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绝句 [打印本页]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0-10-21 00:48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点金钱 才能浏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10-21 10:35
扫了眼结构,觉得和open一样,又是立标杆的作品。打印细看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0-10-21 10:46
看了一遍,没怎么看懂,意象比较密集,阅读的时候可能不自觉地调动了太多联想,以致有点抓不住故事主线的感觉。不过我发现这种古典题材的小说对话上的确还是用古白话好些,我写《失身》的时候就在对话风格上摇摆不定,《绝句》的古白话风格对话,倒是蛮贴切古典题材气质的,值得借鉴。。。

提个小纰漏:“默默的就想应个景,吹个美轮美奂的曲子。”美轮美奂是特指建筑、装饰的词语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0-10-21 16:11
你是不是特指“秋高无解”这一章的对话,只看了这一章,还是你电脑上只有这一章。

美轮美奂没什么问题,太没问题了
作者: 威廉爱德华    时间: 2010-10-21 16:48
看了一遍,说实话,读的很累,没看太懂。不过很喜欢有些句子,比如“落于地面的叶片及不及风中飞舞的叶片。雕花书案的青龙木及不及做棺材的南方松木。”

另,美轮美奂:古时形容房屋建筑的高大,众多与宏丽。现也常用来形容人家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美轮美奂本只形容建筑之美。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0-10-21 17:44
天才要变!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0-10-21 18:31
你是不是特指“秋高无解”这一章的对话,只看了这一章,还是你电脑上只有这一章。

美轮美奂没什么问题,太没问题了
黑天才 发表于 2010-10-21 16:11


嗯可能那一章体现得比较明显,所以读的时候心里就想还是该用这样的对话好些。全文我是读完了的。
作者: asui1003    时间: 2010-10-21 22:26
只读了开头几章,今晚是读不完了。我几乎没读过类似的小说,但感觉这运用章节的方法,似乎使结构变得灵活自如了,又不至散掉。对于这种类诗的文体,我虽不太懂欣赏,但深怀敬畏。
作者: 法半夏    时间: 2010-10-22 14:33
我看这个小说花了五个小时,可能我比较用心一点。关于陶北说的要变,我觉得洪洋这篇小说的变化是很大的。美轮美奂这个词,我也觉得用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哪怕它现在依然只能用来形容建筑,我依然觉得没有问题。至于说用古话来演绎对话,我觉得。。。。。。。。。。。。。
作者: 吴学俊    时间: 2010-10-22 14:58
“美轮美奂”的新用法(网友来稿)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美轮美奂”的新用法(网友来稿) 2004-02-03



陈林森

“美轮美奂”在成语词典里的解释一般是:形容建筑物的众多、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送贺礼)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例如:“学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卖国自肥,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这个美奂美轮的汉奸住宅付之一炬。”(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参见《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

但是近年来,这个成语的含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经不再专门形容建筑物,而是泛指事物的美丽、美好。如:

1. 我为之叹服,美轮美奂的古人!至情至性的古人!(《人民文学》2000/10)

2. 在007系列的正宗第一集《第七号情报员》中,邦女郎乌苏拉·安德鲁丝身着白色泳衣如出水芙蓉般的经典画面,性感撩人的姿态,美轮美奂的容貌,高挑健美的身材,奠定了邦德女郎在007电影的重要地位(网易社区2001/1/20)

3. 总决赛舞台美轮美奂,凸显的正是“丝绸之路”的主题。(《羊城晚报》2002/8/19)

4. 这部分戏被贝托鲁齐拍得美轮美奂,沙漠中极致的美被他的镜头悉数收藏。(《北京青年报》2002/11/6)

5.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生活是绝对合理的,我们自认为美轮美奂的生活不过是它恰好适应了你的个性和一时的心情而已。(青岛新闻网2003/8/30)



7。中国的陶瓷历史悠久,美轮美奂的陶瓷成为昔日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即使在如今物化的年代,陶瓷依然能让许许多多人心弦颤动。(《北京晚报》2003/10/24)

