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39|回复: 4

[转载]夏树森林:形式的意义——从法国新小说的发展与承袭看文学死亡论

  [复制链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发表于 2013-2-5 12:48:46 |显示全部楼层
形式的意义——从法国新小说的发展与承袭看文学死亡论  夏树森林

前言
在今天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速度成为唯一的标准,“慢”无时不刻不受到挑战。互联网让信息爆炸,这些信息的碎片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评论家李·西格尔在其书《对抗机器:电子哄客时代的人类生存》中指出:“这一社会空间已经收缩成了若干无意义的、相互隔绝的点,全都闭锁于分散的精神片断。”在这样的时代中,文学作为一种相对远离主流文化的艺术形式,它的位置在哪里?对此,李·西格尔的观点是:文学已死。在题为《所有的那些梅勒们都去了哪儿?》的文章中,西格尔对当今流行文化影响下的小说提出尖锐批判,指出小说写作“已经不再是天职,而成了一种专业”,引发了文学界和出版界的震荡。“文学死亡论”的确值得人们深思,在这样一个消费时代,那些真正的文学——慢慢探入人类内心情感,不仅仅附庸于人们对故事的本能性渴求的文学,它们是否有自己的存在空间?
20世纪50、60年代,二战后的法国文坛弥漫着悲观的氛围。知识分子避开现实,转而投向现象学的研究。很明显,那亦不是一个文学繁荣昌盛的年代。但随后,有一股新的文学潮流席卷而来,来自午夜出版社的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陶、克洛德·西蒙等,对文学形式进行了共同的探索,最终引发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论战,并被冠以新小说的名号。
新小说何以能在那样一个文学的势力颓废的年代异军突起?仅仅是形式与风格的刺激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还是别的什么?从新小说的发展与前史来看,文学究竟会不会消亡?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新小说的发展
众所周知,午夜出版社推动了新小说的发展。1942年,该社在出版宣言中称:“……精神找不到自己适当的表达方式就会濒临死亡。” 50年代初期,罗伯-格里耶、贝克特等在其它地方遭到退稿的作品一齐来到了午夜出版社,并初步形成了新小说这一先锋文学团体。
新小说的几员干将在小说风格上并无相似之处,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对小说的既定规则进行了清理: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人本主义,时间的顺延。罗伯-格里耶说:“小说艺术陷于这样严重的停滞状态--几乎整个批评界都注意到了这种惰性--以至不能想象,它如果不经过激烈改革还能苟延多久。在许多人看来,解决办法很简单--什么也改变不了,小说艺术正在衰亡。我们可是没有看到证据。几十年后,历史将会表明,眼下的这些活动究竟是死亡的挣扎还是新生的预兆。”[1]“面对法国文学的现状,只能有两种态度:因为怯懦和畏惧耐趁早体面地撤回到早先的位置,装着什么也不曾听见:这就是许多人已乖乖听命的著名的“回归”;要么,与之相反,勇敢地面对这片真空:渺茫地、漫无目的地注视着废墟中的前景。”[2]
对形式的探索实质上是对文学可能性的挖掘——到底有多少种讲故事的方式?读者可以经过类比得出新小说的几个特点:一、怀疑世界的统一性与稳定性,热衷写作现存片段,混乱时序。1953年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巴黎出版,贝克特说:“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而克劳德·西蒙的《弗兰德公路》等小说中大量静止的诗意画面,用空间叙事代替了传统的线性的时间叙事。二、叙述中保持绝对中立,拒绝带情感的词汇。新小说将卡夫卡、福楼拜奉为先驱,崇尚“零度叙事”。在格里耶的小说《窥视者》中,主人公马蒂亚斯身上有一个“假设的犯罪案件”,逻辑与情感均被破除,第三人称的叙事让读者跟随作者一同走进一个空白的世界,如罗兰·巴特所说:“不再有可以称得上故事的东西了:故事趋于零,人们只能勉强地称它为故事。故事因而成为一个巨大的隐喻。”三、作者、读者、人物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契约。作者与读者同样不知道人物的命运,阅读的过程说作者和读者一同解谜的过程,取消了传统写作中作者的绝对权力。
这三种特点在罗伯格里耶小说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以《去年在马里安巴》为例,在这部作品中有三个人物:陌生男子X、少妇A与少妇的监护人或丈夫M,都“没有姓名,没有往事,他们之间没有联系,而只通过他们自己的姿态、他们自己的声音、他们自己的出场、他们自己的想象建立关系。”“他为她设计了一个过去,一个未来和一种自由。”“他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造一种现实。他的执拗、他内心的自信之所以终于使他取得胜利,是因为他走过了多少弯路,遇到了多少波折,遭受到多少失败、经过了多少回合。”[3]这样非写实的表现手法,使得许多细节成为了一种静态的存在。不确定的时间与空间,营造出梦境般的模糊,而格里耶创造中所有这些含糊与矛盾,构成了其漂浮不定的艺术风格。这需要读者和作者共同去探索小说中的世界。同时,格里耶相信电影更适宜创造一个绝对客观的世界。“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无论如何。这点是最值得注意的。突然这个事实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袭击我们。……它们的表层明朗、平滑而完整,既无虚伪的光彩也不透明。我们的全部文学还没有深入到它的最小角落,没有改变它的一条曲线。……充斥银幕的无数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为我们提供一个机会,可以再三体会这个奇怪的经验。电影是心理学和自然主义传统的另一个继承者……”[4]在《去》这部电影剧本中,格里耶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潮——纯客观的写实,不确定的真实,从结构、叙事、角度体现了新小说的风格。电影《去年在马里安巴》当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正在衰亡的小说艺术通过一次革命获得了新生。
