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九月话题】你的小说保质期是多久? [打印本页]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9-12 10:56
标题: 【九月话题】你的小说保质期是多久?
<p>前两天去参观了首都博物馆的“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的展览。</p><p></p><p>其中最耀目的当属希腊人物雕塑。历经2000多年,仍然神色逼人。且不说公元元年前后的那些仿制品看起来神韵远逊。我甚至觉得,就是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对人体的塑造和美化,对造型美的理解,都没有达到那个时代艺术家的水准。</p><p>尽管中国人不乐意承认古希腊的造型艺术远超古中国,但是,如今,我可以和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面对面,但我却无法看到老子和孔子的容貌。</p><p></p><p>这些人物雕塑,在艺术上是永恒的。</p><p>我想谈的就是关于“永恒性”的话题。</p><p>固然,当时的艺术家,他们在制做这些艺术作品的时候,是受到宗教激情的感召。但我认为那绝不是成就这些永恒艺术品的决定性因素。</p><p>我坚信,2400年甚至2500年前的艺术家在雕塑这些作品的时候,是为了“美”本身而做出了努力。</p><p>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这些永恒的作品正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才保留了永恒的美。</p><p></p><p>如果说文革招贴画、美国的流行歌曲,在数百年后(甚至说大一些,上千年),也可具有非凡的价值,那么这样的价值更是文化历史和社会历史上的价值,而并非这些作品在艺术美本身上具有的成就。</p><p>但古希腊的这些雕塑和它们不同,它所辐射出的艺术本身的能量,远远超过了它们在社会历史研究方面的价值。</p><p>------------------------------------------------</p><p>小说作为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如何能保证它的长久性?</p><p>为什么有的经典著作,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丧失了它曾经的影响力,而另一些却没有?</p><p>为什么中国当代轰动一时的作品每隔10-15年后,就显得幼稚可笑到无以复加?</p><p></p><p>当我凭着本能,步履蹒跚地终于能完整地写成一个看起来好象是小说的东西后,对小说终于有了入门的认识后,我首要思考的,就是自己的这些习作,究竟能保持多少年,看起来不至于那么可笑?</p><p>一个小说的保质期能有多久?是什么决定了它的保质期?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p><p></p><p>一篇歌颂社会公德、一篇批判不符合社会公德的人或行为的作品,显然保质期是很短的。</p><p>退一步说,由于描写社会现世问题的作品而引起社会轰动的效应。那么实际上,真正关注它的人并不是出于欣赏文学艺术的角度。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轰动一时的作品,正是因此而留名,也正是因此而变得异常幼稚可笑的。</p><p></p><p>当一个作者想要表达一个明显的意图、想要表达某种对生存状态的不满时,作品的艺术保质期是否就会降下来呢?</p><p></p><p>决定一个作品的保质期的,当然还牵涉到创作者个体的艺术眼光、社会整体的艺术水准、经济发展水平等很多其他的因素,但是我想表达的是,不把小说创作的语言、结构、表现形式当作小说创作时的全部灵魂和全部目的,而仅仅将它们作为小说创作的手段、而反过来将表达一种观点、一种观念、一种抗议作为目的时,这个小说,很可能就有很短的保质期。</p><p></p><p>我理论基础差,只谈一下自己的所感。欢迎高手来跟贴。</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9565977[/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不有    时间: 2007-9-12 11:00
<p>我不是高手。。。。</p><p>波普说:他做的是些没有名字的东西。。。。</p>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9-12 11:05
<p>这是个很大的我驾御不了的话题。</p><p></p><p>比如,再过2000年,波普艺术和古希腊人像雕塑,哪个更有艺术价值?更能引起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共鸣?</p><p>如果是后者,是否意味着,只有对真实本身的复制,才是人们最感兴趣的?</p><p>那么《堂·吉诃德》和《变形记》呢?那么《追忆似水年华》和《嫉妒》呢?</p><p>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人们对它们的遗忘速度?</p>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7-9-12 11:26
看着那些伟大巨牛的久远的艺术,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大意是这样——恐龙消失了之后,草原上依旧生机勃勃。。。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7-9-12 11:29
