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高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蒙德·卡佛:大教堂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好友

9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
发表于 2007-8-4 13:26:08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努力,好心。-----感谢!!!

很不错的小说阿,语言简练。意义深刻。喜欢。


雷蒙德.卡佛和成濑巳喜男   

作者:skysurf

?? 雷蒙德.卡佛是我喜欢的一个作家,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他的短篇小说集《你在圣.弗朗西斯科做什么?》是我视若拱璧的珍宝。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找一部电影:大导演罗伯特.阿特曼将卡佛的9个短篇和1个长篇叙事诗编成文集《Short Cuts》,而后根据书中的9个故事改编成同名电影,中译<银色性男女>,或译《浮世男女》。
?? 雷蒙德.卡佛的小说行文简洁,惜字如金,非常素朴,又冷峻凄凉,描绘的几乎都是美国小城镇中下阶层生活无定的人们的悲哀和挣扎,他小说的中译者于晓丹说,读卡佛的小说,你似乎永远都在感觉一种失落,一种惆怅,一种伤感。
?? 读雷蒙德.卡佛的小说,很难不教人联想到成濑巳喜男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两个人在语言(这里应用巴赞作者电影的观念,成濑以摄影机为笔书写)和作品主题风格上有惊人的契合。他们的作品中,有这样三个关键词:耐心。厌倦。挣扎。耐心是他们创作的态度,厌倦中挣扎的浮世男女(都是社会上卑微的下层人物)是他们相同的主题,耐心地描绘这些男女的无告无望无助的生活是他们的风格。
?? 雷蒙德.卡佛和成濑巳喜男,敏锐地捕捉生活的原生态,对他们笔下的人物抱一种近乎冷眼旁观的无情态度,默默地看他们在生活中蹉跌沉浮。卡佛描绘小城镇生活苍白,每天只是看电视和酗酒的男女,成濑巳喜男刻画在城镇间飘泊困顿,被生活抛离,身心俱疲的男女。在两人阴郁的目光背后,是他们不易察觉的悲悯情怀。
?? 两个人的生平经历惊人地相似:卡佛1939年出生,1988去世。他出身寒微,高中毕业后即缀学做锯木工,又因为早婚早育,生计倍加艰难。从小向往作家生涯,一直坚持业余写作。直到1967年,短篇小说《Will you please be quiet?》被选入《美国最佳年度小说选》,他的人生才走出困顿。成濑巳喜男1903年出生,1967年逝世。年幼时父母双亡,家境极端贫困,小小年纪不得不放弃对文学的爱好,出来工作帮补家计,他在松竹电影公司做了十多年的道具员,转为导演后显示了才华,却不获认可,此后一直辗转在几家电影公司拍片,个人生活也和事业一样不顺。一生拍出八十多部作品,其中不少是杰作,生前却郁郁不得志,直到死后二十多年才被人发现其作品是一座蕴含丰富的矿藏。
?? 雷蒙德.卡佛和成濑巳喜男对生活实相的描述,他们的悲观主义,对我影响甚大.对于凡事不抱持太多幻想太大希望,才能够生存下去,我对世界和人生的这种基本态度,一半得自于中国古典戏曲,一半得之于他们的作品。
?? 卡佛有一段文字,基本上可视为他和成濑巳喜男的所有作品的主题:
?? ……山下面,斜坡上覆满树林,四面是山谷。河一路泻入山谷,翻滚着,沸腾着,忽而撞在磐石上,忽入潜入岸堤下,直到谷口才挣脱了羁绊,整个人绽放开,随即慢下来,仿佛已耗尽了自己,却又收拾起勇气,奋力涌入海洋去…….
?? “仿佛已耗尽”,“却又收拾起勇气”,这正是他们给我的最宝贵启示。
??
?? (村上春树曾经翻译过雷蒙德.卡佛全集,那些所谓村上春树的FANS,有多少人曾经翻译过或读过卡佛的小说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7 9:11: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12 12:1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