第一流的小说大师。
作者: Artina    时间: 2013-5-29 21:20
突然觉得X的《对B.A.C.H的重述》应该写成诗体。

——打酱油么?好吧,同去同去。
作者: X    时间: 2013-5-30 00:48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5-29 18:00
至于X说的最近不喜欢“知识”云云,大抵是说最近不喜欢这些词,或者某种方式。

王国维是学者,他的知识量 ...

我对知识失望透了,靠知识卖弄的人不计其数,尤其是豆瓣上的书评,我的天,不抖抖身上的虱子就写不出东西,应该说,我厌恶拾人牙慧的人,厌恶毫无慧根又出口成章的人,知识是他们身上发臭流脓的溃疡。高手不负责博古通今,只负责点石成金。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5-30 07:19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5-30 07:20 编辑
X 发表于 2013-5-30 00:48
我对知识失望透了,靠知识卖弄的人不计其数,尤其是豆瓣上的书评,我的天,不抖抖身上的虱子就写不出东西 ...


其实这是两个问题。
我们对一件东西可以用喜欢或不喜欢来形容,但对于某种专业性东西的鉴赏,确实需要专业知识的提高。

但我能理解X说的那种人,QQ群里也有许多这样的‘高手’,混几年QQ后,知识非常丰富,许多新人一进群就被他们的忽修给吓住了。说起什么,就要提老生常谈的东西,比如,写小说靠的就是灵感,没灵感,没情感写不出小说,你一写什么,他啥都不懂,一口就说你这个小说缺了阅历,你没经历所以写出来的小说没故事,然后会有一班人觉得讲的真好啊,确实是这样的啊。

有一回,我都很想问那些人,五年前你们就这么会说,博古通今,头头是道,现在你们还是这么会说,五年后,你们也这么会说,博古通今,头头是道。但是……除了说,说,说,你们还会什么?


昨天看船长日记,说创造者和知识分子不同,创造者是创造出一种东西,知识分子是学习一种东西。(我回头查查原话是什么)

但我觉得,真正的知识分子跟X说的这种还不一样,X说的这种就是靠拼凑,粘贴一些思想,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来忽悠大众。他们对任何知识都没有深入研究,就看书时断章取义抓住些理论,然后添一些自身阅历的东西来忽悠大众,关健是,他们自个人儿不认为是忽悠,因为不真正的懂,所以还以为自已很有才。

网络信息发达后,这种人越来越多,确实传染病一样,到处毁人不倦。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30 08:22
X 发表于 2013-5-30 00:48
我对知识失望透了,靠知识卖弄的人不计其数,尤其是豆瓣上的书评,我的天,不抖抖身上的虱子就写不出东西 ...

那些人是没有知识的人。只能说他们把“知识”这个词糟蹋了。

我也喜欢引用,但我引用的目的不是为了“显示我知道”,或者“权威也这么说”,而是因为原著比我说得更好。

“信息”、“知识”和“智慧”是有差异的。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30 08:37
柏仙妮 发表于 2013-5-30 07:19
其实这是两个问题。
我们对一件东西可以用喜欢或不喜欢来形容,但对于某种专业性东西的鉴赏,确实需要 ...

哈,混几年QQ后最多能弄成“信息丰富”,很难“知识丰富”。或者我可以这么说,能在百度百科里搜到的,都是普及性和概念性的常识。

知识是有“理”的——这个“理”可以融汇贯通举一反三,但不是随意性地推而广之。

我从来都不敢认为我是“知识份子”,看到网络上的有些“公知”,我也不能认为他们是“知识份子”。只不过我知道我是八卦党,他们不认为自己信口开河而已。

上面这些话不是“针对”你的帖子,只是说,你说的那些人配不上“知识丰富”那四个字,王国维才知识丰富,陈寅恪才知识丰富。:)

我对名词比较顶真。:)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30 08:42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5-30 08:47 编辑

X说这些人是没有慧根还出口成章,如果说“慧根”这个要求还高了点——毕竟有人天生不那么“慧”,我会说这些人是不诚实。要么在自欺,要么在欺人。
但这不是知识的错,也不是东西方的问题。王国维就曾经提出:学不分东西,不分新旧……

一个人真的好“学”,有可能他仍然不能成为创造型的艺术家,但也不会成为忽悠型的“理论家”。

还有一种人,可能他没读过多少书,但是,“虽未学,吾必谓之学”。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30 09:36
挺早以前看过他评红楼梦的文,到现在只留了个入情入理的印象,回头再找来读读看~


他先写了人间词,后写的《人间词话》,自己给自己的作品作评论,好似更近于“对创作的解读”而非“对作品的解读”。

他评红楼梦的文我没看过,我最早接触他,是因为早先他引进过康德、叔本化和尼采,也写过逻辑学教材——但我看的不是他的。

我说我看不了外专业的学问,也就是从他们这些人说起。清华国学院的几大教授,赵元任的书我买过,看不懂,不是说有多少深奥的道理弄不懂,而是进入语言学专业之后,他的书上都是一些注音。陈寅恪的书我也买过,看不懂,他那些考据笺注对我来说只是“信息”——就是说我看过了最多知道“陈寅恪是这么说”。王国维的戏曲考我可以当史读。
作者: X    时间: 2013-5-30 15:13
一切了然于胸,何须千辩万论。再多的知识也救不活一个傻蛋,王国维之所以是王国维是因为他就是王国维,想必有比他知识更丰富而愚蠢无比的人,再多的知识也无法使他成为王国维。是王让你们看到知识的重要,是他成就了知识,不是知识成就了他。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30 16:55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5-30 17:14 编辑

这倒也没错,但是,他总得让我们看到他是王国维。——说我们看不看得到他于他并不重要也很正确,我们看不到他的话确实是我们的损失,不是他的损失。只能说运气好的是,我们没有损失他,他确实就是清华四大教授之一。

总不能有个人出来宣称自己是什么,我们就相信他是什么。——这就如你不能同意有知识的人说自己有智慧。
我从来都承认傻蛋在权利上跟我平等。

智慧肯定比知识重要,一个有智慧的人想要有知识也不难。至于知识要紧还是不要紧,我们各持己见。我只是不同意那些人说自己有知识而已。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