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96|回复: 19

文学的存在基础(理论帖)

  [复制链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发表于 2007-8-4 13:30:23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种“在”的文学是“人在”的表达

摘要:

·人“在”是由“在性”赋予的属格

·文学的存在是“人在”的一种表达,尽管它并非是唯一的但它证明了“人在”

·文学性的内在规定——它与被“在”规定的人和被“人在”规定的无关性

·“纯”文学的存在性


前言:

    “在比‘在者’优先”。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在”即“在性”而非
单纯的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是被“在性”限制的结果。“在”不能
在“在性”之前是因为“在”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而只有当“在”被“在性”
所限制时,它才成为可能。

    人的存在同样是被“在性”规定的,但不是直接的规定,而是被“在性”赋
予了在的属格。故此,人的存在只是被赋予的一种描述,一种属性。就这个层面
来说,“人”并不是真在而是“在性”给予人的伪在。因此,本质上,“人不存
在”。但人的存在(这种属格)所以被当成了人的“真在”,第一是由于先验判
断臆断的历史观造成的主观结果;第二是由于异化用工具依赖造就的人类社会的
不断发展——至于人本身的价值则让度给了客体——这种社会意识操纵下的社会
人,并非是“人”、更不是“真在的人”。

    所谓先验判断,就是我们基于自身和生活的社会环境所产生的自主价值判断
。但必须要看到:先验判断首先不具有“在”的可能,此先验是后天冒用“先天
”的名义下的价值观念,此判断不是根据纯逻辑的任何结构而是根据零散的、有
限的认识而出现的。

    假若“在性”是唯一的、绝对的,那么它就没有也根本就没有分割和还原的
必要。而先验判断作为纯粹的社会意识的产物,本身是因为社会的“在”而在的
。社会的建立,则是出于我们的思维方式。



  “每当我们说出“社会”两个字时,就意味着我们的先验判断已经承认了一切
社会都存在的同一性——也就是所有社会能够存在的基础:由社会的结构所产生
的结构性特征,即社会等级意识。原因则在于:结构不管对于社会还是最一般意
义上的客体,都是一种秩序化的结果。也就是说,结构对我们的真实含义仅在于
让我们的思维获得所谓认识的产物。凡是结构就是可以被认识的,因为结构具有
的逻辑上的规律性,是符合我们认知本能的。

    我们的认知,实际上就是把客体变成主体逻辑化的映像。至于实际中客体是
否真的具备我们认知的“逻辑规律”,则是很难确认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猜测”,正是猜测——按照人们认识的有序性,所谓的“结构”才应运而生。所
以结构本身的意义,就是一种对客体的有序化整理。这也就是人们恐惧心理产生
的本源,即我们所害怕的正是那些,我们无法解释——无法将之有序化处理的客
体。这些神秘的、令人无所适从的东西,因为没有结构性,所以往往被进一步的
神秘化。而这也说明了人们很难理解完全无规则的事物,更无法适应完全无规则
的生活。

    但,认识的客体,决非人们一相情愿的被分为有结构的和没有结构。这不过
是人们的另一种猜测。客体的本质是否具有结构、存在逻辑和规则,是不能简单
的说是或者不是的,因为认知本身就是彻底主体化的,所以不存在一个客观的尺
度能说明认知是否正确。故而,人们倾向于用实际的操作来检验认识的对错。但
实践是不具有整体性的,它只是在不可控的环境下的一次次尝试。甚至对于严密
的逻辑而言,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因为这种例证的个案,只是一个个相互孤
立的结果。原因在于:我们不清楚每一次实践的客观环境和各种起作用的因素,
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些因素是否也具有一定的规律。简言之,即缺乏整体性
。在不知道整体的条件、因素的情况下,用几个能够认识的条件、因素来说明实
践的正确,是不准确的。但我们的确很难认识到“整体的存在”,那么就不能说
何谓真理。

    就此而言,客体的结构性是否存在都是不确定的。那么由人们思维嬗变成的
社会结构,就更是无稽之谈了。但社会的存在并非缺乏基础,而真正决定社会的
结构和这个结构下的等级体制的,正是我们自己。对,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所形
成的。人们的思维是对客体的有序化,所以才导致了认知的逻辑性。在这种主观
基础上的人类社会,与其说是什么物质的产物,宁毋说是人们意识的产物更贴切
。因为:我们的认知决定了我们的行为,由行为发展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难道不正是我们思维的具体化吗?所以,社会本身恰恰就是人们自身的一
个映射,只不过如同放大器一样,放大了人与人全部关系的总和。这就是人的社
会。而“人的社会性”说到底,也就是我们所具有的群体性。作为一个群居动物
的物种,我们与其他动物社会在结构上,不存在区别。”(引自我的《强奸行为
的社会意义》)


