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便说一点王小波的《万寿寺》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好友

6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4 19:42: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最好有多好没有人知道。喜欢“最什么什么”的,都是贪得无厌的人。有时那些对于我们最好的、最重要的事物就在面前,但是我们看不见。并且习惯把这种看不见当成是不存在,天底下有比这更无可奈何的事情么?相关人士透露,我有些时候脸皮很薄,有些时候又很无耻。我觉得这是真的,我也时常这样想。不过之所以无耻,是因为见到了喜欢的东西,比如看到喜欢的姑娘死缠烂打穷追不舍,比如谈起小说诗歌我就异常亢奋等等。总之,有些时候我真的有些贪得无厌。我读了一本书,就要拼命地回想它的好处坏处,并且比任何人都要小心谨慎。前些天看了好多人谈论王小波,说他不过是个科学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说他的《万寿寺》写得颠来倒去的,又臃肿不堪,完全不知所云。我就有些生气,因为我喜欢王小波,并且觉得他很好,因此乐意替他辩护。现在我就来说说王小波是不是仅仅是一个科学主义者或者自由主义者。王小波是文革过来的人,知道专制和愚昧有多么可怕,所以到了美国,感受到先进的地方,当然震撼比较大,所以他写起书来,当然免不了要夸赞夸赞自由和科学的好处,权当是做些反省。但是因此而认定他就是个什么什么主义者,那实在是太恐怖了。小说不是在“什么主义”的教导下写出来的。我们的一个原则是,把他当成一个小说家来看,读他的小说,评论他的小说,仅此而已。不要什么都往政治哲学上靠。那只能证明你自己没有立场。为什么不想一想王小波叙述上的贡献?不想想他在小说上那些直到现在人们仍然说不清的尝试?现在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可以接着说《万寿寺》,这个长篇写王二失去了记忆,然后努力找回从前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一分手稿,手稿关于薛嵩和红线。然后小说的故事就在“我”寻找过去和读这个手稿的交叉中进行。小说的奇异之处就在于,薛嵩的故事被反反复复地讲了好多次,一个开头就讲了四五次,然后薛嵩的山寨是怎样的又讲了好几次,刺客刺杀薛嵩讲了五六次。因为手稿上面就是这么写的,所以“我”看到的是这个样子。到了后来,“我”不满于这个故事,准备改弦更张。然后是我生活中琐碎的故事夹杂其间。小说的第八章充满了抒情意味,非常自觉自制的抒情调子,薛嵩和王二分不清楚彼此,然后小说就完了。这个故事让很多人迷惑不已,说王小波根本没有用功写,或者小说实在不能读,不知所云。我现在来解释一下小说为什么会呈现这种样子。第一,关于重复叙述。这个情况是,那部手稿并没有写完,是未失忆前的“我”在不断改写的结果。写过小说的人都知道,一个片段有些时候你需要写无数回,并且有些时候一个段落会被改得面目全非,所以小说中的套盒小说出现了刺客先是男的,之后又被写成是女的这样的情形。当然,这样不断改写的状况对于其后的故事来说是一个隐喻。但现在我只谈它的现实意义,它被失忆前的“我”写得乱七八糟,失忆后的“我”来看,当然不知道它是定稿还是练笔之作了,但是既然要找回自己的过去,当然一丝一毫可能性都不会放弃了!所以“我”不断地生活,又不断地在生活中阅读这部手稿。因此叙述的线索就紊乱不堪地展开了。第二,关于双线索。这当然意味着对比,因为没有对比,一切主题都得不到呈现。在薛嵩的故事中,薛嵩被做了很多种可能的安排,起因都是他厌倦于长安城里的纨绔生活,想要干出点事情来。所以他要么去湘西当节度使,要么被后来的“我”设计成一个能工巧匠。做节度使比做巧匠更加光辉,却毫无意义,作为一个巧匠式的节度使,也毫无意义。手稿的作者为薛嵩做了很多选择与改变,但是都无济于事,与此相对应的是“我”的现实生活,这个世界很脏乱,我不认识一切人,我是个自由派,但并无任何自由,比如做历史研究,比如很多规矩,比如……这些是容易想象的。然后第八章,“我”和薛嵩似乎难分彼此。这只能证明主人公已经迷失在寻找过去的努力中。当过往的我的面目变得清晰起来的时候,生活的丰富性就变得越来越少了,现在的我和从前的我相遇然后变得跟现实一样的乏味……人们给过自己无数的尝试和选择(套盒小说对薛嵩的选择式讲述、我自己在现实中的选择和尝试),但是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改变,更不能将自己带向任何地方,因此“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王小波在小说中讲了一个悲凉的故事,但是故事的悲凉气氛却被小说的种种调侃所掩盖,直到尾巴上才稍有显露。我们只能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即便生活是如此悲哀,但是他始终面带微笑,给予读者无穷多的可能性。“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这就是王小波的追求么?他在庸俗里面找得到这样的世界,这是他之所以能够面带微笑来调侃的缘故。第三,王小波不认真写这个小说。对的,有些时候他的确没有认真,因为在那些臆想的段落里面,语感暴露了这个秘密,这个游戏的目的。但是这种游戏是有尺度的,因为在这种不负责的调侃里面,王小波完成了对薛嵩的种种假设,但是这些都被恰到好处地控制住了。恰到好处地游戏的小说。想象力的歇斯底里,对世俗生活的反省,相信诗意存在于世俗世界,这一切都是可能的。总而言之,我想说《万寿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好的小说,但是我们看不见它?——对于《黄金时代》而言,万寿寺语言不够纯粹,但是它并没有准备以语言取胜,虽然它不乏精彩的段落。也许因为王小波死得早,所以小说是来不及做更多的修改,要不然,它将趋近于完美。

[ 本帖最后由 Bryant 于 2009-5-23 13:18 编辑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4 11:3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