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宁静的下午——有关电视机上面的动画片》</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p><font color="#222222" size="3"> </font></p></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 </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下午三点,太阳在外面大大的放射着它的热量,阳光在窗户外面看起来好像是不断跳跃的精灵,在窗帘的摆动间,阳光在和我捉迷藏。中午从床上爬起来,出门吃了一顿便饭,然后回来上网,把使用了很久的《蜡笔小新》的桌面壁纸换成了可爱的《龙猫》壁纸。自从我有了自己这台低端的联想牌笔记本,电脑的桌面除了动画壁纸还是动画壁纸。我不能说我不喜欢动漫,我应该大声地自豪的高呼:我是热爱动漫的。这种热爱到了我<span lang="EN-US" twffan="done">100</span>岁的时候(如果真能活到<span lang="EN-US" twffan="done">100</span>岁的话)也不会改变,我到那个时候,依然会想起那些曾经给我带来快乐和微笑的那些动画,仍然会想起那些让我沉默和热泪盈眶的动画,仍然会想起那些熟悉并且温馨的画面,仍然会想起电视机里面那些灵动的色彩和纯真的人物,仍然会想起每天晚上六点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的神情,仍然会想起那些买印有动画人物的贴画的快乐,仍然会想起小时候,自己和朋友们互相玩动画里的角色扮演游戏时的那些汗水和欢笑……</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每个人小时候的时光必然是缺少不了动画片的,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动画在伴随着各自的成长轨迹。我很小的时候,对于中国国产的水墨动画片非常讨厌,觉得它们并没有我看的那些日美动画片看起来简单直接,似乎很沉闷。《小蝌蚪找妈妈》这样轻松的作品倒还勉强能让幼小的我提起兴趣来看一看,但是像《九色鹿》、《雪孩子》这些动画片,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就是实在没有动画片可看了才会看一看的作品。后来长大了一些,渐渐的觉得那些动画片比起日本的《花仙子》什么的也不差,而且有的作品我开始看了一遍还想看。《雪孩子》即便是让我现在盯着电视看上一回,我也会为了那在歌声中舞动的雪花和消逝的雪孩子而眼含热泪,不能自己。以前觉得《雪孩子》特别沉闷,那时觉得沉闷的原因,我想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我不能理解动画片中那些情感,毕竟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能看懂《鼹鼠的故事》就不错了。我小时候看《鼹鼠的故事》觉得这个动画片特别的恐怖,配乐花里胡哨,里面那只全身黑色的鼹鼠看起来好像是某种奇诡的幽灵,一会儿就从地洞里面钻出来,一会儿又一言不发的作这作那的,它说话的时候“吱吱”的声音,让我那个时候感觉小鼹鼠应该是一个什么怪物。我小时候很胆小,看《奥特曼》和《恐龙特级克塞号》的时候,会在怪物出现的时候偷偷的用小手捂住自己的眼睛,而从手指缝隙里面小心翼翼的往外瞅,生怕怪物看到我在看着它。《奥特曼》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非常流行,学校门口和商场的摊位里面,经常能看见卖奥特曼玩具的摊子,书店里面还出现了一种特别厚特别大的那种铜版纸书,书里面是奥特曼大百科,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奥特曼,把整个奥特曼家族都介绍了一遍,而且还有电视里面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怪兽资料,我小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每次都想让我妈妈给我买那本书,但是后来还是游戏卡的诱惑更大。《恐龙特级克塞号》现在看起来,要比《奥特曼》幼稚很多,现在《奥特曼》系列在日本仍旧在拍摄和播放中,成为了日本小朋友们心中长盛不衰的“动感超人”。