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芥川龙之介之于鲁迅的小说创作

  [复制链接]

428

主题

1

好友

1032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58: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FONT-SIZE: 15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b><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 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9.0pt;"><p></p></span></b></p><p></p><p></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br/></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br/></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span><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应该有论著来讨论一个作家启发另一个作家创作是通过形式技巧还是思想寓意。当年轻马尔克斯读到卡夫卡的《变形记》,肯定不是其深刻寓意让马尔克斯坚信自己必定成为小说家。马尔克斯想必能够理解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但会是海明威构筑的寓意激发了他创作《百年孤独》吗?有资料显示,当马尔克斯读到吴尔夫的《达洛维太太》,灵光一闪,便发</span><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现找到了《百年孤独》的叙述方式。于是,他动笔了。</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9.0pt;"><p></p></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现在来谈谈芥川龙之介对鲁迅的创作小说影响。如果我要说是芥川促发鲁迅进行小说创作,一定会遭到很多人反对。首先,考据派会找到《呐喊<span lang="EN-US">·自序》中所说的“弃医从文”和“听将令”来反驳。其次,有人会举出鲁迅1913年创作的文言小说《怀旧》。再有,可能还是普遍的会举出“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作家果戈里、安特莱夫等。剩下的自然会提到日本新思潮派作家的影响,其中就有芥川龙之介,更有夏目漱石、菊池宽等。因而,单独找出芥川龙之介似乎很不妥。且不管,走着瞧吧。<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芥川龙之介(<span lang="EN-US">Akutagawa Riunosuke)生于1892年,东京大学英文科出身。1915年芥川龙之介发表了《罗生门》。一年后,又以《鼻子》和《山药粥》等短篇崭露头角,并深得当时日本文坛泰斗夏目漱石的赞赏。考察芥川龙之介的创作,会发现经典之作集中在1915年至1923年。这期间龙之介所写短篇小说先后六次结集出版,其中尤以1916年和1917年创获颇丰。此时的鲁迅在做什么呢?他在教育部当佥事,在补树老屋抄古碑。张勋复辟之事后,《新青年》出刊,钱玄同向鲁迅约稿。这样这个曾翻译过《域外小说集》的鲁迅终于写起了小说。第一篇《狂人日记》,1918年4月写就。第二篇《孔乙己》,同年冬写就,1919年抄讫。接着《药》、《明天》《一件小事》出来了。1920年《风波》、《头发的故事》,1921年《阿Q正传》连载,次年二月毕。1922年《端午节》、《白光》、《社戏》等。<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据鲁迅坦言:<span lang="EN-US">“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的,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第一篇小说毫无准备或许是实情,因为《狂人日记》确实显得不重章法,纯以孤愤行文。但是后来的《孔乙己》、《药》却是技巧精湛,让人惊佩。可以想见第一篇小说后,鲁迅在写第二篇时一定是颇费踌躇的。也可以推测,鲁迅在酝酿第二篇时,一定在参考当时的小说。当时国内并无新小说家,那么眼光自然会放到别国。那些他说的“弱小国家”的,苏俄的,还有日本新思潮派的肯定在他的视野内。事实上他能了解的信息几乎都源自日本文坛。查看〈鲁迅日记〉可以发现些这样的信息:1917年6月得东京堂书一包。1918年11月29日寄东京堂书信。1919年3月26日上午东京堂寄到书籍一包三册。4月15日东京堂所寄小册一包。另有收东京堂所寄杂志等。还有1919年周作人曾赴日探亲,并与鲁迅有过通信。这些信息很明确的显示,鲁迅密切地关注日本文坛情况。而此时芥川龙之介正作为日本文坛新秀不断的发表小说。1921年鲁迅翻译了芥川的《鼻子》、《罗生门》,并有译者附记发表在《晨报》副刊上,1923年收入《现代日本小说集》。<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span lang="EN-US">1921年的鲁迅首先是这样评价芥川的,他说:“芥川氏是日本新兴文坛中一个出名的作家。”然后谈到“他的作品所用的主题,最多的是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的心情”,接着指出芥川“一是多用旧材料,有时近于故事的翻译;一是老手的气息太浓厚,易使读者不欢欣”。而后评价《罗生门》是指出芥川所有的手法是“取古代的事实,注进新的生命去,便与现代人生出干系来”。到了1923年鲁迅又再评论说:“他想从含在这些材料里的古人的生活当中,寻出与自己的心情能够贴切的触著的或物。”<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这些评价至今看来还是很具见地的。而且他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首先鲁迅注意到芥川的才华。其次他领会到芥川创作的手法及意图。另外他还指出这个小他十来岁的后辈的不足:<span lang="EN-US">“近乎翻译”和“老手气息”。一个最值得注意的是,鲁迅谈到芥川氏的主题时用了个“最多的是”,这说明鲁迅作出这个评价前曾全面阅读了芥川的小说,而不仅是翻译了的两篇(至少小说集《烟草与恶魔》(1917)是肯定看过的)。<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很多人研究鲁迅的小说都会提到茅盾的评论,说鲁迅的小说<span lang="EN-US">“每写一篇都有一新形式”,是‘新形式’的先锋。但是为什么是“新形式的先锋”,却很少有文章说清楚,至多是提到《狂人日记》的日记体形式,《孔乙己》的插叙,〈祝福〉的倒叙等。