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香港精神,相映生辉——观影片《老港正传》有感

[复制链接]

81

主题

0

好友

4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31 09:25: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 align="center"><font size="5"><strong><font size="6">香港精神,相映生辉<br /></font></strong></font></p><p align="center"><font size="5">——观影片《老港正传》有感</font></p><p align="center">&nbsp;</p><p align="center">范典/文</p><p>&nbsp;</p><p align="center">无论我有百般对或者千般错<br />全心去承受结果<br />面对世界一切那怕会如何<br />全心保存真的我<br />——《问我》</p><p align="center">&nbsp;</p><p>片 名:老港正传<br />曾用名:老左正传<br />英文名:Mr.Cinema<br />导 演:赵良骏<br />监 制:方 平<br />主 演:黄秋生 郑中基 毛舜筠 莫文蔚<br />    鲍起静 岑建勋<br />地 区:中国香港<br />类 型:剧情/喜剧<br />出 品:银都机构有限公司<br />发 行: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北京银都南华国际<br />    中影集团<br />上映时间:2007年6月 </p><p>&nbsp;</p><p>&nbsp;看《老港正传》,无疑是在温习香港回归前后时期的历史。以黄秋生饰演的左向港的人生作为贯穿电影始末的线索,他的精神、他身边的亲人以及香港回归,把一种人生悲欢离合的个人命运置入变幻中的时代命运之中,大命运套小命运,使我看得热泪盈眶——仿佛这样的生活曾是我亲身经历的,那些人,那些事,都统统是从身体、记忆里头生发出来的,换个角度,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些贫困而温馨生活的人,他们会有此感受吗?</p><p><br />&nbsp;别说影片内容,就是片名,也带了个“港”字,很明显就是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献礼片,这就使得影片仿佛带有某种使命:让“回归”成为了一把匕首,切割人物命运的匕首、一把插入时代命脉的匕首——人物也因此变得笼统,成为符号式的影像。香港股市起落、经济兴衰,虽然让左忠之类的小市民们遭受了打击,当然,这种情势铺叙之下,人物身上显现的精神才是导演要着重宣扬的。看过《醒狮》的朋友,大概也记得这些小人物身上难能可贵之处,经济大潮之下,难免遭遇破产危机,可是他们却能在此局势下“幽默”的自嘲,并重新面对生活。正像影片当中说到,香港人很乐观,哪里需要做事,就跑到哪儿做事,像草籽一样到处发芽(见左忠重逢杨经理当保安一节)。这种生命力,并非导演刻意强加的,而是从现象当中来——香港人为什么喜欢麦兜?就因为这只小猪身上有一种乐观精神,正像《狮子山下》这首歌中所唱:“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所以,导演求的是共态,而非奇态、常态……这个故事如果缺少香港回归、经济变动等时代大背景,充其量也只能说是讲了个完整的、有些忧伤的故事而已,却很平常;但因为有了历史和人物命运的纵深感,忽然使得故事的涵盖量扩大不少,比如老港一心为别人、从无考虑身边亲人的精神来看,他虽然得到了朋友儿子的报恩,但却也失去了爱妻,故事有遗憾、也有欣慰……就使得观众的情绪变得很复杂。</p><p>昨天才从报上得知华表奖组委会奖给台州放映员陈云林一辆面包车的新闻,很感动。晚上看到这部电影,老港的身份正是一名放映员,几十年下来,处处为别人着想,却一直和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从无抱怨,可是却忽略了妻子、儿子。当戏院生意清淡之时,老港也就顺便退休了,然而他仍时不时回到戏院,自请担当起义工——这种不为己着想、不贪图安逸的精神,在大多数香港人身上都存在,据数字统计,现在香港义工人数已直逼50万。</p><p><br />&nbsp;而主角这样的身份设计,有一个很巧的形式也应运而生了——导演时不时用一些不同时期的电影片段作为过渡的画面,很有意思:比如从《少林寺》到《红高梁》、《混在北京》等等影片……但有个地方还是稍觉遗憾,03年SARS影响似乎只在该片中一晃而过,连哥哥张国荣这样一位与银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也没提到,很多时候,导演的那种硬生生的表现经济起落的情节设置得过于生硬和草率。</p><p><br />&nbsp;幸亏这部片子的人物设计得不错,都可圈可点。尤其是老港这个角色,他年轻时就高举“社会主义”大旗,搞游行,最大的心愿是去北京天安门,可是他几经辗转,都未曾去成北京,先是辛苦攒钱,再是把钱塞给朋友儿子去留学,后来终于打算步行去北京时,妻子却患病去世,打击了他的积极心;当一帮老朋友打趣说,香港回归后,人家都去过祖国怀抱了,而老港却还刚拿到出入证。欣喜的,是结尾老港的儿子左忠拿着08年奥运会志愿者申请单交给老港,我们才感到心头的石块落地了。而左忠这个人物,应该说是年轻一代,他穿梭于港陆两地,一心想着淘到第一桶金,可是经常失业和破产,人物虽然处理得有些卡通化,却很鲜明的表现出受时代影响的个体命运;阿敏应该可以说是和左忠往两个方向发展的人,从小虽然生在同一屋檐下,阿敏却到国外留学,左忠却四处奔波,两人因双方父亲在政治立场的见解不合而无法亲密相处,各自经历一番风波后,终于走到一块儿,这种感情的回归,建立在他们后来命运的相通处,一个经历感情和经济双重打压之后,意识到原来真爱就在身边,而另一个自卑到不敢开口求婚,幸亏最后两人还是殊途同归,真正牵手到一起。毛舜筠饰演的母亲一角,是那种特别坚忍的妇女形象,与她在《醒狮》中那种自私自利的形象有一定区别,我更喜欢该片中她的表现。父子不和时,她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即使死后,她的信仍然以情感化着这一对父子,她这样的人虽然在香港社会中是最为底层的,可是却丝毫没有抱怨,对明天满怀信心,她即使患病死去,在死之前仍原谅了她的丈夫,其实她身上折射了老港的精神,而她又影响着她的儿子……香港人正具备了这种宠辱不惊和相映生辉的精神,才一次次相互勉励、度过难关。因此,我认为,真正的历史还是掌握在底层人民手上……</p><p><br />&nbsp;</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个人博客:blog.sina.com.cn/vandea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0 12:5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