《恐龙特级克塞号》里面在克塞出来的时候,总是会说一大段的话,克塞得敌人也比较单一,除了歌德密斯还是歌德密斯。</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在《奥特曼》这种小男孩气息严重的动画(特摄)之外,女孩子们也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动画,比如现在仍旧很多人都非常喜爱的《花仙子》,比如刚刚出了剧场版的万年常青树《机器猫》。《花仙子》说实话,在我的脑海中的印象并不深。我小时候好像就觉得这部动画不适合我看,节奏慢悠悠的,里面的花仙子和小狗什么的角色,都女气十足,不是我这样的男孩子看的动画。《机器猫》倒是让我一直流连忘返,因为小学时自己能买到的正版漫画书除了海南摄影出版社出的《龙珠》《乱马》之类的少年漫画,唯一能看的轻松一些的漫画书就是正版的《机器猫》。《机器猫》的那个小口袋一直都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我希望自己也有那么一个神奇的口袋,想要什么就能拿到什么。《机器猫》的长盛不衰要归功于作者滕子<span lang="EN-US" twffan="done">.F.</span>不二雄(已故)的最初设定,他对机器猫的神奇设定造就了这部永远都不会结束的动画,让野比康夫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么多年一直都还在三年级里面上学(汗)。和《机器猫》类似的作品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比如韩国动画片《我是叮家猫》,这些作品很大程度上都是对《机器猫》的模仿。</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在《机器猫》这样的适合所有的人看的动画之外,少年动画的风潮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袭击了广大的电视台,它们统一的开始放起了少年动画。《龙珠》在电视台第一次播放的时候,我一边看着电视上的故事,一边拿着手中的漫画书和动画进行对比。电视上的《龙珠》是第一部,只到短笛大魔王篇,之后的内容属于缺失状态。但是这样一部经典的少年动画作品,还是让我非常的兴奋。我们上学的课间,打闹的时候从“<span lang="EN-US" twffan="done">BIUBIUBIU</span>”的奥特曼的十字光波变成了小悟空的神龟冲击波。我们那时流行一个小游戏,两个人互相拍手,然后各自在拍完手之后准备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可以是运气,可以是发波,也可以防守。如果运气的时候被别人发波,就算死了。不过发波之前要先运一下气。运一次气能发小波,运两次气可以发射十字光波,运三次气,就是连防守动作都不能守住的超级冲击波了。我们小时候非常流行这个游戏,那时小学的中午开门的时间特别晚,一大堆的孩子中午吃完了饭,就到学校的门口排队,一边排队等着开门一边来玩这个神奇的游戏,不亦乐乎。在《龙珠》之后,《四驱小子》和《足球小将》带着运动风潮袭来了。我们每天都攒钱买玩具店里的四驱车,连我这样不喜欢运动的孩子,也经常在看完了《足球小将》之后,和小伙伴们在院子外的空地上体验一下大空翼的神奇射门。这两部动画片把四驱车和足球都变成了惊险刺激的动画片,这对于从来没有看过这类动画的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块新大陆般的存在。后来小学快毕业的时候,《灌篮高手》和《棒球英豪》开始出现在电视屏幕里面。《灌篮高手》应该算是日本动画在我国最出名的一部,多少人因为这样一部动画,开始关注和喜爱篮球运动。不管是迷恋流川枫的闷骚,还是迷恋樱木花道的直接热情,大家都是为了表现一把动画中的人物英姿才开始在篮球场上打篮球。我的外号大猩猩也是在那个时候被别人叫在口中的,不过我那时很少打篮球,而且也不会打,叫我大猩猩只是因为我那时觉得赤木刚宪我很喜欢,在班级里面大家玩角色扮演游戏的时候,我总是扮演大猩猩赤木而得名。《棒球英豪》的出现比《灌篮高手》要晚,我估计看的人应该也不多。安达充的作品一向是淡淡的,充满了一种忧伤而宁静的氛围,所以我想喜欢这部动画的人应该女性多一些。