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重新开始,摘要和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X    时间: 2014-5-20 16:33
标题: 重新开始,摘要和记录


反对那些过于成熟和流行的文体(表达方式),它们让人一旦掌握了其方法,就可以写出让人信服的作品,一旦这样,写作就与情感、思想脱离而成为方法,写作便成为对有效方法的重复和抄袭。我始终不需要可信的方式,我需要的是可信的艺术家。
作品必须与作者的气质是一致的,成熟而可信的创作方式可以做到使作品脱离作者取得看似中立的地位,这只是一种自我催眠的做法,在成熟的文体中,腐朽也是最让人猝不及防的,它必定先于作者的意识而流露出衰败的气象。
写作者必须是创作者而不是某种规矩的履行者,不是有感而发的叙述者、不是重复已有思想情感以及艺术形式的继承者,这些都不足以涵盖创作者的特性。他是继承者,在学习写作的最初阶段,他就应该明确自己是要去发明创造而不是去拜师学艺,一旦他走出了有感而发的青春期,创作的中心将不会是表达而是对某些艺术问题的思考和想方设法去解决。一个人无法创造出一种思想,它只能激发出某种思想,同样他只能激发出某种情感而无法创造出某种情感。就好比一个人无法创造出已有的事物。他为之苦心经营的,是创造出一种形式,一种激发思想和情感的形式,是形式使思想和情感得以被重新激活,而那些让人熟视无睹以致麻木不仁的成熟形式,无法让人再相信思想、情感以及作者具有活力。


作者: X    时间: 2014-5-20 18:44
本帖最后由 X 于 2014-5-20 18:45 编辑

一种新的形式的出现,本身就存在广泛的争议性,就连创造出这种形式的作者,也抱着疑虑来观看自己的作品。这种疑虑最直接的表现是在他作品初期,他不管如何不计后果,他总是深思熟虑以致小心谨慎、掺入过份的繁琐和自证,随着他的深思熟虑越来越明晰,他的风格会越来越接近纯净、简洁以致看起来有点抽象。思想的明晰的结果便是风格的明晰。
作者: 鸿渐    时间: 2014-5-20 23:06
好。越来越厉害。
作者: X    时间: 2014-5-21 12:24
作品必须与作者的气质相一致,一开始,是作者有意无意地彰显自己的气质,作者主导着作品;到后来,是作品要求作者做出相应的改变,使他成为更符合、更贴近写下这种小说的人。并非是作者在写作,写作也同样在改写作者。
作者: 鸿渐    时间: 2014-5-21 21:35
这个时候已彻底领悟了写作的对象。
作者: X    时间: 2014-5-22 13:39
鸿渐 发表于 2014-5-21 21:35
这个时候已彻底领悟了写作的对象。

写这些主要是帮助我自己思考、理清和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我真领悟了,我就不写这些了。还是有很多谜团,出于乐趣也必须一层一层往里剥。
作者: X    时间: 2014-5-22 13:42
X 发表于 2014-5-22 13:39
写这些主要是帮助我自己思考、理清和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我真领悟了,我就不写这些了。还是有很多谜 ...

所能谈及的,也只能是最常识的和那些可以谈到的概念性问题。属于感受和想象、情感和思想的难以说清可能也不需要去说清。就当作一种在外围跑步锻炼身体吧。
作者: X    时间: 2014-5-27 18:21
“如果最早记录下人的相貌的不是凿子,不是画笔,甚至也不是照相底片,而是电影摄像机的话,那么在语言中称之为‘捕捉肖似性’的问题在我们的意识中就不会像现在那样突出。”(《面具和面孔》)
作者: X    时间: 2014-5-28 14:44
对自己的过错和缺陷要足够敏感,以便更及时有效地改进。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所谓的尊严比对自己缺陷更重视更过敏,养成自我辩护的习惯,那他将随时在失去尊严。
作者: 西维    时间: 2014-5-28 15:17
X 发表于 2014-5-21 12:24
作品必须与作者的气质相一致,一开始,是作者有意无意地彰显自己的气质,作者主导着作品;到后来,是作品要 ...

赞同。
这种关系很微妙~
作者: X    时间: 2014-5-30 18:40
需要做到感觉的纯净直觉的敏锐,大量地吸收再统统排空出去。
作者: X    时间: 2014-6-1 22:09
越来越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越来越清楚对什么感兴趣。
作者: X    时间: 2014-6-2 15:37
没有情绪地、喜欢甚至享受你所从事(和不得不暂时从事)的一切。
作者: 比多    时间: 2014-6-3 14:11
X 发表于 2014-5-21 12:24
作品必须与作者的气质相一致,一开始,是作者有意无意地彰显自己的气质,作者主导着作品;到后来,是作品要 ...

忘了是不是司汤达说的:“不但要写,还要遵照所写去生活。”

基本上,这个很难。

我相信现实里很少有人能做出《月亮与六便士》式的选择,特别是在中国。

但凡有,我就钦佩。
作者: 比多    时间: 2014-6-3 15:13
当然是说精神内核一致。

选择写怎样的东西,就要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比如垮掉一代,比如亨利·米勒,比如托马斯·伯恩哈德。比如写《搏击会》和《肠子》的恰克·帕拉尼克。

我说难,是觉得“说说容易”,你描述一种理想状态,或者你的惊世骇俗只停留在纸面上,而生活中是另一种人,就很虚伪。

但要精神内核与生活表象一致,很难。所以多数人很纠结。
作者: 比多    时间: 2014-6-3 15:16
我希望自己能够一致。但是很难,真的很难。

首先,真的选择不工作和选择不结婚、不生子就很难。年龄越大越难。
作者: X    时间: 2014-6-3 16:02
嗯,非常难,但很有必要,即使无法完全统一,至少可以试着渐渐趋同。结婚生子应该不是绝对不合适的,有个好伴侣的结婚生子感觉对很多事情也很有帮助。
作者: X    时间: 2014-6-16 14:56
必须让世界变得更加具有可选择性,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做出相应的选择而不被他人所干涉。
作者: X    时间: 2014-6-16 16:09
不断地去适应创作给人带来的焦虑。
作者: X    时间: 2014-6-16 16:40
不停地抽烟是为了麻痹大脑让它更加可控。
作者: X    时间: 2014-6-17 14:30
慢慢地、吃力地走进一个封闭的世界,就是重新恢复写小说的过程
作者: X    时间: 2014-6-22 16:01
被写下来的并不是结论,相反,是开端。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