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三首 [打印本页]

作者: genesis    时间: 2012-12-12 11:25
标题: 三首
守 岁

针叶簇簇像祭司挥舞着旗帜
压在矮房子的黑瓦上。冰锥悬挂
配合积雪一步步靠近,封住门庭和
窗户,灰暗天光和白炽灯交织,雪花

不断撞击着,在窗棂里堆积:
一些折出寒冷的亮光,闪闪地露着
规则的六边形:另一些贴着玻璃
它的结晶,和室内阵阵暖流相互洇湿了

我们从远方赶回来,拍着雪沫子
围坐一起。炉火映红了我们的脸
我们小声说话,咳嗽
剥桔子。将预备的大地红缠成盘状
——它漩涡般一圈圈裹紧,扩大
绕着一根不可见的轴。



春 蚕

睡眠远远长于它们的一生。
辞旧迎新之后,长大一岁的我
还会兴奋而好奇——小米粒
如何由黄变褐,硬壳怎样在突然之间
探出一个黑脑袋。我会看着它
毛茸茸的,在春天里
与万物一同复苏。

二十多天的时间里,
它们是我文具盒、课桌里、窗台上
眼睛和手心里的宝贝,
在清晨和黄昏间不断爬动。
每天夜晚,我也会端详它
听着它嘴角行军的音乐
入睡。会在它长大了一圈的
白色身体的涌动里,拭擦眼睛
开始我决然不同的一天。

惩罚也带着非常的欢乐,
因开小差被罚站,因晚归罚跪搓衣板
——我对自己淘气,顽皮
不思进取的意识和反省
总偏转于它们带来的焦虑
和迷惑:它们绝食,
皮肤泛出病黄,高举着头
一动不动——但就在我凝神
一盹,或一夜之间
它们脱出崭新的身体!

那时,一切都多好啊
年龄和身高也是勋章,
时间本身就是祝福和奖赏。而现在
当我一次次试图从纷繁琐碎中
规划人生,总是一阵阵头痛
世界昏暗!而它们
嘴角抽出的闪亮的细丝,仍在芜杂中
编织在记忆的支架上。
我多想让自己裹进这罗网啊,
——清醒,意味着从黑暗中
掘出飞翔的光口。



观音山

小时候,除了为祈福偶尔被母亲带上
我还自己无数次绕远,从不同的侧面
登上它。屋前屋后星罗棋布的
低矮山峰中,它是少数被命名的一座。

我爱半山腰上繁盛的梧桐树冠瞳孔中
陷落的高空,暗处的白色菌类和苔藓;
爱跟着野兔的踪迹、山鸡的叫声和白蝴蝶
从荆棘中探路,曲折着向上。从山腰

俯瞰山下的一切:凹形的小学校远远地
由黄绒线般小路牵着,在线团上绕弯。
瓦房不断变小,正午的太阳拐过山坳
停在屋子背面,围着它发着暖光。山顶

白色长尾鸟常窣地从身边的灌木中
掠到另一个山头,飞翔拉出的水平线
让我看见那古老的裂谷间
淡蓝色炊烟升腾,青黄相接的田野

系着生命细流的音乐,十公里外
运煤蒸汽列车拖着长长的鸣笛
使这安静发出微微震颤。轻掩着
曾经的沦陷。我们曾爬过的山峰,

在高空,任何一个都可以清晰地看见。
山对着山,云对着云,呼吸着,
穿透阻隔,差异之钟,
在天边,凝聚于一条绷紧的线

四门洲,白沙镇的高音喇叭
播出的新闻,故事,山歌和笑话
那时的惊异,激越,宁静和安慰
——迥异于现在,却因远离

而靠近。它们飘散,游移,聚拢
堆积成新的云朵,在线的这一端
隆隆回响——终于,在我心底播下雨点
把所有的一切祝福。



作者: 蓝风    时间: 2012-12-12 13:19
三首连看很过瘾。《观音山》更有难度,而《春蚕》最容易博取欣喜,太能触动记忆的暗涌。
作者: genesis    时间: 2012-12-12 13:31
蓝风 发表于 2012-12-12 13:19
三首连看很过瘾。《观音山》更有难度,而《春蚕》最容易博取欣喜,太能触动记忆的暗涌。

谢谢蓝风。
作者: 李能    时间: 2012-12-12 22:48
好棒啊!

《观音山》确实看的很兴奋啊。虽然似乎还是很常见的加入一些有指向的内容,但没有刻意渲染啊,而且读起来好顺畅舒服。结尾会不会稍微有些常见啊。
作者: genesis    时间: 2012-12-13 09:07
李能 发表于 2012-12-12 22:48
好棒啊!

《观音山》确实看的很兴奋啊。虽然似乎还是很常见的加入一些有指向的内容,但没有刻意渲染啊, ...

