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那时我们这样杀死老师 [打印本页]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7-8-4 13:27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点金钱 才能浏览
作者: 司屠    时间: 2007-8-4 13:27
很酷,很性感。无微不至,并且丝丝入扣。如果能耐心地读完前三分之一,对余下的三分之二的阅读会是愉快的。客观,准确,以及在此之上的由作者的趣味(趣味即视角)造成的陌生感,使得它成为了那么一个迷人的东西,一个好小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1 14:43:51编辑过]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27
一路看下来,虽然已不算短,也就那么点事儿,有意思的是,这么点事,却可以产生时间漫长的感觉,或者说时间根本都不怎么动的感觉,就像在梦境里,一个发生在白天的清醒的梦境,所有的声音与影像都隔了薄薄的一层玻璃似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在于这一切发生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一个虚构的现实中,它的纯度在于那些与此世相关的因素都被像杂质一样抽空了,换成了另外的样子与结构投身到那些虚构的世界里,而且充满了生机。看不出任何抒情的迹象,然而整个叙述的过程中又似乎无处没有抒情的气息,它们仿佛空气一般地存在着,无味无色无形,它们从人物的话语与行动间微妙地透露出来,构成了低沉在似是而非的情节之流的下面,更深的地方,无可触及,却又于幽深中微荡着有温暖暗光的波纹。这是从狭路中出来后的一次深呼吸吧,虽然有个别地方还有些不自如的痕迹,但仍旧是充满了畅快的气息。并没有发生了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一切又是那样的有意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1 15:38:34编辑过]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27
“他朝他们扫了一眼或者说很快地扫了苏小叶一眼”
“脖子前倾实际上是,胸部以上就开始前倾,但脖子倾得最明显”
“突然——声音虽然低,但坚决,所以显得突然”
“干草也白花花的,树干现在向阳的那面也其实不是它们白花花,它们还是它们自己的颜色,最多比原先亮很多,白花花的还只是阳光”
“小门外的阳光比学校里暗,或者可能是,绿。”
“汤易定在那里看着他,嘴还因为“么”而张开着”

类似的句子,指出一个稳定、坚决的叙述者的存在,稳定恰恰是不确定、坚决恰恰是犹疑强化的。

开头的冬青与结尾的《植物学》有幽微的呼应,但距离足够的远,两者间划下的空间足够开阔。《植物学》还有呈示时间的作用(包括《几何》,包括不复提及的体育课)……结尾落在这里,很有意味。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27
““这些猪,”鼹鼠突然站起来,“正趴在桌子上睡得香呢!”见苏小叶和汤易都没反应他又说:“老子要是有把机关枪,立即跳到讲台上叭叭叭叭扫射,”他端着空的机关枪,转着身子,尖叫着,“血肉模糊,哀号遍野哈哈!!!””

突然他回身飞奔,气喘吁吁地跑回鼹鼠和苏小叶身边,“蛇,蛇!”
    鼹鼠和苏小叶立即站起来,苏小叶甚至抓住了鼹鼠的手,他们同时惊恐地看着汤易刚刚跑来的方向。
    “哈哈,骗你们的,”
    “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苏小叶又气又怕。
    “真的骗你们的,真的,”汤易坐下来,“我最怕蛇了,如果真看见了蛇,我肯定都没力气跑回来了。”

这两处有气氛、节奏的调节作用。
但个人觉得这两处放在全文中有点问题,尤其是由上述稳定、坚决的叙述者叙述出来,有些“异样”。
从气息上讲,这两处更多地属于小说题目这一维度,但我觉得在此维度上,那个题目已经足够,如果再有,也以幽微为好。
作者: pass北岛    时间: 2007-8-4 13:27
昨天看完到现在一直在做总结,回想。感觉小说整体从容,自然,却是有冲击的——这种冲击是迂回,逐渐式的,也不易察觉——冲击总需凭借力量,不管是柔的还是一记重击。小说拥有的柔的力量不比残酷,霸道,和冷静的重击要逊色。这种柔来自情节,人物,景物……等在叙述中产生的轻盈和灵巧,以及类似的成分在整个小说中的来回流动。

除了几处简单的语句因为我个人习惯不太喜欢以外,比如“是他的口臭”,这里提到口臭,促使我离开第一段刚形成的阅读感觉。因为第一段叙述的感觉细腻而柔和。借用一点赵松的话,一开始就可以感觉到抒情的气息。这种离开是令人不愉悦的。其实一个人突然靠近你说话,他的声音(指音量)也可以使你脑子轰的一下的。“他走得不快,也不慢。”是令我不产生新鲜感的语句。这类句子的特点是,起初用还会满意,但过时起来显得快。此类的句子还有“可能看完,也可能没看完”。挑剔一点“苏小叶刚才也在看他,看他看纸条”“ 他朝他们扫了一眼或者说很快地扫了苏小叶一眼”类似于玩巧妙的句子特别容易在以后反复的阅读中产生疙瘩。

非常喜爱的有好几处,对话当然非常好,匀称。舒服。节奏自然。我钟意的是鼹鼠和汤易在作业本上写了好多NO以及汤易之前一个人在教室发抖的那段,共同的特点是出现的位置非常好,是恰准时机的出现和暗示。这些非常有作者个人特色和风格,或者也可能是特别在意和用力处理的地方,是善用的招数,但很慎重。同样的例子出现在《你是野兽》结束时的描写。这些是烙印,却是细微之处,是光从门缝中忽然射穿黑暗的最前端。
作者: 罗子    时间: 2007-8-4 13:27
有一片叶子轻轻地落在我的心头,

明亮的绿色带来一阵夸张的温暖.

很久没得到如此的文章.浅缓不乏张力.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7-8-4 13:28
以下是引用凌丁在2005-6-21 18:05:40的发言:
““这些猪,”鼹鼠突然站起来,“正趴在桌子上睡得香呢!”见苏小叶和汤易都没反应他又说:“老子要是有把机关枪,立即跳到讲台上叭叭叭叭扫射,”他端着空的机关枪,转着身子,尖叫着,“血肉模糊,哀号遍野哈哈!!!””

突然他回身飞奔,气喘吁吁地跑回鼹鼠和苏小叶身边,“蛇,蛇!”
     鼹鼠和苏小叶立即站起来,苏小叶甚至抓住了鼹鼠的手,他们同时惊恐地看着汤易刚刚跑来的方向。
     “哈哈,骗你们的,”
     “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苏小叶又气又怕。
     “真的骗你们的,真的,”汤易坐下来,“我最怕蛇了,如果真看见了蛇,我肯定都没力气跑回来了。”

这两处有气氛、节奏的调节作用。
但个人觉得这两处放在全文中有点问题,尤其是由上述稳定、坚决的叙述者叙述出来,有些“异样”。
从气息上讲,这两处更多地属于小说题目这一维度,但我觉得在此维度上,那个题目已经足够,如果再有,也以幽微为好。



如果题目呈现的“暴力”倾向让读者感兴趣,那文中与此相关的细节就不仅这两处、就应该是比比皆是:应该说题目会像金字塔的顶点一样牢牢地拎着全文;反过来说。如果读者不关注题目与作品的关系,那这两个细节就会落回作品部分,并在其中自然吻合、不突兀。因为,至少我写它们时的出发点是:一、鼹鼠讲机关枪那段,他当时还没适应较私下地和女生呆在一起,同时在汤易那边他又微微感到自己受冷落,他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他想消除尴尬,但又没经验,所以表现会非常剧烈。二、蛇那段,就更正常了,这仅仅是因为汤易想以惊慌转移苏小叶和鼹鼠的注意力,让他们不要过问他刚才去了哪里,也就是为了掩盖他刚才急急地去小了个便、在他那个年龄会感到说不出口的行为。——这两段的写作动机就是这样,和题目暗含的倾向没有直接关系。
但是我能理解不断从文中寻找与题目的联系的阅读过程。这也应该是这种写法的张力之一。只是这种联系肯定只能作为一种气息上的、光晕上的、而不是具体段落细节上的存在。如果是后者,必然就有失败的成分。所以凌丁,我觉得你对这两个细节稍微过敏了一点,其实这小说与题目同一维度的部分,都正是我舍弃没写的部分,小说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7-8-4 13:28
以下是引用pass北岛在2005-6-21 18:59:40的发言:
除了几处简单的语句因为我个人习惯不太喜欢以外,比如“是他的口臭”,这里提到口臭,促使我离开第一段刚形成的阅读感觉。因为第一段叙述的感觉细腻而柔和。借用一点赵松的话,一开始就可以感觉到抒情的气息。这种离开是令人不愉悦的。其实一个人突然靠近你说话,他的声音(指音量)也可以使你脑子轰的一下的。“他走得不快,也不慢。”是令我不产生新鲜感的语句。这类句子的特点是,起初用还会满意,但过时起来显得快。此类的句子还有“可能看完,也可能没看完”。挑剔一点“苏小叶刚才也在看他,看他看纸条”“ 他朝他们扫了一眼或者说很快地扫了苏小叶一眼”类似于玩巧妙的句子特别容易在以后反复的阅读中产生疙瘩。