新小说以奇诡的形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阵地,那么,这种抽离了现实的,逻辑支离破碎的的形式,是否只是作家闭门造车的想象或者一场无聊的文字游戏?并不是这样。新小说反映的是一种新的现实,这个现实建立在二战之后外部世界和人们内心的双重废墟之上,“巴尔扎克的时代是稳定的,当时社会现实是一个完整体,因此,巴尔扎克表现了它的整体性。但二十世纪不同了,它是不稳定的,是浮动的,令人难以捉摸,因此,要从各个角度去写,把现实的漂浮性、不可捉摸性表现出来。”[5]由此可见,新小说并非架空了现实,它要表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迷宫,它的遗世独立仅仅是因为人们的文学口味还未跟得上心灵的转变。而午夜出版社出版宣言中苦于找不到表达方式的小说家中的一部分,则先于众人以怀疑的目光审视着文学,审视着人心,审视着世界。
“一切艺术最终在于表现生活(纪德曾说:‘使事物具有意义的,无疑是生活的紧张激烈。’)但是,现代人的生活已抛弃了从前曾经一度是大有可为的形式而另觅途径了。生活由于不断的运动,越来越朝着变化不定的方向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刻,当新的探索做出最大的努力时,生活就要冲破旧小说的各种局限,陈旧无用的道具也将被一一抛弃。”[6]彻底颠覆传统小说模式的离经叛道的背后,是新小说对于现代人生存处境的贴切的关注。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小说就此走入了大众生活,成为生活必需品?显然不是。“无论是早期新小说还是后期极少主义风格的“新新小说”,在拒绝平庸和反对因袭守旧这一点上是非常一致的。甚至,这些刻意求新的作品即便是处于当代文化的开放语境下,也并没有成为‘人人想读的书’,这就是罗伯-格里耶所说的‘新的文学’,它必定是向少数人开放的。”[7]这里的少数人,指的并非是小说的专业从事者(小说家、批评家等),而是一个创作欲望和内在想象力勃发的群体,由他们所制造和推动的新小说,证实了格里耶的预言:“整个文学语言都不得不改变,并且正在改变。我们每天目睹有见识的人越来越讨厌那些内含的、比喻的和魔术般的词汇。另一方面,表明视觉的和描写性的词,限于量度、定位、限制、明确,为未来小说指出了一个艰巨然而可靠的方向。”[8]
因此,新小说并不是一场关于形式的文字游戏,而是企图以形式的方式,来拯救文学,甚至拯救人类心灵。“新小说’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对文学的给予,而在于它是在小说出现全面‘危机’时出现的这个事实。”[9]
二、新小说的承袭
新小说问世后不断产生影响,新小说家也逐渐受到关注。1985年克洛德·西蒙的代表作《弗兰德公路》,获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新小说派得到了世界文坛的承认。这个以离经叛道的形式出道的流派,终于也成为了文学经典。
然而,在新小说的发展过程中,从来不缺乏质疑的声音。罗兰·巴特甚至认为“新小说这个流派根本就不存在”。[10]那么,新小说在今日文学史上取得的地位,是否仅仅因为新的形式给颓靡的文学时代带来了冲击?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不完全是。而新小说的特殊性——作品的晦涩难解,阅读者少之又少,如同罗歇-米歇尔·阿勒芒在《阿兰·罗布-格里耶》一书的引言中说:“一方面,学术批评界对其作品持一般的欢迎态度……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在广大读者中只引起微弱的反响……罗布-格里耶很快成名,而其作品往往未被真正认识。”[11]也就是说,作品中能够引起人们心灵震荡的部分只得到了微弱的重视。那么“新小说”的成就,是否还包含了文学史前进过程中的自身规律?
新小说虽然形式上不食人间烟火,但并非真的是神兵天降,全无前世今生可言。新小说摈弃了巴尔扎克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将福楼拜奉为师祖。追根溯源,“新小说”与福楼拜的血缘关系不可小觑。
作为西方现代小说之父的福楼拜,在他所进行创作的年代,文坛主流仍是巴尔扎克时代的现实主义。因此,福楼拜的创作是一种大胆的实验,这样的实验给了后世无穷的启示,他也因此成为现代小说的先锋人物。在福楼拜的小说中,“客观化写作”是明显的特点,这个特点为“新小说”创作中的“零度叙事”提供了范例。在福楼拜的小说中,情节被淡化了,他要求叙事排除主观抒情,作者的声音让事实自己表现,作者的意图和倾向让读者感到不被允许。莫泊桑说:“福楼拜在作品中深深地隐藏自己……如木偶戏的演员一样隐藏自己。”而在格里耶的小说中,作者也完全退出了文本。以《嫉妒》为例,故事的叙述者是小说中一直存在然而却缺席的人物———已婚女人的丈夫。丈夫的眼睛看到了一切,自己的妻子和被他怀疑的男人,随着视角和时间而改变的柱子的阴影,香蕉树的排列,已婚男人与已婚女人的动作与表情,蜈蚣。但是他同时又什么也没有看到——所有可以称得上是通奸证据的东西。
布思描述文学史为:“作者的声音不断从作品中消退的历史。”[12]从福楼拜到格里耶,作者的权威在不断下降,作者与读者一样不知道故事走向何处。
“新小说”从这位十九世纪作家身上师法太多,新的文体被证明是前人的一次延续,或者说,文学经典永远在滋养着即将枯寂的新一代文学。而每一位成为先锋,给予后世启示的作家,都具有怀疑的精神:“——‘怀疑的精神虽然正在毁灭小说的人物以及所有使人物具有强大力量的种种过时的手法,但这种怀疑精神却表现了一个有机体的一种病态反应,适足以保卫自己的生存,获得一种健康上的新平衡。时代的怀疑精神使小说家不得不尽他的最高的责任:不断发现新的领域,并防止他犯下最严重的错误:重复前人已发现的东西。’这是菲力浦·托因比在提到福楼拜的教训时讲过的话。”[13]文学需要这样的精神——每当拥有它的人出现,历史就发生一次变革。
三、总结
五十多年前,娜塔莉·萨洛特说:“小说被贬为次要的艺术只因它固守过时的技巧。”[14]格里耶说:“事实上,今天有一种新的因素彻底把我们和巴尔扎克、同样把我们和纪德、拉法耶特夫人区别开来,那就是抛弃关于"深度"的古老神话。[15]克洛德·西蒙说:“写作,在能产生具有艺术性的作品的条件下,是对已建立、被承认、已固定的形式和关系的否定……”[16]今天,当李·西格尔提出“文学死亡论”,主要是针对网络年代的快速消费文化对文学造成的打击。然而,李·西格尔极有可能是多虑了,通过对“新小说”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江山代有才人。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他(索福克勒斯)的天才是极端的,他选择的写法一旦失败就会是致命伤,而不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细节上的模糊,而它一旦成功,就会入木三分……她(简·奥斯汀)以她那朴素、平淡的散文手法,也选择了一种危险的艺术方式,一旦失手就意味着死亡。”[17]从古希腊到今天,任何时期都不乏勇于探索艺术方式的大师,如前文所述,形式的意义不在于游戏,而是通过形式审视文学、人心与时代。令李·西格尔失望的这个年代也不例外,历史会给出公正的评价。哈罗德·布鲁姆说,文学是教人“更好地面对孤独”[18],格里耶说:人人都是有的。而人呢,大家知道,是永恒不变的”。[19]人类心中的孤独不死,文学亦不会死。

