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老鱼鹰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托夫    时间: 2014-6-5 14:32
标题: 老鱼鹰
本帖最后由 小托夫 于 2014-6-6 12:48 编辑

  初夏。夜晚。
  茅屋。
  老人撬起一瓶果肉罐头。用一柄银制小勺,舀着吃。
  老人吃着晚餐。
  晚餐:水果罐头或者鱼肉。
  夜深了。
  老人舀完最后一勺罐头汁。搧熄鱼油灯。爬上吊床。

  茅屋略上的一道小径:

  一个打手电的路人打此走过。
  他用光束照照这偎河孑立的茅草屋:
  在雾中,显得很低矮。
  其他没觉得什么。
  只有一点:
  这屋子就像一颗散落的扣子,流落到村外的河边。
  这个走夜路的人走了。打着他的手电。


  黎明。
  老人已在吃饭。
  太阳跳了出来。
  老人已在挖蚯蚓。
  霞光散布天空。
  老人已在小径上走着了。
  小径两旁的小草摇曳着饱含露滴的倩影。
  小径一旁移动着老人微驼的窄窄的小影。

  在河湾。
  老人于此驻足。

  老人赤着脚。脚底板粗糙,开裂。绾着蓝布裤。

  老人从棉布褂兜里掏出一把酒泡的小米。
  小米黄橙橙。
  小河流淌很慢。
  老人把小米撒向河面。犹如撒出一把鱼籽。   老人盘腿坐下。蒿草将老人淹没。
  寂寂然。四野无人。
  老人手握鱼竿。紧紧钓线。
  鱼钩上蚯蚓摇着尾巴。
  老人握鱼竿的手一挥动,鱼钩落入。
  咚的一声,铅坠破开水面,拉着钓线下沉。
  鱼漂半浮在水面。
  长足的水虫在水面上跳来跳去,轻盈灵活。
  老人如鹰隼的利眼紧瞄鱼漂。
  太阳越过树梢,辉洒田野。
  翠翠的萝卜棵子间有一只野兔匆匆溜走。
  大雁一声鸣啼。
  老人把竹子做的鱼竿轻放在蒿草丛。草篷着,不使鱼竿坠落。
  老人从口袋里摸出一支哈德门。
  擦着洋火,把哈德门点上了。
  深提一口,两缕青烟从鼻孔缓缓流出。
  不论是放下鱼竿,掏烟,点烟,吸烟。
  老人的眼睛从未离开鱼漂。
  老人静静地等待。
  攸然间鱼漂往下一坠。
  不动了。
  老人的手放在鱼竿上。烟含在嘴角,兀自冒烟。
  老人的目光像两把利刃,直直刺入水底。
  鱼漂又上浮一点。极微小的上浮。
  老人把这一切收在眼底。
  微风吹着蒿草。
  河水波光粼粼。
  鱼漂开始下沉了。渐沉渐沉。完全没入。
  老人狠嘬一口烟。便把烟卷往地上一掷。
  烟卷滚落水里,噗的灭了。
  老人猛一抡竿。
  甩出一尾小鲦鱼。
  这小鱼扇动尾巴,竭力挣脱。
  老人将小鱼晒在一片得阳的空阔地。
  太阳火火的。土地焦裂。
  老人检查鱼钩:蚯蚓已咬去大半。
  于是换了鱼饵。
  坐回草丛。
  

  河畔微风习习,空气迷醉,软泥与野荷交和出芬芳气息。
  蜻蜓立在草尖,浪蝶蹁跹飞舞。
  浅浅的水面下,巡游着一群群黑脊的白鲦,迅捷如发箭,轻捷如浮毛。
  水边芦苇遇风弯腰。水鸟在苇中叫。  远处的村庄冒起午时的炊烟。
  炊烟里夹杂着犬吠,吵闹,和牲畜的气味。
  老人用一根长草把鱼钩系在鱼竿上。
  鱼竿搁在肩上。来到空阔地。
  十具小鱼已晒得干巴巴。
  老人拾起一条,吹去浮土,投嘴里。
  很紧的肉。
  很耐嚼。
  老人把其余九条抓进兜里。
  走上小径。