以上这些用例,有的指人,有的指物,可以指具体事物,也可以指抽象事物,但都不是专指建筑物。按照词典的释义就应该算是错误的。《咬文嚼字》(1996/5)、《光明日报》(2001/1/23)等报刊先后发表文章,批评各种传媒对“美轮美奂”的“误用”。影响最大的莫如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4题,把“美轮美奂”的新用法当作“成语误用”来考中学生。然而,近几年来,这类“错误”用法不但没有消减,反而“变本加厉”地流行起来。

今天如果我们上网查询,输入“美轮美奂”这个关键词,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搜索结果都是“错例”,严格符合词典传统解释的不到1%,且基本上是对词义的静止的解释(没有当代书证),或中学语文网站上辗转相抄的试题。那么,应当如何认识“美轮美奂”这个成语的新用法呢?我们认为,考察词语使用是否正确,决不能仅仅以辞典为标准,语言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辞典的解释再全面、周详,也不可能囊括、预测无限丰富和不断前进的语言现象。对语言正误的判断,最重要的依据是“词频”;对语言运用的规范,最根本的原则是“约定俗成”。吕叔湘先生指出:“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词汇的这种变化包括旧词汇的消亡,新词汇的诞生,外来语的进入,词语的旧义发生变化等几种情况。这些演变在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代尤其显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迅速嬗变,语言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除了产生了不少新词新语之外,有些固有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炙手可热”、“首当其冲”、“始作俑者”、“真命天子”等的含义所发生的变化,都已到了语言学家无法扭转的地步。
-

我们认为,既然词汇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就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即使是成语也是这样。我们对待成语在人们实际使用中发生变异的现象,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本来,在汉语成语演变史上,不乏今义与初始义面目全非的例子,如“钩心斗角”、“落花流水”、“出尔反尔”、“大放厥词”等等。“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在使用中发生对原有意义的突破,也决不是偶然的。成语的原义是形容建筑物,但在汉语传统词库中,却缺少一个性质与其相同而在范围上比它广泛的成语,来形容非建筑物的其他一切事物。这种词义外延的扩张正是语言演变的一个规律。在语言三要素中,语汇最活跃,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最快,最敏感。人们之所以用“美轮美奂”这个成语来形容各种美好的事物,正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社会二十多年来,城乡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活中涌现出了层出不穷的美好事物,客观上要求人们经常使用表达美好事物、美好现象的词语,而人们用一般的字眼觉得力度不够,用方言词汇来表达又显得轻率,就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美轮美奂”这个看上去很美很雅的字眼。作家和传媒工作者未必不懂“美轮美奂”的原义,但他们不满足于其专指建筑物的过于偏狭的释义,纷纷自觉或不自觉地打破旧的词汇规范,让“美轮美奂”这个成语担负更多的使命。相反,如果死守“美轮美奂”这类成语的初始意义而拒绝变通扩大,无异于让一批有悠久历史的成语在新的历史时期因很难找到发挥作用的机会而自生自灭。

我们看到,江苏教育出版社近年出版的《成语学习词典》对“美轮美奂”这一词条的解释就根据形势的变化,加进了新的内容,在原来“形容建筑物高大而华美”的基础上增加了“也形容美好的事物”的义项,并举出当代文学作品为例。《语文建设》2003年第5期发表《“美轮美奂”的流行与误写》一文,对“美轮美奂”的新用法采取了宽容态度,同时对这个成语的不规范的写法(“轮”写作“仑”或“伦”)提出批评。这反映“美轮美奂”的新用法现已逐渐被语言学界所认可。但既然形容房屋华美的意思已经包含在事物美好的范围之内,建议新出版的成语辞典可以这样来定义“美轮美奂”:原指房屋的高大华美,现泛指人或事物的美好(含赞美意)。

