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天葬:观察及其合法性 [打印本页]

作者: 七格    时间: 2007-8-4 13:20
标题: 天葬:观察及其合法性
天葬:观察及其合法性


七格

――不要把瞭解误以为是证悟,不要把证悟误以为是解脱。

天葬过程记录

2004年7月19日早上6:15,在西藏昌都县电信宾馆,我接到强巴林寺僧侣的电话,知道马上就有天葬,就先来到强巴林寺,见到几辆车子和摩托车,侧殿那里的台阶上坐着几十位僧侣,正在为亡者念经。当侧殿二层的两位喇嘛吹起响亮的海螺之后,送葬队伍就向着亚东卡山进发了。
今天一共有两位死者要进行天葬。天葬台大约四平方米大小,正方形,水泥浇制,头部有一些经文牌匾,头部背面砌起的水泥封盖下,压有专门的佛经。天葬台尾部处有一口很浅的水井,必要时用以湿润糌粑。天葬台下面的斜坡上,散乱着以前其他死者留下的衣服以及一些绳子。
天葬师将死者头颈部用绳子固定在天葬台头部竖着的木桩上后,就用美工刀在尸体上划道,划好后,早已等待不及的六七十只秃鹫就蜂拥而上,用它们强硬的喙去啄食死者身体,直到只剩下一副略带些皮肉的骨骸。天葬师将秃鹫暂时驱赶开后,就用斧子的刀刃与刀背,在一张布上对骨骸进行分解和敲碎,其中坚硬的大腿骨等部分 则专门在天葬台尾部的一个石头凹坑内进行处理。天葬师不时将麻袋里的白色糌粑粉洒在这些碎裂的骨组织上,有的天葬师则将还剩下的人皮条子和糌粑粉不断揉捏,将它们充分混合,另一位天葬师专门处理头骨。他将头骨沿天灵盖凿上一圈,然后将之掰开,再把里面整副脑子取出,拉扯掰碎着也混入糌粑和人皮以及骨组织中,最后,天葬师们提拉布,将这堆混合物拢在一起,然后退开,让秃鹫继续来吃。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吃饱了的秃鹫们逐渐离去,天葬台上只剩下一些骨片残骸,以及少量的结缔或肌肉组织。
9:00左右,整个天葬过程结束,这些死者亲戚邻里和死者家属在秃鹫第二次来吃食时,已散到天葬台下面的平坡上,就着饱满而明亮的阳光,吃起了早点。


天地之间的葬礼――采访强巴林寺喇嘛洛珠扎西


七:将天葬和土葬、火葬、水葬等葬法比较的话,你会怎么评价天葬呢?

洛:我对天葬的看法是:天葬要比其他葬法等等好一些。它比较干净。可能你们汉人对这个葬法很难接受,觉得太血腥了,但我们藏人已经习惯了,这是我们的习俗。我们的佛经里有这样的故事:释迦牟尼的前世去森林里时,看到几只小虎没有奶吃,快饿死了。他就伸出手臂去喂小虎。小虎太小,没法咬,他就用指甲把手臂全划开,先喂血,再喂肉,最后全部被虎吃掉。我们一般人没有这么大的勇气,活的时候不敢做,那么就死去的时候这么去做吧,也算是做善事。
反过来,我们对土葬也很难接受,一想到人在地下被虫子咬,有时还会被别人挖出来,就没法习惯。

七:
在天葬台附近,还有不少土葬的坟冢,请问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呢?

洛:
这些坟冢,多是汉藏通婚的家庭留下的。比如,老婆是藏人,老公是汉人,老公的意愿是土葬,这样,就有了这些坟冢。还有一些是属于以前文革时期武斗时死去的,当时他们都是作为英雄埋葬的,有汉人,也有藏人。

七:
在昌都地区,是不是所有汉人都选择土葬或火葬,而所有藏人都选择天葬呢?

洛:
一般没有汉人会选择天葬,倒是听说过有一个北京的记者,他采访过很多藏区,最后他愿意自己天葬的。反过来藏人也不会选择土葬。不过要是死者的血统一半是汉人,一半是藏人,那么他有可能会选择土葬。高僧死的话,有些是火葬的,然后送入佛塔。

七:
听说天葬时,吃尸体的秃鹫因为都是往天上飞的,所以如果吃干净了,家属就会高兴,因为这样子一来,死者的灵魂就上天了,是这样的吗?