你这一段涉及到的两个问题我都不太赞同并要解释一下。
提到口臭,就是因为真实,而且,如果第一段细腻而柔和(如果这是已经有的效果),我没觉得到了这儿因为有了口臭就不细腻而柔和了。而且,“抒情”的气息我也没特别感到,应该说我没想到抒情,即便有,也是老赵说的“看不出任何抒情的迹象,然而整个叙述的过程中又似乎无处没有抒情的气息”,没有在第一段刻意体现出抒情的意味。所以,口臭这个问题,可能真是你帖子中所说的,是因为你自己的个人习惯而不太喜欢。可是这也没办法啊,甚至可能我自己也不习惯,但我当时心里的鼹鼠他中午确实吃了韭菜或者洋葱,我本来想写到这么具体的,但那儿节奏不允许这么慢,所以用了口臭是符合那儿的要求的。
还有就是“他走得不快,也不慢。”、“可能看完,也可能没看完”、“苏小叶刚才也在看他,看他看纸条”、“ 他朝他们扫了一眼或者说很快地扫了苏小叶一眼”等等这样的句子,我的目的也是真实——当然,在这一点上,是否还有更多可能挖掘,是值得考虑的,但在这个短篇里,我也不想花力气深究了,因为事实上这一点已经花了很大力气——先不说它最终是否更好地达到了真实,至少有一点我想说的,就是我肯定一点也没有刻意“玩巧妙”的目的。我觉得这些句子一点也不巧妙,甚至很笨拙。笨拙,正是这个小说的要求之一,而且我觉得基本上也做到了。反正我这里一点也没有想玩什么句子噱头的念头。它们不是句子,它们就是动作本身;所以也应该没有什么“过时”的担心。我盼望这样的说法你能理解。
作者: 挑白白    时间: 2007-8-4 13:28
A:读完了,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我记起了早前看过的一个叫《他们静悄悄地来》的东西。作者忘记了。我更加的喜欢小说中后部对于三个人在一起的描述,从这个描述的部分一直到最后都很痛快地解决了我的乐趣,真不简单!而小说前部的较细致和“繁琐”的描写则给这个“段落”(或者说核心的东西)增加了悬念处理,它足以让读者在感受上陷于某种被动的停顿和思绪,这使得中间部分三个人在一起那种对于青春期的实验场景显得并不令人难为情(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的)。对于句子和词语本身倒是你贯常使用的东西。

B:有一个比较奇妙的地方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想和你说说,(阴影覆盖了他。“汤易,”他一震,顺着声音侧身停住,走廊柱子旁,鼹鼠,靠近柱子的是(2)班的苏小叶,他朝他们扫了一眼或者说很快地扫了苏小叶一眼立即回过来看鼹鼠:鼹鼠,两只小眼正滴溜溜、湿漉漉地看着他,)从一部分到(“你看,”鼹鼠递上一张纸。 纸上只有几行字。汤易凝神扫了一遍,可能看完,也可能没看完,他说:“字一点都不像他人呢,这么秀……”“是他写的,”鼹鼠肯定。)这里,一个人物的性质转变极其自然和顺利。有点奇幻的感觉,而且在整体上看不出有可疑的地方。这个物化名字的出现及其转变让前半部分的趣味感不至于过早丢失。

C:还有,小说比起你以前的一些作品来好读,这样是否应题材和思路决定?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7-8-4 13:28
以下是引用挑白白在2005-7-10 23:31:07的发言:
A:读完了,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我记起了早前看过的一个叫《他们静悄悄地来》的东西。作者忘记了。我更加的喜欢小说中后部对于三个人在一起的描述,从这个描述的部分一直到最后都很痛快地解决了我的乐趣,真不简单!而小说前部的较细致和“繁琐”的描写则给这个“段落”(或者说核心的东西)增加了悬念处理,它足以让读者在感受上陷于某种被动的停顿和思绪,这使得中间部分三个人在一起那种对于青春期的实验场景显得并不令人难为情(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的)。对于句子和词语本身倒是你贯常使用的东西。

B:有一个比较奇妙的地方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想和你说说,(阴影覆盖了他。“汤易,”他一震,顺着声音侧身停住,走廊柱子旁,鼹鼠,靠近柱子的是(2)班的苏小叶,他朝他们扫了一眼或者说很快地扫了苏小叶一眼立即回过来看鼹鼠:鼹鼠,两只小眼正滴溜溜、湿漉漉地看着他,)从一部分到(“你看,”鼹鼠递上一张纸。 纸上只有几行字。汤易凝神扫了一遍,可能看完,也可能没看完,他说:“字一点都不像他人呢,这么秀……”“是他写的,”鼹鼠肯定。)这里,一个人物的性质转变极其自然和顺利。有点奇幻的感觉,而且在整体上看不出有可疑的地方。这个物化名字的出现及其转变让前半部分的趣味感不至于过早丢失。

C:还有,小说比起你以前的一些作品来好读,这样是否应题材和思路决定?


A、“而小说前部的较细致和‘繁琐’的描写则给这个‘段落’(或者说核心的东西)增加了悬念处理,它足以让读者在感受上陷于某种被动的停顿和思绪,……”

——应该是这样的。不过“使得中间部分三个人在一起那种对于青春期的实验场景并不难为情”,有点没想到。我写的时候没觉得这里会难为情,或者说,觉得这儿会(或一定要)把它写好,写得我或者读者都不觉得难为情。不过写的时候其实想不到难为情这个事,写的时候就想怎么准确。想到这三个小孩的难为情,倒是有可能的,这也都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来确定。

B、是的,人物的性质和关系都是依赖过程发展白描的,而不是直接叙述。

C、其实有时我真不知道我是否“有风格”,我自己是觉得一直在变(当然,这不是“好”的铁定标志),但是,和朋友谈起来时,他们说我还是有风格的;尽管最后我自己还是不清楚。我的意思是说,我确实一直在变,而且特别是顺应不同的小说的要求在努力使自己吻合它,适合它。我自己比较坚持的往往是切入点的讲究。我也没有有意要使小说越来越“好读”,当然也没有有意使小说越来越难读。可能,情节较重的可能会好读一些,但是,即便这类小说,我还是盼望切入点的微妙形成自己期望的张力。我想这最后因为切入点而形成的张力和小说更大的空间是我寻求的。

一边上班一边读这样的东西,肯定有点累的,辛苦了!:))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28
“开头的冬青与结尾的《植物学》有幽微的呼应,但距离足够的远,两者间划下的空间足够开阔。《植物学》还有呈示时间的作用(包括《几何》,包括不复提及的体育课)”

凌丁的说这个很有意思,看的真细。
作者: 陶北    时间: 2007-8-4 13:28
慢工出细活
写了整整一年啊
下来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挑白白    时间: 2007-8-4 13:28
“一边上班一边读这样的东西,肯定有点累的,辛苦了!:))”

呵呵,还好。读的时候比较流畅,虽然时间上不够连贯,但是在心里自然形成了整体和一气呵成地阅读体验。这种感觉比较好,在回味上也可以做到准备充分。重要的是阅读系统的循序渐进,我记得海明威说过在写作长一点的小说时,“每天的停顿处应该是写作最旺盛的地方……”我想把它引伸进阅读的系统当中,嘿嘿,这样把大东西越看越碎的感觉是很新奇的。
作者: 宇文光    时间: 2007-8-4 13:28
如凌丁所说,有一个稳定的叙述者存在。我还想加一句,这个稳定更多地指耐心。从一开始这个叙述者就给人一种印象,他不是想说什么稀奇的事情。或许正因为如此,当出现对诸如阴唇的直接描写时,便获得了某种特别的张力。这个叙述者无疑是外在的,汤易的第三人称“他”并不是第一人称的马甲,这让人想起《九故事》中作者对待主人公的态度。这种作者像是很有兴趣地看着主人公,观察他的举动,体会他的乐趣、行事的理由,而不是想象他的意识。这使小说的节奏显得悠闲。

而几处空白隔断增加了这种效果,那是分节(加上1、2、3)取代不了的。这种手法与电影剪接相似。

而我不同意凌丁的,是这个叙述者未必是“坚决”的。我的意思是,叙述者有时候背离了那个悠闲的旁观身份,而成了汤易自己。我的意思是,他去描写汤易的意识。有不少零星的例子,如“小门外的阳光比学校里暗,或者可能是,绿”。而更大篇幅的例子是这个:

“苏小叶跨进去,捞起裙子脱下短裤,汤易站着,两只手插在裤兜里,转着头向各处看,稻田,刚才苏小叶指着的那片树林,苏小叶在脱,鼹鼠的鞋子,苏小叶把短裤扔在旁边的草上,是个三角裤,卷皱在一起被草托着,白色的,有点旧,上面有几朵淡蓝的小花。”

两种叙述者形成了一定的反差。这反差的效果也许是有点负面的。不知道作者对此是否有意识。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7-8-4 13:28
以下是引用宇文光在2005-8-9 21:55:41的发言:
如凌丁所说,有一个稳定的叙述者存在。我还想加一句,这个稳定更多地指耐心。从一开始这个叙述者就给人一种印象,他不是想说什么稀奇的事情。或许正因为如此,当出现对诸如阴唇的直接描写时,便获得了某种特别的张力。这个叙述者无疑是外在的,汤易的第三人称“他”并不是第一人称的马甲,这让人想起《九故事》中作者对待主人公的态度。这种作者像是很有兴趣地看着主人公,观察他的举动,体会他的乐趣、行事的理由,而不是想象他的意识。这使小说的节奏显得悠闲。

