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14|回复: 6

[创] 评《从现在开始》:两只陈卫同时落球

[复制链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发表于 2010-5-12 22:13:06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只陈卫同时落球


/冯与蓝


下文提及的篇目,并不都是陈卫的得意之作。动笔之前,我在他的经典作品、自认写得一般的篇目和近两年的新作中各选取了一批,一来因为它们都是陈卫用思想的刀锋雕刻过的、同时指明了生命成长的方向与个体发展的力度与广度的作品。即便对于个体而言,从摇篮到坟墓,经历着不同的时间与空间,每个生命体都在以其独一无二的神经传感方式与外界保持着无法复制的信息交流,但倘若在宏观的角度鸟瞰这一过程,你会发现陈卫已经领先一步,以小说这一有趣的艺术形式将其作了方向各异、不同维度的“速写”,这些线索贯穿了他所有的作品;二来,因为他个人对写作的苛求,使他所有作品都能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之上,因此无论抽取何种形式的“样本”都不会降低它们的平均水平。纵观陈卫少年时期至今的所有作品,一个极为强烈的感受是:作者几乎是带着“献祭”的决心,以近乎“残忍”的方式,自剖了从初生到临近不惑,这一长段生命历程中,自我意识由萌动到觉醒、从膨胀到自审;伴随着矛盾冲突、对现实的抵御与对欲望的追逐;在前进中怀疑、在覆灭中重生;不断演化,决不重复的个体成长之路。不夸张地说,就我目力所及,国内还没有哪个作家能像陈卫一样,目标明确地通过微观的个体角度,持续、渐进、无比耐心地且力量恒久地探索在实质上属于全人类的精神世界。
与那些痴迷于自我感受的作家不同,陈卫的作者意识始终带着审慎的态度与登高望远的角度。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的心理过程正是由思考、怀疑和实践组成的,但这一过程在写作时常常被作者忽略,写作更多地沦为抒情的工具,成为剥夺读者思考权利的迷幻剂——假如文字作为工具只能体现这样平庸的价值,那么这些工匠们的水准和原始人没什么区别,因为原始人的头脑只能依赖于无意识和直觉,类似思考与反思,质疑与实践,诸如此类复杂的“算计”对它们来说全然陌生嘛。对比之下,陈卫无论是智慧还是技术都高明得多。譬如在《世界》中,塑造一个原始人,需要精确到摒弃任何一个微小的来自于文明社会的意识,同时又要准确地还原一个“真实”存在着的个体,陈卫依然能够将作者意识与原始人的无意识剥离开来,有如在不远处架设一台摄像机,寸步不离地跟踪拍摄但只负责还原而非干预——那么,精彩之处来了,如此高精度的“还原”,对作者而言,已经不是“塑造”一个原始人,而是将埋伏在其潜意识中的“原始人”呼唤出来,连皮带毛,鲜血淋漓。并随着作者视角的变化,我们参与了它的一切:奔走、冲动、哀鸣。最后发现,“这一夜,就这一夜,事实上只有他独自一人蹲在地上,他是唯一还在冒着热血同时又逼迫自己平静的人。”
一个原始人,毫无目的,奔跑的动力源自哪里?有一种说法是,当人们面对巨大的未知事物时流露出的负面情绪,称之为“恐惧”,这是文明社会对“恐惧”的定义,如将之加诸原始人之上也未尝不可,但似乎流于表象。促使一个原始生命体不断运动的本质在于对“生”的渴求,同时存在的还有“死”的冲动,如果缺少某一具体对手释放这些庞大的力量,它们势必将转化为个体内部的斗争。在此,作者无意为原始人行为作一个明确的解释,仅仅是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状态。如我们所见,原始人在旷野中奔跑,与自己为“敌”,自我意识尚未萌生,仅在痛觉中浑噩感知自身存在……小说伟大地还原了当人类以“人”的身份存在于世之前的真实状况。如果荣格的说法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原始人——不妨承认,作为读者,当你们同样看到“地上有的净是高草,矮树,发光的石头”,听到“一种悠长的声音被风吹送过来……一声比他最长的呼叫还要长久的声音结束后,又一声起来了……”,感受到“……自己的血是咸的,是鲜的,是有味的,入骨的……”那么你们尽可以认为是自己潜意识中的“原始人”在看到同伴,明了自己并不孤独时发出的啸鸣,尽管陈卫的那个原始人不一定热爱群居生活。