    因此,可见社会的存在是因为“人在”的思维方式所产生,所以社会的“在
”是人在的结果之一。

    “在性”是绝对、唯一的。而只有在“社会现实”这个肉体的搅拌机中,人
的“在”的“非真在”性才被错误的判断为真在。而厘清人的真在和伪在,应该
是哲学要解决的,为了不至使此文变成纯粹的哲学讨论,所以关于哲学意义上的
“在”的阐述到此就结束罢。(即使你认定人是真在的,但也无碍于去理解关于
“文学的存在”)

    最后要讲明的一点,是关于“无关性”,尽管后面还要涉及到,但我还是想
先谈谈自己的观点。


  “众所周知,纯逻辑……提供了我们一个理解和认识的基本范畴——那就是它
内部的绝对封闭性。这种封闭造就了一种本体的可能……还有一种“非元”、“
非根”的结构。它是依据无关性这种非联系的基本属性而被排斥在“元”观念所
组成的结构体系之外……首先,这个种结构没有“根”,但它的根就在于“没有
根”(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无根”的根,另一种是根的“无关”造成的无根)
,看似它们没有一个本源,是混乱的和没有结构关系的。但应当承认,关系的建
立并非是按照一种先验判断那种理想的观念而被确认的。即使你不去承认,它依
然是存在的。

    当“无关性”成为一种新的关系而被确立,那么由于它是不可能透过外部和
内部加以考察而理解的,所以它就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之所以它是这样的,
就在于关联性永远处在一种或者多种相对的范畴之中,故此无关性恰成为绝对。
(或许可以说无关性因为脱离了相对范畴而得以变成范畴外的绝对)……即它非
需要一个作为“在”的条件而在。也就是说“在”并非是一种建立在我们认识的
对象和我们自己之上的。它显然是与我们无关的,而因为无关性的“普遍意义”
,我们被赋予了一个“在”的属格。这就是我们的“在”。由此可见,人的“在
”是一种假象,并非是真在而是一种属格。

    此外,“无关性”结构不是无法理解而无从捉摸的,而是因为它的绝对,是
无法透过有限而加以认识的。所以它的内部和外部是一致的,即无关。恰恰相反
,不是什么“普遍的联系”构成了一切,而是因为“无关性”的绝对而构成了认
识外的世界。且作为“在”在纯逻辑中的表述而成为一个真在。同样的,因为这
种无关,取消了先验判断的一切根基而终于可以成为一种实在(而非伪在的)。
”(引自《被创造的人—论主体的非在》)


    如果人是存在的,那么文学是否存在,因何存在、存在什么?我想可以从逻
辑上推知:因人存在,故文学存在。换句话说就是因为“人”被赋予了“在”的
属格而文学则成为表达这一属格的方式之一。所以我从来不认为,文学的存在,
是因为美和审美而出现的(哪怕审美表现为历史的阶级意识)。因为“美”是人
给予自身的价值还原,具体说即自我经验的先验判断,美当然没有任何超然的可
能,尤其是当“美”变形为“审美”所产生的历史阶级意识——审美永远都是与
阶级有关的,以至于它如此卑微、下流——正是因为产生了历史的阶级意识而产
生阶级,故此才出现了阶级意识的辩护士:审美。

    因为文学与“美”、审美是无关的。文学从不作为美的存在而存在。但文学
存在什么呢?当然可以这样肯定:文学存在着“人在”的证明。无论是逆推结果
而知其因,还是从“人在”而断定文学是人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所在,这都是一
样的。结论就是这样,但我还是来展开叙述:

    从纯文本的历史出发,文学史已然分为两个年代:先验判断—还原社会现实
的时代,和存在主义非摹仿性的时代。作为前一个年代,当人类出现了语言和文
字——如果这不是“在”给予人的在的真正属格,那还能是什么呢?——存在的
属格就已经成了人之存在的一个有力量的证明:远古时代的所有书写,那些被赋
予神力的状态,无论如何现有的历史经验也都同样的显示出,古代只有祭祀和神
职人员才懂得文字和书写,即使不去考虑什么仓吉造字等神话传说,那么文字书
写首先成为了宗教建立和传播的可能的唯一基础。而宗教这个最古老和人类第一
个意识形态的出现,尽管是先验判断经过反映的认识论的主观结果。但我们无法
否认,它的确是重要的。因为在意识上,人们正是通过理解和否定神性从得到了
人性并获得了人之存在的自我发现的。