陈树森
http://www.ruiwen.com/news/16433.htm
作者: 隐忍    时间: 2010-10-22 16:07
风格突变。
作者: 帕轮船    时间: 2010-10-22 17:38
适应,需要一段时间。
作者: 死因里    时间: 2010-10-22 20:04
这个小说相较于之前变化大是自然的,不过我倒不觉得他小说的改变有大到大家言语中的那样强烈。读最开始的几节我也觉得不管是从语言上呀还是其他都变化了很多,不过读到后来到阿萝的离开,就强烈地感受到了黑天才小说中不变的那个韵那个素以及那种内在恒定的东西,这不是废话。
作者: 死因里    时间: 2010-10-22 20:07
大家不要过多地停留在对于一个词的咬文嚼字或是感叹风格的变化上,希望能有对小说内部实质性的讨论,共同学习呀!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10-22 21:20
“就强烈地感受到了黑天才小说中不变的那个韵那个素以及那种内在恒定的东西……”呵呵

取词断句可借鉴的地方不少,一些词性活用得也很巧……只几处“的、地、得”没用对板,几个转折有点硬,结尾好像嘎然而止没尽意,又或故意如此?版式倒是漂亮的咯,清清爽爽;“应行”和“止·纹”好看的,也是能学到东西;“记不忆”和“等人的村庄或世间的任何一个地方”结构上感觉放在那里没多少亮点反而有些散,不如化到其他章节中去或,删去一部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10-24 02:10
1.洪洋有一种——迅速扎入,让情绪在字词里充分发酵、黏着、合二为一,又迅速浮出,让这带着浓烈情绪的字词的碎片被他进行合理摆布——的能力,字词不至于无根而虚浮,不至于成为纯粹的文字游戏;在沉湎的抒情中保持结构和法度的警觉,在语词的流变和滑翔中懂得克制和跨度(跨度增强空间感和摩擦力);

2.文字上这篇有一些有趣的尝试,字词的活用(这显然得益于古文的逍遥的智慧)、成语的字面化处理(增加了幽默元素——在丛林深处他见证过一只鹿变成马的过程,常呆的树墩下总是有一只死兔子等着他去拣。)、解放字词的能指(风吹草动水滴石穿的声音小得多了),密集的斑斓的意象,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惊喜;

3.但,从阿牧变老开始——让我无可避免地想起《请穿引的好时光》,读到结尾,这种遗憾更强烈,依然是黑天才的“在路上”、有限的欢娱和无限的伤逝、放纵的青春和一场空梦的衰老,寻而错过,错过而不得,一个旅人的故事是那么完整地浮现出来——好讨厌的完整啊,这让整个叙述过程的新意都最终无法凝结成一个更有力的结尾,成了看过惊喜过感动过最终飞走的蝴蝶——这种放空的结尾太过于轻浮,再反溯回去,整个小说的定调和结构——很大策略上是为了制造语言的狂欢,语言的高度,这个目的此刻变得格外清晰,且惋惜,这个小说有写尽万物万理的格局和气魄,最终却还是成了一段哀歌的注脚。



一些录入的存疑:

《旅人之书》保罗万象
万一死在其实的马车上。
他欢喜已极,如初得定的,也欢乐踊跃一样。
再才遗憾地宣称:鸟的确死了
堤防阳关道,我堤防独木桥。
扑腾疼的鱼脑壳上一弹

另:借花献佛,罗子安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10-24 09:02
不错,有古韵
作者: 死因里    时间: 2010-10-24 13:35
3.但,从阿牧变老开始——让我无可避免地想起《请穿引的好时光》,读到结尾,这种遗憾更强烈,依然是黑天才的“在路上”、有限的欢娱和无限的伤逝、放纵的青春和一场空梦的衰老,寻而错过,错过而不得

不知道此游客与上一游客是否为同一人。
作者: 墨猪    时间: 2010-10-25 08:22
再慢一些,再稀释一些。可能更好。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0-10-25 09:31
1.洪洋有一种——迅速扎入,让情绪在字词里充分发酵、黏着、合二为一,又迅速浮出,让这带着浓烈情绪的字词的碎片被他进行合理摆布——的能力,字词不至于无根而虚浮,不至于成为纯粹的文字游戏;在沉湎的抒情中保持结构和法度的警觉,在语词的流变和滑翔中懂得克制和跨度(跨度增强空间感和摩擦力);