只有钱理群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三十年》才从叙事学角度解释鲁迅小说成为新形式先锋的原因。《中国文学三十年》书中指出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由全知视角进入人物视角的技巧,还举出《孔乙己》中的有限视角(儿童视角)。事实上,二十世纪小说革新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打破了传统的全知叙事视角。中国八十年代有过一阵先锋小说潮流,其实也是在叙事视角上借鉴了国外现代小说的处理技巧。正如申丹在《叙事学与小说问题研究》中指出:“现代小说理论的奠基者法国作家福楼拜与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独劈蹊径,将注意力转向了小说的形式技巧,尤其是(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的运用。”她还指出,叙述者究竟是用自己的全知眼光来观察故事世界,还是尽量转用人物的有限视角来观察故事世界是传统与现代小说的本质区别。<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鲁迅曾在《中国杰作小说小引》说:<span lang="EN-US">“新文学是在外国文学潮流的推动下发生的,从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有摄取。”很多研究者在解释这句话时总不忘指出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刻画都留着旧小说的风格。并且拿出周作人的回忆来做佐证,说鲁迅做小说前已经对古小说下过很大工夫。这是确实的。但人们误解了鲁迅的意思,所谓新文学的发生,主要是指采用了外国小说中的新叙事方法,以及新的思想观念。这些都不是古代文学里面所能直接生发出来的。<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前面提到鲁迅创作白话小说前曾广泛接触过俄国以及东欧弱小国家的小说,而这些接触都是通过日本文坛达成的。可以说鲁迅当时的视野是限定在日本文坛内的。<span lang="EN-US"><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鲁迅的小说创作是如何</fon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发生的”——<br/>  先看〈狂人日记〉(1918年)的开头:“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七年四月二日识。”<br/>再看芥川龙之介的〈罗声门〉(1915年)年里的一段:“说是这家将在避雨,可是雨停之后,他也想不出要上哪里去。照说应当回主人家去,可是主人在四五天前已把他辞退了。上边提到,当时京城市面正是一片萧条,现在这家将被多年老主人辞退出来,也不外是这萧条的一个小小的余波。所以家将的避雨,说正确一点,便是‘被雨淋湿的家将,正在无路可走’。”<br/></font></span></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2.0pt;"><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font></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又且看《阿</fon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Q正传》(1921)的开头:“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接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br/></font></span></span><font face="宋体"><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2.0pt;"><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nbsp;&nbsp;&nbsp; </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再看芥川的《孤独地狱》(<span lang="EN-US">1916)的开头:“这个故事是从我母亲那儿听说的。我母亲是从我的叔祖父那儿听说的。故事的真伪我不清楚,但从我的叔祖父本人的人品来推断,这件事很可能是有的。”<p></p></span></span></font></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这里叙述的声音很明显凸现出来。叙述者声音的凸现其实标志着叙述的自由。可以认为鲁迅也就是在这种随意掺入叙事者声音的启发下找到了叙述的感觉,于是逐渐探索有限视角的使用。从《孔乙己》的有限视角来看,就说明鲁迅能够自由的驾驭叙述了,所以写《阿<span lang="EN-US">Q正传》时又有了回复到由全知视角转第三人称视角的情况。创作《阿Q正传》时是每周或隔周在〈晨报〉刊登一次,往往是上章发表后,下章还在腹中。从完成了的《阿Q正传》来看,前面几章的叙述者每每忍不住发话,而越到后,叙述者视角与故事人物视角则越近于一体了。鲁迅1913年创作了小说《怀旧》,而后却中断数年,这可以认为早期翻译域外小说的经历,并没有让鲁迅找到满意的叙述技巧。(其中自然也有文白转化的问题)直至〈狂人日记〉问世,鲁迅才终于找到由全知视角自由转化为人物(有限叙事)视角的技巧。当然首先启发鲁迅的并不是有限视角的选用,而是大胆的掺入叙事者声音。写小说敢于掺入叙述者声音就象羞涩的孩子终于敢开口说话一样,会有些激动,有种不可抑制的宣泄欲,而能够采用有限视角则像一个人突然成熟了,终于学会了独立观察,独自思考。叙事者声音明显的凸现——仿佛向读者挑明是在讲故事,这种方式正是芥川惯用的。可以想见,鲁迅一读芥川的小说,一定也会象马尔克斯读到吴尔夫的小说一样的激动。可以这么讲,尽管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前积累许多经验,见识了许多外国作品,也接受不少外国思想,但是这些经验、思想却不得不等待找到一种叙述的自信才能进入小说创作。显然,正是芥川的许多叙事技法让鲁迅获得了这种叙述的自信,于是鲁迅写小说才“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我认为鲁迅创作白话小说是在芥川的小说启发下发生的。<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当然不排除鲁迅参照了夏目漱石、菊池宽等人的小说,但是,在这些日本作家中能够鲜明的采用各种叙事手法写小说的无疑是芥川。而且在〈现代日本小说集〉中,鲁迅也只谈到了芥川的小说技法,可见其影响。另外据楼适夷所说,晚年鲁迅还很推重芥川的才能,并试图更多的译介芥川的小说。