  茅屋。
  老人把鱼竿放在茅屋顶。
  推开茅屋门。
  翻身上了吊床。
  茅屋的四壁是一排排木桩。未枯的木桩发了芽。长出一簇簇新枝。
  吊床便钉在木桩上。
  老人吃着晒干的小鱼。老人想:该预备过冬的鱼干了。
  可能小鱼吃尽了,老人下了吊床。
  拔下火炉塞子,火苗旺了。
  老人下到河边,掬着河水洗把脸。
  又担了一木桶水。
  回到屋内,给炉上的小铁锅添水。
  屋内有三个大水瓮,但都长满水草和苔藓。
  瓮里有耐活的鲶鱼,黄鳝,草鲢子,以及螺蛳,瓦蛤蜊。
  在河滩滩,老人有二分地,出粮吃不到年底儿。
  冬天河面结着厚厚的冰,人可以走在上面来往,自然无法捕鱼。
  就全靠吃鱼干,和捞这瓮内的储藏熬点热汤。
  老人又下到河边。裤管卷高了。
  双臂托着撒鱼网向河里走。
  河水爬上老人的脚踝,小腿,浸湿了裤管。
  老人停下脚步。
  左转上身,猛地向右旋一个半圆,撒开渔网。
  鱼网圆圆地落入。
  老人吐一口气。拉着网绳走上岸。
  在岸上曲着腰拉动绳索,时不时抖掉绳上的杂草。
  鱼网一点一点出水。
  收着鱼网。
  最后猛然一提。鱼网彻底出水。
  老人半蹲着,粗略一看网内情况。
  翻倒一个个网兜。
  鱼网里每一个兜子都不落空。
  兜上来了螺蛳,瓦蛤蜊,草鲢子,红鲤鱼,杂草,枯树枝。
  老人把枯树枝仍回河里。枯树枝上有鱼卵。  老人把螺蛳,瓦蛤蜊,草鲢子,红鲤鱼仍鱼篓里。
  红鲤鱼翻跳不止。
  老人一手提鱼网一手提鱼篓回茅屋了。
  只撒一网就够了。
  老人把鱼篓放下。把渔网吊在树上,拉成扇形,晾晒着。
  老人拿着锋利的小刀,刮着鲤鱼的鳞片。
  鲤鱼被放在案板上。
  案板放在小木墩上。
  老人把螺蛳用刀面拍碎,揪下螺肉。
  蛤蜊与草鲢子放瓮里了。
  水烧滚了。蒸气顶开锅盖。
  老人取下挂在外墙的木盆。将螺肉和鲤鱼一齐丢里面淘洗。
  洗净腌好之后倾入铁锅。
  给炉膛添劈柴。
  老人在河边种有:
  辣椒。花椒。八角。霍香。全是煮熬汤汁的材料。
  老人去掐了一把霍叶一撮花椒。
  掀开锅盖,撒在锅里。
  再掀锅盖,已香喷喷了。
  老人把屋内的小木墩抱出。
  这样的同一棵木上锯下的小木墩一共有三四个。
  老人从锅里盛出螺肉鲤鱼肉。
  碗搁在木墩上。
  老人蹲着用竹筷夹吃着午饭。
  偶尔还响亮的呷一口汤汁。
  吃完饭老人就翻上吊床休憩了。
  一只蜥蜴从门前跑过。
  空地上停着很多这种酷似壁虎的晒太阳的蜥蜴。
  鹰隼在半空低飞。
  ………

  老人被鹰隼的尖鸣带醒,倚在门畔,心想:湖里来的。
  一只只拍打翅膀的鱼鹰像一团团黑色的闪电。
  鱼鹰俯冲下来,从河面抓离出小鱼。
  老人戴上斗笠,从树上取下撒网。走下小河。
  水面漂着几根翎毛。
  老人蹲在河边掬水把羽毛泼引过来。羽毛将被剪裁成鱼漂。
  河岸沿泊着一叶小小的乌篷船。
  老人把鱼网撂在船上,解开小船,顺流而下。
  鱼鹰们纷纷避让。
  老人便站在船头连连抡出圆网。
  乏力了便在舱里歇憩。
  舱内有酒葫芦,喝两口,倒身迷糊一会。
  不知已经漂了多远,漂过了多少桥梁和村庄。  老人只是捕鱼,喝酒,睡觉。
  西天红彤彤的云彩消逝净尽,归鸟飞还栖息在两岸的柳丛间。
  不觉间天色暗沉了。
  河的两岸很清寂。
  广袤的农田。泛青的迎风波动的作物。农田里的坟包。坟包上的乌鸦。远方村落的树梢。
  收渔了。
  老人于是划桨。船往上行。老人不敢作歇,不停划桨。
  舱内堆着两小堆鱼。
  鱼在月光下闪着银光。
  老人放开嗓子高歌:
  “水浪滔滔咱不怕——!
  撑起舵儿往前划——!
  嗨呦——嗨嗨——!”