    公元前诸世纪,在(欧亚)大陆的主要文明地域,文字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了
。当时世界的历史现状是相似的,贵族与奴隶构成了早期的人类社会。如果考察
古希腊与春秋时代,他们都因为分裂和割据反而促使了文字的普及和教育的推广
。这个古老年代即过去的黄金年代——因为它奠定了东西方以后历史发展的基本
构架。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字著作,基本都是关于历史记载和思想言论的。属于先
验判断,但这些原始的思维成就了后人的伟大。此时还谈不上有什么主要的或者
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但关于文字的内在逻辑、语法、书写格式和修辞却得到了根
本性的确认。后人和我们的所有文字的演变和衍生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而
且更重要的是:文字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符号化历程(即使它是异化的一种
)并通过约定俗成而形成了一套初具规模的指代结构——区别于口语语言的文字
语言——甚至我要说:正因为此文字语言具有了口语语言所没有的“无关性”,
更因为此而决定了文字本身即“人之存在”的必要无关性的基础。而口语(索绪
尔)的尽管是人人都具备的,但口语也与先验判断不可分割,一切口语都不具有
所指的象征意义,即使口语是最便捷的人际传播方式和媒介,但它不能传达复杂
性而失去了“无关的意义”,正因为无关是无关于先验判断的,所以如果不能了
结与先验和历史意识的关系,“存在”就不可能——因为后者是由于已经存在的
意识而创造的社会现实。

    在小说出现前的历史上,主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的文学形式。但无疑的是
,不管是魏晋南北朝散文还是希腊罗马的史诗,都还是先验判断的,特别是早期
诗歌(譬如《诗经》)和史诗,都是还原社会现实的。即使从经验判断过渡到了
还原社会现实,是一个很大进步,但仍然要指出的是:还原的对象不是存在,而
是意识创造出来的“非在”的社会历史。在现代诗歌之前,广义的旧体诗无论是
所指的意象上还是形式的体格化上,都是还原的、还原社会现实的。而关于其形
式上的体格化,更表现出一种对“社会结构秩序”现实的还原迷恋——故此我认
为广义上的旧体诗体格化问题,并非单纯的纯粹形式主义造成的,而是基于一个
隐秘的不可告人的秘密——潜意识下的无意识的对先验判断所造就的“历史意识
”的认可和尊重。如此循规蹈矩而一定范围的格式限制都是社会现实秩序在文字
书写中“企图取得统治权”的阴谋和罪恶勾当。当“非在”的历史意识透过阶级
而开始统治人类的自然史的时候,它们也必然要进犯“无关于”这种非在的文字
书写领域。

    公元八世纪到十一世纪,大陆文明开始出现了一个“通俗”的文学——小说
(所以不谈戏剧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在模拟社会,且戏剧在我看来始终都不在文
学的范畴内)。这种话本起初和早期诗歌一样是纯粹社会现实的还原和翻版,乃
至有些就是“社会现实”的原型。话本和小说所以首先在市民阶层流传并得到发
展,一开始(也就是早先)并不是因为文字的“无关”性而是基于口语(诸如说
书艺人之类)在市民之间传播的(而戏剧的另一个弱点,就是它是依赖口语表达
的)。中国的古代小说特别是宋元时代的话本,都是可以拿来说书的,这和早期
欧洲的口头文学有相通之处。

    由此不断发展壮大的小说,开始成为文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一直到二战为止
,这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可以这样说,就小说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因
为战前的几乎全部小说都是在摹仿“历史意识”,因为它是唯一可供临摹的对象
。重要的一个理由是:在所有这些“经典”中,根本找不到任何与社会无关的存
在,那么无论是作者还是其笔下的人物也都是一个与“历史意识的社会现实”保
持高度联系的客体。只有少数、极少数的作者在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疯癫中才
获得与“社会现实”的割断(但他们也只是在发疯前写作的)。福科之“疯癫的
文明”并不在于一个疯子是怎样被别人恐惧和排斥的,仅仅是因为、仅仅由于疯
子消除了自身与全部“社会现实”这个虚假的真在的联系。故此而超越了非在。
但并非只有发疯才是唯一获得真在的途径。当理性开始作祟并一直持续到如今之
后,一种被纯逻辑证明的人的存在是可以被理解和认可的。但不管怎样,我们都
需要在一种极端的情况下,才能体验到“我在”(即使这个伪在被当成真在)。
但是,先验判断—还原社会现实时代的全部文学是无法提供这样一种极端的可能
的,在那个漫长的时代中,少数人冒着极大风险而实验的,只能在冥冥之中与我
等共鸣了。

