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2013年12月24日 明天我该向哪儿去 [打印本页]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3-12-24 00:42
标题: 2013年12月24日 明天我该向哪儿去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3-12-24 00:58 编辑

1

有一种问题,发生在我身上。那就是,因为我觉得痛苦,所以我觉得别的人面对这样的事情,也和我一样痛苦。

这样的问题,并不比“我爱她所以我认为她也爱我”这样的可怕情况更轻松一点。

并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所以我记起我还没上学就听过的那个李载仁罚人吃肉的故事——他自己不爱吃肉,就认为别人吃肉也无比痛苦。

2

有时我观察自己养的鹦鹉,或者其他的动物,比如猴子。我就觉得,作为人类所推崇的诸多价值中,爱情的价值并不高,政治的价值也不高。因为其他动物一样拥有。说白了,它们所具有的人类的专属性,并不强——狒狒也会关爱它族群里没有血缘关系的小猴子,就如同我们对待邻居或者好友的孩子。猴子也有政治,不光是猴子,几乎任何群居的动物都有政治。
而小说最重要的是要写人所独有的东西。
当然这是一个终极目标,并非说爱情和政治就没有价值。我们谁也离不开它们。
然而,人所独有的,又是什么呢?自省?为他人牺牲?还是自我毁灭?

或者再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有一天,一个象群里的象,它突然渐渐不想再进行群居的生活,它无时不刻不想脱离象群而单独生活——你觉得这是不是意味着它就是人了?尽管它的肉体不能改变,但在它的身体内部,它是不是就变成人了?


3

不止一个朋友指出,在公开场合的谈话不需要太谦虚。谦虚过头显然是无益的——首先是无用,其次哪怕是对于喜欢你的朋友们,也是一种间接的损害。太过谦虚也给人以带有策略性的油滑。理由当然充分,暂时也能说服我。
但事后回想,并不觉得自己所叙述的事情过谦。我所看到的事实,就是那样,我只是忠于事实。

当然,关于什么是事实,这又回到最初的话题。当我认为是事实的时候,那未必就是其他人的事实。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3-12-25 10:23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3-12-25 10:46 编辑

还想补充一句。关于第二点的模糊想法,长久以来,我对之很有些自得。

自得的理由是,我愿意遵循这样的法则,即把人当做动物来描写。写人的本能。这是很多中国的现实主义作家的盲点。他们太执着于“是非”“对错”“恩怨”。在我看来,这些对于小说而言,都是太小的小事。一个作家,他又没有足够的能力穿透这些是非、对错、恩怨等人类社会的琐屑关系而抵达事物的本质,那他的作品自然就缺乏一种永恒的能量——我也还是那句话,我并没有说我可以在现实中超越这一切。我只是就写作而言。

而且我相信,沿着这个法则,我还能写出更好的小说——这也不是我今天所想的。


如果小说,它不能达到、或者窥探、或者更准确说触摸到一种自然的本质、动物的本质,纵然像苏童的小说那样残酷艳丽奇诡,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12-27 20:52
小说最重要的和人所独有的似乎没有必要的联系——其实我都不认为小说最重要的这类问题的必要性,最实际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写(处理题材)和不能写(不能处理题材),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除此以外,其他的都是扯淡(抱歉,说得粗鲁了点)。

人的理解力不是无穷的,只能以有限进入有限,一句再老套不过的话,只看到自己愿意、只感受到自己愿意感受的东西(哪怕就是在巨大的不可抗拒的灾难中都是如此),而已。不过即便如此,也很不错了。(这又是句废话)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3-12-27 21:04
如果小说,它不能达到、或者窥探、或者更准确说触摸到一种自然的本质、动物的本质,纵然像苏童的小说那样残酷艳丽奇诡,又有什么意义呢?
赞成这个。
达不到这种效果,写小说就没什么劲了。玩就玩狠点的。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3-12-27 21:08
嘿嘿。
你总是很温和。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3-12-27 21:11
也不是喜欢说狠。主要是平常的生活太没劲了。周围的人都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谣言的传播者,连谣言的制造者都算不上。今天气得我说了一句狠话:谣言止于智者。别人怎么说你们也怎么说。这样连灵魂都是别人的。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12-27 21:14
猪皮 发表于 2013-12-27 21:11
也不是喜欢说狠。主要是平常的生活太没劲了。周围的人都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谣言的传播者,连 ...