</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在运动动画序卷电视机的时刻,另一股力量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首先是《女神的圣斗士》的热播,随后就是《西曼》《希瑞》的播映,这样绝对硬派的格斗动画开始让我们这些男孩子更加的狂热。《女神的圣斗士》里面,永远都不会死去的五小强:星矢,冰河,紫龙,瞬,一辉,五个人在保卫女神雅典娜的过程中,不断的战斗,除了战斗还是战斗。《西曼》《希瑞》同样如此,两个姐妹在遇到敌人的时候,不断的展示自己强悍的肌肉,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坐骑,他们骑着飞天虎和独角兽,在敌人面前勇往直前,毫不畏惧。我们那时和别人碴架的时候,都会事先在心中默默地喊上一句“让我的小宇宙爆发吧!”或者“给我力量吧!我是西曼!”这样的话语。我们国内的动画片此刻也是非常有力量的《葫芦娃》丝毫不逊于以上提到的格斗动画。《葫芦娃》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出现的奇幻格斗动画中的佼佼者,这么多年了,没有一部动画片能够超越它替代我心中的国产格斗动画第一的地位。七个葫芦娃,各有神通,各显其能,和妖艳的蛇精斗智斗勇,一个葫芦娃是战胜不了狡诈的蛇精们的,唯有七个葫芦娃手拉手,心连心,互相团结合作,组成无敌的葫芦小金刚,团结的力量无比强大,七个葫芦娃组成的葫芦小金刚最终战胜了看似无敌的蛇精,故事圆满结束。和《葫芦娃》同样属于国产格斗动画的还有最近推出的动画片《大英雄狄青》和香港系列木偶武侠剧《大霹雳》,《大英雄狄青》比较粗糙,不表。《大霹雳》作为香港木偶片的传奇之作,可谓是异常精彩。人物虽然是木偶,表情僵硬,但是却被配音演员们塑造的生动有趣,每个人物都鲜活无比。当然,大陆地区也有非常好的木偶剧,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阿凡提的故事》,再比如《大盗贼霍森布鲁斯》。《大盗贼霍森布鲁斯》我的印象有些模糊,甚至讲述的故事我都已经记忆不大清晰了,但是我还记得里面的那个关于蘑菇汤的歌曲。《阿凡提的故事》我认为是中国首个青年动画,它适合儿童少年青年一起看,寓教于乐,是高智商孩子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我就特别的喜欢。对于《阿凡提的故事》,我还记得一些经典的段落,比如阿凡提说小毛驴是神驴欺骗土财主的故事。《阿凡提的故事》和《大盗贼霍森布鲁斯》都属于布贴木偶形式的动画,而《曹冲称象》这样的纯木质木偶动画片在我的观影历史里比较稀缺,似乎我只能想起这一部《曹冲称象》。</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今年《变形金刚》的真人版被搬上了大银幕,对比一下小时候看的《变形金刚》动画片,我只能说,电影版的《变形金刚》让我大失所望。原来动画片里面的那股荒凉硬朗的美国西部风格被<span lang="EN-US" twffan="done">CG</span>电脑精致的华丽路线给彻底破坏了,当时的那种粗糙的老美风格动画多么的让我魂牵梦绕啊。我和很多的小朋友们一样,每到商场去玩的时候,就喜欢在玩具柜台前看着玻璃柜台里面的那些变形金刚似笑非笑的皮笑肉不笑,心里面对变形金刚的热情如火如荼。我妈妈那时就在我某次生日的时候给我买了一个变形金刚玩,我记得那个变形金刚不是《变形金刚》系列的,而是日本的某一部其他动画,它是一个非常大的组合体,两只脚是两种猛兽的脑袋。我总是不会变形,每次变形都要我爸或者同院的哥哥帮我。后来我还热衷过一段时间的特种部队系列的小人人玩具,那时学校门口卖这种玩具的老太太卖给我<span lang="EN-US" twffan="done">7</span>块钱,我特地去离家很远的一个摊子去买,一个<span lang="EN-US" twffan="done">5</span>块。当我接触到《高达》系列动画后,我又开始收集特别小的那种塑胶高达玩具,因为它们很便宜,一个才<span lang="EN-US" twffan="done">3</span>块钱。后来我搬家的时候,我那时已经上了初中,从床底下发现了小时候积攒的一堆这样的小玩具。现在这些玩具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如同我再也找不回来的童年。《变形金刚》之后,电视上还播放了《六神合体》,《神龙斗士》,《鸟人战争》等等的变形金刚类动画作品,这类作品吸引我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机械,就是变形金刚们出现后打斗时的那种爽快感,并且也是第一次,我在这种动画片中接触到了金属乐。