而几处空白隔断增加了这种效果,那是分节(加上1、2、3)取代不了的。这种手法与电影剪接相似。

而我不同意凌丁的,是这个叙述者未必是“坚决”的。我的意思是,叙述者有时候背离了那个悠闲的旁观身份,而成了汤易自己。我的意思是,他去描写汤易的意识。有不少零星的例子,如“小门外的阳光比学校里暗,或者可能是,绿”。而更大篇幅的例子是这个:

“苏小叶跨进去,捞起裙子脱下短裤,汤易站着,两只手插在裤兜里,转着头向各处看,稻田,刚才苏小叶指着的那片树林,苏小叶在脱,鼹鼠的鞋子,苏小叶把短裤扔在旁边的草上,是个三角裤,卷皱在一起被草托着,白色的,有点旧,上面有几朵淡蓝的小花。”

两种叙述者形成了一定的反差。这反差的效果也许是有点负面的。不知道作者对此是否有意识。


这个叙述者、也就是视角的问题,在我写的整个过程中困扰了我很久也很多次,很高兴宇文在这里提出来。

其实,有一个误区我们很容易进入,就是我们会认为存在着“百分之百的外在的叙述视角”,实际上这样的视角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理智和经验我们就能清楚;但大多时候我们会根据某种理论的诉求想当然地设置规则。但,这并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作者确实怀抱“百分之百”的意识、没有任何干扰地去努力抵达这样的效果,比它本身的性质要重要得多,哪怕在客观分析上它仍旧只是一个幻象。

所以,具体到这个小说,稳定的、坚决的、外在的叙述者,也只是一个假象而已,但它达到了这个效果,能让读者感到这样的效果并且感到这效果对这小说的重要性,这就足够了。由于“外在的”叙述视角是这个小说基本必需的前提,所以作为作者的我必须如大家所知道的“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地介入小说,但是整个写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告诉我“百分之百的外在的、纯客观的角度”是不可能存在和持续的,很直接的原因就是弥漫在文中各处的必要的时刻,作为作者无论如何也逃避不了必须附着在小说中的某个人物的瞳孔察看世界的处境,这就导致了宇文所说的有可能出现了“两种叙述者”,我想说,这是必然的,无可避免的,否则根本没法持续下去,并且只可能使一堆字仅仅是一堆字而已。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在于选择附着谁的瞳孔的问题。如小说所体现的我最终选择了汤易,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他是“主角”,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比其他两个主角更懵懂、更麻木、更无知、或者更确切地说——更不能有“态度”,这正与小说的主体叙述视角吻合。所以,除了90%的纯客观的视角,最终外加10%汤易的视角,不仅是必然,而且我认为在整体效果上并不分离,更没有出现不协调的结果,这正如哪怕一个无比冷漠的电影语言里也避免不了人物盯视之后的反打镜头。所以我并不知道宇文所说的“负面”的具体所指。

前面我一直强调这种“效果”的重要性,是因为在文学语言中,这种“效果”比任何“分析”都更具可信度,尽管在某些层面和角度,分析能补充说明效果的奏效性。说到分析,其实在这个小说中出现视角偏离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更明显的情况都并不止宇文所列到的那两处。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汤易坐到地上脱裤子的时候看见苏小叶在晃腿那段,不从他坐着的角度、如果从当时应该站着的鼹鼠的角度,就看不到那样的情况了;而如果更机械地要求“外在的”视角,这个外在的视角在这个时候能看见什么呢?也许连细节都没有,它只可能要么从稍远处、要么从上空汇报一个整体。关键在于这种技术上的分离并没导致效果上的分离,出于效果的必需,这种技术上的偏离也是必需的。

对我来说,更具挑战性的其实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我为什么在“偏离”时只选择了汤易,而基本上一点都没顾及苏小叶和鼹鼠。这看起来一方面有技术上的刻意责难,另一方面我觉得难度很可能非常大,我在整个过程中没敢在这个小说里实施,是觉得这可能并非效果的必需,也会为技术而技术了。但这都不是绝对,都还存在在将来适合的机会里尝试的可能。

“纯客观”、纯外在、极度冷漠的语言,其本质上的幻象性还在于:无论是在写作过程中所能感知的,还是事后经过严格分析所能得出的结论,都能发现:这种语言或视角实际上比任何时刻都要更“主观”,都更具备作者的“介入”。正因为没有了“我”,所以“我”才必须“介入”一切。这种经验真能让人感到罗伯—格里耶所说的“最大的客观就是最彻底的主观”(大意)的正确,尽管我并不认重他其他很多观点特别是他的文学语言。

我认为这些都是有意思的地方,所以谈多了一点,见谅。
作者: 宇文光    时间: 2007-8-4 13:29
前两天同学聚会,回来生了点病,回晚了

看小说的视角是否唯一……我是反对这样来评价小说的。特别是反对以此作为核心的标准。这使得小说变得带上了相当表面的哲学味。

我说的负面并非指此。虽然我的表述很容易让人想到这个。

其实我不太确定这里是不是真有“负面”,我是想提出来,看作者对此是怎么考虑的。

“效果”,也是我在评价小说时(包括在对待其它艺术时)相当依赖的一个词,但我对此一直心存疑虑。这效果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某种感觉?直觉?它产生在阅读之时还是在阅读之后?在阅读完毕的那一瞬间?还是阅读的每一刻,或某些时刻?如何保证其可靠性?所谓的“整体效果”是否是一个幻觉?

对这些问题我还没有真正弄清过,也许这些问题就是虚假的,如果效果的说法本身是幻觉的话。我觉得,去看看在那些使我们真正佩服、欣赏的作品中,实际是哪些东西让我们佩服、欣赏的,或许是一条道路。

而我说的负面,也许可以这么来理解(当然这么说的时候我还是不太确定),我是对照着《九故事》中塞林格对待主人公的态度来说的(未必是九个故事都一致的),“这种作者像是很有兴趣地看着主人公,观察他的举动,体会他的乐趣、行事的理由”,这种态度不等同于视角,更像是作者看待周围世界的某种眼神。

这种眼神让我感到有意思,它不是出自某种理论兴趣或哲学视角,而像是来自乐趣或激情。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福楼拜、托尔斯泰、乔伊斯、纳博科夫、《水浒传》、《金瓶梅》、《等待戈多》等等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眼神。而格里耶的眼睛更像是出自某种理论兴趣。

在你这个小说里,我似乎没有感觉到这种眼神(我还是不确定的)

当然,这个所谓眼神也不能作为核心的标准,我怀疑没有任何核心的标准。

不管如何,你这个小说绝对是个好小说。这一点无需置疑。而且它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讨论的通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5 21:17:17编辑过]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29
宇文光的说法很有意思。透过了表层渗入了深层。尤其是这一段:

“效果”,也是我在评价小说时(包括在对待其它艺术时)相当依赖的一个词,但我对此一直心存疑虑。这效果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某种感觉?直觉?它产生在阅读之时还是在阅读之后?在阅读完毕的那一瞬间?还是阅读的每一刻,或某些时刻?如何保证其可靠性?所谓的“整体效果”是否是一个幻觉?

这一连串的反问,我觉得很重要。效果是什么呢?其实只需把你的那些问号换成逗号就可以了,它是某种感觉,直觉,它产生在阅读之时,也在阅读之后,在阅读完毕的那个瞬间,也在阅读的每一刻,或者在某些时刻,因为它只产生于一个阅读个体与被阅读文本之间,因而从旁人的角度很难解释它的可靠性,读的人做出富有创意的表述是不是就更可靠呢?无话可说的深刻体会是不是就不可靠了呢?说到底,这种效果的可靠性终归还是对读者自己有效。这样一路想下来,所谓的整体效果,完全可能只不过是个人的阅读幻觉,当然,它一定是来自于通读下来过程中的多种感觉强度的累聚结果。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宇文光在2005-8-15 21:05:11的发言:
前两天同学聚会,回来生了点病,回晚了

看小说的视角是否唯一……我是反对这样来评价小说的。特别是反对以此作为核心的标准。这使得小说变得带上了相当表面的哲学味。

我说的负面并非指此。虽然我的表述很容易让人想到这个。

其实我不太确定这里是不是真有“负面”,我是想提出来,看作者对此是怎么考虑的。

“效果”,也是我在评价小说时(包括在对待其它艺术时)相当依赖的一个词,但我对此一直心存疑虑。这效果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某种感觉?直觉?它产生在阅读之时还是在阅读之后?在阅读完毕的那一瞬间?还是阅读的每一刻,或某些时刻?如何保证其可靠性?所谓的“整体效果”是否是一个幻觉?