    这样的情况(小说)在距离我们最近的申信者——卡夫卡之后才发生了改变
。一方面是由于文学本身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在哲学上的成就:使一切客体
化(异化)的企图在纯逻辑中被消灭。于是“我”回归了神子的本体,成为了三
位一体的“基督”——人是存在的、人性在自我的纯粹道德中、人同样必须生活
在肉体组成的“社会现实”下。其中前两者是很晚才被发现和承认的,所以现代
人的根本定义就在于:要与那个“社会现实”下的生存肉体去搏斗——这也印证
的苏珊·桑塔格的“文化英雄是反社会”的名言。

    至于诗歌脱离了“现实”的情况,也大致是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发生的。
在此不得不说二战不仅作为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而且作为一次最彻底
的与旧时代告别的仪式而发生了,即使有着无比的前期积累,但要与旧时代告别
当然还是需要一个体面的仪式的——这场战争恰成为最好的告别舞台。

    那么文学之所以成为人在的表达,就在于这样的深刻原因:“在”由无关性
加以确认,而成为“在”的代名词。而文字的书写因文字与口语语言(这种原始
语言)的无关而呈现出它与语言的被(历史意识)创造的无关。故此,文字获得
至关重要的“无关性”,它不是对先验判断的还原和摹仿,由此文字的书写——
之后的文学必然就成为“在”的表达。同样因为这和原因而成为“人在”的价值
反映。至此,文学的存在有了必然的基础。它不是因为作者的顽固和执著而存在
,它本身就是人在的表达。

    当然由文字书写成为的“文学”本身是一个异化的结果——它曾长期被“社
会意识”所侵略和统治,但因为文字本身的“无关”,文学这个一度被指染的客
体总要有一天会成为纯粹的本体——文学的存在主义基础就在于此。所以“存在
主义的非摹仿性时代”的到来也就是必然的。文字回到了它本身的“无关”之中
——文本的再发现。如果说现象学的纯文本主义只是停留在自我的层次,那么真
在文本并非与作者(作为作者的主体)有任何的联系,因为文本是与作为个体的
“在”着的人联系的——即,文本并不具有主体(非在)的意义。它始终都是回
到个体的人的存在。


第一部分:文学性的内在规定


    如果我们已经了解了文学是人在的表达,是证明人存在的方式,那么文学性
便始终都是“文学”的第一性。而只有当有了文学性之后,文学才成为可能。然
而雅各布森的“文学性”是先天不足和伪真的。因为雅氏之文学性显然是对已经
存在的文本的再认识,那么这就是说,他已经率先承认了该文本是(存在的)“
文本”。那么其所谓的“文学性”根本就无从谈起。

    这是因为,文本自身还有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首先是否是文学的。如
果是,那么就必须分清它是属于先验判断—还原现实的,还是属于非摹仿存在的
。如果不加区别,那么单就文学批评来说,毫无意义。故此,对于文学性的判断
和文学批评来说,首要的都是要先确认其类别,甚至可以说这也是唯一可以作为
批评的批评。因为既然是对文学性的研究,那么就不能再着眼于文本的内部逻辑
和表达,而必须专注于它的本质问题。

    既然文学性是被“在”规定的人和被“人在”规定的。仅作为此内在的规定
,那么文学性当然是“无关性”的延伸、是无关性在文本上的继续。与此无关相
对立的,则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所以要先把它拿出来,就是为了说明文
学性的内在规定到底是什么、不是什么。

    显然,现实主义文学与其所有的支脉都是对来自先验判断的还原。它只有“
社会”的现实性。那么它当然不是“反社会”的,而我们之所以认定文学性是反
社会的,理由如上——即文学性是无关社会现实的“非在”的。作为真在的表达
(尽管它也不是真正的真在)文学性自然割断了与非在的伪“历史意识”的社会
现实的任何关联。文学性当然不能是“现实性”的,因为现实作为被历史意识所
支配的社会存在的根本特征和本质属性,是“非在”的、虚假的、历史意识造成
的臆断异化之精神产物,是“反映的认识论”而非本体的认识论。故此,现实性
首先不存在、其次不存在,最后仍旧不存在。它——是假的。是直接联系导致的
非在意识的综合体现。所以现实主义文学总要表现出它对社会现实的摹仿和再加
工。桑塔格之“反社会”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社会是异化的产物,人在因为社会
现实而被剥夺,个体的意识因为历史意识的作祟而成为社会合意的被支配者。所
以,文学性是反社会,而只有文学性的反社会的本能,才能体现其为文学性的所
在。

