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6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句》中的等待之谜

[复制链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5 18:57: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绝句》中的等待之谜——2011.1.25


    自从少年阿牧遵从了山中老者的教诲,毫不倦怠地等待着每一天的“东方发白的清晨”以来,等待这个词便成了《绝句》中的一个谜——一个始终都没有答案的谜。


  不论是在这之后的爱情故事中阿牧的离去,还是在这之前阿牧所从事的几份工作,等待,都与主人公一道成为一种令人既感到迷惑又觉得能够理解的奇妙的主体因素。而在旅人阿牧的故事中,等待则化为另一种存在方式——一本无止尽的旅人之书;一本包含了各种揣度、幻想和大实话以及各种生活常识等等…等等的书。纵然,书中不乏“等待也不是我们的终点,我们的终点是整个旅途,我们永远只能停留在自己的旅途之中。不是看它的得到和意义,而是走下去,能走有多远就走多远。”这样的话语,但其实意却是将等待扩展为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只有不停地走下去,才可能找到答案。然而,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它并不意味着等待必有一个结果,也不是说,最终就能找到一个结果。或许,正因为这种不确定的可能性,才使小说具有一种不可测度的、难以言传的特殊之美。


  也因为这一原因,我认为有必要推翻过去一度曾认定的那些关于小说结构和内容的判断和推测(至少是一部分)。诗化的语言、回环穿插的结构全都是必要的表现形式所带来的表象。只有抛却这一表层上的种种外在形体,才可更近一步地来理解和把握小说的本质。所以,等待本身就是寻觅,就是小说主人公的旅程。而这份等待是不可解释的,一旦试图去诠释它,等待就不再是等待了。这就像传说中峨眉的云中仙人——据说,凡人登上峨眉山顶会看到在飘渺的云雾中有一位仙人徐徐降到山头,可只要想跑过去仔细瞧的话,仙人就会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去尽可能地体会等待的含义,如同主人公那样废寝忘食地细细体察一枯一荣,不是更有益么。


  当然,这还是对于读者的一个建议。正如我刚刚编造的那个峨眉仙人的故事一样,其目的并不是在讲一个荒诞不经的传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2#
发表于 2011-1-25 19:04:10 |只看该作者
确实,我现在也隐隐感到你的语言,有那种反过来压倒你的可能。虽然我不能很明确地指出来,但能感觉到。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35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你的假想敌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Administrator's 不吐槽会死患者 恋爱渣滓 Heilan Super Team