对这些问题我还没有真正弄清过,也许这些问题就是虚假的,如果效果的说法本身是幻觉的话。我觉得,去看看在那些使我们真正佩服、欣赏的作品中,实际是哪些东西让我们佩服、欣赏的,或许是一条道路。

而我说的负面,也许可以这么来理解(当然这么说的时候我还是不太确定),我是对照着《九故事》中塞林格对待主人公的态度来说的(未必是九个故事都一致的),“这种作者像是很有兴趣地看着主人公,观察他的举动,体会他的乐趣、行事的理由”,这种态度不等同于视角,更像是作者看待周围世界的某种眼神。

这种眼神让我感到有意思,它不是出自某种理论兴趣或哲学视角,而像是来自乐趣或激情。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福楼拜、托尔斯泰、乔伊斯、纳博科夫、《水浒传》、《金瓶梅》、《等待戈多》等等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眼神。而格里耶的眼睛更像是出自某种理论兴趣。

在你这个小说里,我似乎没有感觉到这种眼神(我还是不确定的)

当然,这个所谓眼神也不能作为核心的标准,我怀疑没有任何核心的标准。

不管如何,你这个小说绝对是个好小说。这一点无需置疑。而且它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讨论的通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5 21:17:17编辑过]


嗯,明白。
你说的我完全认可的我就不说了。说说“眼神”。这部分也不是不认可而是也认可,说是可能有些新的东西可说。
我这篇也有眼神。这篇的眼神就是“无眼神”或“处处聚焦”。处处聚焦就是散光。这是在最终找到适合的办法的最初就定下来的基调。因为我要把“我”控制在一个和读者一样“不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事”的眼神来看待这里面的一切,这个“我”的“未知感”很重要(虽然在本质上无论如何它总是虚假的),它区别于大部分作品“我”的“已知感”(是另一种“上帝感”)(这区别也并不是什么优劣的标志),也是在这个小说所定下的基调里使行文获取最大张力的保证,所以它就只能散光。这个眼神它也想对人物、景物感兴趣,只是它不知道该对什么“重点”感兴趣,所以它只能处处感兴趣。这个眼神让我在这个小说里感到适合。
不过,前两天马骥给我打电话表示了他的一点惋惜,他不盼望我后半部分似乎走进了一条“故事”的“狭窄”轨道,我表示谨慎认同,但也表示谨慎无奈,呵呵,因为一个小说往往只有它惟一的生成模式,我现在非常清晰地要好好走一段“人”的道路,受点约束是心甘情愿的。兽、神的道路暂时不想碰,除非下一个东西写完有新的刺激。
作者: neat    时间: 2007-8-4 13:29
看完,赵松和凌丁两位说到节奏和时间,我顺着这个说一点。整篇小说构成的点大概有三个:
环境,动作,和人物对话。从文章的题目和那句俄罗斯民谚开始,这小说注定成为一个被拉扯的形状,正是以上的几个“点“之间的相互拉扯,造成了赵松所说的“时间漫长的感觉”,比如汤易“走上教室西山墙边的水泥路“之后的情景描写(这种描写充满了油画的感觉,而看一幅油画你不会去关心时间),这不但不会使整个叙述的节奏打乱,甚至可以说是在维持内在的秩序,这时候我看到陈卫对句子修饰作用的态度,它令时间降解,把时间打碎(或者说是改变形状),叙述在这个影响之下变得更稳定,虽然不知道陈卫是否刻意,然而这对我理解时间、人物灵魂的隐秘都有辅助的作用。
如果把这小说看作是画,它又被放置的有距离,不论你多么靠近,你会察觉一种被笔尖扫过去的神韵,我的意思是其实它是画,而不是照片——这比照片要好。比如文中的季节,一个能在户外“日逼”的时间大概可揣测为夏天,然而“树枝的摇晃声,风的呜呜声,都涌现了。阳光也“沙沙”地动”这样的句子又觉得冷的慌,空虚的慌,又有些像秋天了——“那时“,一代人的“那时”。
这个小说我看有很多诗的特质,比如它的题目:那时我们这样杀死老师。这样用词的对立物表现一段深度时间,就像把松驰弯曲的时间攥紧,杀死老师,又是在杀死对立物——与物质深处的波浪相契合。
时间是有消除性的,我看到了陈卫对其的抵抗。取下句:
他一边用大拇指刮着树干一边又说了一遍:“它怎么会长成这样呢?”声音一个字比一个字高。

小门外的阳光比学校里暗,或者可能是,绿。稻田比路低,像一张忽明忽暗的绿毯子,在脚下起伏。远处,影影绰绰的树,或者突然一所小小的有白墙的房子,像一座座小岛浮在稻田里。稻子挤在一起摇晃得这么一致,好像不是因为风而是它们自己互相推动。右边,靠近小路,两排老杨柳覆盖着浅滩,因为枝叶繁茂,原本高大的树冠显得矮小粗壮。阴影下的青草墨绿,而浅滩上的青草则被阳光照得透明,绿也有点黄。除了这条白亮的小路,到处都绿茸茸的。西塘被各种水草覆盖得没什么水面,这一块那一块零星的水,映着天空亮亮的蓝。

我取了像油画的一段,欣赏。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宇文光在2005-8-9 21:55:41的发言:
如凌丁所说,有一个稳定的叙述者存在。我还想加一句,这个稳定更多地指耐心。从一开始这个叙述者就给人一种印象,他不是想说什么稀奇的事情。或许正因为如此,当出现对诸如阴唇的直接描写时,便获得了某种特别的张力。这个叙述者无疑是外在的,汤易的第三人称“他”并不是第一人称的马甲,这让人想起《九故事》中作者对待主人公的态度。这种作者像是很有兴趣地看着主人公,观察他的举动,体会他的乐趣、行事的理由,而不是想象他的意识。这使小说的节奏显得悠闲。

而几处空白隔断增加了这种效果,那是分节(加上1、2、3)取代不了的。这种手法与电影剪接相似。

而我不同意凌丁的,是这个叙述者未必是“坚决”的。我的意思是,叙述者有时候背离了那个悠闲的旁观身份,而成了汤易自己。我的意思是,他去描写汤易的意识。有不少零星的例子,如“小门外的阳光比学校里暗,或者可能是,绿”。而更大篇幅的例子是这个:

“苏小叶跨进去,捞起裙子脱下短裤,汤易站着,两只手插在裤兜里,转着头向各处看,稻田,刚才苏小叶指着的那片树林,苏小叶在脱,鼹鼠的鞋子,苏小叶把短裤扔在旁边的草上,是个三角裤,卷皱在一起被草托着,白色的,有点旧,上面有几朵淡蓝的小花。”

两种叙述者形成了一定的反差。这反差的效果也许是有点负面的。不知道作者对此是否有意识。


我说的“坚决”,或者更像你下面说的“耐心“,不是说叙述视角的问题。

对叙述视角的界定需要对叙述声音(与叙述主体相关,谁在说?)和叙述眼光(与叙述者位置相关,谁在看?)的区分。你举出的例子中叙述眼光的确发生了变化,也可说是由外聚焦变成内聚焦,但由于引导语“汤易站着,两只手插在裤兜里,转着头向各处看”(当然,这不是很明显的引导语,比如说——汤易看到)的存在,似乎并不能说有两个叙述者,而应当是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造成的,即:声音还是叙述者的声音,而眼光则是人物汤易的眼光。这种情况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还是非常常见的,声音和眼光的分离比统一更能凸显叙述者的存在和态度,统一则直接把读者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0 16:58:47编辑过]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陈卫在2005-8-11 13:21:19的发言:

“纯客观”、纯外在、极度冷漠的语言,其本质上的幻象性还在于:无论是在写作过程中所能感知的,还是事后经过严格分析所能得出的结论,都能发现:这种语言或视角实际上比任何时刻都要更“主观”,都更具备作者的“介入”。正因为没有了“我”,所以“我”才必须“介入”一切。这种经验真能让人感到罗伯—格里耶所说的“最大的客观就是最彻底的主观”(大意)的正确,尽管我并不认重他其他很多观点特别是他的文学语言。

我认为这些都是有意思的地方,所以谈多了一点,见谅。


关于“客观”,在叙述视角问题上,不少学者认为力求客观性缺乏意义,叙述视角必然是一个与主体性相关的概念。一个摄影机无角度无选择地拍摄,就算技术上可以做到完全客观,但并不能称之为作品。
我个人觉得,在写作中,“客观“其实只是“客观法”,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方法当然可能含有态度)。
作者: 陈卫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凌丁在2005-8-20 17:01:58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陈卫在2005-8-11 13:21:19的发言:

  “纯客观”、纯外在、极度冷漠的语言,其本质上的幻象性还在于:无论是在写作过程中所能感知的,还是事后经过严格分析所能得出的结论,都能发现:这种语言或视角实际上比任何时刻都要更“主观”,都更具备作者的“介入”。正因为没有了“我”,所以“我”才必须“介入”一切。这种经验真能让人感到罗伯—格里耶所说的“最大的客观就是最彻底的主观”(大意)的正确,尽管我并不认重他其他很多观点特别是他的文学语言。

  我认为这些都是有意思的地方,所以谈多了一点,见谅。


关于“客观”,在叙述视角问题上,不少学者认为力求客观性缺乏意义,叙述视角必然是一个与主体性相关的概念。一个摄影机无角度无选择地拍摄,就算技术上可以做到完全客观,但并不能称之为作品。
我个人觉得,在写作中,“客观“其实只是“客观法”,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方法当然可能含有态度)。

