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灯塔上·生铁专栏】梦的启示

[复制链接]

879

主题

35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你的假想敌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Administrator's 不吐槽会死患者 恋爱渣滓 Heilan Super Team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9: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有无数优秀的小说来自于梦的启示,但是评论家们很少会强调这一点,除了《佛兰肯斯坦》等少数著作。人们似乎总觉得唯有经过理性思考的劳动创作才是真正体面的,才是能够表现人类价值的创作。卡夫卡的创作很可能曾借鉴过自己梦的力量,这是非常明显的。而在作品里毫无遮掩地利用和抄袭自己梦境的作家,当代的中国作家残雪可算是一个。
  正因为梦具备了太多优秀小说所应具备的素质--例如它的多解性和象征性;例如它所带有的浓重的虚无感和不安全感;例如它如此清晰地让我们体会到“人”的孤独;例如它的大量暗示造成的神秘主义--所以借鉴梦境的启示来构建一篇小说,则小说所具备的张力会是多么大,任何人都可以想见。梦境与小说之间似乎有一条直接绕过理性思考"大山"的捷径,梦的力量几乎可以说就是小说的力量。
  但是能找到这条捷径的人很少,很多人受到梦的启发,然而由此而生的作品却写得失败。原因是什么?

  笔者有很多年记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工作以后。其中,自1994年到1998年之间,单有一个本记录每天夜里做的梦。
  在这种奇怪的行为中,你会遇到一个明显的难题,就是你如何将梦境中的感受通过文字“转译”出来。
  换句话说,在记录一个强调气氛的不可言说的“事实”时,你会第一次发现“文字”和“事实”是两回事,是两种语言,是两种内循环系统,是两种不同工具创造的作品。
  这一感受唯有在记录梦的“日记”时最为明显,比写小说时更明显,几乎每一次记录时你都会有这种感受。由于白天的生活太司空见惯了,我们已经对之麻木,所以在通过文字“转译”清醒状态下的“事实”时,对这两种“语言”的差异往往不那么敏感,而睡眠中的脑内生活不同,当我们转译它时,对两种“语言”的差异就敏感得多。
  今天,当你重新阅读当时的日记时,因为是你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梦境,所以,即使遗忘了一些场面,只要通过几个简单的词汇,就能立即使你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和气氛。可是如何在小说中将同样的场景和气氛传达给读者?每个写作者的方法却各有不同,功力高下立现。“这是一个充满无尽忧郁和灰暗的下午”,如果你在小说里也象记日记一样将梦中感受和场景匆匆一笔带过,那么能勾起作者本人感受的,却未必能在小说里引起读者的共鸣。

  当然,完全的转译是不可能的。这是人类所创造的语言文字必须向事实妥协的一个地方,因为它是具象的,所以它必然有缺陷。不管一个作者如何熟练地精通一种文字,由它来完成的作品都必须要通过读者的想象力来进行补充。
  所以往往人们认为小说比电影好看,是因为读者的想象力在小说中参与得更多,而电影比文字更为具象。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梦境与小说之间存在的那条所谓捷径,是否就是人类追寻自身想象力的一条山路?那么要顺利地通过这条山路,是否就要依赖于作者的文字“转译”能力呢?
  这条追寻想象力的山路非常窄小凶险,而更重要的是,它依然是修建在理性思考的大山的山腰上的。而在磨练自身的文字"转译"能力--或者用我们常说的"写作能力"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的脚总要踩过理性思考的土地。

  写作者不是一个雕刻家,在自家的后院里就能完成作品。他更像是一个忍饥挨饿、苦苦跋涉、徘徊在动摇边缘的登山人。在他的身后,是一片变幻莫测、无边无际的迷雾,而在他遥远的前方,依然是这样一片迷雾,他深知他的目的地就在那片雾霭中,然而离目的地还有多远,中途有几条岔路,是通途还是死路,他都一无所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我三岁的时候,很忧郁
喜欢,在河边丢小石头

http://heitiancai.blog.163.com/

16

主题

0

好友

2

积分

新手上路

六点亡羊

Rank: 1

2#
发表于 2007-8-4 13:29:59 |只看该作者
“正因为梦具备了太多优秀小说所应具备的素质--例如它的多解性和象征性;例如它所带有的浓重的虚无感和不安全感;例如它如此清晰地让我们体会到“人”的孤独;例如它的大量暗示造成的神秘主义--所以借鉴梦境的启示来构建一篇小说,则小说所具备的张力会是多么大,任何人都可以想见。梦境与小说之间似乎有一条直接绕过理性思考"大山"的捷径,梦的力量几乎可以说就是小说的力量。”
赞同。
再说一点,梦境近乎“更为精准”的直觉,是非“完全”理性的——但是你偶尔会发现你在梦境中依然会遵守你在生活中的道德准则,或者说你的意志依旧在发挥作用,但毕竟比醒着的时候少了几许束缚——梦境带给写作者一部分冲破的力量,就像一个老实人借着酒劲儿说出一些看得见拿不准的真理。这给写作者带来愉悦的一个方面原因,梦境中的经验和推理明显变钝(或者是不加思考的惯性为之),“更为精准”的直觉发挥的作用直接敲开客体。

不知道为什么说这些的时候我想起了小饭同学。
六点亡羊,杀人是一朵荷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0 08:3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