3#
发表于 2011-1-25 23:49:55 |只看该作者
的确,语言之美是我孜孜不倦的喜欢和追求,甚至有死在其中的心。用“的确”是因为你说的“反过来压倒我”。一旦入了魔,许多事物就不好掌握了。入魔也能给人贴上标签。我记得在北京那次文丛的活动里我说过马牛等人的书我读得很少,因为怕受其影响。马牛是个典型的作家,他的语言有他的风格,很好,很舒服,也有一种语言的魔在其中蕴藏。我不能确定它好不好,因为好不好并不是我或者任意一个读者、评论者包括马牛本人所能下准确判断的。但它肯定是作者本体意识的追求和决心,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也曾经问过他这个问题,但马牛当时也没有答案,后来他也一直走在这条路上没有偏离轨道。但我不是说他的语言反过来压倒他了。他的小说更多的体现在语言和意像之间的关系、距离和交融。是以“广”、“多”的横向移动为主的慢慢前进。
谈了很多马牛,因为同样对这种有着诗化情绪的东西的执迷。我可能这方面(某个角度)比他要更进去一点,这是从某个小说中来说的。我解决这个“压倒”的问题曾经(因为《绝句》后的小说写作的选择总是游弋在两个之间,还为决断先写哪一个,这个和我马上要说的有关,所以用“曾经”),是写一个轻一点的小说,题材、语言方式和浓度,都要偏出一些,甚至有的很浅──事实上一部分浅的小说除了送人和练笔之外,最大的原因也就是这个,反过来,它们也是在为我蓄积力量,来一个我喜欢乃至可能最喜欢最最喜欢的东西,比如《绝句》。
我犹疑在现在的两个题材之间(现在变成3个了,前几天)也是因为我在思考,这个语言的重的东西,它的压倒(你可能谈的更多的是这篇小说的压倒,等下说)到底是周期性的好,还是一根筋的好。因为这几年除了《绝句》,我几乎没有使用语言,而是尽力稀释它们。这个问题现在悬而未决,它是我走向的问题。
这篇小说有反过来压倒我的,它在我之,因为我使用了“酒”这个外力的作用去写它。也不仅是酒的外力,一直以来我对引章摘句不是很喜欢,但这一篇我摘了不少东西,如果要准确地说是四十五种东西(好像没说起过,我得意的还有一点就是其实里面的河流、女人、身外之物和情歌的唱法数一数的话都只有44样。所有的都隐藏了一样,所以后面有个不知名的水域和另一手歌儿什么什么的,也算个谜语),都很小,有的时候是一个意向,有的时候是一句话,还有句式,宋词的叠加和意会包括章回小说和《太平广记》等等,当然也免不了有绝句里的东西。没有这些东西我是不可能写出这个小说的。这是我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过去我顶多把自己的小说和我一个兄弟的诗歌联系在一起,其他的几乎不去取它。而在写这篇小说之前,我几乎是和第一个句子出来时差不多的感受是,既然我用了天空、白云、风、雨、雷、电、刀枪剑戟拐子流星锤,那么我可以尝试一下别的。这是我尝试的解析了一下语言的外力部分,内里的东西大概就是酒和我自己。这个压倒性,正好(在写这个回复的时候有个大概结果),或许正是我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压倒是不好的,那么我或许应该多写它,直面我最爱的东西进去,也许是解决之道?
等待和追寻大概是我一生的主题,我认为其他人不用这个词也是这个目。我也不愿意霸占成我自己一个人的。它和写作和我们的关系是对等的,虽然不可以理解成,你把这个搞透了,那个也能透:你引的那句关于等待的话其实我是比较担心的,我担心它太露骨,后来放进去是因为这样的篇幅会自动稀释它,所以我既不管它,也不把这个东西炒来炒去,它就如一个点,点一下。大部分时候,关于等待的含义,我也与阿牧一样的无知。而那个东方发白的早晨,只能也是那样:我们总是被一些特定的东西左右着,时间限度、一个约定,既可以让我们忘记突如其来,也可以忘记潜移默化。
这些年去了不少地方,来来去去来来去去的,所以其实追寻这个东西与我还似乎更近一点。“等待‘似乎离我更远,而随着年龄的变大,它们之间似乎是一样一样的,这他妈才好玩,无解啊主要是,只是张另外的面孔罢了。又有许多不同。而一直以来,我都被自己最开始写作的那篇东西迷惑着,我经常想起那篇莫名其妙写出来的东西,一篇叫《待艺》的语气怪怪的短文,是01年写的一个东西,最后把它丢出来,当个小故事看吧,放过来的时候改了一点,主要还是不想照搬自己,和文章流向也不同,但有点意思。只有榕树下找得到,显示时间还是04年……

待艺 文 / 黑天才
  一日,一少年深山拜师学艺。一老者端坐大石之上。双目有神。少年忙上前问:翁有艺否?可授之。老者答日:无艺。 少年日:翁深山坐定乃有艺之人,翁不愿授之休怪吾强求。老者仍日:无艺。少年泱泱离去。
次日少年又遇大石上之老者。少年日:今日可否授艺?老者日:无艺。
再次日少年又日:翁可愿授艺?翁日:无艺。
年复一年。少年日日索艺,老者日日答无艺。
数年后老者仙去,少年已成老者。每日学老者坐于大石之上。
又一日,一少年上山觅师。遇当年之少年今日之老者。少年日:翁有艺否?可授之。老者想起当年一幕,若有所思。少年上前一步仍日:翁有艺否?可授之。老者苦笑日:无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少年索艺,老者答:无。

