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法国后结构主义[转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标题: 法国后结构主义[转帖]
法国后结构主义

作者:杜小真教授

我是学语言和文学的,所以只能搞法国哲学。这里主要说一下后结构主义代表德里达的情部。德里达现在说的人也很多,我只是说一下我所知道的情况,特别是后结构主义在法国的来龙去脉。我比较愿用激进的结构或来谈法国结构主义和它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因此这个题目实际上是“德晨的结构主义。

德里,30年生于阿尔及利亚,8岁进巴黎。像其他的殖民地出生的法国人一样,他觉得并不被接纳。德里达曾讲,自己时常感到处于边缘,巴黎不是家,阿尔及和亚也不是家。后来进入高师之后,他也有一种很激烈的心灵上的冲突。这种与北京格格不入的体验是值得研究他的人重视的。

一、谈一下法国结构主义的发展。

多斯在其96年出版的《结构主义史》当中详细写了各种各样的人,包括大战前法国思想的许多佚事。他认为50年代后半期的60年代,其实是结构主义在法国思想界起重要作用。当然,结构主义在法国的产生与发展都与法国当时的政治发展有关。结构主义是在战后趋于稳定的时期形成的,这一是胆学术界的重要时期,即“批评意识”时期。在传统上,法国的学术界是保守的。比如萨特的思想从来未被学院派认同。西方哲学的发展冲击了长时期占统治地位的老学院主义。结构主义在产和的一开始便表示出对传统的对抗,要否定传统的结构主义的出现与被接受表扬的一种以现代性的渴望。它对被扣制特别敏感,所以这一时期的人类学与精神分析学发展极快。这两个学科都重视无意识,注重被压抑和不可理解的东西。语言学成为先导。结构主义便在此情况之下成了与陈规旧俗斗争的现代性武器之一,也成为了20世纪后半叶许多知识分子非意识形态化的工具。

具体讲,法国结构主义的开始是以萨特的存在主义的背景的。结构主义可走向舞台是在1962年法国的一人主中学说在《生产性的思维》最后一章《历史与辩证法》当中明确地批判了萨特的辩证理性,这被认为结构主义对存在主义的挑战,是结构主义代替存在主义的关键性事件。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分歧为:

人对语言的态度。萨特对语言没太多的解释在《存在与虚无》中他将语言学视为二等哲学,重视行为并将之神圣化。而施特劳斯赋予语言以优先的价值。

2.对精神分析的看法。萨特对于一切既是的东西抱反感的态度,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汉尤其反感。认为精神分析是糟糕的哲学。而结构主义借助于心理学研究精神分析。

3.对“介入”的分析。从这里可看到结构主义对传统的反动。60年代,已经有许多人开始感到知识分子不能提出一些让大家却接受的主张。甚至许多人已经指出:知识分子的批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结构主义的施特劳斯声称,“世界是以无人开始的,也将以无人结束。”他也谈到,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是无用的。

4.对现象学的分析。结构主义的一代中很多人都是以现象学起身的。结构主义与存在主义接受现象学及对其的批判不同。结构主义反立体的倾向是对主体兼性的奇特发展。60年代现象学又一次复苏的时候,现象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了对话,如解释学、系统论、与马克思主义等等。现象学的这种发展与结构主义有着极为深刻的交流立体的相对比使立体本身也包括进现象学。

结构主义一开始即以批判的姿态走上学术舞台。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结构主义的到来很关键的是时间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本世纪的历史也可看到这样的发展:战时欧洲便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产生了危机感与失落感。这种情况之下的欧洲感到了没落。欧洲的社会科学继承了启蒙时期的思想,总是向着完美理性的目标,以致于思想家期待完整的社会模式,这冲击了欧洲人的文化中心意识。美国发展,欧洲没落,使得悲观主义冲击了其乐观向上的思想。这样一种情况是法国后结构主义各种思想最原始的根源。在这种情况下思想界产生了对“现在”的膨胀。未来不再是对观在的延续,而是被削减的。神被伸展的现在则与过去紧密联系在一起。“未来的差异不能从现在中寻找,而要向后回溯。”人们找回了过去已经和丢失的美丽。

整个结构主义的发展就是对欧洲文化位置的手段,出现了去中心,对形而上学解极,人种学的历史代替了历史。另外的舞台是被历史的不在解释的在场。这是对长期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反思。

1961年构主义如日中天,美国的哲学界便想引进法国的结构主义。德里达却宣称“结构主义死了”。实际上这是德里达对结构主义的激进。结构主义的传播与回溯的时代就开始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德里达。

二、从现象学起始的结构主义的激进化德里达的一些思想。

1.精神限制的来源。

从60年代以来,欧洲人喜欢谈哲学的终结。这是学从海德格尔那里借用来的。哲学强调某一特定的时刻特定的表达。有人将哲学的终结解释为西方种族意识形态的终结。很多人抱着一种对殖民主义敌视的态度认为哲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实际上面临着这样一种情况:要冲破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对于正在开始的东西,除了已知的知之外还需要一些没有声音的思想。理性的统治便只能在理性当中反对理性,这就必须有一种计谋。这种两难的境地形成了德里达的出发点。德里达认为有第三条道路:双重游戏的可能。他用的是削减的策略而非推毁的策略,这种计谋必须要建设并谋划。必须有一种无声的潜在的思想作为引导,设置陷阱,使理性这个敌人归于失败。这样一种精神节制使主体从不表达自己却躲避在头脑的某一角落是。

