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9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说保罗·利科去世了

[复制链接]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7: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作學問方法很紮實,這是我尊敬的地方。
但就是出發點太衛道了。方向不太對。

人性是可以超越的,利科卻讓還是讓我們認為該服從doctrine教條
安守本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6 14:00:42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創造力暴衝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07-8-4 13:27:14 |只看该作者

听说保罗·利科去世了

星期天的事情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27:14 |只看该作者
聽到這消息很難過,Paul Ricoeur的為學精神思维缜密,是我最尊敬的學者之一。
創造力暴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07-8-4 13:27:14 |只看该作者
唉。
Narkomf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07-8-4 13:27:14 |只看该作者
人民日报综合报道,有国际影响的法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诠释学的重要代表,文艺理论家保罗·利科(PaulRicoeur)于上周五(2005年5月20号)在巴黎过世,享年92岁。

法国政府延续他们一贯重视知识分子的传统,总理拉法兰于次日发表声明“我们今天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家,整个法国都在为失去这样一位人文传统的卓越阐释者而悲悼”。

利科是二战后法国最有学术声望的知识分子之一,他住在巴黎西部的沙特奈。马拉布里镇上,他的儿子马克说利科是在睡梦中去世的。利科生前已经要求葬礼只限朋友和家人参加,而且时间和地点只有在葬礼完毕后才能公开。

二战中他曾经被德国占领军抓到监狱中,战后他在巴黎索邦大学任教授,去年去世的著名哲学家德里达曾担任他的助教。1967年后他离开法国,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5年后才再次回到巴黎定居。他一生写有超过20本学术著作,研究涉及的范围包括语言学、诠释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和政治伦理学等。

去年11月他和80岁的美国历史学家嘉斯拉夫。帕利坎(JaroslavPelikan)获得第二届克鲁格人文科学终身成就奖。这个奖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在克鲁格(JohnW. Kluge)资助下设立,奖金为100万美元,旨在成为人文领域的诺贝尔奖。他获得这一荣誉是因为评委会认为利科的工作“汲取了西方哲学的全部传统,来探索和解释普遍的问题:什么是自我?记忆是如何被运用和滥用的?

责任的本质是什么?他是一位矢志不移的探询者,总是促使我们去理解构成我们人类的性质与限制“。

中国学者追思利科

他深得海氏思想精髓

利科曾于1955年随法国记者代表团访问中国各大城市,历时两个半月,第二年巴黎《精神》杂志还发表“从中国归来”专号,总结利科一行访问中国的观感。

1999年利科曾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做学术演讲,听过他讲座的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叶秀山在一篇文章中说道“他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思维缜密,尤其是他从‘生’的角度阐述海德格尔的‘趋向死’的观念,动情地说要跟下一代人一起活下去,可谓深得海氏思想精髓,令我激动不已。”
Narkomf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6#
发表于 2007-8-4 13:27:13 |只看该作者
啊!

我今天刚买了他一本书——活的隐喻——死了。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0 21:1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