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塞林格 [打印本页]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3-2-5 10:36
标题: 塞林格
我又在试图谈自己并不了解的作家。

我不喜欢塞林格的短篇,但我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我读到的他的第一本小说。翻译得也好。

所有读过《麦田里的守望者》,尤其是男生,都会觉得得到了莫大的安慰,书中的人物就是自己的代言人。小说读起来流畅,过瘾,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样的写法,其实是不容易的,是非常难的。整个中篇都用一个男孩的口述,这很难。

而且,我也不隐讳了,我觉得这个中篇,和《暗铺街》一样,后劲不足。后1/3失去了开头的力量。我这只是凭印象谈的。

之后,我读了塞林格的《九故事》。前前后后读过两三遍。倒是都还有印象。《为埃斯米而作:既有爱也有污秽凄苦》是最完整的。《逮香蕉鱼的日子》《笑面人》都有海明威短篇的影子,但又绝对不一样。海不管多复杂,最后的感受是通透和简单的。而塞林格,不管他多么简单,读完的感受都是复杂的——看得出,他想的也很多。他喜欢禅宗。《逮香蕉鱼的日子》,我不明白那个神经病为什么最后要来那么一下子。尽管,你可以说,他在战争里受过刺激。

我不喜欢,是觉得九个小说里,有4、5篇都是相似的。先抑后扬,结尾的悲惨一击,都是那么相似。典型性上也不是很突出,人物让我感到模糊。
《泰迪》也还不错。但如果把它的结尾删掉……如果把塞林格小说的所有结尾都删掉,也许我会更喜欢这个作家吧。

我是晚熟的。也希望听到大家谈这个作家。陈卫的书里提到他两次,但我没吃饱。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2-6 08:57
《麦田守望者》看了一半没看下去,呵呵,可能还不懂欣赏他的风格。我顶起来,希望别人来评论,我也再学习一下。
作者: 蓝风    时间: 2013-2-6 18:49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义愤而悲伤的书,而他的短篇则是一根根的针头。
作者: X    时间: 2013-2-6 21:16
我相反比较喜欢他的短篇,麦田只看了一遍,印象不深。但九故事看了两三遍好像也没记得多少,就记住香蕉鱼。感觉塞林格好像写长一点就不那么精致,也话唠(西摩小传好话唠啊)。但《木匠们》这篇还是非常最喜欢。

海不管多复杂,最后的感受是通透和简单的。而塞林格,不管他多么简单,读完的感受都是复杂的


同感。


作者: X    时间: 2013-2-6 21:31
一直觉得(这么认为但没有去研究)塞林格是海明威的变种,我一直不太喜欢太美国式的小说,但这两个作家都很美国又很让人喜欢。读海能让人内心清洁找到写作的感觉,读塞能获得闪光的灵感。隐含着微微自我炫耀的海明威最为单纯和天真,十分动人,感觉比塞写孩童还要动人。塞林格的赤子心是借着孩童的身体和目光表现出来的,隔了一层意识,感觉是智慧在起作用,海明威是性情起作用,更具本色。所以一直觉得塞林格比海明威聪明坚韧,海明威比塞林格单纯、也因为天生丽质而傲物。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3-2-6 22:02
X 发表于 2013-2-6 21:31
一直觉得(这么认为但没有去研究)塞林格是海明威的变种,我一直不太喜欢太美国式的小说,但这两个作家都很 ...

也是这种感觉。海明威的单纯是一种雄壮有力的热血式单纯,有点像李白。
塞林格的聪明,就像他书写的对象,是儿童世界的聪明,和成人世界里那种调侃式的聪明完全不同,所以他的那种聪明会给人一种带着忧愁的美感,让人难忘。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3-2-6 23:27
有点奇怪生铁会不喜欢塞林格的短篇,后来看到译名就有点释然。淡黄色封面浙江文艺版的《九故事》,我觉得翻译得没有早先时浙江文艺银色封面普及本的那一版好,那一版书名还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九故事是附在后面的,还有一个中篇《木匠们,把房梁抬高些》,不过这个版本现在市面上好像没有了。
那一版的九故事作品译名如下:
《为埃斯米而作:既有爱也有污秽凄苦》——《献给爱斯美的故事——怀着爱与凄楚》
《逮香蕉鱼的日子》——《香蕉鱼的好日子》
《笑面人》——《笑面人》
《泰迪》——《泰迪》

其他几篇分别是:
《与爱斯基摩人作战之前》
《康涅狄格州的维格利大叔》
《碧眼朱唇》
《来到小船上》
《什么什么什么的蓝色时期》(这篇记不全名字了)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3-2-7 11:00
我的九故事是和木匠们在一起的。是盗版书。


