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005】书 [打印本页]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10-29 09:22
标题: 【005】书
本帖最后由 西维 于 2013-11-4 13:44 编辑

    一切似乎都和原来一样。渔具店门口挂起了大红虫已到货的招牌,紧靠江边的街道有许多渔具店,大红虫、小红虫用粉笔写在黑板上,每天摆在门口。人们又开始钓鱼。钓鱼是件充满乐趣的事。
    太阳照在江水上,水有点混,水面有杂质,不清澈,但它照到的地方,一片粼粼的光。这是一个普通又美好的秋天的早晨。靠江的街道恢复了整洁,前几日堆满路边晾晒的东西因为持续的阳光已被商户们收起。但路边矮灌木的树冠上仍旧挂满了泥浆印子,那些痂子要等到下一场雨水才会褪去。
    渔具店的隔壁是家杂货店,我曾拍下它门口晾晒的黄色塑料木马和蓝色小澡盆,现在一个小男孩在学步,他祖母牵着他的手,他不太听话,力气不太却把祖母牵得东倒西歪。男孩的腿上套了一双黑色的防水袖套,闪闪发亮的材质,那或许是他母亲打扫卫生时用的,也可能是他祖母的,或许都不是,那只是店里出售的商品之一,袖套还很新。穿着它,撒尿、摔跤,都不怕。
    这都没什么,即使尿湿了,摔脏了,也没什么,可以洗。但那副袖套真是好东西。
    走完江边的那段路,是一条嘈杂的街,没有一间光鲜亮丽的店铺,老板们轮流转让着店铺,香烟店、五金店、摩托车修理店和中介倒是生机勃勃雷打不动。店面背后是个老旧的小区,早晨有人生煤炉子烧开水,炉子生在铁栏杆围墙边,烟飘到街上。但我先看到的不是煤炉子,我看到有人在晒书。两棵小桂树中间栓了两根蓝色的尼龙绳,上面挂满了书,一本本挂得很整齐,32开本婴儿衣服一般地搭在绳子上。都是旧书,看起来像是80年代的物件,保持着那个年代封面特有的风格。《数学教学参考》,《妙语连珠》,《语文教学材料》,都是教学类的书籍。书还在一本本往绳子上搭,老人认真地翻着堆在地上的书,我猜想他可能是个老师,那是他压箱底的东西,只可惜被水浸湿了,他要把它们都晾干,再收起来。老人看到我,朝着我笑。他很老了,牙齿都掉光,没有牙齿的笑容看起来有种让人动容的天真。我也朝他笑了下,问他以前是不是老师,都是教学上的书。他说不是,不是的,又回头指着身后不远处垫在一张塑料布上的一堆东西,旧电话机、塑料盒子、木夹子之类,说东西都浸湿了。都是小孩的,他紧接着又说,回过头看向我。他是说他的那些书,他指着挂在两棵桂树间尼龙绳上的那些书。哦,那很久了,他都用完很久了,您还替他藏着。他点点头。说话的时候他一直在笑,保持着缺了牙齿的天真的笑容,他该有八十多岁了,衣着朴素,旧的夹克衫,灰色裤子,布鞋,很普通的住在旧小区的老人的样子。我朝着老人摆手,和他再见,他也朝我摆摆手。我去上班,他会继续认真地晾着他的那些书。还有很多,我想那两根尼龙绳可能挂不下。
    这些天,到处都是晾晒的书。江边的公园里,马路边,学校围墙下的人行道,白花花乱糟糟的一大片。它们横七竖八有的合上有的翻开,散发着异味。晾在那里的书已不再是书,它们是废旧纸张,晒干了是要卖钱的。书,是曾经的存在形态。没有人会好好地收藏。它们早已残破不堪字迹模糊,身上带着永远挥之不去的印记和气味。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10-29 09:25
本帖最后由 西维 于 2013-10-29 09:26 编辑

上班第一件事竟然是干这个。罪过。
接下来我要去洗杯子倒开水。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0-30 08:22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10-30 08:23 编辑

昨天就进来看了,有点不知道怎么回。严肃点的总让人不敢轻言。你现在这样的随笔,真比小说还好。(人个感觉)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10-30 08:31
柏仙妮 发表于 2013-10-30 08:22
昨天就进来看了,有点不知道怎么回。严肃点的总让人不敢轻言。你现在这样的随笔,真比小说还好。(人个感觉 ...

谢谢!
写这样的东西比小说容易。我本来就是个善感的人。但很多时候并不想那么严肃或那么煽情地去说这些事。
我在这的很多帖子(应该是在黑蓝除了小说之外的大部分帖子)都很扯淡,那几乎成为我在这说话的一种风格。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10-30 08:33
至于小说。它还在变。呵呵,我期待着它早日蜕皮换壳。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3-10-30 11:58
触发我想到写“满”和留“空”的体验问题。

主要是最后:
晾在那里的书已不再是书,它们是废旧纸张,晒干了是要卖钱的。书,是曾经的存在形态。没有人会好好地收藏。它们早已残破不堪字迹模糊,身上带着永远挥之不去的印记和气味。

现在是写满了,如果到“晾在那里的书已不再是书”就结束,那是留空。但是西同学习惯很顺溜地写下去、让它满。。。
无所谓好坏,只是感觉到,在一点的时候,写满和留空,会随着习惯而滑下去。

再一想,习惯成自然,对写作来说肯定不是好事。那么,找些原本不喜欢的但也是比较好的东西读读、破一下习惯,是不是会更好呢?
比如我最近可能就想看看“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10-30 15:56
顾耀峰 发表于 2013-10-30 11:58
触发我想到写“满”和留“空”的体验问题。

主要是最后:

最后几句看起来更像是我自己的唠叨话,它们不小心就沾上了我最近不太喜欢的味道。你说习惯也很对,就是这样。
适时地破下习惯就是个好习惯。
比如昨天去影院把这个月电影院的月卡里没看完一场消费掉,我就想着不要看文艺片了,慢踏踏一点的都不行,干脆利落的动作和枪战最好,果然,很好,先不说影片怎样,至少又快又狠不罗嗦直击要害就对我有帮助。
虽然说施瓦辛格老了。
一个人占长长三排座的感觉也是非常非常的好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10-30 16:01
但如果到“晾在那里的书已不再是书”就结束。
也不好。教科书味同样的浓。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10-31 00:23
老人和书,好伤感啊。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10-31 12:03
Juneau 发表于 2013-10-31 00:23
老人和书,好伤感啊。

那些书用了三根绳子挂,下班路上我又看到了它们。
作者: 蓝风    时间: 2013-11-1 16:34
有时候,看到教科书,也会感觉亲切,不那么板着脸孔。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