2.语言学的现象学研究。

德里达最初的工作是从现象学开始的。他的第一部著作是翻译了胡塞尔的一本书。便更偏重于胡塞尔的德国传统,从几何学的对称角度追究现象学的终极。现实都是过去流传上来的。“延异的状态是一种非心非物的状态。从语言学哲学出发,现象学成为对整体领悟与表达的这样一种东西,成为在语言之光且使语言指示某种东西。

从胡塞尔的书中,德里达看到在语言之前就存在语义,它是作为两种变动的要求存在的,一是语言要有意义,二是语言之前就应有基础。

德里达认为语言本身就有一种作用,既在语言中体现,又面对语言出现。整个语言是非语言的地方整个语言在非语言的地方察觉到自己。

我们永远不是面对在场,我们总是被包围在没有真理、根源、上帝的处境之中。

三、延异的概念

1.历史现象学的差异

德里达对历史现学的可能性表示怀疑,他提出:如果历史档案丢了,有些东西我们就不能说出什么,存在与意义不会再同一了。现在实际上是过去的延续和未来的手段。我们完全不能说出“过去”在它的“现在”是什么样子。

differAnce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同、差异;二是延异,迟一步的差异。这个概念是向着存在场的话语提出质疑。

2.原始的延缓

德里达视为必要的。如果在“根”的地方有差异,那么第一次也就不再是第一次了。第二是使第一成为第一的东西。第二迟于第一,它对于第一次具有了某种先见性。我们可以把起源设定为第一次的重复。正是非起源助长了起源。