2.文字上这篇有一些有趣的尝试,字词的活用(这显然得益于古文的逍遥的智慧)、成语的字面化处理(增加了幽默元素——在丛林深处他见证过一只鹿变成马的过程,常呆的树墩下总是有一只死兔子等着他去拣。)、解放字词的能指(风吹草动水滴石穿的声音小得多了),密集的斑斓的意象,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惊喜;

3.但,从阿牧变老开始——让我无可避免地想起《请穿引的好时光》,读到结尾,这种遗憾更强烈,依然是黑天才的“在路上”、有限的欢娱和无限的伤逝、放纵的青春和一场空梦的衰老,寻而错过,错过而不得,一个旅人的故事是那么完整地浮现出来——好讨厌的完整啊,这让整个叙述过程的新意都最终无法凝结成一个更有力的结尾,成了看过惊喜过感动过最终飞走的蝴蝶——这种放空的结尾太过于轻浮,再反溯回去,整个小说的定调和结构——很大策略上是为了制造语言的狂欢,语言的高度,这个目的此刻变得格外清晰,且惋惜,这个小说有写尽万物万理的格局和气魄,最终却还是成了一段哀歌的注脚。

Guest from 122.x.x.x 发表于 2010-10-24 02:10


说3
这个小说大年初五开始准备些,直至5月全部推倒重来,最初的基调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最早用名是“空欢喜”,五月的时候看天清天蓝,觉得应该小说应该是另外一种些法。写到世间的任何地方这一节的时候,开始与你有同样的疑惑,它是堕入尘世还是飞起,在那里是个分水岭。我的疑惑也出自从自己文本的选择上──这里面我大概采用了我所有会且用过写过或是我喜欢的小说的笔法,在结尾处采用《请穿引的好时光》也斟酌过,有一章写了一半也拿掉了(删不了任何一段,小说的节数已经确定),那一章或许有些用处,但也未必能达到一个更高的要求。结尾在收的时候,我决定要一个欢乐式的结尾,否则这个小说还要再长一万字左右,但和我想要的东西,还有距离,我知道的是,我自己无法逾越的话,我的小说是没办法逾越在我之上,能获取更高的东西,如果那样,就是假的。“离垢”和另外一章我抒发了这种无法逾越的东西,我删除的那一章也正是关于“等待”和“学习”后的一种虚空的状态的表达,后来想了想,觉得没必要解释它,整个小说表达的是遗憾的东西,它不仅是阿牧的,也确实是我本人觉得的遗憾,也不仅是对一个小说的,也是我目前对于我觉得的世界的遗憾。
小说写完后有个清醒和模糊的概念,想到了一些东西,也越来越让我看得清(这个一定要打个问号)小说和我之间的关系,这里面包括了阅读的东西以及过去阅读的体现。

语言方面,倒不是刻意要体现语言的高度,写这个小说有一点就是我觉得一个小说应该就是要好的语言,是我语言的全部的呈现,以后每一个小说,语言的运用将是最基本的。

感谢游客16楼。
录入,第二个是生造的,和第三个是百度“十地”入欢喜地后的原话。其他的晚上回去改。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0-10-25 13:30
要留个坑,好好看
作者: asui1003    时间: 2010-10-25 19:28
说3
这个小说大年初五开始准备些,直至5月全部推倒重来,最初的基调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最早用名是“空欢喜”,五月的时候看天清天蓝,觉得应该小说应该是另外一种些法。写到世间的任何地方这一节的时候,开始与 ...
黑天才 发表于 2010-10-25 09:31


