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6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无名的祖父

[复制链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7 03:30: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shep 于 2012-1-17 03:32 编辑

王兵你个狗娘养的每一刀都戳在我心窝里呀 无名者  

铁西区让我看到母亲(她是工人)的工友,这一次则是想起了我爷爷——他死了五年了。他是个农民,穿着蓝色或黑色的旧中山装,袖口缝了一道布,他冬天穿棉鞋、棉衣,他抽烟叶,他嗑瓜子直接把瓜子皮扔在地上,他随地吐痰……他看着我这个孙子的时候,永远瞪着明亮的眼睛——就像俄国作家说的那样,像是动物的眼睛;有点呆滞、狡黠、无辜和难以掩盖的惊慌。
  祖父当然有名字,他三十岁时进的城,他有五个儿子,但只有两个是孝顺的,能为他和祖母分忧(而且主要是我父亲,他排行靠前)。他早年参加游击队,后来正式当兵官至旅长,但他解放前又回到了我那个只去过一次的籍贯地——老家的曾祖父要把他的田匀给他的两个兄弟——于是,他最终被从农村彻底赶了出到城里,给人家当建筑工人,多亏那些发达了的穷哥们突然又找到了他,给他安排了一个闲差,算是恢复了组织关系,好歹成了干部。可他腿上的弹片从来就没有取出来。
  他很满足,他对一切都非常满足——喏,他活着的时候,我们过年去看他,父亲埋头在厨房里为他和祖母做饭,他呢,总是把吃的递给我……花生、苹果,然后他坐到一旁,也开始吃花生、苹果。他嘲笑我妈削苹果皮,他把花生壳随手扔到地上,他座位的下面全是花生壳、黑瓜子壳……饭做好了,他坐下,笑盈盈地看着所有人,父亲故作不满地呵斥他,让他快点吃菜,然后给他倒上酒。他的背弯了一如我祖母无法长时间站在地上的小脚一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记忆里。
  他死了。死的时候我和父亲都不在身旁,而且据说他死的很痛苦——主要是死前的心情不好,家里有矛盾,他自己一个人生闷气——其实他的身体很壮实,他迈过了枪林弹雨,文革也挺过来了——一个农民,是不会那么容易就死的……他是我爷爷呀
  我们相处的时间不多,而且我能明显感到祖孙俩人之间有隔膜。是,我是城里人,在城里出生、长大,一切的习惯都是城里的。因此,对他的一些习惯很看不上眼。但他不是城里人,进城对他来说是享福。他本来应该是在老家种地的。他和所有老实农民一样,心灵手巧,会做各种活计,他的沙发、床、五斗柜都是自己做的(看来我父亲是继承了他的基因,我家的沙发、铁箱子和我小时候坐着的板凳,也是他亲手做的)。他的阅历很丰富,跟着部队走来走去,知道的很多——比如如何在集体食堂吃饱饭的问题……这在今天没太大用处,是啊,他的经验都是来自于过去的。他不了解城市,他只是适应它。
  他死在城里,而他本希望能安葬在老家——我那祖籍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所了(他兄弟们把他应得的都分了)。这么说来,他也是一个失地的农民。但我承认,他还是幸运的。首先,我那个该死的祖籍地是块儿肥沃的土地且靠着华北最大的湖泊,有田、有水,跟大西北和山沟里没法比。其次,他年轻时当兵吃饷,虽说很危险(他们县里头出来的,只有两个人活到解放后),但基本上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说他给我讲如何搞汉奸的枪——部队的花活儿真让我开了眼——那会儿他在游击队,没有武器,于是就去搞外出落单的汉奸或伪军的枪,但不杀他们,把他们放回去,因为鬼子还要用他们所以又给了这些倒霉鬼武器,然后再去搞他们,两三回下来,这帮废物也不敢回去见鬼子了,只好投了八路。喏,枪和人都有了,连情报也送上门了。这样的故事很多……最后,他从农民进阶成了市民。啊,进了城,穿新衣住洋房了。村里人该有多羡慕啊。
  可他始终都是只是一个进了城的农民。农民的生活已深深烙在他心底里了。