根本上,文字是一种不断被构成的印记。一种印记只是归于另一种印记的印记。差异在自己的内部保留着自己的印记。在差异的内部保留着一种滞留的结构。

以对文字的质疑为基础,在对文字的研究中他把文学与哲学打通了。

3.结构的概念

激进的结构主义是发展了海德格尔的摧毁的思想,从结构主义发展的历史看,德里达是一个对结构主义批评的人,他对结构主义的改造又使结构主义得以发展。

解构看中的是差异与重复,而不是对立与矛盾。德里达用的是“解构”一词而非“摧毁”解构是结构主义的又是非结构主义的。

德里达最终的目的是不让大家认为一切都木已成舟。从解构一词来说,它不是中心,也非原则推论。它要反对的是经逻辑为中心的话语。

以上是这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TOEON
我得到一本<<后现代主义辞典>>和多斯的<<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下卷.还没细读,但后者是大杂烩性质的.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10
你转的这一篇文章有些笼统。这里先补充一下“后结构主义”,它是“结构主义”的超越和发展,这种超越包含着对结构主义的摧毁。它继承了结构主义的整体主义原则,文化性和整体性,摧毁性的一点在于,她认为结构主义还是本质主义的一种,并没有走出哲学传统,它取消一切中心。后结构主义也叫解构主义也是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德里达,他从语言学方面反对了做为结构主义开创者的索绪尔的语言哲学,索把“语言”和“言语”区别,关注语言的表音系统,语言表音系统的优先意味着他把整体的人类文化社会系统置于优先地位。而德则强调书写,做为表义系统的书写,作者无法成为意义的规定者,文本离开作者以后,它就是开放的,它们之间是一种无中心的流动的关系。德取消一切意义上的中心主义。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这估计是录音整理稿,有些地方有点"延异".最近战线拉得太长了.你感觉呢?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10
differAnce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同、差异;二是延异,迟一步的差异。这个概念是向着存在场的话语提出质疑。
我们的外国老师在解释这个词时,说说是由两个法语词组合在一起造的一个新词,它包含时间与空间双重含义,这个词对德里达具有核心的意义,就像“此在”之于海德格尔,这里的解释太简单了。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10
战线拉太长??不长啊!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我想他是用造词的方式表达所造词的内容,或者说它不是个一般的词,因为它的意义就在于它体现的造词方式,这本身是循环的,这种以造词方式使......获得意义的方式就是造词方式本身,而且也以用自身去表现的方式表明了语言的可能性,但这又只是个小花样,正是突出了小花样才避免了一些固守的屏障.不知道我说的成不成个意思???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10
造词的方式与获得意义的方式之间存在循环,以小花样突破屏障,以造词表达可能性。有点意思,不知德里达是不是也这么想的。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我对法国现代哲学家的印象就是靠滔滔不绝的说你听不明白又好象有些启发的话把你给迷惑住.我微晕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10
“差异”的两种含义:区分和延迟。。区分表达了一个词语在整体性中与其他词语的差异,这个区分是延续结构主义里的索绪尔的差异原则。“延迟”是只一个词语自身和自身的差异,是在自身的一致性中包含的差异,是存在于流动性的时间中的。差异的“区分”含义是静止的,而“延迟”含义是流动的,是与自身相关的,这在文本传播到人们的过程中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能指和所指的一一对应关系,取消了对中心的探求和争夺,意义以流动的方式淹没了中心。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10
不是造词啊,是发现一个词语里的多种成分。是在另一种方式上理解词语。法国哲学家不觉得哲学和非哲学之间有一种清晰的界限,认为哲学自身就是不断的征服空间的,所以这个界限是不断改变的,因此他们的哲学难免给人混乱的感觉。因为我们习惯的已经接受了传统哲学和非哲学的界限,已经在一个话语系统中了,法国哲学家重新界定可这个话语系统,我们重新进入总是有些困难,容易淹没在陌生材料的丛林里。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10
我觉得阅读后现代主义的著作而不迷失不误入歧途,应该要打好传统哲学的基础。他们的清晰和严谨能够训练一种把握大背景的敏锐,否则发现法国哲学家的逻辑性就是非常困难的。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10
说的对,福柯之于尼采,德里达之于海德格尔都存在着密切的继承与超越的关系。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不知道和王晨小姐说的是不是一个词?延异(differance)(头一个e上面有个撇,我不知是个啥)又译"分延".法文differrer(头一个E上有小撇)源于拉丁语的differre.differre有两层含义:拖延,区分.根据法语语法,动词现在分词的构成是将原动词中后缀"-er"去掉后,加上-ant,读音为[a:n],而动名词则与现在分词不同,去掉-er后加上-ence读音为[a:ns],Differance便是这两个派生词的结合(我是根据这一点判断这个词不是自然派生的,而是经过变造的,当然这种变造不同于凭空造词).-ance只能读[a:ns]所以从语音上无法区分differance与difference.德里达借此区别说明语言中有无声的内容,有语音中心主义解决不了的难题,从而暴露它的遮蔽面.(我感到这其实是变了个小花样,但它说明的问题被扩大到了"颠覆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德里达反复强调differance既不是一个单词也不是一个概念.......differance即没有自己的语音也没有一定的意义,所以不能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单词来对待.........借助differance德里达企图解说的是语言在生成过程中的差异运转.......所以~既不是一个多义词也不是一简单的或复杂的概念.~什么都不是,却为语言意识中的一切敞开了大门.......(所以我想到他这种变造的有效性恰恰实现和表明了如此变造出该词的用意)-----------引子<<后现代主义辞典>>,括号里的话是我说的,这段话很长,本来想都打上,但已经太累了.我跟LEON说的只是我的理解.德里达的<<哲学的边缘>>和<<位置>>等文中对这个术语有专门讲解,你们能看到给我讲讲.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10
恩,是一回事。对的。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我找到<<哲学的边缘>>中专门谈这个词的那部份了.是节选下来的.有精力再看吧.总之,我感觉(只是感觉)他是在用文字游戏消解甚至取代哲学,所以用正统哲学的眼光去看他和理解他是行不通的.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可以说是似乎针对文字的一次文字游戏?
作者: xiaowo    时间: 2007-8-4 13:10
学习,学习[em16][em44][em41][em45]

不是针对文字的吧,文字游戏只是一种方法,在文字,或者说语言中找到歧义,并XX之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10
他并没有消解和取消哲学,他用另一种方式严肃对待哲学。不是只文字游戏那么简单的,他只是发现文字里有多种意义,有时甚至是两种相反的意义,这不是一种游戏,这种流动性是严肃的,是取消本质主义的地位的。是最厉害的武器。他不是用一种随意的方式取消哲学,而是把哲学放置在随意中了。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我说的"文字游戏"不是指其没有严肃性,这是个中性的用法,就象维的"语言游戏"\\福科的"概念游戏"那样没有"不严肃"的意味在里面.他在严肃认真,费尽心机的进行这种文字游戏.但如果"严肃性"和传统哲学的那种姿态"大写的哲学"是一体的,那这正是一种顽强的玩笑态度?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xiaowo在2004-6-25 12:38:49的发言:
学习,学习[em16][em44][em41][em45]

不是针对文字的吧,文字游戏只是一种方法,在文字,或者说语言中找到歧义,并XX之
我认为结构主义针对语言\\话语\\符号.......提出了理论,但这种理论有不断边缘化的倾向,它的实证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受到反思和质疑.而德里达提出的文字学其实已经不再是那样的理论,倒更象一种丰富的\\机智的\\有启发性的文字游戏.但它的对象(这里的"对象"已经与理论的"对象"不同了)仍然是语言(文字),他用文字游戏式的语言说着文字本身,而这种"说"已经不是那种理论性的"说"了.我还在学习,这里只是过程中想到的,先瞎说说.[em26][em48][em00]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10
他的学说主流学院派都抵制的。在打开另一种思维方式上,他的作用是巨大的,不能拿学院派的标准去做严格要求。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10
你的感受挺准的。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