如果说《世界》展现了从蒙昧年代开始就潜伏在人类灵魂深处的本能,那么《伤心夏季》中的小鱼则代表了一个孤独少年的自我意识在行走中的成长。我将两者区分了先后:原始人先于“小鱼”存在,当小鱼意识到自己作为“小鱼”而存在时,原始人便隐匿了;隐匿,并非消失,它一直都在,只是被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掩埋了。对于渴求孤独的小鱼来说,社会化过程(他当然不知道什么叫社会化过程,这是成人世界强加的概念)是痛苦的,但自始至终,读者都无法明确究竟是哪些事物令他“伤心”。这是陈卫的神妙之处,他通过一系列叙述上连贯又具备独立意义的意象,拼贴组合成了小鱼行进过程中的背景。这些精心拣择过的风景看似寻常,寻常到几乎每个读者都能从记忆中搜寻出一鳞半爪以获得“似曾相识”的神奇感受,但就因这寻常,反衬出“小鱼”的个体体验的独特之处:几乎每个少年都曾体味过孤独,但不是每个人都喜爱孤独;相似的景致,投射出的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心境。对于敏感的小鱼来说,任何可能被其他人忽略的细节都可成为其注目的对象:口哨、少年帽子上的白色印刷字体、缠绕树枝的萎死的藤蔓、一棵一棵被人拉着后退的枫树……但显然,他不为其中任何一个停留。与原始人目标不明的奔走不同的是,小鱼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虽然关于行走意义的思考在多年以后才被作者在其他作品中提及,但这次的行走对一个少年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意味着小鱼拥有了控制自己身体的力量,同时促使他对这一力量的源头——身体与自我意识产生了更为明确的兴趣,但同时他也模糊地感觉有更多的事物是他的力量所不能及。“当小鱼终于登上五松岗,两条在阳光下播散着蓝得耀眼的光芒的钢轨倏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他顿时震慑于它们这片广袤的岑寂之中。”并不是小鱼的存在改变了原本平常的事物,而是小鱼发现了隐藏于平常事物中令人敬畏的东西。与其说小鱼被钢轨“震慑”,不如说是小鱼被突然跳脱的自我震慑。随后,隐藏着的“原始人”也以生命的两种本能形式出现:“没有列车开过,但钢轨不可抗拒地延伸及其表面不断跳跃着的蓝光使小鱼同时想着生和死。”
作为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敏感时期,《你是野兽》中的几个个体则呈现出典型的青春期迷惘。从内容上看,是男主人公在一个下午打的几个电话,分别打给两个女性,前一个是正在交往的(或者说随着电话的结束而结束的),后一个女性则属于遥远的过去。男主人公做的事,就是通过电话对第一个女孩子步步紧逼,满足周末的本能焦虑。将所有的力量交付给本能是为了使问题尽可能变得简单——在广袤无边的草原上,在高等生命伊始,人类的确是怀着“我想怎样便怎样”的态度看待问题,但随着文明推进,问题接踵而来,每一个问题都迫使人类动用更多的意识,文明程度加深,也就离原始人的乐园越来越远。一切结果只能通过实践获得,文中的“他”不断地追问“为什么”导致那个虚弱的异性生命逃得更远。到底“为什么”呢?
“……其实我一直很怕你,怕自己没有明白你的意图而瞬间铸成大错。——你说你爱我,但是你又说,真正的爱情只有一刹那的瞬间,过后全是义务和责任,你说,这以后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就算我们有结果,你能保证我们能过个几十年你仍不厌倦我吗?……”这是一个社会化的女性在面对异性强大攻势前最常见的怀疑。先怀疑,而后得出结论:“……难道你觉得我们还有保持这份关系的必要吗?”本能的蛮力在文明社会的价值观面前瞬间粉碎。可以认为,这篇作品中作者书写了几乎是属于所有人类的困境:本能的需求和来自于社会与个体的理性价值判断间永远存在无法弥合的矛盾,这矛盾体现在主客体之间,同时也存在于每个个体,在每一个属于人类文明的时间点,无时无刻不在宣告本能的“失败”或终将“失败”。在《兽王温柔》中,这一矛盾更体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已经到了喜剧性的地步。男主人公凌越面对旷野表达兴奋之情,“……原来,我是一个属于旷野的人,我只适合在旷野上居住。我哪里适合住在密集的居民楼里?!不,我只适合一个人住在旷野上!……”不难窥见“原始人”正在凌越发自肺腑的喊叫声中蠢蠢欲动,紧接着是来自于女主人公梁卉的一记闷棍:“‘得了吧!’梁卉叫道,‘别为自恋寻找理由啦!你这个自我膨胀的人!’”