<p>泛泛地说,许多中国(过期)小说,往往跟时代结合得特别紧密,这是中国多年来“文以载道”思维落下的后遗症,这样的作品,不客气地说,是“时代的寄生虫”,比如“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反思文学”等等。它们的走红,实际上——我觉得——跟文学本身不多大关系。</p><p>中国小说另一种系统是对技术、观念的仿制,那随着这些技术、观念的“落伍”,被更新,这一类小说也就褪去了颜色。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先锋文学”、“意识流”等等。这一类小说的走红,其实也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时代需要”。</p><p>比起国外的“经典小说”,中国的小说通常有“外来植入”的痕迹,也就是说,那些小说的出产,并不完全是因为出于小说的需要,更多的是小说之外的东西的需要。而许多国外经典小说,我觉得,它们是“由内而外”的,因此生命力更强。说句题外话,中国的小说(流派),在命名出来之前已经有了命名,而国外的小说(流派),在命名出来后,作者还是不承认命名,这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区别。</p><p>所以谈到小说的保质期,我总觉得,我们没法给小说算命,但可以尽量把质料做得纯净些:作品要出自小说、文学本身。——嗯,一般说来,越是纯净的物质,保质期也就越是会长一些吧……</p>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7-9-12 11:30
哦。我也不是高手……
作者: tutulong    时间: 2007-9-12 11:44
<p>说的真好!表达出了些我想表达又没表达出来的意思。</p><p>“一个小说的保质期能有多久?是什么决定了它的保质期?”这个是问。</p><p></p><p>“一篇歌颂社会公德、一篇批判不符合社会公德的人或行为的作品,显然保质期是很短的。”这个是部分的回答。但可以引伸出顾说的这些。这样就挺全面了——</p><p>我觉得这个就是衡量艺术水准的尺子,也是出发点;不过某种程度上,有了一个好的出发点无论水准高低都是可以原谅的,甚至都是漂亮的。</p>
作者: 目目连    时间: 2007-9-12 12:36
<p>一篇歌颂社会公德、一篇批判不符合社会公德的人或行为的作品,可能会有历史价值吧。。。</p><p>好像画家,可能像达芬奇那种会更纯粹一些吧,也有的反映时代的画,但我总觉得,最后让它们不那么快被遗忘的,还是上面的艺术价值,就好像那些画的很烂的同样反映时代、社会问题的画,大多会被遗忘的快一些。。(不过有可能在历史书上看见它们)</p>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7-9-12 19:16
<p>纯粹的东西应该流传的时间更加的长久。不管是艺术品还是小说,夹杂的东西太多太复杂,可能会一时吸引眼球,但是经不住反复的品读。因为复杂的东西内里的东西很多,但是都很短视。</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12 20:2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亢蒙</i>在2007-09-12 19:16:40的发言:</b><br /><p>纯粹的东西应该流传的时间更加的长久。不管是艺术品还是小说,夹杂的东西太多太复杂,可能会一时吸引眼球,但是经不住反复的品读。因为复杂的东西内里的东西很多,但是都很短视。</p></div><p></p>有点问题。纯净也好,纯粹也好,我想都是不排斥复杂的。文学怎么可能会去排斥“复杂”呢?它排斥的是“平庸”,复杂是无罪的吧。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9-12 21:44
对复杂的定义不同吧。亢蒙的意思我也能理解。
作者: 毛大头    时间: 2007-9-12 22:17
<p>你们都不是高手,看来高手就剩我一个了</p><p></p>
作者: 毛大头    时间: 2007-9-12 22:18
<p>不怎么相信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品</p><p>宁愿相信文以载道这个说法,你讨厌这文以载道那是因为有太多投机分子</p><p>反正,一件艺术品是跟时代精神紧密相联的,过了好多年,我们才发现他的纯度,我说不太清楚</p><p>还有,我一直想说的,就是没敢说,为什么黑蓝小说版里的置顶的小说我都看不下去,反正有很多举世公认的优秀作品我都是压迫着自己看下去的,这样是不是有点问题</p>
作者: 毛大头    时间: 2007-9-12 22:19
越说越糊涂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9-12 22:43
<p>这样是不是有点问题</p><p></p><p>这还不简单?因为你水平不够啊。挖哈哈哈哈!</p>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7-9-12 22:48
<p>我觉得从世界的角度去比心态可能要好点儿,比如希腊的雕像,也就希腊有。各个国家产物不同。<br />中国这次变化太巨大,跨越太大,断层也很多很多,现代几乎没法儿说。活着的更别说了。</p>
作者: 尚方翊剑    时间: 2007-9-12 23:2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毛大头</i>在2007-09-12 22:18:09的发言:</b> <p>宁愿相信文以载道这个说法,你讨厌这文以载道那是因为有太多投机分子</p><p>反正,一件艺术品是跟时代精神紧密相联的,过了好多年,我们才发现他的纯度,我说不太清楚</p></div><p>我想起了17年电影以及孙瑜导演的《武训传》,要知道这部电影公映后先是得到了社会普遍赞扬然后51年《人民日报》毛老人家一篇提出污蔑农民革命污蔑历史污蔑中国民族是反动宣传的社论炸开了文艺整风运动。这还没到文革呢,时代精神这个词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太恐怖了,不要乱用。</p>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7-9-12 23:5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毛大头</i>在2007-09-12 22:18:09的发言:</b><br /><p>不怎么相信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品</p><p>宁愿相信文以载道这个说法,你讨厌这文以载道那是因为有太多投机分子</p><p>反正,一件艺术品是跟时代精神紧密相联的,过了好多年,我们才发现他的纯度,我说不太清楚</p><p>还有,我一直想说的,就是没敢说,为什么黑蓝小说版里的置顶的小说我都看不下去,反正有很多举世公认的优秀作品我都是压迫着自己看下去的,这样是不是有点问题</p></div><p>嗯,当然你可以用另外的视角解释“文以载道”一词中的“道”的意思。