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89|回复: 0

垃圾时代的哀歌

  [复制链接]

1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3-9-26 09:11:12 |显示全部楼层
                                       垃圾时代的哀歌
                                              ——读唐•德里罗《地下世界》
                                                          作者:方东流
阅读《地下世界》的过程中,我始终认为书名改为《地上世界》、《垃圾世界》或《垃圾时代的哀歌》更为贴切。书中虚构的艺术世界,绝非极其陌生的地下世界,恰恰是人类生活其中并且极为熟悉的地上世界,只不过人类已经不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公。书中真正的头号主角是垃圾。数以亿吨的垃圾遍布地球每个角落,而围绕垃圾忙碌的人,则已沦为垃圾王国舞台上的配角或丑角,甚至沦为垃圾们的奴隶。
而这正是本书传递读者的最为直观的印象。作者或出于提醒,或出于警示,或只是独自唱一首并不那么和谐的哀歌。
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唐•德里罗以拒绝合唱的姿态,以他敏锐而深邃的洞察力,通过《地下世界》一书,在日新月异、绚烂绮丽、众声喧哗、凯歌高奏、科技狂飙这首宏大的主旋律中,独自奏出一曲深远、悠长、沉痛、忧伤、阴郁、晦暗而又极具穿透力的时代哀歌,作为主旋律的和声部分。然而这曲哀歌大有盖过主旋律的势头,甚至已经盖过主旋律,并且独自喧嚣。作为和声,在和的过程中不是尽力去和,更大程度上它是一种独立的变奏,最终与主旋律一道构成完美的复调。
本书记录的,简单来说,是生活在垃圾时代(冷战时期)垃圾世界(特指美国)中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
译林出版社2013年第1版的封底这样介绍本书:
在这部堪称冷战史诗的小说中,垃圾分析师尼克目睹被人类抛弃的废物——从纸屑到核废料——构成了一个地下世界,它在暗中积累,扩张,进而吞噬着现实世界的生活……
我认为这个介绍并不是很确切,首先表现在“被人类抛弃的废物”这一提法,因为垃圾并非历来就有,而是由人类制造,垃圾再反过来吞噬人类。这让我想到,人类首先创造神,再被神统治心灵。其次尼克也并非书中的唯一视角,通过尼克,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垃圾世界一个极小的切面,犹如坐进观天的青蛙,看到的只是井口大小的一角天空,更多的切面需通过书中其他人物的视角,去拼出一幅完整的巨幅垃圾图。他们是叱咤风云近半个世纪的传奇人物美国联邦调查局最高行政长官胡佛,胡佛的亲信朱厄尼,尼克的弟弟马特,脱口秀表演者伦尼,带领团队在飞机上涂鸦的克拉拉,带人在灵墙上为当地死去的人绘制天使的伊斯梅尔,高速路上的左手杀手理查德,一心致力于拯救苦难却什么也拯救不了的修女埃德加和格蕾丝,克拉拉第一任丈夫科学课教师兼象棋爱好者阿尔伯特,洗衣大王兼私人收藏爱好者马文,生活在美国大地上的普通大众,尼克的同事们及亲人及出差当中偶然邂逅的参加换妻俱乐部的睡过之后名姓都不知道的女人,尼克十七岁的时候睡过的无数女子及他身边那一群朋友……再次,本书并非只是记录垃圾世界吞噬现实世界一面,也有现实世界对抗垃圾世界一面,主要体现在以尼克为代表的各路人马集体美化、填埋、倾倒、交易垃圾甚至通过核爆炸销毁垃圾等种种努力上;最后,我们还将看到,被垃圾凶猛袭击之下的美国各阶层民众的悲惨遭遇。
想要概括《地下世界》很不容易,难免顾此失彼,因为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也没有一个连贯的故事。主体部分共分为六部,外加序幕和尾声,记录了美国自五十年代(冷战开始)到九十年代(苏联解体)40年间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形态,结构上采用逆向推进的方式,即我们首先读到的是九十年代,最后读到的才是五十年代。
这让我想起当代中国作家阎连科那部血泪史《日光流年》,我不知道阎连科在创作《日光流年》之前是否读过本书,但是两书的时间划定和叙述方式的确一致。同样,阅读《地下世界》还让我联想到智利已故当代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那部备受好评的《2666》,该书号称全景式写作的典范,其第四部“罪行”和《地下世界》的第五部“通过化学作用实现美好生活的良策”均采用片段式,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地勾勒特殊时期人类的生活图。当然,阅读《地下世界》我还会拿它和莫言藉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生死疲劳》对比,因为两书划定的时间也一样,也是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另外两书的格局也差不多,《地下世界》共分六部,《生死疲劳》一共六道轮回。然而就其勾勒的艺术世界地图的丰富性、广阔性、警示性和层次性,以及折射出来的作者的洞察力,对宏大历史题材的驾驭能力,对现实世界的冷静和清醒,等等,却是《日光流年》、《2666》和《生死疲劳》都难以企及的。《地下世界》出版于1997年,另外三部作品的创作及面世都要晚一些,不免让人猜测,三位作者均有借鉴或受惠于唐•德里罗这部旷世奇作。