鉴于陈卫的创作总是保持着一种自传的性质,即便是那些带着虚构痕迹的场景,也总感觉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或是个人的审美趣味息息相关,所以以上引用的对话内容真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作为几乎所有个体在自我成长中由痛楚转向默默承受,最后确认规则的过程中的一个切片的意义。身为更清醒地活着的一员,梁卉在削弱凌越本能力量的同时,自我也同样经受着折磨,“‘不过,’梁卉接着说道,‘能够在这坡顶上盖一间小屋住着,确实是件美事。’”虽然通篇不乏梁卉善意的嘲讽,也有放低到以家庭主妇身份亮相的管头管脚,读者们并不难发现梁卉也是凌越所在团体中的一员,既然有相同的趣味,为什么梁卉表现出明显于凌越的理性克制?我想除了现实的打压之外没有更好的解释。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如果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年轻人必须为生存而努力,他们就免除了内部冲突,反之,如果他们无须为生存挣扎,外在的冲突就会内化为性冲动。据此不难理解梁卉与凌越间如同一对反义词一般无比贴合又恰恰相反的亲密关系,他们是两种矛盾形式的典型代表,是陈卫塑造得极为精彩的人物之二。
当本能遭遇理性的阻力——无论来自内部还是外界——为了对抗这些倾向于将人卷入社会的强大力量,我们体内会萌生出一个保持少儿状态的自我意识,出现在《两只中国瓷器》中就显得更耐人寻味。虽然陈卫本人并不认为这是篇佳作,甚至于封存了两年后才拿出来“示众”,但我以为这篇小说动人之处正在于未经修饰的语言,轻而淡,描写了两个青年各自为了生存而作出的选择。在第二只“瓷器”中,宋冬的兄弟肖维青谈了一个富有的女朋友,并邀请宋冬和蒋卉前去作客,两人发现肖维青女友家是如此豪华时,“有一瞬间我发现我和蒋卉都有点失控,有点手足无措的样子。我们想尽量做出一副自然的感觉,但就是不能做到真正的自然”。宋冬描述当时的感觉时显然已经超越了文中所指的“穷人的心理障碍”,陈卫下笔时又显然高于宋冬的视角。为摆脱困窘的生存境遇,解决本能带来的困扰,许多肖维青们自觉自愿地埋藏了自我需求,步入与理想相去甚远的樊笼,以为从此便拥有了继续跋涉的能力,然而事实果真如此么?这就是“中国瓷器”的指向:精致、华丽,表面光鲜却内在空洞,经不起一记拷问。
日益成熟的年轻个体在现实面前被迫停滞,茫然四顾,在去留之间彷徨,最简单的避世法,就是以进入梦境的方式回溯过往——于是《宽躺椅》在迷境中出现。这是一个味道独特、通篇没有出现“梦”字而实际上处处弥漫着梦境气氛的小说。似是而非的父子关系;一个心里不太喜欢的朋友变成了兄弟;聊天中出现的某个人物最后在美术馆会面,而相遇的情境又是如此怪异——躺在宽躺椅上讲些貌似熟稔的话题,却在中途走神,关注一个捕捉蝴蝶的男孩。一段段缺少因果联系却在小范围逻辑内成立的对话,以碎片形式投射了“我”对于外部世界的忧惧。这里的“我”更关注于社会关系的把握,尽管如此言不由衷,貌合神离,却显然已经向社会人的身份更进一步,那些压抑的少年心态就如同结尾处男孩手中“不慎”放飞的蝴蝶,在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放手”中实现了蜕变。
既然无论是与外部还是与自我的“争斗”都是如此的难舍难分,绵延持久,我们便也不难觉察陈卫的每一个小说都经受过“痛苦”的锤炼。肉身之痛容易解决,思想之痛则避无可避。或者说我思故我在,唯有无尽思索的折磨中,理性之花才能高高绽放。这也是陈卫的小说的精妙之处:既描摹现实困窘,表现个体矛盾,又具备超然的“上帝之眼”。正因为其独特的上帝视角,小说体现的个人意志才能脱离狭隘的时代性,独立于生命之上,在每个人类历史阶段、在每个个体成长阶段,都能聆听到其呼号的回声。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人生的严肃问题不解决,“痛苦”的思考就将继续;但人生的问题能彻底解决么?我们说,一些问题的意义并不在于被解决,而在于不停追寻答案的过程。冲击力使生命持续进步,防止安于现状带来的愚蠢和枯竭,呈现在小说上,就有了代表人类理性思维交锋的《两只空气同时落球》。从物理学角度质疑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所有努力。然而,奇妙的是,作者一面“假冒上帝谈论一切”,指向宇宙背面的虚无,一面又毫不放弃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描写(比如结尾处对一只小猫的喂食),以宏大的宇宙问题对比微小的生命喜悦,呈现出巧妙的平衡。