关于作品本身我是没水平提意见,但这篇作品体现出的作者文学旨趣方面的高雅;对文体结构、语言、文字的挑剔和敏感;对作品情感、内涵、意象和表达方法、形式的协调和谐上的执着,都令我无地自容,就像我写过的都是幼儿园的黑板报……尤其是,这里读到的这种对待写作的耐心和毅力,给我的感觉近乎恐怖。虚心学习。
作者: 小来    时间: 2010-10-25 20:55
第一篇不是一首长诗吗?美仑美奂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0-10-26 01:22
还有2个疑惑:
1.关于时间感的缺失——大量诗意的叙述 让 小说内部的时间感丧失 在阿牧衰老降临的时候我会有惊愕——噢 原来已经过了这么久了吗? 已经寻找了大半生了么? “再好的女人也拔不光他头上的白发。”“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阿牧以为日子过得飞快,又发现自己这么些年只是在这四个名词里反复着。”这样的句子会瞬间被大量其他的等同能量的词句淹没 或许是个人偏见 我觉得这个小说应该有时间感——或许是由篇幅构成的 也或许由词句构成类似“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但这个方式显然不适用于这篇,因为它通篇都是这样的能量) 但这个小说像一个玩的太高兴的孩子——阿牧像一个突然从少年踏入老年的“诗意的象征”——在这样高密度高能量的叙述过程中任何句子也难以在后半部分或结尾凸显出时光的无法追逝——但,如果如洪洋所说,他要的是一个欢乐的结尾,是一个诗意的飞扬,那么,就完全挣脱模拟自然经验带来的时间感吧~或者说,时间感已经融进了每一寸篇幅;

2.水墨画有着墨有留白 高下相衬 浓淡相宜 这篇读下来整个都在繁花似锦 都在浓墨重彩 洪洋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叙述效果会前后抵消?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0-10-26 01:22
3.但,从阿牧变老开始——让我无可避免地想起《请穿引的好时光》,读到结尾,这种遗憾更强烈,依然是黑天才的“在路上”、有限的欢娱和无限的伤逝、放纵的青春和一场空梦的衰老,寻而错过,错过而不得

不知道此游 ...
死因里 发表于 2010-10-24 13:35


不是。。。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0-10-26 10:44
和陈鱼一样,我也不觉得这个小说好。他是从叙事技巧来谈,我是看主题——即黑天才想要通过这个小说表达什么。
《不过是欧盆》是天才流浪主题小说的一个高峰,他自己也很难逾越。这个小说语言风格追求古朴优雅,但还是有些夹生。看得出古文功底不够扎实。它要表达的没有逾越出《不过是欧盆》的范围。因此缺乏新意。

这个小说是个致敬小说,向《沙之书》致敬,向《东方奇观》致敬,更向《哈扎尔辞典》致敬。

我们也要向天才致敬,他仍然在探索的路上艰难地行走。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0-10-26 11:31
还有2个疑惑:
1.关于时间感的缺失——大量诗意的叙述 让 小说内部的时间感丧失 在阿牧衰老降临的时候我会有惊愕——噢 原来已经过了这么久了吗? 已经寻找了大半生了么? “再好的女人也拔不光他头上的白发。”“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阿牧以为日子过得飞快,又发现自己这么些年只是在这四个名词里反复着。”这样的句子会瞬间被大量其他的等同能量的词句淹没 或许是个人偏见 我觉得这个小说应该有时间感——或许是由篇幅构成的 也或许由词句构成类似“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但这个方式显然不适用于这篇,因为它通篇都是这样的能量) 但这个小说像一个玩的太高兴的孩子——阿牧像一个突然从少年踏入老年的“诗意的象征”——在这样高密度高能量的叙述过程中任何句子也难以在后半部分或结尾凸显出时光的无法追逝——但,如果如洪洋所说,他要的是一个欢乐的结尾,是一个诗意的飞扬,那么,就完全挣脱模拟自然经验带来的时间感吧~或者说,时间感已经融进了每一寸篇幅;

2.水墨画有着墨有留白 高下相衬 浓淡相宜 这篇读下来整个都在繁花似锦 都在浓墨重彩 洪洋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叙述效果会前后抵消?陈鱼 发表于 2010-10-26 01:22


