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提问 [打印本页]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3-6-24 20:16
标题: 提问
本帖最后由 井井回 于 2013-6-24 20:16 编辑

如果你正在驾驶火车,突然发现前面的铁轨上站在5个人,此时刹车已经来不及了,突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道岔可以让火车驶向另一个方向,不过这个方向上的铁轨也站在人,不是5个,是1个。
这时候,你是继续向前撞死那5个人,还是向旁边的道岔转弯,把那1个人撞死?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4 20:32
多数违反规则的人和少数并未违反规则的人的问题。

很难做决定。一定得做的话,我还是会选择撞死一个,虽然他很无辜。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4 20:36
我并不认为让多数人活下来这个理由更正当,但是看到一个死人比看到五个死人要好受一点。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3-6-24 21:20
据说这是哈佛商学院课堂上的题目。。。。好像还有下文是那5个人都是一般的人而另外的1个人是精英。

比起这个,我更喜欢另外一个题目:有100个人得了某种病,现在你手上有100粒药,这药用2粒可以治愈那种病,用1粒不能治愈,只能控制病情延续生命一段时间。而你则掌握着药的分配权,在生存原则上,这100个人都有权得到药物。问题:你是会把这100粒分给其中的50人让他们得救而另外的人死去,还是把它们都分给100人?为什么。。。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6-24 21:59
我选择撞死那5个人。因为5个蓄意自杀的可能性比那1个要大点,那就成全他们吧。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6-24 22:02
顾耀峰 发表于 2013-6-24 21:20
据说这是哈佛商学院课堂上的题目。。。。好像还有下文是那5个人都是一般的人而另外的1个人是精英。

比起 ...

从悲观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延长也只是一段时间而已,关键是这一段时间是好长,反正结局都一样,所以这是一个无效的问题。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3-6-24 22:10
Juneau 发表于 2013-6-24 22:02
从悲观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延长也只是一段时间而已,关键是这一段时间是好长,反正结局都一样,所以这是一 ...

所以你的选择是?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6-24 22:15
顾耀峰 发表于 2013-6-24 22:10
所以你的选择是?

不选择噻。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3-6-24 22:20
Juneau 发表于 2013-6-24 22:15
不选择噻。

不选择就不该亮自己的判断和分析。
在题目里,每个元素都是重要的,所以不存在在“不选择”的前提下认为它是“无效的”。

做选择,也跟好坏恶劣都无关。
如果能真的完全规避选择,那也真是天大的好事,但实际上这种题目几乎每天都遇到。
作者: 夜跑跑    时间: 2013-6-24 22:22
继续向前
作者: 夜跑跑    时间: 2013-6-24 22:23
两个在应该是着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6-24 22:26
顾耀峰 发表于 2013-6-24 22:20
不选择就不该亮自己的判断和分析。
在题目里,每个元素都是重要的,所以不存在在“不选择”的前提下认为 ...

这种题目肯定不是每天都能碰到的。就是一辈子都不见得会碰到。

非要做选择,那就是强制性的施压……而我的错误就在于:不选择就不该进入这个游戏规则。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3-6-24 22:38
Juneau 发表于 2013-6-24 22:26
这种题目肯定不是每天都能碰到的。就是一辈子都不见得会碰到。

非要做选择,那就是强制性的施压……而 ...

要是你只觉得每天碰到的就必须是生和死,而没有把题目的生死理解成是同类选择极端的表现方式只为方便理由的阐述,只是认为生活里遇到的问题必须完全等同于题目……那……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4 23:13
这种题目没有对错高低,只是展示选择者的价值倾向,不同价值倾向的人会适合不同的事情。

即使是五个普通人,一个精英,我也还是会选择撞死一个。这个世界上也不只一个精英。——所以我其实是个左派。

药丸我也会一个人一粒——这么做的前提是,这一百个人不是世界上最后的一百人,并且这个世界还在变化和进步,在他们活着的时间内,也许又有了新的药丸。但是如果前提是不包含预期变化的——这简直不太可能,并且这一百人是最后的一百人,我将被迫放弃部分人,不会是50个那么多。25个。25个不吃药,25个吃两粒,50个吃一粒。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4 23:14
做这种选择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不是帝王是幸福的,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并且真的为这种权力负责的话,是难以承受的重压。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6-24 23:41
顾耀峰 发表于 2013-6-24 22:38
要是你只觉得每天碰到的就必须是生和死,而没有把题目的生死理解成是同类选择极端的表现方式只为方便理由 ...