  月亮倒影河水中。
  星星一闪一闪在其间点缀。
  草丛中的虫鸣响起来。
  桨声月影,渔歌虫鸣。
  船行到月悬中天方才泊于岸沿。
  老人跳上岸。引亮鱼油灯。
  油灯放在门前空地的木墩上。
  老人从茅屋里取出扁担,扁担前后各吊一个木桶。
  舱内的螺蛳,蛤蜊和各色鱼类给装进桶内,担到屋前分类。
  一些晒制,一些放养瓮内。
  忙活完了。老人已饥肠如绞。
  老人实在饿极了,翻检褡裢里的水果罐头。
  偏偏全剩空瓶儿。
  老人想着:等把鱼干备齐了,去采摘一些蜜橘。
  把这些空瓶儿塞满。
  老人只好点起炉火,抽出一根炉中柴把一枝哈德门点着。
  然后去掐几片野荷叶。
  用荷叶裹着白鲦。一叶一鱼。用草一捆扎。拈在泥水里一沾。
  便把裹叶鱼投炉火中。
  白鲦扁薄而长,很易熟,味亦易渗入。
  老人估摸一下烧鱼所需时间,该干嘛干嘛去了。
  照旧把鱼网晾挂在树上。
  鱼网在夜风中一晃一晃。
  老人摘了一把辣椒回来,放在蒜臼子里。
  用杵捣成泥。
  老人从半埋在地下的酒坛子里舀酒。
  先把酒葫芦灌满,挂在木桩上。
  又就着酒勺喝了个饱。
  老人坐在鱼油灯旁,鱼油的清淡的腥气,漫在空气里。  灯下死着几只蛾。
  一只水鸟叫着:咕咕咕咕。
  拍打着水,飞远了。
  老人坐起来。
  从灰烬里掏出裹叶鱼。
  剥掉荷叶。
  白鲦的馨香四下迷漫。
  老人一口吃下一条。老人一连吃下两条。
  从木桩上取下酒葫芦。
  呷一口酒吃一口肉。
  吃得也不再慌忙:
  用小刀切掉鱼头,剔鳞,清清鱼肚,蘸点辣椒泥。
  老人拨完裹叶鱼。地上已一堆枯荷叶。
  以及鱼头鱼刺。
  还有一只歪置的酒葫芦。
  老人醉酒了。歪在木墩上。
  鱼灯的微光照出老人酡红的历经风霜的脸。
  安详而苍老。
  月亮已悬在西天。虫鸣也都停歇了。
  村庄在远处,安谧在梦中。
  老人上了年岁,一乏力,酒力就不行。
  不多晌。
  老人似乎又有力了,醉意似乎也消了。
  佝偻着身子起来了。
  老人又馋嘴了,掀开酒坛,舀了一勺。
  清冽的酒水顺着喉咙滑下去。
  老人在木盆洗罢脸脚,才爬上吊床。
  均匀的呼噜声响起。
  老人沉入睡梦。


  茅屋略上的一道小径:

  一个打手电的路人打此走过。
  他用光束照照这偎河孑立的茅草屋:
  在雾中,显得很低矮。
  其他没觉得什么。
  只有一点:
  这屋子就像一颗散落的扣子,流落到村外的河边。
  这个走夜路的人走了。打着他的手电。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4-6-5 20:44
一句一段是为了看上去的新颖还是有其必要?对于文章来说 分段是最大的跳跃 一个句子一段 也就是句子本身被置于极端的境地 那你就不能这么随意的写句子 句子承担段落的能量 要用心百倍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4-6-5 20:48
还有节奏上的强弱、句式的长短、句式本身材质的变化 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堆砌而成的
作者: 小托夫    时间: 2014-6-6 12:50
陈鱼 发表于 2014-6-5 20:44
一句一段是为了看上去的新颖还是有其必要?对于文章来说 分段是最大的跳跃 一个句子一段 也就是句子本身被置 ...

拆着句子写我的原意是营造一种氛围。并借以构筑一个画面。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