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zt)向下潜生的二叉树-----bearbii [打印本页]

作者: 2Tigers    时间: 2007-8-4 13:22
标题: (zt)向下潜生的二叉树-----bearbii
1
和音乐相似,诗是一门时间的艺术。

2
分行、空格、标点的趋势消耗了时间,相反的趋势则令我们眩晕并呼吸
急促,这将加速我们的死亡,从而以另一种方式消耗时间。

3
据说艺术源自游戏,而游戏需要技巧。诗的技巧除了分配时间,还应该
向我们呈现出色彩,不仅是视觉上的,还有心理或情绪上的色彩。

4
从某种意义来讲,我们恰是时间,逝去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诗的丰
富在人口增殖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在此过程中,人与诗互为受益者。

5
在钟表的刻度盘上,时间均匀分布,那是它唯一守规矩的地方。在诗中,
时间被拉伸、挤压,变形是时间的魔性之一,既可以“朝如青丝暮成雪”,
也可以“一日不见兮,如隔三秋”。

6
完全出于运气,一个还没掌握太多文字的原始人(我们不应对他太过苛
刻,要知道,他很可能已经是部落里最有知识的人了),当他在某个夜
晚书写出两行带有相同尾韵的短句后,那些悦耳的音节,以及整饬的文
字,仿佛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使他在心醉之下又写出了另外两行不同
的短句。此后的生涯他一直沉迷于此,比之童年玩泥巴的那股热乎劲持
续地更久。在古代中国,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乃至长短句,诗的技巧
日益繁复,一个古人兴高采烈地进行文字游戏的影象清晰毕现。

7
如果说诗尝试表达某种感情的话,它并不总是忧伤的,还有其他很多可
能,比如欢快、讥讽、愤怒、犹豫、漠然等等。可以将之对应于色彩的
不同,色彩也不止蓝色一种,还有橙,黄,红,绿,白。即使蓝,还可
以分为蓝,深蓝,更深的蓝。眼睛分辨出微弱的光的差异,诗则分辨着
心灵细微的回响,诗人借此分享画家与音乐家的艺术桂冠。

8
从古至今,散居于地球各个角落的人群之中,诗人习惯以不同面貌出现:
君王、小偷、重臣、隐士、农夫、武士、地主、盗贼。他们流离在书卷
里的文字之间,也可能挂在人们的嘴边随意晃动,一些人循规蹈矩,另
一些无法无天,更有一些人随心所欲地穿越时空,如果今天你看到李白
攥着一罐可口可乐,大摇大摆地走过长安街,不要有丝毫奇怪,因为在
地球另一端,荷马正试图爬上纽约自由女神像的头顶。

9
理性主义者对打击乐器怀有一种隐秘的厌恶和恐惧之情,这不难理解,
它们音色单调,却有力地主宰着时间的分配,其韵律与性活动暗合。人
的心脏恰似一件控制生命节奏的打击乐器,该乐器同时是诗的源泉:它
喷发,却不为你所控,它枯竭,随它自己欢喜。

10
一些词汇被诗人钟爱(这早已不是秘密,他们对此心知肚明,却又守口
如瓶),比如石头、鸟、镜子、钟表。西方式的机械钟,大大小小的齿
轮啮合,金属发条优美地卷曲,滴答滴答的鸣响摧破耳鼓;东方式的日
晷与沙漏在默想中无声地叙述轮回,诗人再次敏锐地感受到死之壮美或
无限凄凉。

11
史上最伟大的变形家非爱情莫属(对于各艺术门类本身而言,它又称得
起最伟大的慈善家),其变形气象万千,不可方物。多少痴男怨女以互
相占有对方的爱情(而非身体)为至乐,如果真有个扛镰刀的死神,愿
他(或者她)更乐于收割麦穗一般饱满的爱情,而不是芸芸众生的头颅。
作为爱情的瞥影,诗的谎言如此真诚。

12
一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忽然某天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双手托着的平
衡杆,脚下的细索,离他不远处小丑脸上的油彩,观众潮浪般喝彩声中
难以觉察的一个孩子的哭闹。是什么发生了变化?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静止中的天翻地覆。同一天夜里,卡萨尔斯屏住呼吸,摇动他那把相伴
多年的大提琴,尽可能地揉出一个极微弱的音,再弱,再弱,一直弱下
去,在下一弓轰响到来之前,他的旅途仿佛永无尽头。