</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小时候总觉得《阿拉蕾》的世界非常的美好,然后看了《蓝精灵》,觉得蓝精灵们的世界也不错,《阿拉蕾》生活的无忧无虑,那些坏蛋一个比一个笨蛋,企鹅村里面的生活永远是宁静而快乐的。《蓝精灵》虽然现在被说成是影射马克思主义的作品,但是小时候谁管那些,我们只知道在那遥远的大森林中,住着一群快乐的蓝精灵。《大草原上的小老鼠》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这部动画片是澳大利亚和中国合拍的动画片,这部动画片里面塑造的世界也是我非常向往的。大草原无边无际,老鼠一家在村子里面生活乐无边。另外,这部动画片的片头曲(<span lang="EN-US" twffan="done">OP</span>)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合拍片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个也是和澳大利亚合拍的人偶剧,曾经在大风车里面播放过,名字我忘记了,只是记得当时金龟子刘纯燕给片中的那个大熊猫配音。说了这么多的动画片,我们不能忘了经典的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就不多说了,是人都喜欢这个动画片。那时的《猫和老鼠》是我茶余饭后最好的消遣,看着笨笨的汤姆和可爱机灵的杰瑞没完没了地追逐来追逐去,让我乐不可支。那个时候的中央台,放完这些主打得动画片之后,还会放一些其他的迪斯尼作品。比如《高飞》,高飞我非常喜欢看,尤其是它憨厚的傻乎乎的故事。关于狗的动画片还有很多,我记得住的还有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动画片《肚皮与肚饱》,肚皮和肚饱是两只父子狗,这两只狗天生的不慌不忙地慢性子没,他们总是会遇到一个特别色迷迷的大灰狼,这只大灰狼总是会像动画片中的美女献殷勤,却总是被看起来蠢乎乎的肚皮和肚饱给欺负。《猫和老鼠》中的那只对外凶恶,对自己儿子非常温柔的大狗我也非常喜欢。当然,现在非常流行的《火影忍者》里面也有一个使用狗的忍者——卡卡西,卡卡西的狗忍小队可是非常厉害的哦。当然,我们忘了名誉全球的小狗史努比,史努比的动画片算是这些动画片中的一个异类,它充满了文艺气息,整个动画片中弥漫着一种安逸的成人风格。我小时候第一次看非常长的动画电影(剧场版<span lang="EN-US" twffan="done">OVA</span>)就是也有小狗的《丁丁历险记》,《丁丁历险记》我最先看到的是那种长方形的小儿书,那几本小儿书还是我同院的大哥哥借给我的,让我在得到书后看的如痴如醉,不能自拔。很多年以后,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丁丁历险记》的动画片的时候,我再次的感觉到了小时候看到小儿书的那种兴奋和快乐。丁丁勇敢而足智多谋,每个故事都有一定的推理动画感。《名侦探柯南》那个时候还没有出来,后来在电视上接触到这部动画,让喜欢推理小说的我天天都守着电视不放,希望能看到一个自己赶在柯南前面找到答案的故事,但是似乎一次也没有让我得逞。《金田一少年事件薄》的动画版电视上没有播放过,但是播放过一个版本的真人电视剧。我对此剧的印象不是很深,所以放下不表。</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恶搞,就知道能让我们哈哈笑得就是好的动画片。以这个为表准评判好的动画片,我想不能少了《西瓜太郎》,里面的那个金太郎总是让我捧腹大笑。其次,《忍者乱太郎》,《小猪哼哼》也算是那个时候搞笑动画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忍者乱太郎》的动画整体上体现出一种类似于早期日本动画《阿童木》的那种怀旧风格,色彩并不明亮,但是故事上非常搞笑。《小猪哼哼》属于可爱类型的动画片,这个动画片的片头曲非常的可爱,哼哼小宝贝快乐的在动画片里面过着自己的生活。关于小猪的动画片似乎有很多,比如《三只小猪》。《三只小猪》是童话故事,画风简约明了,适合低龄孩子们看。同类的动画作品还有《小白兔乖乖》,《小红帽》等等。上了初中后,《十二生肖守护神》这部动画也在当时我们这些男孩子心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那时遇到什么难题,就想喊上一声“进化……”来帮助自己建立信心。