眼睛毒。时间在这个小说里是最难解决的,只有在冲刺的时候才会有时间感在里面。老实讲,一开始写,我就觉得很难介入这个时间,无论我放在哪个里面都很显得突兀,它的分段式写法会让时间感弱化得很厉害,添进去也是假的,索性我就不要了,在最后的时候把时间迅速消化,虽然你最后为我圆了这个缺憾,但确实它是无法解决在这个小说的其他部分的,所以冲刺。你引的这一段是《冷兵器时代的水》的原段落,我在想好怎么解决了之后就把这一段放在后面备用了。像陶叔说的,有“致敬”的意思,也是向我自己。
2的话,我能为它做的就是戛然而止,我也尝试过用一些尽量短的句子和段、节、章去空出来,但这个意境也丢在这个浓浓的东西里面,唯一有空白的大概就是世间的任何地方这一大章了,但这个只能是从整个小说的排版上做到了。而且这也是你提了这个问题之后的一个大概的解释,实则这个问题居然没想到过!

陶北叔。
不过是OPEN更放松,这个小说是高度紧张的一个小说,它更多的是一个自我的极端的一个体现。可能在外部体现上,OPEN也更放松,这个是对那种放松的疑惑。它是对我整个学习过程的疑惑的表达。你提到古文以及功底,我是真的没在这篇对语言有过什么追求,语言我唯一追求的是我要尽可能的使用我所能用的、哪怕有细微差别但也需要换气、置换语境的语言,并把它做到最好。写这个小说的初衷,是我了解了我和我将来要的东西之间的联系和之间处理它们之间的方式:过去是“学”而用,它体现在我的写作、这个小说以及这个小说里的阿牧身上。而我将来的几年要解决的。将来我的“学”以及学之用,是另外的呈现,这是我的目的。所以这个小说是总结。从表达上来说,OPEN是教我放松,而这个,是教我紧张。至于我选用的“寻找”和“等待”这样的主题定义,倒是不必考虑的,这可能是我一生的疑惑,它应该出现在我所有的小说里,也出现在我看到的很多小说里。
古典的东西再说几句,就是,过去喜欢,只是喜欢“用”,它还未化进我的血液里,其实很多东西我又何尝不是如此的呢?接下来这几年乃至这些年我要做的,就是安全而诚恳的进去。
作者: 硬硬的还在    时间: 2010-10-26 12:48
只看过一遍,不好说什么,就是看的时候时好时坏的,尤其你用水浒体写的那段——感觉不好。可能也是我本人的问题。不过我觉得如果你后面的和前面的写得一样好,出来即使不是很牛逼的小说,也是非常牛逼的散文。比废名的桥还要好。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0-10-26 13:46
那你倒过来看,佐和佑还按现在排版的顺序,就可以达到你的目的了。这个小说可以反着看。
这个小说我写的时候面对的第一种读者就是觉得它有好有坏的,但它的目的不同。水浒那段是章回体,我故意用了个没结尾的东西,表示对章回体总需要个结尾的庆祝,尤其是水浒。说了语言只是小说应该要做到的。
作者: 李剑鸣    时间: 2010-10-28 21:11
巴塞尔姆?
作者: 酒童    时间: 2010-10-29 09:11
得慢慢读.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0-10-29 12:11
昨晚梦到了自己在读这个小说。

这会儿读了一半,要歇歇。

很美很美的中文。美仑美奂。
黑天才这样写我一点也不奇怪,以前他就开始尝试在很短的短篇中有这样的倾向,最近又沉淀了这么长时间。一定是这样的一个极致。

我还要慢慢读,才能读完。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0-11-1 11:04
本帖最后由 阿姨…别这样 于 2010-11-1 11:09 编辑

“美轮美奂”这个词因为是高考前语文老师反复强调过,所以印象比较深,但是高中毕业已五年有余,词义的扩展也早已超过教材的古板,我再把它提出来,是有些迂腐,在此表示歉意。对文章我也会更仔细的去品读。
作者: 雷克    时间: 2010-11-4 00:32
语言永远是那么好。随便取出一段出声读起来都是享受。更别说激起的那些憧憬和遐想了。我这周末出去游玩就要带它去,坐树下读。帅!
作者: 管理员    时间: 2010-11-21 00:45
标题: 黑天才《绝句》创作后记
【创作后记】
黑天才《绝句》创作后记(上)


后记(上)