然而因病未果。<span lang="EN-US"><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在当时以至后来的众多鲁迅研究者眼中,芥川从来都不是个显眼的人物。鲁迅生前也从没有公开过自己的小说是在受了芥川的影响,这可能是考虑到当时国内情况以及中日关系,或许还是出于自尊,当然也可能连自己也没足够的意识到。鲁迅本人以及许多的研究者提到最多的是安特莱夫等人的影响,但我认为鲁迅阅读安特莱夫等人的小说只是加深了对人和社会的理解,这些影响可以在鲁迅小说的意图和取向上看到。<span lang="EN-US"><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对照鲁迅和芥川的小说创作,还会发现二人的取材几乎相同。鲁迅在《故事新编》序中说<span lang="EN-US">“那时的意见,是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那时”是在译介芥川前后,很显然,鲁迅想到从古代传说、神话选取题材一定也受了芥川的启发。<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这里仔细比较可以发现一个有趣对照。鲁迅是最先关注的是现实题材,如《孔乙己》、《药》、《风波》,里面涉及的事件都接近亲身见闻,后来却尝试古代传说题材,如一九二二年的冬写的《不周山》。后来小说创作减少,将近十年产生的只是〈故事新编〉的七个短篇。而芥川则首先以选取古代题材的《罗生门》成名,接着就有《鼻子》和《山药粥》、〈地狱图〉等。后来则是面向现实生活的《橘子》、《舞会》等,而且越到后越偏向直取眼前生活,直至遗作《某傻子的一生》。其实这可能是二人交互影响的结果。<span lang="EN-US">1921年芥川到中国,游览了很多地方,还拜访了胡适、章太炎等人,虽然没见到资料显示他见过鲁迅,但读过鲁迅的小说还是很有可能的。另外竹内枝在《鲁迅与日本文学》中提到,芥川曾向日本人推荐过《现代日本小说集》,这说明芥川也关注着鲁迅的情况。当时鲁迅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小说家,不关注他关注谁呢?因此,芥川或许也从鲁迅那里学到直面现实的写作。这似乎又是一个“内销”转“出口”的例子。试比较《某傻子的一生》(1927)和《狂人日记》(1918),就可以看出二者在形式上几乎是异曲同工。<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说到二人小说的相同处,很多人都能感觉到那种阴冷得恐怖的气氛和对<span lang="EN-US">‘生与死’的关注是二人都有的。比如《罗声门》和《药》——罗声门的死尸和人血馒头,以及人的残忍等。另外鲁迅的小说里(特别是〈彷徨〉)许多柔韧细腻的一面和自剖的作风也可以在芥川的小说中看到。芥川的《橘子》(1919年4月)和《一件小事》(1919年10月)里的那种对照、自责,几乎可以看作是出自一人之笔。《彷徨》里的孤独者和芥川小说中那些“不安”的人们不也有着类似的精神苦闷吗?<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有一个既相似又有所区别的地方,很多人都可以指出来,那就是芥川对人性的理解很深刻,而鲁迅则对<span lang="EN-US">“国民性”的揭露得彻底无情。人性似乎普遍些,而国民性则特殊些。国民性可以说是某个国家或种族特殊的人性。事实上国民性也具有普遍性,阿Q精神胜利法外国也有,而芥川小说中的人性也应该是植根在日本民族身上的。因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笼统的说法——二人的小说在对人性的揭示上达到前人未有的深刻。<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稍微谈谈造成这种相似的背景是很有意思。他们有相似的身世,鲁迅少年丧父,家道中落,芥川是幼年母疯,继入舅家,世态炎凉造成了他们敏感的心灵。另外他们有着相同的阅读视野,如尼采、波德来尔、果戈里等作家,以及中国古典作品。还有一个或许能在他们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就是两人都学过解剖死尸。<span lang="EN-US"><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芥川龙之介<span lang="EN-US">1927年自杀,同年文洁若出生了,她后来成为了翻译日本文学的名家。她翻译芥川时用的正是鲁迅笔法。对照鲁迅的译文,可以发现,鲁迅的译文未免过于晓畅而显得单调。而文洁若的翻译则简洁曲婉,可以看作是创造了一个鲁迅化的芥川龙之介。<p></p></span></font></span></p><p></p><p></p><p></p><p></p><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9.0pt;"><font face="宋体">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span lang="EN-US">2004,12,26<p></p></span></font></span></p><p></p><p></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2 0:47:10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2 踩0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2#
发表于 2007-8-4 13:58:16 |只看该作者
<p>这种关系只是影响还无法上升到启发的高度.现代中国小说明显是受西方欧美的强烈启迪,而日本小说在二十世纪初还谈不到有什么重要性(特别对于中国来说).夏目时代(也包括森鸥外等)日本还处于自然主义的统治,主流文学刊物竟是些武者小路实笃风格的玩意儿.同人文艺刊物才刚刚萌芽(就说芥川的"新思潮"就先后四五次复刊),像芥川的赤门派等新风格作品是二三十年逐渐登上舞台的,那么此时的鲁迅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故而谈不上你所说的"启发".当然这种影响的关系是存在的.鲁迅所以看中芥川氏应该说是具有慧眼的---比较芥川同时代的以及昭和时代的作家,不得不说芥川的文学成就是最高的(一部分原因是像其同学菊池宽一样,战时屈从了"笔部队"的号召,为大东亚圣战摇旗呐喊从而落下道德上无法洗清的污点,要么就是由于自身的局限而平庸下去).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芥川奖而没有志贺直哉(与芥川齐名的短篇小说家)奖.</p><p>至于罗生门的情况,恐怕也不是你所说的那样,因为包括&lt;鼻子&gt;,&lt;罗生门&gt;等作品在早期并不受重视,而芥川本人的职业作家生涯也是在20年代以后,那么当时的鲁迅何以把视限锁定在早期默默无闻的芥川身上的呢?</p>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8