[/quote]
很对。
作者: 曲梵    时间: 2007-8-4 13:29
变掉了废名的小说的抒情口吻,写作取向与汪曾祺的《受戒》、何立伟的《白色鸟》相仿佛,如赵松说的“并没有发生了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一切又是那样的有意味”。

小说写得更“小”了,但不失却意味,我想这是一条正确的理想的道路。
作者: 山鸡    时间: 2007-8-4 13:29
跟废名汪曾祺何立伟没什么关系吧??不是一种写法呢。
作者: 曲梵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山鸡在2005-8-29 9:20:17的发言:
跟废名汪曾祺何立伟没什么关系吧??不是一种写法呢。


神似
作者: 狮子山下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曲梵在2005-8-29 14:57:23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山鸡在2005-8-29 9:20:17的发言:
跟废名汪曾祺何立伟没什么关系吧??不是一种写法呢。


神似
[/quote]
这三个人神似吗?
作者: 曲梵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狮子山下在2005-8-29 15:29:41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曲梵在2005-8-29 14:57:23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山鸡在2005-8-29 9:20:17的发言:
  跟废名汪曾祺何立伟没什么关系吧??不是一种写法呢。
  


  神似
[/quote]
这三个人神似吗?
[/quote]

呵呵,这三个人长得很不一样,其中废名棱角突出,何是慈眉,汪是善目。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陈卫在2005-8-11 13:21:19的发言:

其实,有一个误区我们很容易进入,就是我们会认为存在着“百分之百的外在的叙述视角”,实际上这样的视角是不存在的。


第一次读《包法莉夫人》,我就发现这个问题了。
作者: 苏衣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狮子山下在2005-8-29 15:29:41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曲梵在2005-8-29 14:57:23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山鸡在2005-8-29 9:20:17的发言:
  跟废名汪曾祺何立伟没什么关系吧??不是一种写法呢。
  


  神似
[/quote]
这三个人神似吗?
[/quote]
废名和汪曾棋还是很有些关系的.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赵松在2005-6-21 15:37:21的发言:
看不出任何抒情的迹象,然而整个叙述的过程中又似乎无处没有抒情的气息,它们仿佛空气一般地存在着,无味无色无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1 15:38:34编辑过]



深合我意。
作者: 宇文光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凌丁在2005-8-20 16:11:44的发言:

我说的“坚决”,或者更像你下面说的“耐心“,不是说叙述视角的问题。

对叙述视角的界定需要对叙述声音(与叙述主体相关,谁在说?)和叙述眼光(与叙述者位置相关,谁在看?)的区分。你举出的例子中叙述眼光的确发生了变化,也可说是由外聚焦变成内聚焦,但由于引导语“汤易站着,两只手插在裤兜里,转着头向各处看”(当然,这不是很明显的引导语,比如说——汤易看到)的存在,似乎并不能说有两个叙述者,而应当是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造成的,即:声音还是叙述者的声音,而眼光则是人物汤易的眼光。这种情况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还是非常常见的,声音和眼光的分离比统一更能凸显叙述者的存在和态度,统一则直接把读者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你说的引导语不也可以看成伪装的第一人称?而且声音和眼光的区分也可疑,在引导语里,声音和眼光都是叙述者的,接下来,声音和眼光都是汤易的。似乎不能说一个句子只有声音没有眼光或相反。

其实我要谈的并不是视角或客观化问题,而是难以把捉的一种东西,目前我称之为眼神,“视角”只是无从落笔之时的一个切入点吧。我发现虽然我们都反对“客观化”,下笔却容易拿客观化说事,似乎它真是什么问题。客观化对我不是问题,我在意的是毋宁说是“道理是否通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 12:39:00编辑过]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宇文光在2005-9-2 12:36:33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凌丁在2005-8-20 16:11:44的发言:

  我说的“坚决”,或者更像你下面说的“耐心“,不是说叙述视角的问题。

  对叙述视角的界定需要对叙述声音(与叙述主体相关,谁在说?)和叙述眼光(与叙述者位置相关,谁在看?)的区分。你举出的例子中叙述眼光的确发生了变化,也可说是由外聚焦变成内聚焦,但由于引导语“汤易站着,两只手插在裤兜里,转着头向各处看”(当然,这不是很明显的引导语,比如说——汤易看到)的存在,似乎并不能说有两个叙述者,而应当是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造成的,即:声音还是叙述者的声音,而眼光则是人物汤易的眼光。这种情况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还是非常常见的,声音和眼光的分离比统一更能凸显叙述者的存在和态度,统一则直接把读者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你说的引导语不也可以看成伪装的第一人称?而且声音和眼光的区分也可疑,在引导语里,声音和眼光都是叙述者的,接下来,声音和眼光都是汤易的。似乎不能说一个句子只有声音没有眼光或相反。

其实我要谈的并不是视角或客观化问题,而是难以把捉的一种东西,目前我称之为眼神,“视角”只是无从落笔之时的一个切入点吧。我发现虽然我们都反对“客观化”,下笔却容易拿客观化说事,似乎它真是什么问题。客观化对我不是问题,我在意的是毋宁说是“道理是否通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 12:39:00编辑过]

[/quote]

声音和眼光的区分,是叙事学理论的要求,我们中国学者往往不作此区分,比如陈平原。一句话当然有声音和眼光,但可以是叙述者的声音同时是人物的眼光的。

但这些说远了都是题外话。
支持你说的“道理是否通畅”——这个“道理”是指自己的道理吧?
作者: 马骥    时间: 2007-8-4 13:29
“ 关于“客观”,在叙述视角问题上,不少学者认为力求客观性缺乏意义,叙述视角必然是一个与主体性相关的概念。一个摄影机无角度无选择地拍摄,就算技术上可以做到完全客观,但并不能称之为作品。
我个人觉得,在写作中,“客观“其实只是“客观法”,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方法当然可能含有态度)。”

很对。
客观、现实、真实、客体,这几个词经常性地被混为一谈。
客观经常用于科学里面,为了保证观察研究的有效,这个词汇用于文学里面,也是理科思维对于文科思维经常性地、有趣的冒犯。不过后来,科学家海森堡自掘坟墓,证明了在微观世界里,观测者也会干扰观测物。
现实其实是写作者感觉上的思想体系,就是我描写的事物是否符合我理解的现实,或者我理解的符合现实主义的东西。所以,现实主义不可能真正现实,文革时的现实主义曾经被解释成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经验,作家出技巧。不只在中国,一听到“现实”这个词,在人们的概念中通常把它和历史、宏大叙事连接起来。
二十世纪以来,很多作者企图把写作从“现实”中解放出来,更愿意用“真实”这个词来思考写作问题。于是就有了普鲁斯特向内转的真实。除了普鲁斯特,法国还有着福楼拜的对真实理解的传统,所谓“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包法利夫人是真实的,就和我——福楼拜的存在一样的真实。”,其实仍然是在说,包法利夫人的真实不是对现实中某某夫人的模写(不是别人,就是我),甚至不是鲁迅所谓“杂取种种人”的那种现实主义的思维,而是强调了她是我主观生成的创造物,但这就是真实,写出来的就是真实。
所以有了后来的客体小说,也就是新小说,它取消了客观和主观的对立。客体当然是独立主观世界之外的存在,但是在现象学里,客体只有当它被看见时才成为客体。就像雷蒙·阿隆对萨特说的:“我的小同学,你瞧,如果你注视着这个玻璃杯并用哲学思想加以研究,那么,这个杯子就成了具有哲理性的客体。”如果粗暴地理解,就是客体既有客观性(被看见),又有主观性(促使意识形成现象)。现象是意识向外投射到事物表面的一种东西。正好前天采访罗伯格里耶,他引用了胡塞尔的话说:“意识没有内在。”

对应陈卫同学的这篇小说,可以说,它是貌似“客观”的,但不是现实主义的;汤易就是陈卫(哈哈),但至多是陈卫的画像;陈卫借用了一个冷漠的叙述者作为中介,但他的意识一直投射在他所描述的对象之上。
作者: neat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马骥在2005-9-4 18:28:21的发言:
“ 关于“客观”,在叙述视角问题上,不少学者认为力求客观性缺乏意义,叙述视角必然是一个与主体性相关的概念。一个摄影机无角度无选择地拍摄,就算技术上可以做到完全客观,但并不能称之为作品。
我个人觉得,在写作中,“客观“其实只是“客观法”,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方法当然可能含有态度)。”