你的狠是跟一种美学联系在一起的,虽然我能设想、但不大能理解这种美学。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3-12-27 21:20
有时看你的作品就觉得你很温和,但这种温和让你很累。个人感觉啊,瞎猜。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3-12-27 21:42
女的大概都是这样吧。谈不上刻薄,只不过有时有点小心眼,有点较真吧。
又不是观世音菩萨。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2-28 01:23
我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只能继续:心里有什么,我就写什么。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2-28 12:18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12-28 12:31 编辑

我前天写的,关于“本质”:越过某个边界,我将拆毁所有框架,困在没有标识的广漠空间,最简单又最无可辨别的迷宫。
作者: 5月8月    时间: 2013-12-28 12:25
身边有朋友曾对我讲过类似第1点的问题,我经过认真思考后给他的建议是不说,也就是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外界的影响,自己能控制住,别人也就能控制住,别人能控制住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控制住了。尽管这或许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思维锻炼,就像我和他俩约好的每天睡觉之前都训练梦境的心理暗示,然后再睡,实验效果确实很好。
作者: 5月8月    时间: 2013-12-28 12:26
后面的两点,我还没遇到,也没有思考过。不知道以后会不会遇到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2-28 12:36
儒家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推己及人,非常善意,但很难。就是你第一点说的人和人不同,推出去,己所不欲是人之欲。

年轻的时候我对这种善意有些反感,觉得贸然的不合适的关心不如不要关心,年纪大了,我觉得,只要不强迫,善意终归是让人温暖的。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3-12-28 20:38
我想说说狮子。
别人告诉我,通常情况下,都是母狮子捕猎,然后公狮子吃。因为公狮子不善于捕猎,他跑得慢。但是母狮子捕来的猎物又必须请公狮子来吃,不然就很危险,因为草原上的豺狗(是叫这个吧)很凶,成群结队,爱抢食,而且要攻击母狮子,就算是几只母狮子也没用,但只要有一只公狮子在,母狮子就安全了,没人来惹,论打架,公狮子绝对是百兽之王。所以要是没公狮子来共享食物,母狮子就只好吃得胆颤心惊,看见豺狗就放下猎物逃命去了。我说母狮子真可怜。要养孩子还得养公狮子。人家却说,公狮子才可怜,成年后就被母亲赶出狮群,独来独往,要是没有母狮子,他们就只能饿死。跑得慢,只能捕杀一些生病的动物,草原上哪只都比他快。常常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这种关系,可太典型了。
作者: 落荒猫    时间: 2013-12-29 09:35
我常常有一种虚无主义感,一个东西它真的不可以放弃吗?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2-30 09:13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12-30 09:18 编辑
Juneau 发表于 2013-12-27 20:52
小说最重要的和人所独有的似乎没有必要的联系——其实我都不认为小说最重要的这类问题的必要性,最实际的问 ...


有时我会这样,很想犯一下众怒,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原因可能是因为生活太寂寞了,而写作有时会流露出一种可怜的恣态。

似乎最实际的问题对你来讲,永远是最重要的,这同样影响了你小说的质地,它显得太过物质化,缺一种展开的姿势。至少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其实看了你的《伴虎行》时我就想说了,没说是因为那时我们有其他的磨擦;后来你得奖时我又想说,但又怕自己是出于忌妒才选在那样的时候说。现在,我想就算我说得不准确,也已经不会影响你了。所以。

你瞧,我也是这么个物质化的人,因而,对它的排斥可能只是一种本能的自我教化。也许不是因为你的作品。你多见谅。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2-30 15:56
落荒猫 发表于 2013-12-29 09:35
我常常有一种虚无主义感,一个东西它真的不可以放弃吗?