主题

1

好友

1032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58:16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hep</i>在2007-5-12 15:42:25的发言:</b><br/><p>这种关系只是影响还无法上升到启发的高度.现代中国小说明显是受西方欧美的强烈启迪,而日本小说在二十世纪初还谈不到有什么重要性(特别对于中国来说).夏目时代(也包括森鸥外等)日本还处于自然主义的统治,主流文学刊物竟是些武者小路实笃风格的玩意儿.同人文艺刊物才刚刚萌芽(就说芥川的"新思潮"就先后四五次复刊),像芥川的赤门派等新风格作品是二三十年逐渐登上舞台的,那么此时的鲁迅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故而谈不上你所说的"启发".当然这种影响的关系是存在的.鲁迅所以看中芥川氏应该说是具有慧眼的---比较芥川同时代的以及昭和时代的作家,不得不说芥川的文学成就是最高的(一部分原因是像其同学菊池宽一样,战时屈从了"笔部队"的号召,为大东亚圣战摇旗呐喊从而落下道德上无法洗清的污点,要么就是由于自身的局限而平庸下去).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芥川奖而没有志贺直哉(与芥川齐名的短篇小说家)奖.</p><p>至于罗生门的情况,恐怕也不是你所说的那样,因为包括&lt;鼻子&gt;,&lt;罗生门&gt;等作品在早期并不受重视,而芥川本人的职业作家生涯也是在20年代以后,那么当时的鲁迅何以把视限锁定在早期默默无闻的芥川身上的呢?</p></div><p></p><p>本文貌似实证,其实是一种阅读猜想,重在阐说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隐秘的,若非当事者复生承认,是无法确证同时也无法否认的。写这个文章不过是突发奇想,只要这种可能性是有意思的,是能够提供一个角度,就无妨走一遭。</p><p>不必较真。贴出这个旧稿无非是没论坛币下载网刊了,所以,无论喜欢不喜欢,砸金币就好。呵呵。</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5 23:0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