动画片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帮助孩子认识世界。在这个基础上,《忍者神龟》,《蝙蝠侠》,《鲨鱼侠》等,这三部片子都有一种残酷的现实感,不管是《忍者神龟》里面的阴暗的下水道,还是《蝙蝠侠》里面的夜晚的城市小巷,都显示出了一股描绘真实世界的倾向。《鲨鱼侠》比较特殊,讲述的故事更加的英雄主义一些,尤其是当四只鲨鱼侠们骑着哈雷摩托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时候,那种重金属风格的音乐和画面让我心驰神往。在这个系列里面,还有一部我叫不上名字来的经典,动画讲述了四只公牛在美国西部乡村逞强除恶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拿着能打出五角星的手枪的蓝色公牛。这些美国的动画片似乎要比日本动画片给我的印象要深很多。现在我仍然喜欢美国动画片,比如《海绵宝宝》。</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怪鸭历险记》,《德柯斯特的实验室》这两部动画是我直到现在也百看不厌的经典中的经典,它们和《大力水手》的那种健康的菠菜主义不同,它们和《加菲猫》里面的轻松生活尽情享受的慵懒风格亦不同,它们和《海绵宝宝》一样,属于我最喜欢的神经质风格。这种神经质风格我觉得是动画片最极致的风格。包括《兔八哥》系列的动画片,都受到了这种神经质风格动画的渲染。所谓的神经质风格,其实就是那种尽情发泄的歇斯底里。这种歇斯底里在大人们看来,可能是神经病或者疯狂,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歇斯底里就是我们的生活状态,哪一个小孩子不喜欢痛痛快快地神经质一回呢!《怪鸭历险记》要比《德柯斯特的实验室》早很多年,《怪鸭历险记》刚刚播出的时候,我就对这部动画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故事中的那一个吸血鬼怪鸭家族,昏暗的城堡,傻乎乎的管家,这一切都让人觉得前所未见,这是国内动画片的一个重大缺失。后来央视的电影频道每天晚上七八点的时候开始播放我最爱的《德柯斯特的实验室》,里面的那个德柯斯特的家族整个就是一个神经病家族,德柯斯特是一个爱好科学的神经病儿童,他的家人自然也避免不了成为神经病家人。这部动画片里面还附带了一些小动画,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正义之友》,四个白痴超人一起拯救城市的故事总是能让我腹肌笑到疼。《兔八哥》系列动画的知名度较高,它隐含了一些很神经质的元素。比如啄木鸟乌蒂的神经质笑声“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现在很流行的动画片《海绵宝宝》也是抓住了神经质动画片的精髓,海绵宝宝的不断唠叨,派哒星的无厘头,对比章鱼哥的老实,蟹老板的贪财,痞老板的自大,这些人物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海绵宝宝的世界。</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描写海洋的动画片还有经典的童话剧《海的女儿》,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我已经记不清具体的动画细节了。国产动画片中和海洋有关的动画也很多,比如《小螺号》,《哪吒闹海》,《海尔兄弟》等。《哪吒闹海》算是我国动画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间的见证,除了这部动画,当时的《大闹天宫》也是享誉世界。《海尔兄弟》的动画片让我第一次看到了动画中的寓教于乐的科学知识,从复活节岛石像到神秘的海底金字塔,这些超自然现像在动画片中得到解答,怎能不让男孩子们感到唏嘘。七、八年代的国产动画可谓是如日中天,那个年代随便哪一部动画拿出来,都要比现在的什么《大英雄狄青》,《蓝猫淘气三千问》强上不止百倍。《小蝌蚪找妈妈》,《猪八戒吃西瓜》,《大肚将军》,《斗蟋蟀》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影响了一代人的童年。