谢谢你。

也很喜欢你的诗。我的这些和你的很不一样,每一句都是清晰的有指向的,而且每一句都平凡,最后一句非常普通,但自己感觉在全诗里却是必要的,自然,是追求。你的李商隐体吧,非常难写,句句清晰,整体模糊,如果没有辨认和唤醒内心最初感觉的能力,估计看不懂,我就看不懂,但不妨碍喜欢呵呵。
作者: 不有    时间: 2012-12-13 10:59
很清晰,常有很美妙的转折“轻掩着/曾经的沦陷”“凹形的小学校远远地/由黄绒线般小路牵着”
作者: genesis    时间: 2012-12-13 11:37
不有 发表于 2012-12-13 10:59
很清晰,常有很美妙的转折“轻掩着/曾经的沦陷”“凹形的小学校远远地/由黄绒线般小路牵着”

谢谢,并问好不有
作者: 也也夕    时间: 2012-12-13 11:51
都很好看。比较起来,我更喜欢前两首。就像不有说的,很清晰。genesis在写的时候,一定有清醒的意识,明白每一个词,每个句子,每一节的指涉,以及它们成为整体以后的效果,也能看到作者对词语和情感的控制。这很难得,有时候我们在难于名状的语言激情里也能写出作品,但我觉得这种写作的清醒更珍贵。

genesis的诗,语言看起来都很实,但在词句的转换间见微妙。像不有的举例,
像“白色长尾鸟常窣地从身边的灌木中
掠到另一个山头,飞翔拉出的水平线
让我看见那古老的裂谷间
淡蓝色炊烟升腾,”

靠视角的延伸带动情感。

如果在诗里通篇写实,就可能会显得僵硬,平淡,缺乏诗意。
但在《守岁》里,能见到
“它漩涡般一圈圈裹紧,扩大
绕着一根不可见的轴。”

在《春蚕》里有
“世界昏暗!而它们
嘴角抽出的闪亮的细丝,仍在芜杂中
编织在记忆的支架上。”

如果这两首诗少了上面的句子,它的优秀就要大打折扣。这些句子,从之前的“实”里拔出来,和“实”遥相对应,制造了更丰富的诗歌空间。相对而言,第三首里这样的笔触可能少了一点。
作者: genesis    时间: 2012-12-13 12:31
也也夕 发表于 2012-12-13 11:51
都很好看。比较起来,我更喜欢前两首。就像不有说的,很清晰。genesis在写的时候,一定有清醒的意识,明白每 ...

也也夕目光敏锐啊,握手!

一个普通的词,一个普通的句子在整体中的作用的确是我特别重视的,浑然如机体一样的效果的确也是我追求的。其实很多时候也有很多畸变的奇异的词语和句子,它们总是诗歌的亮点所在,但是如果影响整体,当然就是病瘤了,个人觉得这样的写法现在却很普遍,既让人欣喜也让人焦虑。我自己暂时控制不了,那就老老实实写得朴素一点,清晰一点。

当然,朴素常常是力量和厚度的所在,里面的很多隐微的变化和着力点常常并不显眼,但是这是需要作者和读者一起建立的,冷夜中的灯火比冬日的暖阳其实更让人温暖,一滴泪水比子弹纷飞血肉模糊更让人动容,这需要作者写出来,展示出来,也需要读者读出来。只是我差的有些远了。

《守岁》和《春蚕》的秘密都被你发现了呵呵。

不过《观音山》我有不同想法,我个人觉得这个应该是这三首里稍微好一点的,这首的空间更足,只是这种空间不是由你说的那些闪亮的语言带出的,而是移步换景,由空间到时间,更隐藏平稳一些,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视角的变换,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当然,也可能是效果没有实现呵呵。

谢谢也也夕的阅读和批评。多交流:)


作者: lexiaozhu    时间: 2012-12-13 20:19
非常好,比以前的都上了一个水平。
也也夕说得也很好,以前的作品和这几个其实气质上基本相似,但是难以形成一个出色的整体,这次这三首写得朴实、感人,也很出彩,和我一样很多东西都是来自于“童年”。
作者: genesis    时间: 2012-12-14 08:35
lexiaozhu 发表于 2012-12-13 20:19
非常好,比以前的都上了一个水平。
也也夕说得也很好,以前的作品和这几个其实气质上基本相似,但是难以形 ...

谢谢了小朱。现在对我来说,童年是意义之源,通过时间更清晰了。
希望欣赏小朱的童年?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9 18:01

作者: genesis    时间: 2013-1-9 18:18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1-9 18:01

下载听了,原来我觉得像我这种诗歌不适合朗读,但是你朋友的声音和语调我倒感觉蛮适合的,不一样的感觉。
谢谢你,也替我谢谢你朋友。
作者: S.M.Z    时间: 2013-5-23 00:24
本帖最后由 S.M.Z 于 2013-5-23 00:25 编辑

很棒,节奏里面,有种不徐不疾的自信,而这样的自信,即使写作多年的人,也未必拥有,与其说这是技术上历练与控制的结果,我更倾向于相信是来自诗歌后组织与感受体的特质。有种古典的整洁和秩序感。
作者: genesis    时间: 2013-5-24 13:42
S.M.Z 发表于 2013-5-23 00:24
很棒,节奏里面,有种不徐不疾的自信,而这样的自信,即使写作多年的人,也未必拥有,与其说这是技术上历练 ...

谢谢!其实是战战兢兢地。
作者: 刘备    时间: 2013-7-30 19:45
很开心,很久没读到好的诗歌了,希望能再多写一些。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