很对。
客观、现实、真实、客体,这几个词经常性地被混为一谈。
客观经常用于科学里面,为了保证观察研究的有效,这个词汇用于文学里面,也是理科思维对于文科思维经常性地、有趣的冒犯。不过后来,科学家海森堡自掘坟墓,证明了在微观世界里,观测者也会干扰观测物。
现实其实是写作者感觉上的思想体系,就是我描写的事物是否符合我理解的现实,或者我理解的符合现实主义的东西。所以,现实主义不可能真正现实,文革时的现实主义曾经被解释成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经验,作家出技巧。不只在中国,一听到“现实”这个词,在人们的概念中通常把它和历史、宏大叙事连接起来。
二十世纪以来,很多作者企图把写作从“现实”中解放出来,更愿意用“真实”这个词来思考写作问题。于是就有了普鲁斯特向内转的真实。除了普鲁斯特,法国还有着福楼拜的对真实理解的传统,所谓“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包法利夫人是真实的,就和我——福楼拜的存在一样的真实。”,其实仍然是在说,包法利夫人的真实不是对现实中某某夫人的模写(不是别人,就是我),甚至不是鲁迅所谓“杂取种种人”的那种现实主义的思维,而是强调了她是我主观生成的创造物,但这就是真实,写出来的就是真实。
所以有了后来的客体小说,也就是新小说,它取消了客观和主观的对立。客体当然是独立主观世界之外的存在,但是在现象学里,客体只有当它被看见时才成为客体。就像雷蒙·阿隆对萨特说的:“我的小同学,你瞧,如果你注视着这个玻璃杯并用哲学思想加以研究,那么,这个杯子就成了具有哲理性的客体。”如果粗暴地理解,就是客体既有客观性(被看见),又有主观性(促使意识形成现象)。现象是意识向外投射到事物表面的一种东西。正好前天采访罗伯格里耶,他引用了胡塞尔的话说:“意识没有内在。”

对应陈卫同学的这篇小说,可以说,它是貌似“客观”的,但不是现实主义的;汤易就是陈卫(哈哈),但至多是陈卫的画像;陈卫借用了一个冷漠的叙述者作为中介,但他的意识一直投射在他所描述的对象之上。


前天看了《你是野兽》,对这篇的感受有所加强,下面的认识带有主观性:
客观一词自认为不光适用于研究领域,在创作过程中,小说也可建立起客观法则,我们可以假想使用类似绘画的比例、透视、和谐度。。。的法则来确保小说的精密和准确。当然这样的法则的建立甚至使用都有可能成为桎梏,但是我们只说假设——这样小说是否可以传授,完成一个写作者普遍基础之上的“高端基础”?好比我们素描,大家都会拿笔(普遍基础),但是有的人画出来的效果是照片(高端基础) ,有的人画出来的是灵魂(可望而不可及的好小说,但是他的基本要求是达到高端基础)。。。可以从陈卫的小说中总结出这样的类似法则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种“硬品质“——包括他无时不在的自觉的道德。
跳过现实,个人觉得小说中的“真实“是经验。一个好小说需要在细微处取信(哪怕是科幻武侠),也就是建立起读者的认同感,然后才能说 取得的效果。经验从印象得来。忠实的记录不是印象,印象这个词应该更多地和主观(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说一个作家要成为好的作家,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思考能力,故事本身成功,那么其中的思考就渗入得越深,这种“渗入”的功力来源于“印象的能力”。一个凡事莫不留下印象的人写出成功作品的机率要远远大于不懂观察的人。(我记得黑蓝的哪个斑竹说过:“多生活。“感同身受得很)。我听过一个比喻:经验是意识之室中用最细微的丝线织就的巨大蜘蛛网,捕捉每一颗随风飘入它怀中的微尘。如果把它深化,我想这样感性化地形容一下:经验是河边的一株草,它聆听河水的同时,又弯腰给风把脉,并且把它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启示。
我现在站在河边。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29
以下是引用neat在2005-9-13 9:08:41的发言:


前天看了《你是野兽》,对这篇的感受有所加强,下面的认识带有主观性:
客观一词自认为不光适用于研究领域,在创作过程中,小说也可建立起客观法则,我们可以假想使用类似绘画的比例、透视、和谐度。。。的法则来确保小说的精密和准确。当然这样的法则的建立甚至使用都有可能成为桎梏,但是我们只说假设——这样小说是否可以传授,完成一个写作者普遍基础之上的“高端基础”?好比我们素描,大家都会拿笔(普遍基础),但是有的人画出来的效果是照片(高端基础) ,有的人画出来的是灵魂(可望而不可及的好小说,但是他的基本要求是达到高端基础)。。。可以从陈卫的小说中总结出这样的类似法则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种“硬品质“——包括他无时不在的自觉的道德。
跳过现实,个人觉得小说中的“真实“是经验。一个好小说需要在细微处取信(哪怕是科幻武侠),也就是建立起读者的认同感,然后才能说 取得的效果。经验从印象得来。忠实的记录不是印象,印象这个词应该更多地和主观(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说一个作家要成为好的作家,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思考能力,故事本身成功,那么其中的思考就渗入得越深,这种“渗入”的功力来源于“印象的能力”。一个凡事莫不留下印象的人写出成功作品的机率要远远大于不懂观察的人。(我记得黑蓝的哪个斑竹说过:“多生活。“感同身受得很)。我听过一个比喻:经验是意识之室中用最细微的丝线织就的巨大蜘蛛网,捕捉每一颗随风飘入它怀中的微尘。如果把它深化,我想这样感性化地形容一下:经验是河边的一株草,它聆听河水的同时,又弯腰给风把脉,并且把它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启示。
我现在站在河边。


说的好。
作者: 罗子    时间: 2007-8-4 13:29
恭喜陈卫获得第X届黑蓝小说奖。

红包红包。。。
作者: 纪小齐    时间: 2007-8-4 13:29
挖,好多的回复啊。
作者: 四言    时间: 2007-8-4 13:30
以下是引用宇文光在2005-8-9 21:55:41的发言:

而我不同意凌丁的,是这个叙述者未必是“坚决”的。我的意思是,叙述者有时候背离了那个悠闲的旁观身份,而成了汤易自己。我的意思是,他去描写汤易的意识。有不少零星的例子,如“小门外的阳光比学校里暗,或者可能是,绿”。而更大篇幅的例子是这个:

“苏小叶跨进去,捞起裙子脱下短裤,汤易站着,两只手插在裤兜里,转着头向各处看,稻田,刚才苏小叶指着的那片树林,苏小叶在脱,鼹鼠的鞋子,苏小叶把短裤扔在旁边的草上,是个三角裤,卷皱在一起被草托着,白色的,有点旧,上面有几朵淡蓝的小花。”

两种叙述者形成了一定的反差。这反差的效果也许是有点负面的。不知道作者对此是否有意识。


阅读了好久也发现了这种在人称上的一点点不统一,而且这样的变换让阅读者有异样的感觉
作者: 崔益千    时间: 2007-8-4 13:30
蓝姑娘发了8月16号以来最具水准的一贴.
继续哦^^^
作者: 依依    时间: 2007-8-4 1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7-8-4 13:30
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6 10:38:55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冯与蓝在2005-10-25 23:07:11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5 19:53:51的发言:
  说实话,这篇小说无论是文字,还是文学的意识,以及虚构技巧,远远地差于垒技。垒技是一篇具有极高水平的小说。即使与世界上最杰出小说家的小说相比。
  


  什么是文学意识?
  什么是虚构技巧?
  世界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又是哪些?
  不要用貌似公允的语言表达偏见,观众又不是傻瓜。
[/quote]

既然不是傻瓜,自己去一一寻找答案呀。 什么是文学意识? 什么是虚构技巧?小说技术的书里也许找得到。 世界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又是哪些?我为了方便你,先告诉你,那里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里的作者差不多是。
[/quote]

其实我提的问题根本不是要你回答。
过了一晚上你头脑似乎清楚了一些,不过很可惜,对照你截然不同的表现,观众们都笑了。
作者: 依依    时间: 2007-8-4 1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7-8-4 13:30
看了你的表演,观众们都看出来了,你关心的肯定不是“小说”、“文学意识”......
作者: 浴火麻雀    时间: 2007-8-4 13:30
没有那么多关于某个特定句子以及表述方式的特别感觉啊,就觉得是经历了一场少年时代漂浮在正午白花花的阳光下的短暂猎奇,是那种在少年心里特别微妙,微妙得近乎令感觉停顿的感觉,故事虽然还要凭借叙述进行,但故事本身已经脱离了叙述,在空气中静悄悄地发展,动作就是动作,行为就是行为,都很干脆,没有技巧,甚至没有目的,好像就是为了呈现那天下午的实况,看完之后的印象,没有那么细节,就好像阅读也是白花花的,是透明的,是属于回忆的,具体而摘要的。
作者: 浴火麻雀    时间: 2007-8-4 13:30
没有那么多关于某个特定句子以及表述方式的特别感觉啊,就觉得是经历了一场少年时代漂浮在正午白花花的阳光下的短暂猎奇,是那种在少年心里特别微妙,微妙得近乎令感觉停顿的感觉,故事虽然还要凭借叙述进行,但故事本身已经脱离了叙述,在空气中静悄悄地发展,动作就是动作,行为就是行为,都很干脆,没有技巧,甚至没有目的,好像就是为了呈现那天下午的实况,看完之后的印象,没有那么细节,就好像阅读也是白花花的,是透明的,是属于回忆的,具体而摘要的。
作者: 依依    时间: 2007-8-4 1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7-8-4 13:30
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5 19:53:51的发言:
说实话,这篇小说无论是文字,还是文学的意识,以及虚构技巧,远远地差于垒技。垒技是一篇具有极高水平的小说。即使与世界上最杰出小说家的小说相比。