百年后,又一少年上山寻师后遇一老者坐于大石之上。依然求艺未果。
二十余年,少年日日索艺,老者日日答无艺。少年成中年人。老者忽日:汝艺已成,可下山。中年人日:师何时授艺于弟子?老者日:本门以“待艺”为艺授徒,“待”既是艺,到为师一代终明白次艺非真艺,汝可到他处学艺,休在此浪费时间。中年人思索片刻后跪拜离去。老者在大石上含笑送之。

又二十年后,已成老者之中年人面带沧桑回到那大石之下。其师依然含笑,日:吾可去矣,今日汝可做“待艺”之掌门。话音刚落人即倒下仙去。此时后方有人问日:翁有艺否?可授之。
我三岁的时候,很忧郁
喜欢,在河边丢小石头

http://heitiancai.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0

好友

125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11-1-26 07:54:55 |只看该作者
待艺。哈哈,“熬”的艺术。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1981wuxuej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0

好友

125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11-1-26 08:05: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吴学俊 于 2011-1-26 08:07 编辑

绝句发的第一天就打印出来了看(不好意思,没看完,只看了三分之一,与文章本身无关,因我N多书一起读,各看一两页,轮回周期很长),我不同意语言压倒作者以及其他东风压倒西风的说法。如果用“读”的方式,念出声来,快速地念,这样就轻快地越过了那些排比、长句和信天游式的反复,一切都很顺溜。

只是我不是十分喜欢有关旅人之书的段落,且不说它与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用过的花招间的渊源,只是一个真正落拓自由的人需要循书而行吗?

其它都很喜欢!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1981wuxuej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35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你的假想敌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Administrator's 不吐槽会死患者 恋爱渣滓 Heilan Super Team

6#
发表于 2011-1-26 13:01:29 |只看该作者
那个段落比较轻的,它的作用除了表示我偶尔也想玩玩这种方式的东西之外,也有点别的作用。这个人也并没有循书而行嘛,这个往后看会知道。
我三岁的时候,很忧郁
喜欢,在河边丢小石头

http://heitiancai.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7#
发表于 2011-1-28 14:31: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耳 于 2011-1-28 14:37 编辑

等待好像是中国人特有的一个母题啊,中国人哈金在美国得了一个文学奖,他的小说的名字就叫《等待》,外国文学经典中虽然也有《等待戈多》这样的作品,重点也在戈多不在等待。不过博尔赫斯倒是写过一篇叫《等待》的短篇小说,只是在他的作品中不太有名。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8#
发表于 2011-2-4 22:01:54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我的意思没表达清楚。
我现在觉得,语言——写成文字的书面语言,一方面是实现写作目的途径,另一方面又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要面临和克服的主要困难。小说当然不是提纲或者论述题的答案,不能把所谓中心思想之类的东西,一条条列下来。故事要怎么叙述、人物要怎样安排等等问题都要靠具体的一字一句来落实。因此,具体到小说的语言时候,它往往还要牵扯到很多其他方面的东西。至于,我引的“等待也不是我们的终点,我们的终点是整个旅途,我们永远只能停留在自己的旅途之中。不是看它的得到和意义,而是走下去,能走有多远就走多远。”这一句,正像你说的,若只盯住这一句来看,它确实有一种暴露作者心迹的“点晴”作用。我认为,这句话所以醒目的原因就是它有一股凸出上下文语言氛围的气质,而从功能上来说,这句话又是恰当,或者说是须要的。但倘若把它放在开头或结尾,就不合适。也正是因为语言实际上牵扯了太多其他的东西,所以它实际上是不能随便放在这儿或者放在那儿的。这个过程就是作者自身的搏斗,谁也帮不上忙。但,这种搏斗是必须的,且不说它保障了优秀作品的基础,仅就作者个人风格和写作视角的磨砺来说,也是必要的。它越是具有压倒性和挑战性,也就越有价值。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和他自己反复拼杀的过程。

说到等待或者追寻,无解。我倒觉得,正常。一是物极必反的人生辩证法,谁也玩不转,如同掷骰子,除了出老千,完全是随机的。二是等待和追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变成一个心态的问题。年轻时什么都要,中年以后便是愿者上钩。其实不论外界还是自身,都没有变,只有心态改变了。马耳的看法延伸一下,就会看到中国人生哲学中一个典型的命题:仕与隐。展开研究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0 07:0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