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近来的一些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shep
时间:
2013-6-25 22:26
标题:
近来的一些体会
1,不能屈服于故事。故事性往往带来套路化——你原先写故事的方法,肯定会影响到现在写的故事。
2,语言;口头语言的丰富性恰恰是反“语言美”的。口语词汇实往往诉诸于比拟(不论汉语或外语),而这造成不精确。使语言产生美的,是诗。
3,诗,本质上是超越语言表达和思想的,诗通过提炼精粹语言而达到这一超越,就是说,诗应当成为超宇宙。
4,诗歌起源于古宗教祭司举行仪式上的咒语。那时,人们通过音调和节奏来控制诗。因此,在今天,从诗艺上说,音调和节奏处于次要地位——但这仍然必须是诗人整体考虑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它在今天所处的次要地位,是有理由的。
5,文字的重要性超过语言(口语)。这既是诗或者古代宗教咒语逐渐暗淡失色的原因,也是小说在今天成为主要文体形式的原因……总之,要你记住一两句咒语,并不困难。真正麻烦的地方是,咒语变得越来越长且不得记录在案。
6,文字相对于口语,规范。口语对于文字来说,易变化。前者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死板。后者翻译过来就是杂乱。
7,书面文字只有一个正确发音,这是人类建立自己帝国的第一块基石。
8,方言提供了一些有别于“规范”的发音和声调。但没有迷恋它的必要。
9,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有一定难度。在已有的思维中打转转,我感到窒息。
10,形式和内容当然是一体的。完全一体化的综合考虑和处理,这取决于更高明的手艺……事实上,通盘考虑形式与内容,势必意味着思考者已具备了更高明的手艺。
11,现在开始考虑场景和镜头问题:重要的是,在哪儿?
12,关于角度,切入预定好的角度时,要再偏离四分之一度(上下左右皆可)。这样,后续的一切动作,才能更从容些。[这既适用于写作,也适用于拍摄]
13,健康生活习惯,是所有取得成就者的必经之路。当了执政的拿破仑每次只睡十五分钟;当了总理后的希特勒只吃素。
14,删除写了几千字的东西。充分榨取,已写了三万字的东西。要做到废物利用。但第一条规则是:毫不吝惜地舍弃重复性的东西,无论它有多少字。
15,写不出来的,其实是懒得动脑。
16,开始考虑五十岁以后,写什么;至少,认真对待五年以后写什么的问题。
17,故事的复杂性没有人物复杂性重要。
18,积累性带来了经验。任何写作都无法避免经验。而积累量变化为质变的过程,理应越来越短,但,这个过程的间隔时间,可能将越来越长。应对此事的唯一办法是,更多的运用头脑,除此,别无他途。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3-6-25 22:47
几乎全部认同!
就13条存疑:什么是健康的生活习惯?个人的感受是:适合自己体能和体质,同时又能跟目标人群有更多交际点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6-26 08:23
学习了!
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小说里思想性的东西表达的太多,会不会影响到精神的升华?就像把一切都看透了,都说尽了,失去抬头仰望星空的机会?
但什么又是思想的?什么又是精神的?这个自己也说不清。呵呵。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6-26 21:19
结论一旦落实了(不一定适用于这里)便会成为自身的局限性,当然,这本身就是个悖论。
作者:
X
时间:
2013-6-26 23:04
我反对口语写作。
作者:
比多
时间:
2013-6-27 10:54
看了。有体会总是很高兴,即便看到别人有所有体会,也替他们高兴。
以下纯聊天:
我觉得没必要把语言和文字分开,而强调文字超过语言(口语)。——即使在文学里。
我这么说是基于当下的环境。“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日常生活从白话文运动开始被消解,稀释,到今天已经完全进入了一种书面语和口语(还有外来语甚至网络语)参杂的状态。这是事实,被迫也好主动也好,我们接受面对它就可以了。努力挣脱其中一方,有可能是会是徒劳的。
不屈服于故事。很好。但是接下来呢?以前的故事是有承载的,是容器。像古典绘画的功能性和写实传统。现在呢?印象派之后呢?现代派、后现代派、荒诞派、表现主义之后呢?故事是被打碎的花瓶,我们重新按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拼贴“瓷片”(文字or语言)让它形成新的,新的什么呢?美感?意义?还是其他?
哲学是从“不相信普通语法”开始的。如果诗超越了语言表达和思想,那诗和哲学的区别是什么?
————————————————————————————
大而无当的提问,只因为我存疑。如果你心中有答案,不妨聊聊。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7 13:57
打破也许因为我们再没有那么好的故事了。在悲剧时代,线性叙事并没有单调感,故事本身足以动人。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琐碎平庸,令人动容的故事本身越来越少,我们只有较小事件可以写。以显微方式着眼于细处,放大自身感受,然而除此之外,我们还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7 14:16
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用脑是我无法应用的心得,似乎思路越清晰时,我越少有话要说。越神清气爽,也越少能写。
似乎我只能期待非主动思考下,某些句子自动地生成——更接近情绪和感受自身的产物而非我的主动创造。仅只是说句子,通篇的情形是主动的。但是显然我不是有才能的作者。
作者:
shep
时间:
2013-6-27 20:42
加一条
19,精密的计算就像布置战场那样,必须只考虑——力量——似乎杰出的艺术也是这样。战略家们难道就不考虑其他各种因素,不,在画布、文章和战役地图的前面,人们早已考虑到几乎所有的可能。但所有考虑都是为了达到力量。这需要一点残酷。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7 21:07
我一直认为诗歌高于哲学。
而且你这些总结,我只要觉得读起来舒服就好,我不太愿意去思考它们。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6-27 21:15
不是因为你没有表达思想,而是因为思考永远比感受乏味。并且,哪一种思想能经得起反向辩驳?如果一定要去辩驳它而非体会它的话。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6-27 22:46
诗歌与小说当然不一样,将诗性作为小说的最高性(之一),我是认同的,至于是不是超宇宙,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蓝风
时间:
2013-6-29 12:33
越来越意识到故事的重要性,而故事,要写好的艰难性,也越来越显现出来。故事是人的生命的流转,是在世间的切实构图。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