与《你是野兽》相隔十多年之后的《从现在开始》,延续了陈卫一贯对矛盾的思考,在力量的运用上有了更为娴熟且圆融的把握。体现在形式上,是两个开头的颠覆,作者有意识地干预了叙述的进程,它使剩下的绝大部分篇幅在无限贴近生活的同时又无时不在背离常理。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一个叫老周的中年男人,主要内容是一群人找吃的,并吃到了好吃的。老周身边是一个年轻的女孩,他带领的是两个年轻男子。这样一个貌似寻常的格局,在寻找“食物”这一主题下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从原始人开始,人类为之所惑又为之所累的头等大事就是“觅食”,满足口腹之欲。暂时的满足,无法抵挡下次侵袭的饥饿——那意味着你永远将为之行进,一次饮食所产生的热量则绝大部分献给了下一次觅食所需的消耗。年轻女孩子这一意象隐含的性暗示,就像年轻人面前的烧鸡公,热气腾腾,“中年人”老周具备足够的经验,知道“怎么吃”、“吃哪里”才能让“吃”更成为乐趣,这是漫长跋涉之后的经验积累,足以使年轻人长期受益。然而,经验丰富的老周并未因此而解决“生”的痛苦,在吃下美味的烧鸡公后,老周的说辞就开始形而上地飘忽起来,因为有再二再三重新开始的小说开头作铺垫,老周的言行并未显得突兀,反而明确了作者局外观察者的身份——如同一出早有准备的演出,老周的言论和市井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协调,这显然是作者的安排,实际上到底有多少人吃鸡并不重要,鸡有多好吃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生存本质的关注,极轻又极重,极低又极其高远,飞机飞往何处的猜想与石婆婆家的鸡公有多好吃以及到底哪个开头更好,都如同带着不知飞机行进与否的问题悬停在半空,几乎等同于无解的生命本质。可以肯定,老周这一角色一如陈卫塑造的诸多角色一样,成为投射其思想锋芒的媒介。既然关乎生存与因之带来的永恒矛盾,主题可谓严肃而沉重,作者另一个圆融之处是安排“袁群”这个人物不定时的出场,以其不经意的喜感打破了属于主题的一部分压抑。“打破”,并非“破坏”,既然有无止境的“痛”,势必有与之抗衡的消解。这原本就是人类灵魂深处的两面。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0-5-12 23:24:48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世上只剩下一个读书的人,这个人是恰巧就是冯与蓝,足矣。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驱魔人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0-5-13 10:14:59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冯阿姨的这个 更刺激我去看《我是野兽》了!
要远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0-5-14 21:31:23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2

主题

18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梦想家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0-5-17 08:23:17 |显示全部楼层
介就系传说中的理想读者。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http://blog.sina.com.cn/u/147114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2

主题

18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梦想家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0-5-17 11:47:58 |显示全部楼层
转到豆瓣此书下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http://blog.sina.com.cn/u/147114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3-6-26 19:31:09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3-29 14:2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