  不是每篇文章都需要后记。我的小说似乎只有《冷兵器时代的水:高手入门》写过后记。作为我认为过了六年后的又一次在语言中的极致,写完那个小说我就想写个后记告诉你,写这个小说的一切,因为它动用的是我的一切。本来后记还要拖后一点再写,但小郭妹妹的采访因为她的感冒和对初回祖国的不适,我觉得那篇访谈里有些地方连贯性不太强,所以索性自己写个后记。那么,可能有点碎,就当是即兴的solo
  小说最初的雏形是在过年,还在成都,有了一个故事的构思,那是一个爱情小说,我从未好好写过一个爱情小说。大年初一到初五,我躺在床上,在高高的17楼上,你们知道的。除了写作,就是躺在床上看《24小时》,是为了调整在上海期间通宵达旦的紊乱作息。写了大概有六千字。之后一直再没机会动笔,直到三月把店卖了再次到达上海之后,我把那篇小说删了,又写了一次,这次大概是三千字。是五月的一个清晨,很早,是你未醒我未睡的时候。我望着二楼窗外的瓦片,阳光从那个方向照到走廊里,石膏像低垂着头,我觉得这么美的早晨,啊,是吧,这么美的人,这么美的早晨,为什么不写一个非常特别的小说呢?在成都丢失的力量全部都回来了,就像一个《少林足球》里的大师兄顶着内裤归位。
  从黑蓝空间到自己的房间要经过两个拐角,在第二个拐角那里有一棵树,冬天的时候有许多人会梦到的那种没有树叶的枝桠狰狞的树,我经常去看那棵树。而那天,或是清晨,或是午后,经过那里,我忽然冒出来小说的第一句话,就在心里念出来,天青,天蓝,六七天,敌不过一个时辰的天光。“天光”这个词是在这两个时间段之间有的,这个词在黄州话里有,我妈妈会在叫我起床上学的时候说,天光了,还不起床。有时我爸爸也这么叫。这个词很重要,如果你懂得利用一个词。
  这是一篇写给某些人的小说,是给他们看的,也是给我性格中的这一类的。我似乎是知道哪些人喜欢看这篇小说。这样的小说也是我时常去挑战的小说,因为要花最大的力气,用去每天最好的时间,最好的我,不是那种坐下来就可以写、就知道该怎么写并如何继续下去。为了难度,我决定试试我自己能掌握的所有的写法,但后来为了照顾纹路,有些岔开太远的还是没有采用。我不担心有些人因为这篇小说语言的华丽而拒绝阅读觉得是在炫技,在写作最初的时候我想的是:炫技是最简单的事情,我先把最简单的事情最好。至于其他的,在阅读上,那首先要接受这种语言,再来看别的。
  第一节是个难题,我没有写过。我想写一种新的语言,没那么需要梳理逻辑,但又不是诗歌的东西,一种内部自由的东西。我喝着酒写,我唯一能写出来的办法,也是我第一篇喝着酒写的小说。小说发出来之后陈鱼诡异地问出我是不是喝了酒写的,让我觉得阅读作品的感觉非常准确,是真真正正值得肯定并且值得信赖的。我想写“空”,就是空空洞洞的东西,就是没有东西,而只有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就是凭空的一句话。而那句话在几年前我的一首诗里已经说过了。就是结尾那句话。然后是第二节,空欢喜,是讲一个人从一个地方离开时候发生的事情,然后后面就是别的什么什么了。
  小说写得很累,但很值得,有时候喝了小半瓶伏特加也只能写两百字。但我算了算进度,即便是一天两百字,四五个月写完也很正常。小说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是喝酒写的,我很得意这个。也是我喝酒喝得很爽的几个月。
  和《高手入门》不同的是,这个小说没有采用录音啊口述啊散步时吟唱啊这样的方式,大概是酒的关系,又可能是因为长大了些,一些外在的形式的东西更多的不见了。
  我想叙述的并不只是一个爱情故事,但首先是爱情,然后我想写写一个学了杂七杂八些东西的又去过很多地方而又并不是很知道自己要寻找的是什么的人。这个和历练有很大关系。而我所看到的迷惘之人不在少数,即便是执着的写作者,又能知道自己到底该去向何方呢?
  我想写一个中国的东西。我说的不是古典的东西,我没那么大腕力,而且,我觉得如果我读古典读得不对,我看再多那些东西,也无法对我的小说有帮助。这是我写这个小说要表达的迷惑,同时也是我写这个小说的起因:我确实必须要更接近中国古典的东西。我打算从好懂的东西里入手,比如我会看些聊斋啊子不语啊隋唐啊五义啊老残游记啊之类的。这也导致我开始看盗墓笔记啊茅山后裔之类的书,这类似我最初喜欢文学之前读古龙似的,当然,它们和古龙的东西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我不在乎,我当我是在读高中就好。所以这个小说发生的时间很奇怪。它的写作的内容和目的等等东西,和我未来所要做的,和我过去的这之间有非常犬牙交错的时间上的混乱的东西。嗯,说得很复杂,其实就是它不应该是现在的产物,它应该更早或更晚。既然它没有更早或更晚,它一定是个刚刚好的东西。
  今天写到这里吧,有些事情了。暂时谈下这个小说另一个起源,在07年某天,在一个酒吧或是什么别的地方,一个小孩和我谈起我的小说,说到《高手入门》这个小说,他表达了一些遗憾。后来在09年的成都,罗子也谈起过类似的话题。写这个小说到一半的时候,得知罗子过世,我很不好受。我把当时写好的部分烧给了他。但写完后我一直没打算烧,我大概知道为什么。这是小说后面会添上献给罗子的原因,也因为我知道他喜欢去读这样的我的小说。
作者: 死因里    时间: 2010-11-23 20:30
我们那儿也说天光了。
作者: 染柒    时间: 2010-12-1 12:48
小智说过你写小说像写诗。