[1] 《未来小说之路》阿兰·罗伯-格里耶

[2]《法国小说:从新小说派到新一代》阿兰·罗伯-格里耶

[3]《去年在马里安巴》阿兰·罗伯-格里耶

[4]《未来小说之路》阿兰·罗伯-格里耶

[5]《艺术中不确定的魔力》柳鸣九

[6]《怀疑的时代》娜塔莉·萨洛特

[7]《关于午夜文丛 陈侗、鲁毅

[8]《未来小说之路》阿兰·罗伯-格里耶

[9]《新小说派概述》布阿福德尔

[10]《不存在罗伯-格里耶流派》罗兰·巴尔特

[11]《阿兰·罗布-格里耶》罗歇-米歇尔·阿勒芒

[12] 《小说修辞学》布思

[13] 《怀疑的时代》娜塔莉·萨洛特

[14] 《怀疑的时代》娜塔莉·萨洛特

[15] 《未来小说之路》阿兰·罗伯-格里耶

[16] 《关于午夜文丛陈侗、鲁毅

[17] 《普通读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18] 《西方正典》哈罗德·布鲁姆

[19] 《未来小说之路》阿兰·罗伯-格里耶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发表于 2013-2-5 12:50:11 |显示全部楼层
放到这里,希望大家多写文章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3-2-6 08:59:49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更坚定我学写实验小说的信心。

点评

夏树森林  谢谢仙妮,其实我觉得怎么写都好,只要是忠于自己的内心。问好。  发表于 2013-2-7 20:47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3-11-19 22:33:51 此条消息来源于黑蓝手机报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可说的,坚决提上去

点评

夏树森林  谢谢了,这样隆重的重视。。不过真是羞惭到死。。版里完爆这货的评论很多很多很多呢。。真的。。再转转嘛。。  发表于 2013-11-22 1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3-11-19 23:02:41 |显示全部楼层
写小说是一辈子,不写小说也是一辈子。
写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3-29 00:4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