好吧……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不过,在我,这不是生和死的问题,而是权力的问题。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5 01:01
严肃地回答这些极端问题并且是作为现实选择而非审美选择时,我就会发现我根深蒂固地坚持生命权利的平等和尽力维护人类整体的延续。虽然每每我反问自己,根深蒂固地坚持生命是不是把自己放入“反死同盟”而放弃个体自由。

在我自己没有明确的答案前,我会坚持这种行为准则,但同时我仍然说,我并不认为那些理由正当。

即使不是帝王,不付诸实施,对于立法者,这仍然是难以承受的重压。
作者: 飞机头    时间: 2013-6-25 01:16
本帖最后由 飞机头 于 2013-6-25 01:20 编辑

擦,我做过这道题啊,可貌似井回的题目遗漏了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那五个人是在行车道上,而那一个人是在备用车道,所以一个有原则的火车司机会撞死那五个人,因为他们活该被撞死。
=============
不对不对,做选择的不是火车司机,是路人,火车司机没办法控制火车改道的

作者: X    时间: 2013-6-25 01:44
谈到人性,人人都有话说。
作者: 蓝风    时间: 2013-6-25 07:56
本帖最后由 蓝风 于 2013-6-25 12:25 编辑

若是实际操作问题,那就好选了。当然是一个。

若是把问题当成问题,成为问卷的话,这就变成了另一个临场,也就是无限地延缓了“惨状”的出现,人类的一切聪明智慧都可以滋生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回答才呈现出它的意义,它是问卷式的答案,却也不无道理。虚拟性质强烈。这样,这个选择,应该除了人数外,还是有预设条件的,否则,限制越小,反而越不精彩。若目前的条件,作为一个人的选择,还应该是选择1个人,因为这是必然的,它在开车者看来,只是一个个体而排出了一切的因素,开车者就是一个被迫的死神,它唯一可做的就是尽可能减缓损伤度,当然,那个选择,都会带来阵痛,可必须选择。这才是最重要的吧?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5 08:37
飞机头 发表于 2013-6-25 01:16
擦,我做过这道题啊,可貌似井回的题目遗漏了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那五个人是在行车道上,而那一个人是在备 ...

我最初看到也是五个违背规则和一个未违背规则的人。

没有对错,但是听到“活该死”三个字,我难免觉得不入耳——文艺老年习气。
作者: nastand    时间: 2013-6-25 08:38
撞死5个;100粒药1人1粒,然后,会有多少故事发生啊……超出想象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3-6-25 17:17
nastand 发表于 2013-6-25 08:38
撞死5个;100粒药1人1粒,然后,会有多少故事发生啊……超出想象

为什么选择100个每人一粒呢?理由是什么?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3-6-25 22:13
本帖最后由 井井回 于 2013-6-25 22:16 编辑

别人问我这道题时,我选的也是改变火车轨道撞向单独的那个人。因为面对别人的提问,我认为我的选择有个安全的理由: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只好牺牲那一个人了。
随后的问题是,如果火车在撞向那5个人时候,你旁边有个胖子,如果你把他推下去,他因为很胖,倒在铁轨上刚好能让阻止火车,可以让火车在那5个人面前停下,这个时候你如何选择?会推那个胖子下火车吗?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5 22:14
不一人一粒故事可能比一人一粒还多,站到铁轨上的那个人,是已经在那里的,总还可以硬着头皮。。。。。。。

这一百个人里面,谁吃两粒,谁没有得吃。。。。。简直没法操作。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3-6-25 22:36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6-25 22:14
不一人一粒故事可能比一人一粒还多,站到铁轨上的那个人,是已经在那里的,总还可以硬着头皮。。。。。。。 ...