作者: 胡安焉    时间: 2013-2-7 22:19
也可以考虑一下塞林格的家庭文化,塞林格生在纽约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如果弗洛伊德是对的,那家庭文化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会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幼年时成形的性格一生都很难改变。塞林格的聪明和叛逆,也是一种性情,他对禅宗的痴迷,不像源于宗教或哲学冲动,而更像源于美学冲动——这些都是他的本性和特质。大概世上没有哪位读者能欣赏所有的作家,一般来说,喜欢塞林格的人,都是先和他的本性和特质有不同程度的共鸣,继而欣赏他建立在自己的个人独特性的基础上的美学意义的创造性。而对于和他的本性和特质没什么共鸣的读者,可能很难理解和欣赏塞林格创造了什么和有什么了不起。
作者: 叶文武    时间: 2013-2-8 16:07
我以前没想过为何喜欢那些作家。作为一个年过20才发现自己喜欢看小说的人,很多作家都是从村上春树的书中得知,然后顺流而下,由一条河遇到另一条。现在对其中一些的喜爱程度早已超过村上,像约翰欧文,像塞林格。但也有让我打不起精神的,比如菲茨杰拉德。
塞林格的小说,最喜欢《麦田》和《祖伊》。我有一本译林2000年版的《麦田》,从内到外都发黄了,可能是在厕所熏太长时间的缘故。读小说好像要看心境,拉屎的时候看《麦田》就很爽,那种爽其实很安静,一点也不会为担心便秘之类的而烦躁,身心都很舒畅,很自然就扑哧哧哗啦啦了。坐在马桶上最爱翻的是描写弟弟写满诗的棒球手套那段,读的时候心里就特别柔软,那个坐在场边读诗的红头发男孩就在我眼前。还有就是在浴室里的片段。我好像特别喜欢他写浴室,《麦田》和《祖伊》都有。那个拿湿毛巾抽别人屁股的家伙,喋喋不休的祖伊和他喋喋不休的老妈,还有喋喋不休的刮胡刀片。他描写那些刮胡膏、坏掉的龙头什么的,还让这些细节显得很有趣,让你恨不得就亲身站在那里。《祖伊》里的那间堆满家具的起居室写的多好啊,有尿迹的地毯,褪色的旧沙发,裂开的墙壁,拥挤的书柜,我没见过写一件屋子让人这么神往,想去里面坐一会儿。我对塞林格的喜爱绝不会来自耶稣和禅宗的辩论,就像我一点都不喜欢西摩和他的小传(读完后唯一记得的就是shep的签名,如果那不是个签名,那么连那句也不会记得)。一是他写孩子写的真好,“我把她当做你”,只有最成功的诱拐犯才能对孩子说出这样甜蜜的话!二是他写屋子写的真好,那里有他不易为人察觉的爱,我想他是真的很爱浴室(厕所),才在那里花了大工夫。然后没准是这样,因为他对浴室(厕所)的爱,才在字里行间凝出一种氛围,让这些文字在厕所这个特定区域里阅读时显得尤为动人。这也就能够解释我那本书页发黄的原因。
说回来每本书都应该有一种最适合读他的心境。去年三十儿,我在医院打点滴。很悲催啊,天阴沉沉的,护士不好看又不开心,发热门诊里一点也没有喜庆的气氛。输液室里连我在内就仨人。那两个一言不发闷头玩手机,面无表情,连一点点痛苦和忧愁都不泄露出来,好像他们只是来工作的。我就觉得很压抑,我不爱玩手机,只带了一本你的《侦查员》。真是绝配。你的小说一点都不健康,你写的城市永远都飘着一层灰雾。人呢,都因为对情感的有意遗忘(或忽视)而显得克制。但这种灰沉和当时输液室的气氛相得益彰,像个黑洞,把我那些自怜和消沉都吸走,书里的故事变得更加灰沉,我就轻松许多,甚至能微笑着提醒对面的家伙点滴快没了。离开门诊的时候,我有一个念头,想打印几份其中的小说(《在出租车上》很适合)放到护士站,嘱咐不好看又不开心扎针手法又很凶残的小护士,给来输液的病人都发一份,或许输液时间就不会那么难熬。小护士也看看,或许变成不好看但很开心的小护士。鉴于我这么懒又怕麻烦,这终归也只是个念头。但愿那个小护士不会同书中那些女人孤独地枯萎。
喜欢一本小说或一个作家,肯定是出自非常私人原因。也可能让别人看来很奇怪,但只有本人知道它(他)投射了自己某些情怀,而首先自己要对这些情怀怀有爱。而一个作家写某些东西写得特别好,一定是他真的爱那些东西。所以没有爱是什么都做不成的。祝新春快乐!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3-2-8 16:21
叶文武 发表于 2013-2-8 16:07
我以前没想过为何喜欢那些作家。作为一个年过20才发现自己喜欢看小说的人,很多作家都是从村上春树的书中得 ...

你写得真好。这个无聊的年就看塞林格和生铁的小说了。。。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