    但文学性不等于反社会,因为反社会只是文学性的必然结果,而反社会并不
能直接导致文学性。故此,可以认为文学性的内在规定之一,是反社会;但单纯
的反社会并不能成为文学性的可能和前提。应该这样理解文学性的“反社会”—
—它不是出于偶然和情绪的,而是必然要在自身中表达出来的对“社会现实”的
反对和批判。即文学性的反社会是内在的。

    非现实主义的文学也不一定就具有文学性。如科幻题材的、爱情题材的、战
争、政治题材的和其他种种类别。所以,类型化文学不可能具有文学性。因为类
型题材仍旧是是对“现实”的还原和模拟,那么由于它在题材上无法割断对现实
的崇拜和摹仿,所以它必定会受到这种崇拜的限制——因为社会现实的有限制的
,是限制性的——这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非在性所导致的,所以现实总不能是无限
的。而且因为这种限制性,那么类型化文学当然也因为其类型本身而成为受限制
的“非在”——它自然没有文学性可谈。此外,由于类型化文学是对社会人的摹
仿而必然导致人在的不可能。那么文学性内规定之二便是:类型化文学无文学性


    自我意识并不等于文学性。因为这个自我意识可能是“社会现实”下的历史
意识的反映,而不一定就是“我在”意识。“我在”意识所以成为文学性的内在
规定,就是因为无关性是“我”(而非单纯的作者和主人公的“我”)的“在”
的基础。“我在”是无关于任何其他“在”的。“我在”仅仅是因为“我”被赋
予了在的属格,而不是“我”意识到了我的“在”。由于“我在”不依赖我意识
到“在”而在,所以“我在”——即“在”性对于“在者”的优先——才成为可
能。而“我在”意识不同于自我意识就因为,“我在”意识与社会现实是无关的
,可自我意识则首先承认了自我是“社会的自我”,所以自我意识总要表现为社
会人的自我——一切因肉体而产生的意识的反映。

    故此,文学性的内在规定就在于这三个要点之内:反社会、非类型、“我在
”意识。尤其要重视的是:这三个要点不是文学性的外延和属性,而是它的内在
规定,是因为它们而构成了“文学性”。而其中任何单纯的一个要素也都还无法
构成“文学性”。


第二部分:“纯”文学的存在性


    由于上述的文学性无法在现实主义、类型文学中找到,那么难道说就因为非
此即彼而把纯文学推上文学性的圣坛吗?当然不是。如果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那
就未免过于肤浅了。

    翻看纯文学的历史,则不能不说严肃文学。正是后者的嬗变才有了纯文学。
严肃文学作为反对商业的、类型化的和庸俗的文学,第一个在文本意义上具有了
非类型的内在规定,而且它的发展也很快出现了反社会——“这个历史意识操纵
下的社会现实的非在”——的倾向。所以反社会,无外乎出于对人之异化的深恶
痛绝和社会意识的虚假合意造成的“媚俗”的反抗,换句话说就是要回归人的存
在的真正意义上去。所以才“反社会”。但犯罪也是反社会的——它的对社会既
定结构的颠覆,可犯罪并没有反社会的必然,而是偶然的。罪犯很少会死不悔改
,因为当社会用死亡来威胁你,所以你不得不就范。

    然而严肃文学不是纯文学,不是文学性的原因也就在于,在反社会—非类型
—“我在”意识的链条上,是没有最后一个“我在”意识的。但是,反社会—非
类型—“我在”意识是一个相互牵扯的内在规定之必然。所以“我在”意识在对
社会的反抗、抵制对社会结构合理性的虚伪的“在”的膜拜的类型化的同时,总
要必然唤醒“我在”的复苏。因为只有“我在”意识才能义无反顾的对社会既定
的一切伪在和非在进行坚决的进攻。但并非所有严肃文学都存在一个“我在”意
识。就是说,某些文本还停留在不是建立在“否定现存的非在”而是对社会现实
表现出暧昧的柔和的批评之上——其本质则在于不能充分认识到异化对人的存在
意义的巨大危害和虚假的社会合意造成的个体的不自由和悲剧。