洛:
没有这回事情,这个说法太好笑了。在我们佛经看来,人死后三天里,灵魂会离开躯体,所以尸体要停放三天后,才能上天葬台。这时,灵魂已经没有了,所以不存在什么秃鹫带着死者灵魂升天的说法。
有时候秃鹫不吃某个死者,那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人临死前有太多挂念,心里想着亲人,想着财宝,这样秃鹫就不肯吃。这时他们会把死者心脏单独挖出来,存放在石头下面,等秃鹫围上来吃好后,再把这心脏和脑子一起混在糌粑里,让秃鹫再来吃。秃鹫最爱吃的,就是人的脑子,把脑子和碎骨头、人皮等等拌在一起,可以很快吃干净;还有的不肯吃,是因为死者生病或或怎么样,太瘦了,要是在冬天,就没办法,但要在夏天,他们会买来牛肺牛肝,裹着混合起来,喂秃鹫吃。不过有时要是秃鹫实在不吃,就只好装麻袋里扔河里去。

七:
还听说按照传统的藏区丧葬习俗,是不允许有生人去参观的,但这里却是允许的,这是为什么呢?

洛:
没这种说法,应该是允许陌生人去看的。昌都不像拉萨地区:在拉萨,有专门从事天葬的家族,他们替人做天葬,是要收钱的。前几年是500元一个,现在多少也不清楚了。但在我们这里,职业丧葬师是没有的。一般都是人死了,周围邻居还有亲戚每家抽一个男人,帮助死去家庭将死者送去天葬,他们是不收钱的。

七:
我看他们在工作时,偶尔还边做边互相开一下玩笑,那这是不是因为业余的缘故呢?

洛:
也不是。这些亲戚邻里之间难得互相走动,偶尔相聚一次,就会想说说话。

七:
这样每家抽一个人上去,会不会有抽到害怕看天葬的人呢?在县城里我遇见一些年轻的藏族小伙子,他们都对天葬感到害怕,不敢去。

洛:
是这样。邻居死了,有些小伙子上去后,下来就哭了,他也害怕,连着三天不想吃东西,心想自己死亡后也是这样子的。不过去了第二次后就会好些,再多些,就习惯了。
看天葬后,除了害怕,人们还会念经念得比以前更好一些,人都是要死的,早一点做好事,下辈子就会过得好些。

七:
那作为强巴林寺的喇嘛,你害怕看天葬吗?

洛:
我害怕看天葬。他们做天葬时,我一般就站在下面念经,不敢上去。
我是一个和尚,18岁时出家,主要就是因为害怕死。但我现在越来越害怕。自己年纪一点点大了,剩下的日子越来越少了。虽然我天天念经,而且自认为还没做过什么坏事,可是我的上辈子,上上辈子,做过些什么孽我不清楚,所以,下辈子我到底着落在哪里,我自己没有把握。

七:
对比基督教、伊斯兰教或者是道教甚至是一些世俗的汉地佛教,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许诺你:只要你信了该教,你的灵魂就能得到拯救,进入天堂。可是,藏地佛教为什么不给出这样的一个承诺呢?

洛:
这是佛经规定的。佛经说:就是做好事也不能有骄傲的心。在无数次的轮回再生中,我们的前世究竟做过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们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们的宗喀巴大师说了:他对自己死后是不是不入地狱,也没有把握。


洛珠扎西个人简介:

洛珠扎西今年38岁,体格宽厚魁梧,相貌和善,2000年考上寺院的格西,格西相当于如今世俗教育制度中的博士职位。


天葬的明天

当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只是一株芦苇,但却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时,肉身的脆弱无常,与精神的绵延永恒,就在西方的二元认识论中被固定下来。但在遥远的西藏,关于人身不过是具臭皮囊的观念,却以一种让农耕民族有些无法承受的做法:天葬,而顽强地加以承继到今天。
站在高高的亚东卡山上,混合着酥油味道的微弱尸香下面,是整个昌都镇车水马龙的景象,所有的人都形如蝼蚁,从很远的地方,依稀传来当地某机关广播站播放的《运动员进行曲》旋律。生与死,苦集与灭道,就这么剑拔弩张地对顶在这青草茂盛的山坡上。
我座在一堆垒石上,石头上偶然有块人的脊椎骨片段,褐色的血迹埋在骨理之间,一只苍蝇正轻盈地在骨头表面爬行,瞬间就飞走了。不远处三只小牛犊在低头啃草。
在来看天葬之前,我的好奇心和恐惧心远远超过了其他一切情绪,但现在,我却意识到自己是个闯入者。由于我和我的同伴还带着相机进去,虽然本意上是不想拍天葬过程的,因为谁都知道藏人不愿意外人这么做。所以在被他们驱赶恫吓时,我感到自己毫无任何理由站在这里看这些。
洛珠扎西说,这里明年就要成为旅游城市了,他们强巴林寺也要像拉萨那里一样,变成收费的了。我问洛珠扎西,要是明年,大量的旅游者,和我怀着一样的好奇心和恐惧心,成百上千地拥到天葬台上,观看天葬过程,那会怎样呢?
洛珠扎西很乐观,说不要紧,藏人不在乎别人看天葬,只要你们不拍照就行。
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当一种文化下的熏染者,去大幅度大频度地去影响另外一种文化下的熏染者时,真的就能双方都相安无事了吗?当佩雷斯特笔下大英帝国的使者们遭遇到乾隆皇帝所代表的那一切时,我们不是已经看到文化间的强弱竞争,其实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吗?
死亡实在是我们所有有自觉意识的肉身性动物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现象,所以关于这方面才会有如此众多的丧葬禁忌。禁忌本身往往是非理性的,但在本文化系统内却是合理性的,如果有一天,当天葬像哈根斯那些可以全球展览的人体雕塑标本一样,成为全开放的一种展览仪式而失去其所有宗教习俗属性时,那么这对藏文化这个系统,究竟是不是构成了一个天大的威胁?一个系统,只要在某一个方面被外来干扰所破坏,就会进而影响全局,即便能得到自组织性的修复,那也不再能具有原来系统的一些和谐性。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道孚,新翻修的藏氏民居围墙上,已经出现了城市的大院高墙上才会有的玻璃碎片或者铁钉排,在赤峰,绝大多数的年轻蒙古人已经不会说蒙古话,在西双版纳,无数彝族典籍正在迅速流失……民族性和现代性有时就是构成了深刻而尖锐的矛盾:要民族,就不要现代性,要现代,就不要民族性。
没有人会对上面这个两难推论感到满意,但在无数学者绞尽脑汁思考破解之道时,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构化威胁却没见丝毫刻缓。今天,我不过是作为一个探针似的扰动,对昌都这里的藏文化产生了一个微弱的破坏,明天,谁能保证,压倒性的现代文明将仅仅带来进步,而不会带来灾难?


天葬台的地理背景

昌都
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


强巴林寺
位于昌都镇内的四级台地上。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公元1444年创建。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可以说是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代表了昌都一带最高水平。


亚东卡山
天葬台就位于此山上。经过强巴林寺后继续循上山公路进去四五百米,终点处就是天葬台所在。每当有天葬时,山下就能看见山上飘起燃烧柏枝形成的大片白色烟雾。
这里共有四座天葬台。最高一处专门给寺庙中的喇嘛天葬所用,余下位势较低的三处供普通平民天葬所用。其中东面一处,专为车祸、斗殴等意外死亡的死者所用。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20
好文!
作者: horkos    时间: 2007-8-4 13:20
除了天葬,土葬,火葬,在云南那边的藏族人还有一种"水葬",将死去的人整个儿抛进河里,于是那里的人都不吃鱼,可是去旅游的人却能吃到鱼,这是件令我疑惑的事,
我曾经在黑蓝生活中发过关于“天葬全过程”的帖子,后来被“批评”了又深感不安,甚至有了内疚。惭愧感觉,当时的心情就是好奇,可是一想到“大量的旅游者怀着一样的好奇心和恐惧心,成百上千地拥到天葬台上,观看天葬过程”,却有说不出的感觉!

