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89|回复: 1

‘无为’胜‘有为’——闲聊李纨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2-12-30 16:34:4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2-12-30 21:09 编辑

老子曰: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窃以为红楼里的李纨得此三宝。

李纨之慈,有口皆碑:平儿说她是菩萨,凤姐说她是佛爷,而众下人则认为她是厚道多恩无罚的,原话:“众人先听见李纨独办,各各心中暗喜,以为李纨素日原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想来在众人的心目中,亦是心地仁慈的人。

李纨之俭,应从凤姐的话说起,当众钗们建诗社时,她们明请凤姐去当什么“监社御史”,其实是想凤姐出资助诗社,凤姐说了一通话,那意思就是说李纨应该算是土财主了,但却吝啬,不肯出资资助诗社,其实说吝啬有些过了,节俭应该是比较贴切的。

四十五回原文:凤姐儿笑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把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他们不好,你要劝。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他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涸海干,我还通不知道呢!


李纨之不敢为天下先:细观李纨,为人处事确是如此,在贾府中,她本是大少奶奶,又是王夫人的媳妇,若论地位,她应比凤姐更有资格管理家事,但她一味守三从四德,不管家事,此一也。
她在书中篇幅较少,最明显的例子,亦是起诗社这件事,探春建议起诗社时,她说她原本有想过,只是自己不会作诗,所以就把这想法搁下了,(看她后面热心于诗社的事,想来,她亦有这方面的情趣),只是不愿起头而已。
原文第三十七回:李纨也来了,进门笑道: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会作诗,瞎乱些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得。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


最关健的还是当诗社想请凤姐资助时,带头出面说事的仍是探春,但凤姐是何许人也,她一猜就猜出是李纨的主意,李纨才是这件事的主谋,所以她不冲着探春,冲着李纨就抢白一通(原文同四十五回),从李纨的回应态度上来看,根据没有否认这件事,显然事实如此,但她也不甘示弱,反而借“平儿无故挨打”一事,使凤姐处于下风,又替平儿扬了脸,一举两得,李纨的口才,至此已不容小觑。

说到这,底下起哄了,这样生搬硬套还了得?非也,我也是借机说事而已。虽同为道家哲学,但老子的《道德经》与《庄子》不同,有些专家说《道德经》为一部兵书,亦有些说它为御人之术的法家。总之,它看似讲的是修身养心之道,实则尽是一套机心权谋术。显柔示弱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无为的最终目的也是想胜过有为。细想,李纨却也如此!

李纨在书中,不管事不出头厚德多恩看似活菩萨,但却与被人称为‘二木头’的迎春很是不同:凤姐何等泼辣,但她能顶得凤姐处于下风;黛玉口齿伶俐,她就能驳得黛玉羞的说不出话(第四十二回);宝钗算是厚重极有主见之人,可是由于她说的一番话,宝钗也不得不同意宝琴的怀古诗最后二首也不用改掉(第五十一回);大家都认为她不大会说话,其实她只是不爱说话,心中自有衡量。虽是寡妇,人又谦顺,在那偌大的贾府却无人敢欺,得尽好处。我想她恰是运用了老子的无为之术:不争,所以无把柄过错让人拿捏;不争,所以天下莫能于之争。


她的不争,在贾府风光无限的时候,为她赢来真正的实惠:与贾母,太太们同样的月例(比凤姐他们还多二倍),分到了田土自己收租,年例也是最好的。按凤姐的话是上上份儿。
她的不争,为她在贾府奠定了尊贵的地位:大家为凤姐生日凑分子时,贾母说李纨寡妇可怜愿代李纨出,凤姐当然也不敢受,赶紧说自己替出(虽然凤姐后来耍了滑头,讨得贾母欢喜却一文不出,但李纨得到的荣耀并未因之而受损)。


她的不争,在贾府落败的时候,也一样能靠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儿子,做到了生荣死哀。李纨的儿子贾兰年纪小小,在前八十回贾府里却是唯一一个‘习文练武’像极‘少有大志’有出息的人。其处事风格也迥然。
贾宝玉在学堂打架吵事时,作为贾宝玉的亲侄子,贾兰的却说:“不于咱们相干。”由此可见李纨的教育,虽然她并没有明说:“不管他人瓦上霜”但却这么身体力行着。


但并非所有的‘不争’都能天下无敌,迎春也不争却只让人欺上门来。李纨的不争知所以有效果,采用的是以‘有为’为目的性的‘无为’,而不是无知懦弱的一味忍让——不管事为自己博得慈名;俭的不止是财力,而是安身立命的方式;不敢为天下先所以没有后顾之忧。


看似没有才智的李纨,懂得守中妙赏:她若无雅性不肯支持探春起诗社,怕红楼里便少了许多精彩的诗词;宝玉说她虽然擅长作诗词但却擅长评诗词,而且评的公道;薛小妹新编怀古诗中的两首诗因无考而遭到宝钗的反对,黛玉、探春对此不以为然很是正常,宝钗却未必肯依从她们,但向来拘礼的李纨却跳脱反驳,宝钗这才罢吧。李纨讨厌妙玉,却欣赏她那里的梅花,罚‘落弟’的宝玉折来与众分享。罚得风雅有趣。


虽然按曹公的思想,认为李纨也是礼法下的牺牲品,但她毕竟达到自己的心愿——看儿子光宗耀祖,笑到了最后。真如老子所说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写完了,觉得意犹未尽,不如再画蛇添足二点:

1:李纨的父亲叫李守中,脂批说“妙!盖云人能以理自守,安得为情所陷哉!”,但我并非这样看,“守中”这名词,来自老子《道德经》一书:“多闻速穷,不如守中”,意思就是,多见识加速到达困境,不如执中而已。老子姓李,而李纨也姓李,真巧!
2:书中说李守中对李纨的教育就是:“女子无才便有德”,古语本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把“是”改“有”,脂批说改得好,到底好在那里呢,按我愚见:古“德”通“得”,这一字之改,成为谶语,李纨“有得”正是来自于“无才”,‘无才’自然‘无为’。有人说也许是曹公将这句俗语记错了。不可能的,在64回,宝钗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是用“女子无才便是德”,可不是用“女子无才便有德”。
呵呵,这全当笑话一乐吧!

(李纨、妙玉、迎春原合成一篇发于博客,现通篇修改后全部独立成篇)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283

主题

11

好友

160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12-12-31 10:50:37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是:诗社只要凤姐出场就觉热闹活脱;李纨出现就觉有一个平和的背景,像是在一个蝉鸣的午后。

点评

柏仙妮  像‘蝉鸣的午后’,比喻的真好!:)  发表于 2012-12-31 19:23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3-29 19:1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