而对于我们这些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北京电视台的“小神龙俱乐部”算是我们看到外国动画得一个非常好的窗口,那时包括《小熊泰蒂》,《聪明的涡利》,《辛巴达历险记》都是我从这个节目中看到的。《小熊泰蒂》不用多说,小熊泰蒂爱吃蜂蜜,跳跳虎喜欢蹦来蹦去。《聪明的涡利》我的印象比较深,这个动画每次演到中间部分的时候,会有一个非常好玩的小游戏,就是寻找图片中的涡利,每次在规定的一分钟内,我都很难找到涡利藏在电视机屏幕的哪一部分。《辛巴达历险记》属于比较枯燥的动画片,不过只要能看进去,还是很有趣的。《神探嘎界特》也是我在“小神龙俱乐部”才看到的动画片,“快变嘎界特的钥匙”这句话是我们那时见面的招牌语。不管是谁,那个时候如果你在饭点去他家做客,准能看到他正一边坐在饭桌前吃饭,一边目不转睛的看着电视里面的“小神龙俱乐部”。“小神龙俱乐部”之后,央视的“动画城”栏目出现了,我第一次在上面看到的动画片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是一部讲述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小时候故事的国产动画片。如果你对动画比较痴迷并且非常喜欢看电视上的动画片的话,你肯定会记得一个骑着白马的牛仔,他和马儿一起在美国西部地区除暴安良,最大的敌人就是四个长的一模一样但是个子却不一样高的强盗。这部动画片我忘记了名字,但是里面的情节和画面现在想起来还是非常清晰,我有一段时间也算是美国西部题材动画片的热衷粉丝。</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根据郑渊洁同名童话故事改编的动画片《舒克和贝塔》,我说出这个名字,你肯定已经会心一笑了。两只小老鼠,开飞机的舒克,开坦克的贝塔,这两个小老鼠带给我们的快乐可不是一般动画片可以比拟的哦。尤其是在小时候的岁月,这部动画片的后半部分讲述了舒克和贝塔和敌人作战的故事,这也是第一部让我见到战争场景的动画片,以前看的那些动画片,不是讲述家长里短就是幻想世界的离奇种种,像这样全面展示现代战争的动画是少之又少。舒克和贝塔拿着皮皮鲁借给它们的玩具坦克和玩具飞机,一次一次的捣毁了敌人的老窝,让我们男生天生的军事迷潜质得以提前涌现。那时我最喜欢买的就是军事小模型,太贵的买不起我就买简易装的,简易装的我要是还买不起,就干脆买折纸模型。偶尔我特别穷的时候,还会自己在纸片上画上武器,然后一一摆放在床上自己模拟一场战争。《舒克和贝塔》之后,《太阳之子》出现了。《太阳之子》的动画片头曲非常有意思,我现在仍然记得它的旋律和歌词,“太阳的儿子就是我,我的力量就是强”。《太阳之子》这部动画片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算是非常粗制滥造了。但是好在它的剧情上比较不错,所以勉强还可以看下去。随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蓝皮鼠和大脸猫》,《三毛新传》都一一的出现了电视银屏上。《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到了现在,仍然有很多的人把此句作为自嘲头大的经典语录。《蓝皮鼠和大脸猫》的片头曲我一直都觉得是动画片中歌曲最好听得一首,“小小老鼠小小老鼠不偷米,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大脸猫大脸猫爱吃鱼,喵咪咪喵咪咪喵咪咪。”看看,多么可爱和欢快的歌词啊。《没头脑和不高兴》,《三个和尚》,《天书奇谈》,《哈哈镜花缘》也是非常不错的国产动画片。《三个和尚》,《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另类配色,《天书奇谈》的传统风格,以及《哈哈镜花缘》的志异飘忽的画风,都为国产动画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现在虽然好的国产动画已经几乎绝迹,但是偶尔,还能在电视上看到一些有趣的动画,比如我就看到过人物全是易拉罐的一部动画片,非常有意思。过去还有一部很好的科教片,现在的小孩子肯定也爱看,叫做《学问猫》,里面讲述了汉字的基本知识。故事采用冷笑话方式,告诉了小朋友们很多的汉字学问和典故。《学问猫》要比现在所谓超级经典的《蓝猫淘气三千问》好上不止三千倍,可见现在我国动画产业的表面繁荣,内里的渣滓沉浮。前几年倍受世人瞩目的所谓动画大作《宝莲灯》,现在看起来和《狮子王》,《花木兰》《冰河世纪》,《泰山》这些都没有可比性。《宝莲灯》连过去的《牧童》都没有超越,当时的那些吹捧声现在看起来,有一种很好的黑色幽默感觉。