我能不能开开玩笑?

应该说信仰之外的都是虚无主义。因为一旦没有上帝,没有独断论,精神的最终归宿就虚无了。

虚无主义和日常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是两回事。比如存在主义讲虚无,但它讲的是,当你洞穿生命或者价值的虚无之后,你是否仍然可以承担自己。正因为此,你的行为选择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上帝也没有其他价值来让你依赖。

不要把自己的懈怠都归到主义上。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2-30 16:08
生铁上一次讲到过实践,确实,实践是严肃的。如果某种主义只是你的思考,那么它的价值在于你的思考是否有所得,是否颖悟到一些事情——在这种意义上,无论它是否可实践,它都是有价值的真诚的。

如果它只是某种引发懈怠的情绪,那它其实就脱离了思考领域——思考是一个求真的领域,在这里没有个人情绪可言——进入了实践领域。在实践上,如果确实认为一种东西是真的,比如真的认为物质是幻影,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出家了,他就摈弃掉了物质去追求他向往的精神实质了——即使其他人看这并不是实质。

如果一个人要吃要喝要泡妞,因为各种欲望的无法满足要喊这一切都是虚无,这就不如实实在在地承认:我其实不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其实我向往人的一切乐趣,包括物质乐趣,包括社会心理需求,包括被他人承认和理解。那么,就应该为这些事努力。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2-30 16:11
我不是要打击你们啊,可能我过于坚硬了。年轻人还是振作一点,该干嘛干嘛去。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2-30 17:34
倒不是把懈怠归结到主义上,相反我比较讨厌主义这样的词汇,感觉一种思想就是一种思想,为何总要被扣上帽子总结归类。懈怠其实就是懒劲犯了,这跟打不起精神还是有差别的。


懈怠也是正常的,人不是机器。可能只是我习惯这样的表述:最近打不起精神。——我这几天其实就很懈怠。

好吧,只是表述方式而已。

归为“主义”,是为了交流和理解上的便利,大家说起来的时候简单一点,归类当然是不准确的,相对个体而言。用在不同的地方吧,比如大家经常讨论的性别,一说起来男人如何,女人如何。事实上没有两个男人或者两个女人完全一样。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12-30 18:26
柏仙妮 发表于 2013-12-30 09:13
有时我会这样,很想犯一下众怒,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原因可能是因为生活太寂寞了,而写作有时会流露出一 ...

谢谢你。想犯一下众怒或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想法我也有,所以很能体会。

以下这些话希望不是我的自我辩解。说到最实际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下区分,要看它是在哪个层面哪个方向上。我说的实际,基本上是我自己现在面临的问题,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个问题,但我想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吧,你想到了一个题材,你觉得这个题材很好,简直是太好了,但要命的是我没有这个能力去处理它,要强制性地处理也行,但肯定会坏事,会糟蹋了这个题材,要知道,一个好的题材或一个好的点子可是来之不易的啊,不是随便想有就有的,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如果用另一种方法,也许也行,不同的人来处理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又提到了这个词,但又想不到其他的词),但我自己不愿意啊……所以,这也许就是你说的实际,我得承认,它是太“实际”了。至于质地上的实际,如果我为自己辩解,说那就是我想要的,这会不会有点无耻呢?呵呵……

可以想象的是,在一种“实际”处理的背后,应该不是仅有最实际的东西,至少那实际背后所涵盖的,要而且也应该大于这“实际”,如果我没有给人这种感觉,那么我只得承认自己的失败,还应该在不实际的层面上多加努力,这样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才会更有转圜的余地,至少自己得有能处理自己理想题材的能力。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2-30 18:37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12-30 18:42 编辑

