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表面的准确性 [打印本页]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21 12:04
标题: 表面的准确性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10-21 12:05 编辑

纳博科夫在《透明》的第一章里写下了如下内容:许多人造物体或天然物体本身是无生命的,但被粗心的生命滥加利用(你想到山脚下的一块石头,自然会想到它经历过无数个春秋,有大群的小动物从石头上匆匆而过),叫人特别难以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它们的表面上:初入道者很快就会透过表面,自得其乐地哼着小曲,以童稚般的放纵陶醉于那块石头乃至那片荒野的历史之中。对此我将作出解释。天然的或人造的实物表面覆盖着一层直观、现实的薄饰,任何人想留住实物此时此刻的原状、掌握它的原状、维持它的原状,都请务必小心,不要打破其紧绷的薄膜。否则,缺乏经验的奇迹创造者将会发现自己不再是在水面上行走,而是垂直沉入水底;鱼儿睁大眼睛围观之。刹那间还可能发生更多的事情。

纳博科夫一贯的优雅和狡黠(并不油滑)在这段话中毕现。

然而某些过程对初入道者不可避免。

之所以是,乃是主体尽力把握下的理解,最大限度地追求准确而未必准确。是,在直感上成为准确——却完全可能毫无价值。因之它仍然依赖于主体对之所以是的理解,而以是的面目出现。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21 13:34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10-21 14:21 编辑

在意识到并避开了粗制滥造的抒情性失误之后,我们是否仍可将自身情感投射于外部,甚至是无生命之物?是否可以重现古老的拟人化手段?

象征和比喻,在古老的神话中如此动人而在现代如此牵强机械而乏味。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21 13:47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10-21 13:49 编辑

我没有结论,结论大约要以创作实践完成。乔伊斯以抒情性跌宕完成了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0-21 14:13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10-21 14:14 编辑

我隐约觉得即要表达准确性又不能太直白。这中间总有让人觉得粘乎和混乱的地方。

我还隐约觉得:更高明的准确性是指描述一种感觉,而不是心理活动;描述事件、而不是状况。

虽然自己也说不清什么需要准备性的描写,什么太准确则过于直白。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0-21 14:35
请此版的版主删掉我的回贴吧。谢谢!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21 16:31
我们是否仍可将自身情感投射于外部,甚至是无生命之物?——之前似乎黑蓝也有此类作品 魏虻的某一些也有自然流露的投射 只要看空外物 就不存在拟人 本身都是平等之活物 南美一些作家也是这么做的吧?


是的。我只是针对纳博科夫的那段话。

在对表面之下的东西有足够把握时,大约可以重新投射情感而非抒情性失误所导致的浅薄。

但是我自己肯定完成得不好,不然《失乐园》也不会被你点评成言情小说。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21 19:15
柏仙妮 发表于 2013-10-21 14:35
请此版的版主删掉我的回贴吧。谢谢!

关于混淆,我对JUNEAU说过完全相同的话:

http://www.heilan.com/forum/foru ... 26%CB%EA&page=2

“如果扯远一点之后,会混淆掉一些价值观,混淆掉之后会要重建,所以,我坚决支持你保持你原来的想法——在你自己改变它以前。从观测角度看,事件是相对的,但是每个观测者必然持自己的坐标。”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21 19:19
我在此的所有解释,跟你对我的评价毫无关系。

我解释,是想说,你和JENEAU的观测是平等的。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