“一个系统,只要在某一个方面被外来干扰所破坏,就会进而影响全局,即便能得到自组织性的修复,那也不再能具有原来系统的一些和谐性。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道孚,新翻修的藏氏民居围墙上,已经出现了城市的大院高墙上才会有的玻璃碎片或者铁钉排,在赤峰,绝大多数的年轻蒙古人已经不会说蒙古话,在西双版纳,无数彝族典籍正在迅速流失……民族性和现代性有时就是构成了深刻而尖锐的矛盾:要民族,就不要现代性,要现代,就不要民族性。”

的确是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0
9:00左右,整个天葬过程结束,这些死者亲戚邻里和死者家属在秃鹫第二次来吃食时,已散到天葬台下面的平坡上,就着饱满而明亮的阳光,吃起了早点。


七:
我看他们在工作时,偶尔还边做边互相开一下玩笑,那这是不是因为业余的缘故呢?

洛:
也不是。这些亲戚邻里之间难得互相走动,偶尔相聚一次,就会想说说话。


这两段给我印象最深.死亡\\天葬也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很有生活气息.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20
我希望我命尽的时候能有上师在身边,并且我希望我死后能天葬--把血肉烧化既浪费能源又浪费天物,所以,我一定要去西藏迎接死亡。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20
以下是引用Zen在2004-8-2 20:47:00的发言:
我希望我命尽的时候能有上师在身边,并且我希望我死后能天葬--把血肉烧化既浪费能源又浪费天物,所以,我一定要去西藏迎接死亡。


乌鸦嘴。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20
我印象最深的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冲突那一段,观察似乎每个人都能写出点什么,其合法性的思考大概就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的了。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0
我只看到了合理与不合理的冲突。法的冲突在哪?
合法性?这大题目吓了我一大跳。
作者: 横    时间: 2007-8-4 13:20
天葬是不浪费资源的最好方式  虽然说 内什么什么  又什么什么 其实要想明白了 我觉得西藏人比我们这些人要懂得的生命观念高多去了   草~   别拍我!
作者: 七格    时间: 2007-8-4 13:20
文沁:validity和law是两个概念,rationality又是一个概念,别老是看着汉字就牵强附会。

zen:汉人要去天葬的事情我也问过了,喇嘛说没关系,任何人都可以来天葬的。到时候你要是你死我之前,而我又活着并且有能力去那里,根据你的遗嘱以及家人许可,我可以帮助你联系的说,只是这么几十年之后,物事人非,是不是还要天葬,可能就不一定了啊~
作者: 梁云    时间: 2007-8-4 13:20
[quote]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8-2 19:17:10的发言:
9:00左右,整个天葬过程结束,这些死者亲戚邻里和死者家属在秃鹫第二次来吃食时,已散到天葬台下面的平坡上,就着饱满而明亮的阳光,吃起了早点。


七:
我看他们在工作时,偶尔还边做边互相开一下玩笑,那这是不是因为业余的缘故呢?

洛:
也不是。这些亲戚邻里之间难得互相走动,偶尔相聚一次,就会想说说话。


这两段给我印象最深.死亡\\天葬也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很有生活气息.



同感。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0
七格同学,你又没把那两词摆那,对于偶们这些不经常读佛经的同学们又不可能一看到这字就想到内个法,当然偶只从字面上理解了。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8-2 19:17:10的发言:
9:00左右,整个天葬过程结束,这些死者亲戚邻里和死者家属在秃鹫第二次来吃食时,已散到天葬台下面的平坡上,就着饱满而明亮的阳光,吃起了早点。


七:
我看他们在工作时,偶尔还边做边互相开一下玩笑,那这是不是因为业余的缘故呢?

洛:
也不是。这些亲戚邻里之间难得互相走动,偶尔相聚一次,就会想说说话。


这两段给我印象最深.死亡\\天葬也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很有生活气息.



