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小说的抽象性 [打印本页]

作者: X    时间: 2013-9-8 20:43
标题: 小说的抽象性

几年前刚到黑蓝论坛的时候就知道了在对小说的交流中被频频提醒的一个词的重要性——语言。直到最近,我才弄明白这个词对写作的重要性。弄明白这个问题是在长期面对别人的“误解”中进行的,就是说我用更长时间在弄明白一些人对黑蓝交流小说方式的误解,比如诟病我们不重视小说的思想、内容而过于注重小说的技术层面。长时间以来我不知道如何解释这种对我们小说的理解的偏差,因为我从未感到对技术的讨论是偏离小说讨论的范畴、同样也不认为技术对小说的作用具有根本性意义。而当别人谈到“语言”的时候,又难以说清具体讨论的内容。这反而是我所感兴趣的,并模糊地认识到小说的语言跟写作者的“人格气质”相关。但“人格气质”这个词依然太大,并且如“语言”一样缺乏关键、清晰的证据。但这正是写作者之间矛盾的开始。
换一种说法,审美上的矛盾导致了写作者之间的对立。他们彼此认为对方“品位很差”。
这个问题非常吸引人,因为存在一种情况,同一个题材甚至同一个故事,假设它非常乏味,不同作者将故事以时间顺序并且情节高度相似地将它叙述出来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其中最有趣的是一个写得十分无聊另一个写得朴实淡远。我相信我在阅读这两个小说的时候已经是越过这两个的内容而在阅读这两位作者,这种情况在这种假设中更清晰地被感受到,而事实上,阅读任何一个作品包括非虚构类的作品,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这种难以言说的迥异感受即是从作品的语言中获得的,是一个小说“抽象性”的部分,并且我认为这种作品的“抽象性”是它“艺术性”的根本,即这种“抽象性”在展现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质地”,而具象性的故事部分,是在展示作品内容的思想和情感。在经过长期训练之后可能对这种抽象性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并且削弱小说具象性在写作中的作用而加强抽象性的作用使它在艺术的层面更加纯粹。这也促成了一种思想性的写作而在内容层面上不触及具体的思想。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9-8 21:49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9-8 21:50 编辑

我前段时间在想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最大区别在于:
现实主义的作者是将自己认为对的,错的,也就是自认为已知的东西写出来,他无论掩饰的多好(技巧好),但他想告诉读者的是他自己判断过的东西,这样的判断是片面的(来自于一个人,无论这个人多有智慧,但下判断的东西总还是片面的)。(这种东西可能就叫思想啥的)
现代主义是作者在探讨未知的东西,不能说他对这些东西都一无所知,但他即使对自己已知的东西,也不会妄下判断,在写作过程中与读者做进一步的探讨,探讨其多岐性。(这样的探讨未必能得出结论,但它对意识、思想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产生启发)
这样的作者是自我的,但也是更谦逊的。

作者: X    时间: 2013-9-8 22:05
柏仙妮 发表于 2013-9-8 21:49
我前段时间在想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最大区别在于:
现实主义的作者是将自己认为对的,错的,也就是自认为 ...

有同感。
“实现主义”、“现代主义”,可能是为了方便说清楚区别才借用这两个词。小说的“现代性”、“当代性”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在写作过程中的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决,这种自相矛盾是它比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更为丰富的地方。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解决写作理论上的问题促发进行写作的力度远比传统小说强烈和被需要。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3-9-9 00:39
很有道理。
还有个有趣的问题值得思考,那些用自己固定的语言写了很多作品的作家,如何做到了让读者不厌倦,也让自己不厌倦。。。
作者: X    时间: 2013-9-9 13:33
可能许多作家似乎都有自己关心的“主题”,一些作家也有需要解决和实践的写作理念,这两种或其中一种应该都能激发写作吧
作者: 魏虻    时间: 2013-9-9 15:10
井井回 发表于 2013-9-9 00:39
很有道理。
还有个有趣的问题值得思考,那些用自己固定的语言写了很多作品的作家,如何做到了让读者不厌倦 ...

这个问题很有趣。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9-9 20:34
我很少因为风格不同而认为某一类作品“不够品位”,正是因为易于看到不同风格的不同优点,导致我自己很难选择语言。

作者: 星七七的毕卡索    时间: 2013-9-10 13:18
嗯。。。看完想到一句话——画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9-10 19:10
如此难以界定并讲清楚的问题讲得这么清楚。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