好吧,关于表述,如果有足够的才华把任何一种极度衰弱的个人情绪表述成优美的诗句,我毫不反对。

如果没有,那就不如老老实实,不要把自己的抱怨扩充成为一种“人类真理”。对于确实需要支持的人,我会认为即使是这种情绪的爆发,也是非常合理的,无可反对。我只是认为年轻人还没有到这么衰弱。如果确实,如果确实,那是他的表述权利。

我坚硬了一点。其实我同情所有情绪,包括极度衰弱的。我自己也有。反正这只是我说,不是普适真理,不强迫他人听。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12-30 18:46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12-30 18:37
好吧,关于表述,如果有足够的才华把任何一种极度衰弱的个人情绪表述成优美的诗句,我毫不反对。

如果没 ...

是的,没有真理,真理压根就不存在。我想了想,是我自己的问题,因为我的不够坦诚,无法坦诚,不能在某一个具体的点上深入……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2-30 18:58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12-30 18:59 编辑
Juneau 发表于 2013-12-30 18:26
谢谢你。想犯一下众怒或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想法我也有,所以很能体会。

以下这些话希望不是我的自我辩解 ...


其实我回完这贴挺不安的。它似乎越过了某种界限去谈论作品,显得不够尊重或不够谨重。
不过,我说得实际和你说的又有些不同。可能我一说,又有些偏题。同一个题材的,其实可以试好几回。我自己就用同一个题材的试过不同的写法,而且每回写得时候,感受都会不一样,对某种情绪或事件的看法也会不一样。总会有新的启发和新的触动。所以有时我觉得一次性成功,未必是好事。我大约是这种意思。

一般来讲,我们想写的肯定是自己想要的。这个想法是诚实的。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有“实际”后面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在我的理解力范围之内,它也还是实际的。这种分界也是有的。


很高兴你没有生气。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12-30 19:10
柏仙妮 发表于 2013-12-30 18:58
其实我回完这贴挺不安的。它似乎越过了某种界限去谈论作品,显得不够尊重或不够谨重。
不过,我说得实 ...

有人提意见是值得高兴的事,它能让人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怎么会生气呢?

可能是各人的习惯不一样吧,我一般习惯一次性地处理题材,不管成功与否,其实都说不上成功,我自己是清楚的,但也没有了再去碰它的动力。也跟精力有限有关,有的时候我也惊叹,为什么那些19世纪的作家那么多产能写?


作者: cjdxc    时间: 2013-12-30 19:36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12-30 18:37
好吧,关于表述,如果有足够的才华把任何一种极度衰弱的个人情绪表述成优美的诗句,我毫不反对。

如果没 ...

嗯,是没有那么衰弱,真正会因为虚无自杀的应该很少吧……年轻有个好处就是欲望强烈,所以大部分的时候虚无也就是当成一种解释这个世界的思路,而且有时候虚无反倒也能给人动力,比如说反正都是毫无意义的,干什么不是度过这一生啊,不如就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我也没觉得你说的话很坚硬,都是就这个问题说几句,也很感谢你能回复那么多……
作者: cjdxc    时间: 2013-12-30 20:23
<嗯,我知道,所以我说你不用担心,我没觉得你的话坚硬。
写那个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那阵子跟着我一同学参加了两次一个读书会,还加了他们的群。不论是现场活动还是群里讨论,不论开始是在谈论什么话题,最后他们都要引到民主政治上去,然后就会有几个大概是读过一些相关的书(比如说民主的细节什么的)的人,跟专家一样开始在那里大谈特谈。。。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2-30 21:30
其实是有些人总在反省自己,并因为这不断反省导致自身的痛苦。只要我上面的话还引发你去想,比如JUNEAU,那一定就不是我说的把情绪扩充为人类真理的人。
作者: 鸿渐    时间: 2013-12-30 23:08
楼主在说屠龙之技。
后来歪到怎样杀猪了。
作者: 鸿渐    时间: 2013-12-30 23:14
也是。这点我倒是没想到。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