就应该这样对等生命啊。没什么奇怪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4 15:41:45编辑过]

作者: 梁云    时间: 2007-8-4 13:20
小心的问:我可不可以转贴??
作者: 七格    时间: 2007-8-4 13:20
转来的东东要好看我们三倍才行~~~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0
呵呵,她是问能不能把你的这篇转贴到其他地方~
作者: 七格    时间: 2007-8-4 13:20
哦,转吧转吧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20
以下是引用七格在2004-8-4 13:58:26的发言:
转来的东东要好看我们三倍才行~~~


同意:-P
不过,偷偷地征求一下七格和疯子两位兄弟的意见,怎么个定量测算法?
作者: 梁云    时间: 2007-8-4 13:20
感谢!
作者: 七格    时间: 2007-8-4 13:20
同套的小说我今天凌晨熬制好了,就贴小说那里,地址是:

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2&ID=8560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20
以下是引用七格在2004-8-2 14:05:21的发言:
不要把瞭解误以为是证悟,不要把证悟误以为是解脱。

箴言!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20
以下是引用七格在2004-8-3 17:37:55的发言:
到时候你要是你死我之前,而我又活着并且有能力去那里,根据你的遗嘱以及家人许可,我可以帮助你联系的说,只是这么几十年之后,物事人非,是不是还要天葬,可能就不一定了啊~


到时候有可能我子女舍不得,他们会跟你或者秃鹫说:“留点什么让我们看看吧”,你就敲落我门牙一颗以志纪念,千百年后,人们还可以为争论这是佛牙还是猩猩牙大打出手,活活,欢快得紧!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0
你把你的著作\\房子\\存款\\优良传统留给他们就够了,还留什么牙?
你还想再生个女儿?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0
准备精神好的时候认真读一下
作者: 齐天大圣    时间: 2007-8-4 13:20
能讨论民俗的合法性么? 时代的呢?历史的呢?现行法就是永远合法的么?
作者: 齐天大圣    时间: 2007-8-4 13:20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8-2 19:17:10的发言:
9:00左右,整个天葬过程结束,这些死者亲戚邻里和死者家属在秃鹫第二次来吃食时,已散到天葬台下面的平坡上,就着饱满而明亮的阳光,吃起了早点。
七:
我看他们在工作时,偶尔还边做边互相开一下玩笑,那这是不是因为业余的缘故呢?
洛:
也不是。这些亲戚邻里之间难得互相走动,偶尔相聚一次,就会想说说话。
这两段给我印象最深.死亡\\天葬也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很有生活气息.


是因为外界不了解嘛 才觉得好象应该很神秘一样
作者: 花满楼    时间: 2007-8-4 13:21
我在西藏时,曾租车前往看天葬,但因在路上被人投石子打破玻璃窗,故最终没能成行。在每一个地方,想必都有一些东西是只能属于自己的部族的。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1
假如咱们的火葬方式外国不理解、不适用,于是(比如美国人)到了北京就想到火葬场观察一下火葬。跟着参加一番遗体告别等等。那家属肯定会觉得这些外国人很讨厌。这是人之常情。即使没什么宗教的东西在里面也是这样。但你越不让看,他们可能越好奇。你到了美国,怀着猎奇心态去参加他们的土葬,一个劲照相,估计他们也不乐意。其实讲一下是怎么回事,不涉及具体的死者反而好。至于天葬是否能让外来的汉人看,能否公开其过程,有没有什么宗教禁忌,这得由这方面的专家(或喇嘛)告诉我们。我自己并不想看,去趟八宝山,我都很不舒服。
作者: 小谢    时间: 2007-8-4 13:21
其实,天葬和遗体捐献有很多相似之处
作者: 小谢    时间: 2007-8-4 13:21
或者说,天葬是一种很彻底的遗体捐献。


一个民族有这么大范围这么彻底的遗体捐献活动,令人赞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9 14:56:19编辑过]

作者: 影法师    时间: 2007-8-4 13:21
文化冲突就是很奇怪。他说你违背了宗教禁忌,你反过来说他侵犯你的言论自由。冲突之后可能产生一个折中的原则(比如宽容原则),也可能作为弱势一方的原则被牺牲。或者冲突始终存在。但一个文化圈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又有相对内部的冲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9 14:57:47编辑过]