药粒的故事其实很简单。这确实是哈佛商学院课堂上讨论的题目,我还看过那堂课的视频,最后觉得,这个学院不愧是世界最牛B的商学院。

话说老师出了这问题后,学生们开始自由讨论并阐述理由。结论无非是三种:1、每人一粒;2、分给50人每人2粒;3、一粒都不分,就把100颗药放回原处,自己离开。

但是,重要的是选择的理由。

持结论1的人,有的和大萝卜的理由一样,即:先延续着,说不定未来有更好的药物可以使他们痊愈;有的是认为众生都有生存权,那就让他们存活相同的时间,不欠阎王不欠仙(这句是我概括的)。
持结论2的人认为,与其让大家最后都要死(存活率0%),不如让一半的人活(存活率50%),这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持结论3的人理由是:我无法面对这么残酷的事实,我可以不作选择,使自己既不当天使救人,也不当死神索命。。。。

我个人于是又认为,他们各自的理由都很有道理。但是,仅凭此就认为这个学院是最牛的商学院,那还似乎火候不够。
于是,那帮学生争论半天,把这问题交还给老师,听他怎么说。

老师说的选择和理由,的确很牛。我也折服。
于是现在再卖个关子,还是想看看大家对理由怎么陈述的……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6-25 22:54
顾耀峰 发表于 2013-6-25 22:36
药粒的故事其实很简单。这确实是哈佛商学院课堂上讨论的题目,我还看过那堂课的视频,最后觉得,这个学院 ...

为什么到你你就可以更改规则?!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6-25 22:56
说到利益,如果是下列情况:一位一流的作家和五位二三流的作家之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撞死那五位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3-6-25 23:03
那几个家伙见到火车来了不会跑吗?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3-6-25 23:06
我先撂一把闸,再鸣笛。剩下的听天由命吧。这种情况下不会有岔道的。有岔道的话就已经进了站区,外勤就把他们轰走了。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6 00:22
顾耀峰 发表于 2013-6-25 22:36
药粒的故事其实很简单。这确实是哈佛商学院课堂上讨论的题目,我还看过那堂课的视频,最后觉得,这个学院 ...

拿一颗送到药厂分析成份,再生产?——我这个回答超过条件限制了,理论上说,不突破题目的话,不应该有这种答案。
作者: nastand    时间: 2013-6-26 08:25
本帖最后由 nastand 于 2013-6-26 08:28 编辑
顾耀峰 发表于 2013-6-25 17:17
为什么选择100个每人一粒呢?理由是什么?

选择1人1粒的理由很简单:
1.对分配者(政治人物、权力者),这样选择是最合理明智的。满足了公正、公平、众生平等的公共诉求。试想,如果他只选择了50人的生命,让他们无疾而终——这个“善”就建立在对另50人生命的谋害上。用“谋害”一点不为过。平头百姓最怕也最恨权力者有这样那样的顶着冠冕的私心(不排除部分的合理),特别涉及到生死命运,那就是草菅人命。
2.对于这100人(民众),1粒药将会维持一段他们的生命,这段生命在死亡的观照下是最有质量的,对普通的人格来说。他们在这段弥足珍贵的时光里,“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般会放弃对物质的追求,更注重内心和灵魂生活,以及捡回迷失了的亲情、友谊、回忆和忏悔。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美好,在于刹那芳华。也许只有那些更好地活着的人才能感知到死亡的气味。这里排除特例——也有些生命太恐惧死亡,胡吃海喝为非作歹。
作者: nastand    时间: 2013-6-26 08:37
Juneau 发表于 2013-6-24 21:59
我选择撞死那5个人。因为5个蓄意自杀的可能性比那1个要大点,那就成全他们吧。

