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99|回复: 0

shep|弃世者说——谈尼古拉·斯塔夫罗金之死 

  [复制链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发表于 2013-3-3 17:39:16 |显示全部楼层
shep|弃世者说——谈尼古拉·斯塔夫罗金之死 

  从小说戏剧性的角度来看,如若把尼克拉仅仅视作“五人小组”的串谋者以及其他一系列肮脏勾当的策划者的话,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尼古拉·斯塔夫罗金说到底仍是斯捷潘·韦尔霍文斯基和瓦尔瓦拉的“子嗣”——他是沙俄贵族尤其是其中的自由主义者抚育出来的。
  应当注意并深入理解这个形象,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早期人物的不同。他并不是按照某种善意的观念所创造出来的形象。但,在他身上却仍然流露出一种善的本质。而这一点也正成就了令人迷惑的所谓“理解陀氏思想的重要作品”。事实上,“毒蛇”的遗书并不是什么虚无主义者的忏悔和自白。他“曾纵情声色却感到厌倦”,他“跟一切都格格不入”,“厌恶俄国的一切以及乌里州的那一小栋房子”……从字面上看,仿佛尼古拉真是不可救药的虚无主义者了。但,这不是事实。因为就连《父与子》里的巴扎洛夫到最后都不再是虚无主义者了。或许应该这样说:虚无主义,往往只是通往终点的一条道路;普通而毫无特色的道路,就跟其他的道路一样;跟理想主义、功利主义或者共产主义一样,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虚无主义不过是怀疑论的(也许可称之为终极的)扩展形式。人的笃信和怀疑并非截然对立,天人交战只是人在深入自身的所思时,所采用的一种办法。那不是最终的目的更不是彼岸的终点。总而言之,人绝不会因为怀疑、感到空虚而去自杀,不,这只会让人开始思考。一个人自杀的谜底,更多的是源自于恐惧并由这个恐惧而激发出来的;更大的奢欲的诱惑所造成的。顺便说说,作家们的自杀便是如此(更不留情面的说,那些自杀的作家,实是被自己的美学观念所引诱而死的——他们依赖它、需要它而不能俯视它,因此它最后变成了他们的死神)。
  这样看来,导致斯塔夫罗金自杀的根源,并不是深深的厌倦,而是憎恶。他的死是因为他强烈到不能自已的憎恶。他恨一切,当然最后也包括他自己。然而,这又是理所当然的——我是说——对于从四十到六十年代的俄国自由主义者们来说,这是必然的。在他们那由于沉重的失望而引起的否定自我的必由之路上,首先是彷徨和伤感,接着便是失败感促生的幻灭;这复杂而强烈的幻灭不仅涉及到政治愿景,更直接牵扯到最底层的伦理矛盾且这一幻灭在伦理和道德上的表现尤显突出。
  就是说,尼古拉的自杀,是出于对自身冲突的道德的巨大恐惧。这一恐惧接着迅速唤醒了他内心另一个更大的奢欲即,彻底的净化。“大地上将不会再有任何的罪恶”,这是基督教末日说的核心;不,不是我们现在自娱自乐的“世界末日”而是在涤除一切污染后的新世界——基督耶稣上帝的郑重许诺!人们将获得重生或者按照圣经的说法,在审判日的所有庭审和行刑结束之后,上帝将再造一个伊甸园。无忧无虑的,和始祖曾经快活地生活的乐园一个样。
  但“毒蛇”毕竟不完全等同于“巨人巴扎洛夫”,他—尼古拉·斯塔夫罗金的恨已经开始接近恨的反面;不是爱而是本质的善。他是群魔综合而成的“人”。我相信,这一点大抵并非出自作者的初衷。按照后来研究者们的“揣摩”,这个人物形象必须是恶的集大成者——可研究者们几乎同时又肯定地说:此人实在太难以琢磨了!
  是啊,太难琢磨了。他弃绝了几乎一切,并且是一个绝对的破坏者——进一步说——我想有人已经开始点头了——彻底的审判;他—斯塔夫罗金既是审判者又是被审判者。
  不过,我绝不是要把他放置于基督教的宗教语境下去说——而是,我们应当这样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说教”已远远超出了基督教本身的范畴,他更像是一个古代教父时期用希腊哲学解释三位一体的(比如奥古斯丁)、以及中世纪晚期用基督教术语阐释哲学观念(比如斯宾诺莎)的那么一种人……他;陀思妥耶夫斯基处在新旧世界的分界线上,他只能和只得用旧世界的语言去描绘新世界朦胧影像。
  故此,尼古拉既受到审判但又审判了众人,他的母亲、恋人、“革命同志”等等;他背叛了所有人和他自己。这才是导致其产生恐惧的根源。事实上,我更愿相信:比起他的道德恐惧来说,他所感受到的某种道德奢求的诱惑更为强烈——那种俄罗斯的或者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强烈冲动——“大地上将不会再有任何的罪恶”。自然,这个前提是洗涤罪恶、洗涤自身。我绝不相信,没有一个人,对此不理解;无动于衷。相反的,无论如何、我说是无论如何,是有这样的一些人,对此是完全理解的。那些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将朴素的宗教意象上升到全宇宙程度和规模的人,对此是完全理解的。但这是一个不可说的秘密、谜,除了以神秘主义的方式去领会外不可解释也不可阐述的谜。
  尼古拉的重要性就是其独特性——他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反差,他的冷漠、优雅和种种不可思议都隐约地表露出群魔中“各个被批判的个体的”每一个侧面,而在斯塔夫罗金来说则合为一体!奇妙的按照耶稣加撒旦的方式。“他只得用旧世界的语言”。
  此外,也正是通过尼古拉才能找到通往《少年》还有那三兄弟的道路。或者换种说法:三兄弟正是斯塔夫罗金自我分裂和相互排斥后的纯粹的三元个体;在意象、观念和形象的进一步扩充后……就此而言,尼古拉之死,实是巨人的善和巨人的恶的共同毁灭——他否定他的恶也否定他的善。而,这一双重毁灭、双重否定所留下的空间,正是后来阿廖沙得以生长的空间。注意!在他对跛女人说话的时候,他更多流露出来的软弱(作为对天真的对应,他尽量哄她),应当被视作是一个信号;尽管它很不起眼,稍纵即逝。
  最后说说斯塔夫罗金的死,我认为这里头有两点值得玩味:第一,善恶同时崩塌。第二,通过死,他将得到永生。是的,他(尼古拉)的死仍然含有这第二重的含义即,那种永恒的、不朽的和绝对的自我想象。为什么是自我想象?因为他(尼古拉)在成为弃世者的那一霎;在那个短暂到几乎不能察觉的间隙里,斯塔夫罗金的骄傲还没有被毁灭。不管他是否意识到了,那种骄傲都将长存于世。他对贵族们的冷淡、傲然还有嘲弄;对母亲和恋人的轻描淡写的抚慰以及他对最腐败的自由主义者的敷衍和困倦……甚至可以这样说,他就是骄傲的代名词。这样,我们就又回到了自杀者这个题目上来了。
  人们的自杀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但从事实本身来说,都制造出这么一种很独特的瞬间;永恒的瞬间——跳楼的失恋者;投海的破产者还有切腹的三岛,呵呵、呵,这个名单还能排列下去比如饮弹自尽的硬汉和嗑药过量的摇滚明星等等。这话大概说得太过毒舌,但至少表明了我对自杀的态度。
  群魔虽然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首先被损坏的是他们自己。从这一点上来说,赢家是老陀,不是么。

《黑蓝》122期段林专号下载:http://t.cn/zYKpCj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3-29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