    而恰恰就是因为异化否认了人作为人的价值,以及“沉默”的社会合意造成
了对人个体的扼杀取而代之的以“价值观”的生活方式对个体最后的屠杀,才是
个体全部悲剧和个体之所以不“自由”的祸根、元凶。这正是启蒙“我在”意识
的基本前提。是否确认这一前提,也就成了区分是严肃文学还是纯文学的基本标
志。自然,纯文学的主要命题就是“人的存在”,它并非要回答是如何存在和怎
样存在的,因为一旦开始回答如何存在和怎样存在,就会马上陷入“社会现实”
的圈套,从而跌落回对先验判断—还原现实的膜拜中去。因为在存在的本体中,
没有一个与“如何”和“怎样”相关的关联,存在就是“无关”的。此外,反社
会—非类型—“我在”意识这个轴心实际上是一个本体:即非社会性的“我在”
。当文本不自觉的表达出“我在”之时,那么反社会和非类型也就同时具备了。
但作为提供给外部认知的一种表达的要件,反社会、非类型、“我在”意识是可
以辨认的(当然,“我在”意识的表达并不容易发现)。这也是文学性的特殊所
在。

    因之,当文学性成为了文本的唯一后,“文学”得到了纯化,文学就脱离了
作为“社会现实的被统治者”的可悲地位,也就实现了“我在”——(个体的)
人在。那么“纯”文学的文学性也就可能且必然了。而纯文学等于文学性还在于
纯文学挣脱了全部的非在枷锁而获得的“独特的独立地位”。故而纯文学的存在
性就与人的存在同一、与人在同一、与“我在”意识的重新复苏同一,即纯文学
成为了“我在”、人在的表达。


附录:回答若干问题

1、文学性与诗性:

在本质上,两者应该是同一的,但就我本人对诗学的认识还很浅薄,且对诗的哲
学问题从未认真仔细的深入思考,所以我不敢骤下结论。但文学性自然也就是诗
性——如果诗不是对社会现实的崇拜的话。在诗的内部逻辑上,我也不得不这样
认为:至少在最近的一个世纪以来,诗才开始摆脱对历史意识的还原,加之旧体
诗的体格化问题,形式主义严重的在左右这一领域的理论发展。还有一个更重要
的问题:那就是诗到底是所指口头语言的,还是所指文字语言的呢?本人以为这
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是给诗歌定性的关键所在。如果是前者,那么诗所
依赖的口语是不具有文字的那种“无关性”的。因为,口语并不与间接的参与到
客体之上,而是直接的,在断裂的逻辑之下成为历史意识的一个部分(起码就我
所知一直到宋代,诗词还是能够用歌唱的形式表达的,那么它就必然是社会人的
意识而非“我在”意识的表达)。

2、无关性的若干解释:

所谓“无关性”可以这样理解——不是历史意识作用于社会人的思维,而是社会
人所不能用社会思维加之考察的存在。无关所以存在的理由也就在于社会人的存
在是以社会的非在而“在”的,它的本质是伪在。而无关非在性就是社会现实所
无法诠释的“真在”。所以无关性,是非在的无关性,是无关非在性。

文学上的无关,就是要断绝与社会现实的从属关系,抛弃对社会现实的非在的崇
拜,将这个非在偶像打倒。用“我在”意识取代社会的自我意识,因为在文本上
,“我”是无关于其他的,“我”因无关于社会现实而得到存在的价值。如果社
会现实成为文学的全部,那么请用新闻称呼它。而一点点关联社会现实的消失,
则肯定会导致“我在”意识的苏醒。通过这个文本上的“我在”而变为人在。甚
至可以说,无关性是反抗社会非在的武器和最重要的武器。

作为写作意图的“无关性”,如果仅仅凭借主观的想要实现:反社会、非类型和
“我在”意识而写作一个纯文学的文本的话,那么肯定这是要失败的。因为,当
写作意图中流露出“无关性”,那么就必然要刻意去与社会现实对抗,做作的伪
造出一个反社会的、非类型的“我在”意识的产物。所以,这样抱着“为之而为
”的目的是不会成功的。因为所有的纯文学都是在无意识中、在潜意识中体现“
我在”意识的。他们写作不会为了单纯的反社会而反社会、也不是为了单纯的非
类型而非类型。应该这样说:纯文学的文学性是在写作之前就决定了的,而不是
在写作的途中和写作之后才具备的。此外,要在文本中实现“对社会的隔绝”也
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虽然已经属于方法论但还是要说明:纯文学不等于刻意的
做这样一件事。

3、文学批评论的基本问题:

如上所述,我坚信文学批评的基本问题是:搞清文本的两个年代问题(即先验判
断—还原社会现实与存在主义的非摹仿)。从方法上讲,“新批评”论还不足以
克服现象学的唯文本主义,因为唯文本主义只是割断了社会现实,但同时赶走了
人在,没有人在的文本,确切的说并不是一个文本,而只是一个孤立而非“无关
”的有机体。而“新批评”并没有解决“人在”的缺席。没有了人在,文本是无
意义的。甚至可以说,这样的“文本”已经是不存在的了。所以人在始终都应该
是文本研究的基础。而年代问题则是判断人是否“在”关键。这当然不是单纯的
历史方法,而是要去区分文本所表达出来的“年代”性。