我也坚决选择撞死5人。倒不是他们蓄意自杀的肯能性,而是遵不遵守人类社会最基本规则的问题。
如果撞死另一人,这个世界将得到暗示,不遵守规则的人会越来越多。不是简单的5:1生命的问题,
如果以规则、真理为圭臬,5并不大于1!
作者: doo1xx    时间: 2013-6-26 10:21
我是火车司机。我只能选择刹车,倒退,继续向前,我选择继续向前。因为我不是扳道工,
5月8月他是扳道工,1个扳道工要想让火车从他自己身上开过去,我这个司机也没办法了,也只好开过去。
幸好这些都可以是假设。
作者: 也也夕    时间: 2013-6-26 10:25
这两个题目真纠结!它们就像两个比喻,涉及的情景被推至极端的状态(都涉及人的生死),因此不可避免地把道德的因素放大了。但如果考虑到它们是商学院讨论的题目,并且像顾老师说的,这其实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选择,我们就能把这两个道德问题还原成“现实的问题”(道德因素依然存在,但影响你决断的力量可能减弱了),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最能彻底地解决问题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说,这是两个关乎“责任”的问题。谁应该承担责任?承担责任者的行为对问题的解决有何影响?应该首先被考虑。第一个题目,出现在铁轨上的五个人是问题的制造者,他们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选择转向,撞死另外一个人,已经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并且埋下了隐患;而你的选择实际上还制造了另一个问题:谁给你的权利去决定这个人的生死?这个时候,责任的承担者,从那五个人转向了你自己。
第二个问题,顾老师已经列出三种选择。第三种选择肯定是首先排除的,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逃避责任肯定都不可取;第一种选择,事实上是把问题延迟了,并没有解决;并且更糟糕的是,它把问题延迟到一个毫无希望的境地(100粒药已经用完了),如果说在此之前我们还有选择,还有解决问题的希望的话,那么第一种可以说选择直接导致了最恶劣的灾难性后果。所以最好的选择应该是第二个,这个代价看似严重,但确实解决了问题,做出这个选择以后,你要做的,无非就是承担责任。事实上我们在生活里的哪一个选择是没有代价的呢?并且,如果你选择自己也不吃药,这会增强你这个决定的说服力,在保证它被高效执行的同时,你还能留下一个好名声;如果你选择活下来,虽然可能面临“杀人者”的指控,但其他留下的49人也都是这个选择的受益者,他们也会支持你,因为支持你就是支持他们自己。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6-26 12:31
nastand 发表于 2013-6-26 08:37
我也坚决选择撞死5人。倒不是他们蓄意自杀的肯能性,而是遵不遵守人类社会最基本规则的问题。
如果撞死另 ...

规则要看是什么规则了,以及是针对哪些人的规则……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6-26 12:33
也也夕 发表于 2013-6-26 10:25
这两个题目真纠结!它们就像两个比喻,涉及的情景被推至极端的状态(都涉及人的生死),因此不可避免地把道 ...

我还是选择第三种选择,看来我注定是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另外,我也不考虑什么好名声。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7 11:20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6-27 11:21 编辑
nastand 发表于 2013-6-26 08:25
选择1人1粒的理由很简单:
1.对分配者(政治人物、权力者),这样选择是最合理明智的。满足了公正、公平 ...

规则的目的是什么呢?

你仍然没有追溯到最基本的问题上去。

在这种题目上,当然,五个人,是很小一个数字,在这五个人之外,还有很多人活着。如果世界上只有六个人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呢?你所坚持的公平和正义会成为什么?——除非我们还有灵魂的归宿,否则,当人类灭绝之后,属于人类的规则和正义毫无意义。

在现有社会,当然,你可以强调某种“规则”和“公平”,在这种规则未机械和固化或者成为假象之前,我也并不反对。
没有万全之策,只有选择。你的选择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3-6-28 20:53
也也夕 发表于 2013-6-26 10:25
这两个题目真纠结!它们就像两个比喻,涉及的情景被推至极端的状态(都涉及人的生死),因此不可避免地把道 ...

“第一个题目,出现在铁轨上的五个人是问题的制造者,他们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选择转向,撞死另外一个人,已经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并且埋下了隐患;而你的选择实际上还制造了另一个问题:谁给你的权利去决定这个人的生死?这个时候,责任的承担者,从那五个人转向了你自己。”

这个说法有趣。。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