副线部分反倒是一个相对较完整的故事,讲述黑人奥克斯•马丁拿着儿子科尔特捡回来的棒球去卖钱,再用卖得的钱购买农具。这个棒球极具历史意义,真可以说得来不易。科尔特故意逃学,好不容易躲过看守冲进球场,观看巨人队和道奇队那场影响深远的比赛,最后意外捡到那个棒球。
粗略统计,副线部分约占全书1/16,被分成三个部分插入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三部和第四部、第五部和第六部之间,侧面反映了黑人生活及种族问题。
副线部分重点不在于人,而在于那个棒球。全书开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都是这个棒球。
1952年10月3日这一天,美国巨人队在第九局里打出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本垒打,最终获得了锦旗;苏联爆炸了原子弹,一声巨响,细节不详。球场上飘满了纸屑,垃圾时代拉开序幕,美国进入冷战,大力研发核武器,在军事上与苏联对抗,跟着总统被杀、越南战争、水门事件、里根总统上台等一系列历史事件悉数展开。
而这一切的结果,则直接导致垃圾的生根、发芽、抬头和聚集,进而对抗人类世界,吞噬人类生活。
五十年那一批人的一切努力、积累和学习,似乎都是为接下来能够对抗垃圾、美化生活积蓄力量。而这一切集中于那个因为投球手失误而抛出的棒球,这个最终意外落到黑人小子科尔特手中的棒球,与苏联爆炸的那颗原子弹遥相呼应,都是垃圾时代的导火索。这个棒球贯穿全书,几十年之间数易其手,它见证了这个垃圾时代,并且最终落到了尼克手中。
我无意于概括全书内容,但仍要提一提序幕。
阅读序幕“死亡的胜利”,我已被德里罗全景写作的魅力震撼。19世纪福楼拜开创的叙述方法在这里得到了完善和丰富,讲的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棒球比赛,比赛双方为美国当时最出名的两个棒球队——道奇队和巨人队。两队输赢结果并不重要,而在于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的全景式展示,球员们惊心动魄的比赛过程,球迷疯狂的众生相。注意,观众中竟有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演播室有播音员声嘶力竭的现场直播。另外还记述了逃课学生科尔特的冒险入场,以及揪心的期待,等等。这些都是显性得不能再显性的描述,而重点在于其表现手法,读者能够同时看到全部,任何细节都不会落下——从语言到神态,从行为到内心世界,从现在到过去,从个人到家庭,从个体到集体,都被展露无遗并极具特色。胡佛所思所想,普通球迷所思所想,都有所提及。画面随意切换,而不显混乱,全方位展现而能重点突出,方方面面兼顾而不显累赘。精彩纷呈,众声喧哗,就好比数十台摄像机所摄同时集中在一个屏幕展播。这是视觉的盛宴,听觉的盛宴,感觉的盛宴,更是思想的盛宴。刚开始道奇队一直占强势,大多数球迷坚挺的巨人队始终处于弱势,于是看台上空和球场上空飘起了纸屑——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慢慢悠悠,遮天蔽日,大有纸屑暴雨的气势。其中先后落下右半边和左半边的十六世纪名画《死亡的胜利》刚巧落在胡佛身上,很快将胡佛带入这幅画富含的寓意中——死亡的胜利。胡佛无意看球赛,他真正关心的是,苏联刚刚爆炸了一颗原子弹,表明苏联将对美国构成极大的威胁。苏联,或者说代表苏联的原子弹,也就是这幅画中的主角——死亡。
至于球场上飘飞的纸屑有何深意,留待读者自己品味。这里补充一点,名画《死亡的胜利》不过是复制品,被刊登在《生活》杂志当中。观众撕碎杂志,将纸屑随意乱抛......看客中的四人组不得不提一提,他们分别是肖、杰克、弗兰克、格利森,这些人在后文都没有出现,格里森在看球当中大吃大喝,以致腹泻呕吐,吐了弗兰克一身.......二人组科尔特和比尔两人从邻座变成朋友,最后为抢那个棒球而反目,后文也未提及比尔.......
我重点复述序幕,是因为序幕在本书中至关重要。如果说《地下世界》是一曲以垃圾为主题的哀歌,那么,序幕部分就是这曲经久不息的哀歌的前奏。本书实在伟大,实在经典,要说的太多,如果把想说的全说出来,字数估计会和《地下世界》相当。例如,本书反应的老年人生活问题,核污染导致的畸形儿……都值得反复玩味。
读过《地下世界》,可以绕过众多小说乃至经典名著,它的现实意义,以及对社会政治的介入和警示作用,鲜有作品能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3-29 03:5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