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半辈子 [打印本页]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3-8-19 11:27
标题: 半辈子
十年前,杨绛的《我们仨》出版,彼时我正开着书店,就进了好多,卖得也很好。——我去南京,把这本书送给差不多从小到大一度相依为命的兄弟,作为生日礼物。她收下这本书,说:你就是因为它的名字才送的,对吗?
当时我略有语塞。因为当时我还觉得杨绛还算是个不错的、不讨嫌的人。所以当时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仨》这个书名才送的。可是当时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她又说:我对杨绛不怎么喜欢,这个老太太有点做。
后来看到,这本送她的生日礼物也跟着她流离颠沛,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了。

最近一年来,有关杨绛的现时信息到达得比较多,比如去年为某拍卖行拍卖钱钟书的书信她要是法庭之类,还有一些关于她的文章也比以往要多。渐渐的,发现这个老太太确实不那么可人,确实有点做。
有很多的认识,必得有时间洗涮才能渐渐看到其中的一方面。比如世人对林徽音的认识,现在也渐渐明白她有绿茶婊的一面。
但是很多时候,这些认识是根本没有现实价值的,因为时光荏苒,眼睛一晃,半辈子就过去了,即使你认清了某些面貌,还能怎样?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8-19 12:00
你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认清你自己?
半辈子真长,因为它都过去了,所以觉得它长。就像蛇,脑袋总是那么点,身体却越来越长,一眼望不到头,成精之后,总爱幻作人形,才容易看清自己(但那也是假象)。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8-19 12:02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8-19 12:03 编辑

其实我也挺喜欢杨绛的,虽然《我们仨》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有点腻:有点做。但是,我后来发现,许多人一旦被我们深切地喜欢过,反复地研究过后,我们总能找到不再喜欢他或她的理由。

其实我们不是认清他们的面貌了,而是,在我们想放弃他们寻找更新的人或事之前,我们此时需要做的事,就是“认清他们”。


作者: 沈慢    时间: 2013-8-19 12:02
是作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3-8-19 13:29
如果没有某些事,人们往往会说:ta都没做过这些,你凭什么说ta一定会做一定是那样的人?
而真正出来了某些事,人们又往往会说:ta就是那样的人,你还能怎么样?

确实如此,要没有某些事的发生(这需要时间的等待),认识到某些东西,是不太容易的。但等到一些事发生了、坐实了、形成结论了,却又是再也不能改动了。
所以,要么一辈子都是虚幻,要么一开始就坚定,半辈子是个最糟糕的时间:还可以选择,却又必须付出巨大代价才能选择。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8-19 13:55
"但是很多时候,这些认识是根本没有现实价值的,因为时光荏苒,眼睛一晃,半辈子就过去了,即使你认清了某些面貌,还能怎样?"

不要说我又不捧场啊……以我现在的经验而言,认清——也不是认清吧,而是认识到某些人事的某些方面,对我来说永远都不晚!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8-19 13:57
无论怎样,假如什么也不做的话,总还可以宽慰自己说:即便它什么也不是,也许也成为不了什么,但总算还可以是一点经验吧?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8-19 15:03
Juneau 发表于 2013-8-19 13:55
"但是很多时候,这些认识是根本没有现实价值的,因为时光荏苒,眼睛一晃,半辈子就过去了,即使你认清了某些 ...

其实这世上最残酷的是“认清”,尤其是认清自己。给你一百万个开始,都会走向同一个结果。这有点宿命论的味道。但“没有如果”,就是真理。
至于“经验”,那就是根越来越长的蛇尾巴。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8-19 15:10
亲爱的楼主,要是哪天能收到你的红色炸弹,我一定封你为勇士。是勇士不是烈士~
这不是激将法,也不是玩笑
我会备份大礼砸过去,让你晕个三天三夜。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3-8-19 20:45
西维 发表于 2013-8-19 15:10
亲爱的楼主,要是哪天能收到你的红色炸弹,我一定封你为勇士。是勇士不是烈士~
这不是激将法,也不是玩笑: ...

有多大?
我轻易晕不了,更别说三天三夜了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8-19 21:43
西维 发表于 2013-8-19 15:03
其实这世上最残酷的是“认清”,尤其是认清自己。给你一百万个开始,都会走向同一个结果。这有点宿命论的 ...

呵呵,看来我又要较真一下了。我倾向于认为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的真理或是对人和事的“认清”,因为人都是从自身固有的偏见(这根本无法避免)为出发点,能看到的也无非是自己的那一点点的“偏见”与“谬识”而已,人和人的不同,“偏见”与“谬识”也各不相同,所以,人事都是认不清的,只能看到能看到或愿意看到的一部分而已。
确实也没有“如果”,因为在意识到“如果”的时候,已经不能“如果”了。即便要“如果”,能开始的也是另一个“如果”。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8-19 21:44
能认清自己当然是很好的事,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很难。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8-20 08:49
Juneau 发表于 2013-8-19 21:44
能认清自己当然是很好的事,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很难。

在一定程度上,“认清”是种主观上的偏执和强化。
除非是X、Y、Z问题
所以天才总是要自杀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8-20 08:52
顾耀峰 发表于 2013-8-19 20:45
有多大?
我轻易晕不了,更别说三天三夜了

我还没想好,等想好了,又被你炸到了,然后还砸过去,你就知道了。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