什么是文学意识?
什么是虚构技巧?
世界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又是哪些?
不要用貌似公允的语言表达偏见,观众又不是傻瓜。
作者: 依依    时间: 2007-8-4 1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7-8-4 13:30
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6 11:08:05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冯与蓝在2005-10-26 10:52:17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6 10:38:55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冯与蓝在2005-10-25 23:07:11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5 19:53:51的发言:
    说实话,这篇小说无论是文字,还是文学的意识,以及虚构技巧,远远地差于垒技。垒技是一篇具有极高水平的小说。即使与世界上最杰出小说家的小说相比。
   


    什么是文学意识?
    什么是虚构技巧?
    世界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又是哪些?
    不要用貌似公允的语言表达偏见,观众又不是傻瓜。
   [/quote]

   既然不是傻瓜,自己去一一寻找答案呀。 什么是文学意识? 什么是虚构技巧?小说技术的书里也许找得到。 世界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又是哪些?我为了方便你,先告诉你,那里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里的作者差不多是。
  [/quote]

  其实我提的问题根本不是要你回答。
  过了一晚上你头脑似乎清楚了一些,不过很可惜,对照你截然不同的表现,观众们都笑了。
[/quote]

观众们?你一个人在笑吧,强奸民意吧?
你对黑篮和网站的版主们有好感,我完全理解。
[/quote]

哦,原来你是这么一个逻辑:
斑竹得奖,是评委偏袒;观众发言,是观众偏心……是这么一个思路吧。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那就不要搬出文学理论来了,还是这句大白话更适合你——
心术不正的人,看什么都是歪的。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7-8-4 13:30
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6 11:21:16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井井回在2005-10-26 11:15:11的发言:
看了你的表演,观众们都看出来了,你关心的肯定不是“小说”、“文学意识”......


你也不是关心小说,你关心的是与小说有关的表演。
[/quote]

你这么不遗余力地表演,大家不关心也难啊。
作者: 依依    时间: 2007-8-4 1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灰石    时间: 2007-8-4 13:30
好久没有上来了。今天刚好工作不是很忙,问候。这个小说挺喜欢。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7-8-4 13:30
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6 11:08:05的发言:
你对黑篮和网站的版主们有好感,我完全理解。


你对黑蓝和网站的版主们有恶感,我完全不能理解。你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呆下去还要像唐僧一样唧唧歪歪?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7-8-4 13:30
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6 16:46:35的发言:
看来你作为观众还真不合格呀。

发几句有关评奖的话就是表演喽。(我与垒技作者没有任何关系,至今不知他是何方人)

按这个逻辑,我可以认为你是黑蓝网站的义务打手吗?


急了急了,连“打手”二字都出来了。原来真是打着你了?
名字里面有“黑”的地方,难道就是“黑”社会了。
你既然是演员,就请慎谈逻辑。
作者: 依依    时间: 2007-8-4 1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7-8-4 13:30
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7 8:32:1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冯与蓝在2005-10-26 20:21:18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6 16:46:35的发言:
  看来你作为观众还真不合格呀。

   发几句有关评奖的话就是表演喽。(我与垒技作者没有任何关系,至今不知他是何方人)

   按这个逻辑,我可以认为你是黑蓝网站的义务打手吗?
  


  急了急了,连“打手”二字都出来了。原来真是打着你了?
  名字里面有“黑”的地方,难道就是“黑”社会了。
  你既然是演员,就请慎谈逻辑。
  
[/quote]

我是演员,你必然是打手了。要么都成立,要么都不成立。

看来,在中国,不单纯在网外的政治上,就是在网上,对一个小小的小说奖讽刺挖苦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三二版主前来抨击外,还有你这样的义勇军啊。


[/quote]

一个命题是否“成立”,不是你说了就算的。
你看你的毛病又来了,东拉西扯,什么网外政治,什么中国问题……需要摆这么多虚头虚脑的东西吗,让我来替你总结一下吧,彰显你用心的无外乎如下词组:
“一个小小的小说奖”
“讽刺挖苦”
呵呵,早说了和你不用谈文学理论,你还非得把自己想成正义之光,累不累啊。
作者: 依依    时间: 2007-8-4 1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7-8-4 13:30
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7 10:59:11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冯与蓝在2005-10-27 9:35:03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7 8:32:1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冯与蓝在2005-10-26 20:21:18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依依在2005-10-26 16:46:35的发言:
    看来你作为观众还真不合格呀。

     发几句有关评奖的话就是表演喽。(我与垒技作者没有任何关系,至今不知他是何方人)

     按这个逻辑,我可以认为你是黑蓝网站的义务打手吗?
   


与狼呵,你好厉害哟。   急了急了,连“打手”二字都出来了。原来真是打着你了?
    名字里面有“黑”的地方,难道就是“黑”社会了。
    你既然是演员,就请慎谈逻辑。
   
   [/quote]

   我是演员,你必然是打手了。要么都成立,要么都不成立。

   看来,在中国,不单纯在网外的政治上,就是在网上,对一个小小的小说奖讽刺挖苦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三二版主前来抨击外,还有你这样的义勇军啊。

   
  [/quote]

  一个命题是否“成立”,不是你说了就算的。
  你看你的毛病又来了,东拉西扯,什么网外政治,什么中国问题……需要摆这么多虚头虚脑的东西吗,让我来替你总结一下吧,彰显你用心的无外乎如下词组:
  “一个小小的小说奖”
  “讽刺挖苦”
  呵呵,早说了和你不用谈文学理论,你还非得把自己想成正义之光,累不累啊。
[/quote]


与郎啊,你好厉害呀。我的确对这次的“一个小小的小说奖”作了“讽刺挖苦”。被你看出来了。但你知道吗?讽刺挖苦,如果让人没有感觉,说明挖苦的对象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可以指责的,有可能显得很宽容与无谓,甚至是有优越感。如果让人有感觉,不舒服,显然被讽刺和挖苦的对象有不足啊。

当然,我要把自己想成正义之光,肯定会累,我怎么去想呢?


[em12][em12][em13][em13]
[/quote]