《莫比斯环》这样一部中外合拍的电影,还不如国外的《精灵世纪》好看,同样是全<span lang="EN-US" twffan="done">3D</span>动画,但是国内的从剧情上就输了人家一筹。国内合拍的,唯一让我觉得非常好的<span lang="EN-US" twffan="done">3D</span>动画就是讲述《变形金刚》后代故事的《超能勇士》,这部动画片变形金刚的粉丝们可以去找找,虽然<span lang="EN-US" twffan="done">3D</span>技术可能那时没有现在的先进,但是剧情,人物方面,塑造和演绎得都非常成功,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动画片。</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color="#222222" size="3">让我们最后把视线放回到近几年,《樱桃小丸子》随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歌声,来到了电视机里。小丸子的纯真可爱让无数的人喜欢上了这个日本小姑娘,今年还出了真人版电影,值得一看。《蜡笔小新》我想我就不用介绍了,野原新之助这个万年都难得一见得流氓小孩,迷倒了世上万千的女性。但是记住,《蜡笔小心》的剧场版很糟糕,不建议观看。随着电视上出现了点播台,《火影忍者》,《游戏王》这些日本近年来走火的动画也开始走入了我们的视野里。根据姚非拉的漫画改编的同名动画《梦里人》曾经让我非常的憧憬,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真正出现在电视上的成品动画的品质是那么的差,甚至还不如人物僵硬的《我为歌狂》好看。今年《福娃奥运漫游记》也开始播映了,虽然这部动画的创作者里面有我非常喜欢的国内漫画家聂俊,但是这部动画的质量,确实是令我个人非常失望。要说国产动画的弊端和糟粕,我想我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不满之情会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就此打住,我只是希望国产动画能够不迷茫,找到七、八十年代的那种自信和辉煌,不要再走下坡路。最后的最后向大家推荐几部我个人很喜欢的恶搞类动画,以感谢坚持看完这么一个枯燥文章的读者:《鼻毛真拳》,《热带雨林的暴笑生活》,《银魂》(前两部已完结,可以搜索下载,最后一部<span lang="EN-US" twffan="done"><</span>银魂<span lang="EN-US" twffan="done">></span>还在连载中)。</font><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span></span></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font color="#222222" size="3"></font></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align:left;mso-layout-grid-align:none"><span lang="EN-US" twffan="done"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font size="3"><font color="#222222"><span twffan="done" style="mso-spacerun:yes"> </span><span twffan="done" style="mso-spacerun:yes"> </span><chsdate year="2007" day="26"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 wst="on"></chsdate>2007-8-26<chsdate></chsdate></font></font> <p></p></span></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8104761[/lastedittime]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