4、纯文学所以必然的与历史意识下的社会现实之对抗

之所以只有,而且也仅仅只有纯文学才具备文学性,根本上就是它与历史意识下
的社会现实之对抗的结果。作为历史意识下的社会现实,呈现出阶级意识、社会
合意、工业文化、文化的生产流水线等诸多现象,是不能仅仅依靠用现象学来解
决的,甚至连分析也都只能导致错误百出。这是因为现象学还不能割断与自我意
识(经验)的联系,还要依靠它去辨析一切社会固有物的一般特征和结构特点。
简言之现象学是不能跳出社会现实的非在这个圈子的。而纯文学因为是与文学性
——文字的人在符号之所指——是一致的,所以因为它的被“在”规定与被“人
在”规定的双重规定下的存在性,与社会现实的非在的“无关”而必然是一种“
真在”。那么它就当然要和社会现实的非在和异化作用下的伪在所区别而对抗。
那么也就是说,纯文学是天然的对社会现实具有免疫性,是指导我们脱离异化扭
曲和历史意识幻化的绝对。故此它也就是“文学的存在基础”的可能和必然。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发表于 2007-8-4 13:30:23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一说...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发表于 2007-8-4 13:30:24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这样的文章总会分神。
我猜测是不是因为理论术语多的缘故……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0

好友

3494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发表于 2007-8-4 13:31:04 |显示全部楼层
<>笔记:</P>
<>前言:"在"-"在性"-人"在"-文学"在".("无关性")</P>
<>第一部分:"文学性"的必要条件:反社会、非类型、“我在”意识</P>
<P>第二部分:"纯文学"的"文学性"</P>
墨么二世http://morn83.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发表于 2007-8-4 13:31:06 |显示全部楼层
<>举出一些具体的文本例子更好,尤其是“纯文学”,应该列举出一些具体的文本,以帮助理解你论述中的“反社会”、“非类型”和“我在”。</P>
<>“如果社会现实成为文学的全部,那么请用新闻称呼它”——赞同(其实也不是完全赞同,因为新闻也是有要求的,并非全部是社会现实的“文学”就可以叫做新闻的),但我的疑惑是,如果文本中有社会现实但社会现实并不是该文本的全部,那么此文本是否仍可能是“纯文学”,是否仍可能具有“文学性”?如果是,那么非文学和文学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在哪一个点上,我们可以说该文本具有“文学性”了?或者社会现实的多少与文学性的强弱反比相关?如果不是,如果“文学性”要求全部的弃绝社会现实,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你的论述中的“社会现实”与一般所谓“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换言之,你是如何理解“现实”这个词语的?——如果两者等同,那么需要你指出弃绝全部现实的“纯文学”的文本例子以帮助理解;如果它们不同,那么区别在哪里?</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6 3:48:54编辑过]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发表于 2007-8-4 13:31:06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同:</P>
<>第一,文学不断试图探究认识之外的领域(你称之为“无关性”的领域)。<br>第二,文学与“美”、审美是无关的。<br>第三,……</P>
<>如果这篇文章是你对自身写作的需要,旨在回馈到你的写作中去,那么以下的提问是完全没有必要的。</P>
<P>如果不是,更强调一般的讲道理,我有一些疑问要问:</P>
<P>第一,无关性是绝对的。这个结论是如何得来的?想象?猜测?假说?还是有证据?证据在哪里?“无关性”是不是类似“上帝”,是第一推动力?(这方面我读的书很少,能想象,但不是很理解。)</P>
<P>先问这个第一推动力的问题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6 4:07:44编辑过]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0