不过,在通常意义下“文以载道”是什么意思,似乎用不着特别强调。在通常意义下写“文以载道”的“文学”,那才是投机分子,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好多。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常常可以见到刊物编辑对作者说“写一些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小说,刊物需要这样的”,到了九十年代,刊物又说“写一些反映人性解放的小说”。——不知道这算不算“投机分子”。 </p><p>所谓从小说、文学内部出发,并不能简单、片面、粗暴地等同于“为艺术而艺术”。非此即彼、不是“文以载道”就是“为艺术而艺术”这种思路,很害人。 </p><p>从小说、文学内部出发的作品,并不排斥它在客观上会跟“时代”发生关系,也不排斥它能反映一定时期的精神。然而这并不能说它是因为“跟时代精神紧密相联”所以才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从文学内部出发了,才让“我们”在多年后能发现它的纯度。甚至也正因为它从文学内部出发,它所反映的、“跟时代精神紧密相联”才能被人们在最大程度上接受,并理解。</p>
作者: 毛大头    时间: 2007-9-13 02:2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顾耀峰</i>在2007-09-12 23:56:56的发言:</b><br /><p>嗯,当然你可以用另外的视角解释“文以载道”一词中的“道”的意思。不过,在通常意义下“文以载道”是什么意思,似乎用不着特别强调。</p></div><p>认真的说下 </p><p>通常意义下“文以载道”的实际上是变质了的,看看哪篇优秀的小说没有载过道呢 </p><p>&nbsp; </p><p>什么是自发性写作呢?考虑的太多,就是往里面加防腐剂,实际上已经不纯了 </p><p>反正我是这样认为,什么样的环境产生什么样东西,个人的努力全是白费,</p>
作者: 毛大头    时间: 2007-9-13 02:34
我讲不清其他道道来[em36][em23]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7-9-13 09:4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毛大头</i>在2007-09-13 02:28:27的发言:</b><br /><p>认真的说下 </p><p>通常意义下“文以载道”的实际上是变质了的,看看哪篇优秀的小说没有载过道呢 </p><p>&nbsp; </p><p>什么是自发性写作呢?考虑的太多,就是往里面加防腐剂,实际上已经不纯了 </p><p>反正我是这样认为,什么样的环境产生什么样东西,个人的努力全是白费,</p></div><p>呵……载过“道”和“文以载道”性质上完全不同。 </p><p>其他的概念,就不一一说了。</p>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9-14 16:52
其实又有多少人还在看一百年前的东西?很多问题总是同一的。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7-9-14 17:08
<p>主要是100年前的东西保存下来的少了。</p><p>保存下来的,你看,唐诗宋词不也还在看嘛。《金瓶梅》也还在看嘛。</p>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9-14 17:16
<p>但又有多少人比较全面的阅读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呢,很多人谈《金瓶梅》,谈《四大名著》,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认真的读过。没有读过,却相信他们是经典。这种现象总让人觉得不对劲。</p>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7-9-14 17:39
<p>作为书籍出版、流通领域所谈的“经典”,和文学意义上的“经典”,有不同之处。前者,可以不通过阅读就能被人相信是“经典”,比方四大名著和三言两拍和聊斋志异和金瓶梅等等,现象本身已经证明了它们就是书籍出版、流通领域内的“经典”。</p><p></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15 01:5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袁群</i>在2007-09-14 16:52:37的发言:</b><br />其实又有多少人还在看一百年前的东西?很多问题总是同一的。</div><p></p>很多,相当多的人在看啊。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9-15 13:21
<p>中国人多嘛,绝对值自然高.</p>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9-15 18:32
一般情况下,产品的保质期,与生产工艺水平有关。至于小说的保质期,应该与其自我完备度、神秘度有关,如果它借助了它身处的时代的能量,同时又没被那个时代所吞噬,或者说刺激了时代的神经却没有被那个时代轻易就收编接纳,对于正襟危坐的时代文明来说,它总是显得不够规矩、不够懂事,隐含着某种坚硬的品质;而对于轻率张扬而又粗糙不喜检点的流俗时尚来说,它又明显太过复杂、没道理,难以亲昵言欢。它总是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得陌生起来,文学史家们反复咀嚼之后,要么小心将它放到历史里的某个位置,要么干脆就丢到历史外的洞穴里,但不管怎么说,总会有人重新找到它,挖出来,跟文物似的,看上去又挺新。
作者: shep    时间: 2007-9-18 00:45
引用一句芥川说的话,"所谓单纯,就是复杂到了极点的单纯....绞出来的单纯".
作者: 鲟苗    时间: 2008-3-11 19:16
<p>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人们对它们的遗忘速度?</p><p></p><p>对啊,是咩呢,</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