这片子讲的也是一个农民——瞧,他干活是多么麻利,下雨天他守在老玉米地里——有人问他是谁,来自哪儿?别他妈无知了,你们丫挺才进城几天?他是农民,当然来自于土地。但他为什么一个人在那么个破地方生活?废话,农民能离开土地、能离开他的庄稼吗?你丫一天能离开电脑吗?什么活着;什么脱离社会的纯粹者?!一个农民,能够离开你们所说的“社会”而生存,他种地、种菜,他吃,他睡,跟你们一样。但“社会”一天也离不开粮食、蔬菜、猪肉、蛋和奶。就算文明毁灭了,农民也会气喘吁吁的活下去。可是城里人只要断一天水、电,就得完蛋。
  这片子里,只有一个农民,一个依附于土地,并永远都属于土地的人。是他和他们而不是你们和我,最接近于这神圣的土地。别把你们的那些臆想的东西扣在农民的头上,这等于是侮辱我的祖父;侮辱所有人的血统……主人公也是幸运的。不管他曾遭遇到什么打击、磨难和痛苦,但他仍然和他的土地在一起,而且也没有人驱赶他,折磨他。而且我相信,最终他和会所有种地的农民一样,埋入黄土,闭上眼,不再气喘嘘嘘,不再用破碗,不再拿树枝当筷子,不再喝水沟里的水,不再劳作,不再整日看着他的玉米……他是人类大家庭的兄长啊!——那个被上帝辱骂和诅咒的该隐的后代——我操犹太鬼子耶和华全家祖宗十八代:就因为你丫憎恨农民,让他们受苦,永远剥削他们,抢走他们种的粮食,把他们当做一片儿烂树叶踩在脚底下,让他们无名无姓……
  不,我会记住祖父的名字的。每天端起碗的时候……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2#
发表于 2012-1-17 03:38:39 |只看该作者
主要是骂我自己,不懂得农民。但我对得起他们的是,一直到现在,我仍然保持着以下的生活习惯:饭桌上的掉的饭粒、菜,我都加起来吃,就算是在饭馆也一样。其次,我的碗里不会剩下一粒米,绝没有剩饭(这一点连我爸都佩服)。不知为什么,我从小就养成了这种习惯,而且我很讨厌碗里吃不干净的人。嗯,随便说一下,我也有随地吐痰的毛病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主题

11

好友

160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12-1-17 12:24:58 |只看该作者
农民是大地上的星星。

点评

shep  好诗  发表于 2012-1-18 20:50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

好友

7777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4#
发表于 2012-1-18 03:50:04 |只看该作者
这种结实而坦然的句子,让我莫名地感觉羞愧,真心学习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5#
发表于 2012-1-18 20:50:02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种片子很好,对我有警醒的作用。这片子主要让我意识到朴实,这种实实在在的力量对各种虚荣,无病呻吟包括“作家”的低级趣味,都药到病除——清茶一杯,专治油腻和厌食症。当然,有感情色彩也得两说,有的就真实自然有力量,有的就有点偏颇,比方说犹太人的上帝……我对他老人家确实有不少抱怨,但有一点我佩服,就是有仇报仇恩怨分明,这和新约不同。耶稣对我来说太崇高,根本摸不到。

还有就是指明根系——比如我们家,解放以后我父母随他们的父母进城。严格说,我是村里人进城后繁衍的第一代,我也可能有下一代,我们在城里定居,享受着文明的便捷。但精神上却越来越空虚——也就是浮躁——我无法和农夫一样踏踏实实地在田里干一上午的活儿;在公司里总是特别忙,喝水,跟人说话,上厕所,看资料还得开会或者出门去客户那儿……仔细想想,实际上我一天到晚都是在一栋写字楼里瞎跑且经常晕头转向还乐此不疲;经济社会确实挺好混的——不要说咱城里人,就是不少今天进城来的农村青年,也越来越娇生惯养;不爱干活儿……我们得爱劳动啊。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

好友

4078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6#
发表于 2012-1-19 11:08:02 |只看该作者
有时,相处过的写作的朋友会说:姚来江,你就是个农民。听到这种话,我是很高兴的,虽然这种高兴多少有点矫情。退一步说,看到一个穿得花哨的人和一个穿得很土的人,后者肯定看着更顺眼。找这个片子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4

好友

101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Heilan Super Team

7#
发表于 2012-1-19 12:49:18 |只看该作者
铁西区,一看到我以为是鄂尔多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8#
发表于 2012-1-20 17:36: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ep 于 2012-1-20 23:58 编辑

想看铁西区的,优酷有全套……东北话听的懂吧(我看有人要字幕),那也是个可怜的地方


突然想起几年前写的《西部,更西部的》……这篇小说大概就有点豆瓣上那种“独活于世而不熄”的感觉——但当时写是受到早年间一些印象的影响以及经过农村;特别是大块大块田地间的一栋土坯屋的那种感觉(这种屋子还不是离村镇比较近,反是在荒郊野地,也不知道是否有人住;坐在车里疾驰而过,根本无法仔细观察)……农民离不开自己的土地,这才是最根本的。我们感受到那种“自强不息”只是我们的解读,与实际情况还是不一样的——小说总是观察人并最终体现人的,但很可能我们的观察仅仅只是一厢情愿;只有更多的生活经历、更多的和人们接触,才能穿透表象——然而,纪录片式的;暗访式的表现则归结于真实且满足于此,这还不能成为艺术的表现。我的意思是,更真实是为了扩张写作的丰度和深度——它会让我们的字、句结识凝练而不乏意味的丰饶和深厚——可不能以绝对真实为小说的归宿,还是要做整体的考虑。鱼和熊掌要一块吃。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0 10:1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