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萨切夫斯基vladimir ussachevsky是另一位无视前苏官方美学传统的艺术家,因为他早就已经摆脱了前苏这个政治泥潭,投身自由世界了。其实乌萨切夫斯基算是个美国艺术家,因为他虽然出生于中国的满洲里,在俄国的学院钢琴体系中练得一付好身手,但他19岁时就移民美国。在于Eastman学院获得作曲的Ph D.学位后,他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6世纪对位法。但他并不甘于以老学究的身份终其一生。和他的老师otto luening, 大名鼎鼎的milton Babbitt, roger sessions在纽约成立了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美国不愧是欧洲文明的改良者。在法国掀起的具象音乐(la musique concrete)的热潮和德国的电子音乐运动之后,乌萨切夫斯基聪明地找到了两者的交点,他用磁带广泛地采集素材,然后用合成器和电子发生器进行采样,移植和衍生。这个过程现在看来平平无奇,但在当时却是了不起的创意。它标志着被斯特拉文斯基否定的音乐的叙事功能的某种意义上的复苏,也为正统的无调性音乐找到了丰富的表述语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