实验性是小说的价值。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0-12-2 13:53
诗比小说难写好,还是连起来好写得多,不知道这个算不算要求。实验的话,我觉得精确点叫挑战好一点儿。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挑战小说”这个栏目的。
作者: 染柒    时间: 2010-12-4 19:00
写诗的快感显然是比小说大的,小说达不到极端快乐的话就是不会快乐的,只有痛苦。诗有形式价值,片断式的表达会使一般的写作者比较容易达到一个高潮。嗯,挑战专业一点。真正的小说创作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的挑战了呀。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12-6 01:08
美轮美奂 应该是指物,不要忘了古语有借指的用法。这也是现代汉语沿用的一种语法。
作者: 酒童    时间: 2010-12-6 08:46
美轮美奂 应该是指物,不要忘了古语有借指的用法。这也是现代汉语沿用的一种语法。
Guest from 114.x.x.x 发表于 2010-12-6 01:08

同意。
还是用“美伦美奂”标准。
作者: 马耳    时间: 2010-12-7 11:16
这篇我看到了气势上的“大”,总觉得之前黑蓝的文章无论想像力多么好,技巧多么精湛,还是免不了会给人一种格局偏小的感觉,但这一篇有了一种“大”的感觉,或许可以从这个方向上继续发展下去,看看能得出什么样更“大”的结果。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25 09:26
看了shep的评论,回来找这篇小说。先顶起来!
作者: sunnyicecream    时间: 2013-2-3 23:58
这个小说语言真的好。很多段落想要慢慢细读,读出声。
只是后半部分感觉写得有点满,因为满溢而面面俱到,显得有点平,不像起初的几个段落灵性。
总体来讲非常敬佩。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3-2-4 10:16
这个应该是无法解决的问题。百年孤独不需要写到猪尾巴才结束,在更早的时候这个小说就完结了。考虑过溢出和缺损的权衡(因为在我心里,达到饱和只能用物理方式计算,但这个没办法应用到小说中,小说的写作和围棋的落子变化差不多),认为溢出不可惜,当然惋惜感在小说中也相当重要。我开了个缺口,就是他和他兄弟一起玩的那些。
我觉得应该不是面面俱到,显得平,是审美疲劳,没办法。。。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