好友

3494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发表于 2007-8-4 13:31:07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是过于逻辑了,历史考察不是很到位,标题为基础,看起来更象是意在笔先的宣告,象是一篇檄文,当然这仅仅是我的感觉,这方面的知识我显然没有楼主渊博,请包含我的班门弄斧.</P><>另外,我尊敬一切以"纯文学"为方向的作家,即使从原始的情感来说,他们的作为和作品也往往最令人激动,然而我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否定类似于"所谓的"纯文学"仅仅是一个信念"这样的说法?是否需要否定他.或者干脆采取回避,不屑的态度?</P><>妄言妄言.</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8 12:03:00编辑过]
墨么二世http://morn83.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发表于 2007-8-4 13:31:2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凌丁)我认同:第一,文学不断试图探究认识...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凌丁</I>在2005-11-26 3:46:27的发言:</B><BR>
<>我认同:</P>
<>第一,文学不断试图探究认识之外的领域(你称之为“无关性”的领域)。<BR>第二,文学与“美”、审美是无关的。<BR>第三,……</P>
<>如果这篇文章是你对自身写作的需要,旨在回馈到你的写作中去,那么以下的提问是完全没有必要的。</P>
<P>如果不是,更强调一般的讲道理,我有一些疑问要问:</P>
<P>第一,无关性是绝对的。这个结论是如何得来的?想象?猜测?假说?还是有证据?证据在哪里?“无关性”是不是类似“上帝”,是第一推动力?(这方面我读的书很少,能想象,但不是很理解。)</P>
<P>先问这个第一推动力的问题吧。</P><BR></DIV>
<P>

<P>无关性并不是"上帝",因为实际上在先验判断中就已指出了"是一种对客体反映的认识",这里的主体首先是个人,然后是阶级(尽管要再解释这个问题非常拗口和枝蔓).个人处于独立的状态下不能与群体观念---诸如历史,各种科学知识的教育达到同一的地步,所以只能依靠自身的感觉和判断认识客体.而阶级或者群体则形成了一套复杂的内部规则结构,通过这些规则总结为某种观念(当然,我一直认为恰是观念造就了群体),这种观念是作为生产这个群体的本质表现在外在的表象.所以看起来是一部分人由于某种共同的需要而形成了一个阶级(马列主义语).而其实只是这个表象最终回到了它的起点---隐藏起来的本质观念,后者则从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得到了部分的印证(所以霍克海默等人认为资本主义的终结被"无限期的推迟"了,就是传统马克思主义没能有效的批判和否定资产阶级的本质观念)</P>
<P>分清个人与群体是理解"无关性"的一种方式(可能并非最好的),它就是处在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空白之中.哲学意义上的上帝在基督教话语中显然已经成为了纯粹实体的代名词,而真正要理解西方哲学和思想,就必须从纯粹的上帝入手最后与"人子"实现三位一体的存在(当然,这是指古希腊以后的西方,甚至也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以后西方).无关的关键在这种语境中就是脱离三位一体的十字架,从上帝的宇宙中走进"混沌".而所以以西方思想为例,一方面是因为这种语境提供了很多方便的工具,此外在中国传统已经彻底的不可复原的今天,西方思想反而是我们最初接触到的东西(甚至早年的马列教育也是源于西方的).</P>
<P>就文学而言,无关性不仅旨在剥离作者的文本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因为,表象的世界总是一个阶级/群体意识的世界,不过是一个"合意"的社会的皮肤),同时也在剥离自我意识不可制止的蠢蠢欲动---毕竟,自我无时无刻的不在告诉我们应该干什么,不干什么.更重要的是它要剥离叙述者的个人与群体观念,超越经验世界(社会)和超经验世界(意识,哲学或思维)而达到它们之外的那个空白世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剥离和超越决非简单摒弃和废止,而是从那里向极限跃进.也可以说就是"非逻各斯中心".</P>
<P>所以,无关性不是指上帝,而是在上帝管辖以外的某个世界.说实话,我也只是隐约的感觉到了,知道它不是什么,但它究竟是什么,我还不能定义.但我认定它在逻辑上绝不是一种源于"根"的顺序推理,起码具有一点物自体的特性,换言之这种企图是为了代替"那个上帝".</P>
<P>我认为如果能用这种迂回的方式解体生活与社会,那么人的社会属性就能得到扬弃,即人的本性与他的社会人身份的分解.</P>
<P>这些话,只能用来做对文学无关性的解释.而它在哲学中的地位还未稳固.</P>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发表于 2007-8-4 13:31:46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无关性不是指上帝,而是在上帝管辖以外的某个世界.说实话,我也只是隐约的感觉到了,知道它不是什么,但它究竟是什么,我还不能定义.但我认定它在逻辑上绝不是一种源于"根"的顺序推理,起码具有一点物自体的特性,换言之这种企图是为了代替"那个上帝".”</P>
<>哈,倘是这样,那么无关性就的确是一个类似“上帝”的概念了,不管它是在上帝管辖以外的某个世界,还是它企图代替上帝,它是一个可以和上帝相提并论的概念。它不是上帝,而是非上帝。那么就不用提供证据了。</P>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发表于 2007-8-4 13:31:48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说,"上帝是要被超越的",它是上帝之上帝[em17]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3-29 22:1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