免了,无论你做鬼脸,还是吐舌头,都不会给人以可爱的感觉。字里行间的“恶意”,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或头像可以掩盖的。
两天帖子跟下来,你的水平我也可以想象了,你要是不服气,不妨把你的作品贴出来,让大家鉴赏一下吧。
作者: 艾舍尔    时间: 2007-8-4 13:30
陈卫先生的这篇小说可以当作字帖来“读”!
作者: 谬K    时间: 2007-8-4 13:31
<>读这样的小说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疲惫 倒是后面的跟贴 让人不得不加速脑子的转速和才学方可读得懂几分 拖泥带水的理解</P>
<>我几乎是一刹那间就掉进了小说的高潮里 很敏感的两个字 日逼 我的脑子开始哄热 试着拿来理解文章的题目 杀死老师。。。虽然逃课已经可以说是杀死老师一般——我觉得违背了教师们的教学意图,在这样的题目下面 我不得不苟且关系上 他们的行为让我感觉很有趣 相当的想笑 我觉得这是种很纯朴的 干净的 朦胧的性行为 是处于一种无事可干 却充满好奇下的行为 很有趣 整个过程都让我看得很利索 这样的性 不带半点累赘 甚至 一种谦虚都在里面潜行 </P>
<>这个小说没什么高度 乡村间 学校外 春下之间 阳光之下的三个初中学生的一点故事 我们读完了 不带半点遗憾 不带任何羞涩的读完 挺好的小说 </P>
作者: 叶铭    时间: 2007-8-4 13:31
为什么要起这个题目
作者: 半月庄    时间: 2007-8-4 13:32
<>“这个小说没什么高度”</P>
[em01]
作者: 吴怀尧    时间: 2007-8-4 13:38
再°读。[em05]
作者: 老残    时间: 2007-8-4 13:40
这篇,我看了几次,每次看前面几段,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就好象相机的镜头突然拉近了,让我有种用自己的鼻尖对着对方鼻尖的感觉,紧张,且呼吸困难。但是过了这几段后,就舒服了。也许是后面的文字,都是在“相机”的正常焦距内吧。
作者: candyman    时间: 2007-8-4 13:44
<p>我买了你的书哦.</p><p></p><p></p><p>很是喜欢.</p><p></p>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7-8-4 13:57
轻柔,安宁,小说的整体氛围就像是初夏的夜晚。阅读过后,似乎小说技法之类的探讨对于我已无用,只能体会阅读时以及阅读最后的潮汐,让人流连忘返。
作者: 小村    时间: 2007-8-4 13:58
<p>好么? 这样的小说</p><p>怀疑</p>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58
你可以把你觉得不好的方面大略说一说的。既然怀疑,肯定有疑点的。
作者: burnman    时间: 2007-8-4 13:58
<p>智商</p><p>起码是文学智商</p><p>高</p>
作者: 阿里不达    时间: 2007-10-11 11:41
<p>昨天路过黑蓝,没注册,不让看精华帖,于是注册了上来看。</p><p>郁闷,倒是后面的跟帖有意思。。。你们谈论的东西抽象到没事找事的地步,佩服。。。</p>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10-12 14:0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阿里不达</i>在2007-10-11 11:41:45的发言:</b><br /><p>昨天路过黑蓝,没注册,不让看精华帖,于是注册了上来看。</p><p>郁闷,倒是后面的跟帖有意思。。。你们谈论的东西抽象到没事找事的地步,佩服。。。</p></div><p></p><p>&nbsp;多新鲜啊,这样的东西要是傻子都觉得好看,那我倒奇怪了。</p><p>设精华就是为了让闲逛的别瞎耽误工夫。喜欢看小说版,再注册看精华。</p>
作者: 阿里不达    时间: 2007-10-12 15:27
<p>这世界喜欢限制别人言论的人还真他妈的多,你敢开坛我就敢看,</p><p>楼上的别倚老卖老,如果你是傻子没人会笑话你的</p>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10-12 16:2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阿里不达</i>在2007-10-12 15:27:48的发言:</b><br /><p>这世界喜欢限制别人言论的人还真他妈的多,你敢开坛我就敢看,</p><p>楼上的别倚老卖老,如果你是傻子没人会笑话你的</p></div><p>我没限制你。只是表达一下我瞧不起你。 </p><p>我特奇怪那种不管什么东西是不是看不懂、都要在上面挤一点屎的人,跟苍蝇一样讨厌。</p><p>你看完过这里的一篇小说么?</p><p>——再说一遍,我没限制你啊。</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92177752[/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六点亡羊    时间: 2007-10-12 16:56
<p>又是一个受过伤害的哥们的马甲……汪铁,咱走吧。</p>
作者: 阿里不达    时间: 2007-10-15 1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生铁</i>在2007-10-12 16:26:44的发言:</b><br /><p>我没限制你。只是表达一下我瞧不起你。 </p><p>我特奇怪那种不管什么东西是不是看不懂、都要在上面挤一点屎的人,跟苍蝇一样讨厌。</p><p>你看完过这里的一篇小说么?</p><p>——再说一遍,我没限制你啊。</p></div><p></p><p>小说看了很多,对这篇感兴趣才留言的,懂不懂是我的事,说不说话是我的事,</p><p>不过我很敬佩你这样粗俗的家伙也可以混到版主,真不知道狗眼里看到的东西是什么,不过被狗瞧不起到没什么,总好过被狗咬……</p><p>不过有一点你做的很好,谢谢你没限制别“人”!!</p>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10-15 11:28
<p>哈哈哈。你这话倒把我给逗乐了。</p><p>真乐了。</p>
作者: 欲望的旋涡    时间: 2007-10-26 18:51
<p>汪铁,你很粗俗!</p><p>“我热爱文学……”</p><p>“我晕!”</p>
作者: 艾哲雪    时间: 2007-10-28 01:40
<p>呃……</p><p>“你这烂人。”</p><p>“烂人!”</p><p></p><p>“这月的大姨妈,和以前的不一样——”</p>
作者: 忘我洗澡    时间: 2007-11-24 09:39
太费眼睛了,看的我头昏,还是先复制到word上
作者: 阿齐呢    时间: 2007-12-1 19:28
<p>你们都把我逗乐了。</p><p>其实有时后面的跟帖真的很牵强,你们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是不是都有装逼的时候,一种故作姿态的评论,一种伪深度评论?</p>
作者: 曾柔    时间: 2007-12-4 23:3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阿齐呢</i>在2007-12-01 19:28:26的发言:</b><br /><p>你们都把我逗乐了。</p><p>其实有时后面的跟帖真的很牵强,你们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是不是都有装逼的时候,一种故作姿态的评论,一种伪深度评论?</p></div><p></p>装逼的形式有很多种,,故作姿态也有很多种哦,,以此类推,,,上面这段应该也算一种。。
作者: jololo    时间: 2008-5-17 16:37
比方枪枪厉害。
作者: 胡搞搞    时间: 2008-6-13 03:01
http://v.blog.sohu.com/fo/v4/1175465
作者: 小赃藏    时间: 2008-7-4 22:53

作者: jololo    时间: 2008-8-10 08:20
很长时间没有看小说了。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08-10-24 00:01
可惜,讨论没有深入下去。总是有捣乱的。[em35][em35][em35]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1-8-24 11:28
翻上来,用手机看着方便。
作者: 蓝风    时间: 2011-8-24 11:31
恩,正找这篇要看呢,谢陶北老师了。
作者: 水鬼    时间: 2011-8-24 15:27
老帖就没必要翻了吧?
作者: 庄秋    时间: 2011-10-16 16:36
战国时期公孙龙先生留下一个命题,说一块又白又坚硬的石头,你要么同时认识它的坚硬和石头,要么认识到它的白和石头
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是,没有认识到石头,却发现了它的坚硬和白
观察视角(很细腻舒缓)但是始终绕开事件的主体——或者说是绕开了“预期”的事件主体
冷暴力的行文风格(关于性、关于一种天真的无知——“我年龄还没到。我堂姐说,要到22岁才会怀孕。”、关于回忆)让我微感震惊
人物背后的世界暧昧不明,却很值得人做些猜测——所谓表面的世界无论是虚假还是真实,都是内在世界的外化,这一点无论如何也无法逃避——那么这些学生(或者孩子)们,究竟在什么样的世界中呢?
这是篇读起来可能会让人打不起精神但是很经得住想的文章
首次阅读陈卫老师文章,膜拜下

作者: 昌阳弓子    时间: 2011-10-26 02:28
开头那个俄罗斯民谚和小说里的人物乃至整篇小说的关系确实微妙。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1-10-26 17:43
昌阳弓子 发表于 2011-10-26 02:28
开头那个俄罗斯民谚和小说里的人物乃至整篇小说的关系确实微妙。

许多年之后,这个题记才让我想到,爱惜名声要从年少时,可少年常常一不小心无意识地莫名其妙的就玷污了自己的名声,唉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11-20 16:11
这个过瘾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11-20 22:23
关于抒情:
唯一的原因就是在于这一切发生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一个虚构的现实中,它的纯度在于那些与此世相关的因素都被像杂质一样抽空了,换成了另外的样子与结构投身到那些虚构的世界里,而且充满了生机。看不出任何抒情的迹象,然而整个叙述的过程中又似乎无处没有抒情的气息,它们仿佛空气一般地存在着,无味无色无形,它们从人物的话语与行动间微妙地透露出来,构成了低沉在似是而非的情节之流的下面,更深的地方,无可触及,却又于幽深中微荡着有温暖暗光的波纹。这是从狭路中出来后的一次深呼吸吧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11-21 12:22
引用
非常喜爱的有好几处,对话当然非常好,匀称。舒服。节奏自然。我钟意的是鼹鼠和汤易在作业本上写了好多NO以及汤易之前一个人在教室发抖的那段,共同的特点是出现的位置非常好,是恰准时机的出现和暗示。这些非常有作者个人特色和风格,或者也可能是特别在意和用力处理的地方,是善用的招数,但很慎重。同样的例子出现在《你是野兽》结束时的描写。这些是烙印,却是细微之处,是光从门缝中忽然射穿黑暗的最前端。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11-21 15:53
陈卫:对我来说,更具挑战性的其实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我为什么在“偏离”时只选择了汤易,而基本上一点都没顾及苏小叶和鼹鼠。这看起来一方面有技术上的刻意责难,另一方面我觉得难度很可能非常大,我在整个过程中没敢在这个小说里实施,是觉得这可能并非效果的必需,也会为技术而技术了。但这都不是绝对,都还存在在将来适合的机会里尝试的可能。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11-21 15:53
“纯客观”、纯外在、极度冷漠的语言,其本质上的幻象性还在于:无论是在写作过程中所能感知的,还是事后经过严格分析所能得出的结论,都能发现:这种语言或视角实际上比任何时刻都要更“主观”,都更具备作者的“介入”。正因为没有了“我”,所以“我”才必须“介入”一切。这种经验真能让人感到罗伯—格里耶所说的“最大的客观就是最彻底的主观”(大意)的正确,尽管我并不认重他其他很多观点特别是他的文学语言。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11-21 16:09
凌丁:
关于“客观”,在叙述视角问题上,不少学者认为力求客观性缺乏意义,叙述视角必然是一个与主体性相关的概念。一个摄影机无角度无选择地拍摄,就算技术上可以做到完全客观,但并不能称之为作品。
我个人觉得,在写作中,“客观“其实只是“客观法”,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方法当然可能含有态度)。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11-21 16:33
neat:
跳过现实,个人觉得小说中的“真实“是经验。一个好小说需要在细微处取信(哪怕是科幻武侠),也就是建立起读者的认同感,然后才能说 取得的效果。经验从印象得来。忠实的记录不是印象,印象这个词应该更多地和主观(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说一个作家要成为好的作家,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思考能力,故事本身成功,那么其中的思考就渗入得越深,这种“渗入”的功力来源于“印象的能力”。一个凡事莫不留下印象的人写出成功作品的机率要远远大于不懂观察的人。(我记得黑蓝的哪个斑竹说过:“多生活。“感同身受得很)。我听过一个比喻:经验是意识之室中用最细微的丝线织就的巨大蜘蛛网,捕捉每一颗随风飘入它怀中的微尘。如果把它深化,我想这样感性化地形容一下:经验是河边的一株草,它聆听河水的同时,又弯腰给风把脉,并且把它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启示。
我现在站在河边。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