13
现代人的困惑在于,他们往往对自己拥有的领地不满意。床作为人类最
基本的领地,具有私密、不宜分割,可重复占据等特点,它完美地泄露,
甚至是重塑人性。硬板床,可折叠的床,精致柔软的床,层层帷幔遮蔽
的床,三乘三米的原木建筑,凌乱的梦幻花园备受热恋情人们青睐,流
浪汉则钟情于地球这张大床,他们不知疲倦地从一处赶往另一处,有如
堕入一场无休止的梦魇。

14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年轻的诗人惯于在黎明捕捉闪电,在此
之前他耐心地在黑暗中积攒力量——不慌不忙的燃烧,象点着一根引向
弹药库的导索。等待不止是诗人的美德,作为有史以来所有巴赫音响建
筑最优秀的施工队长,格伦·古尔德不再象二十年前那样,撒着欢儿一
路弹去,他将双手悬在黑白错杂的琴键上方,久久不曾落下,在垂老之
年,格伦·古尔德愈发具有耐心。

15
可以将“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视作对诗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注解。巧合
的是,在《诗经》里,风恰是诗的一个古老称谓。不应该忽视诗对自然
的负面影响,其效果类似一种久已失传的摄魂术,李白曾经用“眼前有
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表达了他对后者的不满,与崔灏相比,博
尔赫斯的诗人显得更加贪婪,他用一行诗句攫取了整个王国。

16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繁殖的法则,在于重复中的差异。繁
殖的奥秘,却在于差异中的重复。作曲者采用卡农、赋格等手段,画师
则在调色板上将三原色拌来拌去。由对称乃至重叠乃至不断地融合迸发,
“一”衍衍不息。人们津津乐道于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将二十余处
“之”字写得各不雷同,却往往忽略那不过是气韵流动使然。

17
“飞鸟的鸣叫形成一种概念叫做飞/这种叫做飞的概念洞穿四壁,俯瞰
/我的思考。可以感觉得到它的无处不在的/诱惑的假想的影子的假想
的一枝翎/在空气中翻滚,旋转,带着白色的微笑/于是,我的思考化
作一枝翎在空气中/翻滚,旋转,微笑。灵巧的唇洞穿/四壁,形成凌
空虚飘的飞的概念,追逐/即将消失在光线深处的飞鸟的鸣叫并且/鸣
叫,并且划起一道优美的上升螺旋”。自由无处不在、俯拾皆是。

18
犹如切开一枚肉欲、多汁的果实,暧昧的气味四下溢散;一辆轰隆前冲
的压路机,刹车被破坏掉,盲目的力量碾碎一切;一段快速递进的乐句,
或是从容不迫,或是急不可待,眉眼婉转,摇曳生姿。这是属于守财奴
的运动,要靠不懈的积累过活。

19
音阶被认为是演奏家的食粮,诸如米饭、馒头、面条之类,他们穷此一
生,在这个旋转楼梯爬上爬下。可以将其理解为为了保持对秩序的敏感
而必须进行的工作,对秩序的敏感将有助于打破秩序,以追求所谓的调
性,或者音色。你是否乐意相信这样一种杜撰?与管弦乐器演奏者相比,
钢琴手尤其认为音阶练习枯燥乏味,因为他不得不比别人爬更多级台阶。

20
从来不乏这一类诗人,他们不停地书写同一件事,同一幅场景,当然要
以不同的面貌出现才不至于惹人厌烦。他们有时还会热衷于书写同一个
人,这个人就是他自己。使他们作出上述选择的原因数不胜数,不可穷
举,但其结果不外三种:沉沦,迷狂,天才。大部分人不喜欢这位天才,
他一生只写了一首诗。

21
静止还是静默?哲人之思抑或诗人之思?哲人为了简单而复杂,诗人为
了复杂而简单,一个似迅速坍塌的天体,急剧收缩所产生的吸引力使世
界从外部消饵于无形;一个似夜幕下绽放的烟花,竭力形成的放射状仿
佛在向我们这个星系的古老恒星致意,即使它看不到这一点。

22
我爱你。一句元语言。谎言和真理的混合物。占星术和精神分析学竞相
追逐的图表原型。任由手指抚摸的面孔,前者苍白疲弱,后者容光焕发,
心口不一,唇舌相争。交错的灵魂,交错的遗传纽带,得与失之间的精
密测量。翻云覆雨却也反复无常,物我皆忘最终刻骨铭心。一段青铜器
铭文,锈迹斑斑,玄机难测。十万大军毁于一役,摧城拔寨的先锋毫发
无损。漂流瓶满盛悲欣,随波而下。草木的气息遮天蔽地。一场大火。
一次跳跃。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曲径通幽,幽暗处深藏的是微笑,
忧伤和绝望。狂喜的农夫。敲打羊骨的回声。穿越时空的漫漫遐思。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