作者: 马国    时间: 2007-8-4 13:21
楼上的回复和我在另外一个地方对此文的回复几乎一样………………握手握手………………
作者: 十月芗    时间: 2007-8-4 13:21
“站在高高的亚东卡山上,混合着酥油味道的微弱尸香下面,是整个昌都镇车水马龙的景象,所有的人都形如蝼蚁,从很远的地方,依稀传来当地某机关广播站播放的《运动员进行曲》旋律。生与死,苦集与灭道,就这么剑拔弩张地对顶在这青草茂盛的山坡上。
我座在一堆垒石上,石头上偶然有块人的脊椎骨片段,褐色的血迹埋在骨理之间,一只苍蝇正轻盈地在骨头表面爬行,瞬间就飞走了。不远处三只小牛犊在低头啃草。

死亡实在是我们所有有自觉意识的肉身性动物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现象,所以关于这方面才会有如此众多的丧葬禁忌。禁忌本身往往是非理性的,但在本文化系统内却是合理性的,如果有一天,当天葬像哈根斯那些可以全球展览的人体雕塑标本一样,成为全开放的一种展览仪式而失去其所有宗教习俗属性时,那么这对藏文化这个系统,究竟是不是构成了一个天大的威胁?一个系统,只要在某一个方面被外来干扰所破坏,就会进而影响全局,即便能得到自组织性的修复,那也不再能具有原来系统的一些和谐性。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道孚,新翻修的藏氏民居围墙上,已经出现了城市的大院高墙上才会有的玻璃碎片或者铁钉排,在赤峰,绝大多数的年轻蒙古人已经不会说蒙古话,在西双版纳,无数彝族典籍正在迅速流失……民族性和现代性有时就是构成了深刻而尖锐的矛盾:要民族,就不要现代性,要现代,就不要民族性。”

这两段看了好几遍,对天葬充满恐惧和好奇。

西藏、佛教、寺庙、喇嘛、活佛、虔诚的朝拜者甚至是藏饰,都给了我们太多的话题和向往。“民族”这颗深山的红果一旦暴露在“现代”这巨兽前,等待的似乎就只有一种结果了..?
作者: 齐天大圣    时间: 2007-8-4 13:21
尘归尘~
作者: 路小道    时间: 2007-8-4 13:21
我们所惊奇的是存在本身。当在穿流不息的现代人群中看到一身古朴的装束,当在一个偏僻的山坳看到没有现代文明迹象的男耕女织,我们是为我们自身的优越而感到满足,还是惊奇于这种存在对我们心灵的触动?文中提到:要民族,就不要现代性,要现代,就不要民族性。”
这是思考上的矛盾,矛盾来源于对生命存在的一种思考,文明是生命最好的归宿?生命有着它不为我们所知的轨迹,文明颠覆着很多东西时也许就是在颠覆着我们自己,事实上我们除了思考而又无能为力。
无论生命怎样离去,它其实只有一种结局,而对于我们活着的人来说却折射出大千世界,――不要把瞭解误以为是证悟,不要把证悟误以为是解脱。这其实也是思想小范围内的震荡。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21
我看食人俗也是不浪费资源的,可能利用率还更高。似乎也该提倡才是。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1
罗蒂说过,养狗的哲学家就认为狗有灵魂,不养狗的哲学家就认为狗没灵魂。思想总是通过自欺以符合生活习惯和偏好。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22
人该有灵魂的吧?动物也该有灵魂的吧?机器也该有灵魂的吧?
有是有,就像宇宙该有外星人,就像博尔赫斯的图书馆里该有那本完美的书,甚至一定有……
只是我们碰到/触摸它(指完美的书、外星人和灵魂)的几率太小了,似乎近似于无。
作者: 清  茶    时间: 2007-8-4 13:26
说句真心话,来这才两天,看各位的回复。。。。。乖乖~~真的是受益非浅~~~逃犯,zen。。。。。等等等等太多太多的人~~~太多太多的哲学观点~~~太多太多的。。。真后悔自己早干什么去了?空有7年的网龄~~郁闷~~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