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什么事都怕做到相对的极致,这在电影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越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导演和作品,给观众的印象就越深。即便你做到相对极致的事情是“二逼”,但二逼二到一个高山仰止的顶峰,高处不胜寒之外,便是让人刮目相看、击掌叫好的高境界。《小村吓吓叫》便是二逼二到了骨子里的动画电影,它带着欧洲动画并不多见的神经质、啰哩啰唆和无厘头气息,活脱脱一出儿讲述如何毁掉正常生活的伦理教科书。
  《小村吓吓叫》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只有三户人家的小村子里,村口住着房子可变大成监狱或变小成岗亭的警察先生,警察先生家的后面是动画主角小马、牛仔和印第安人一家。在小马家对面,是养着一群会说话的畜牧动物的大嗓门农夫一家。整部《小村吓吓叫》都用西方流行的“玩具小人儿”(每一个玩具姿态各异,但脚下都有一个固定站立点的椭圆形站立面,形态类似于“玩具兵大战”中的玩具兵)作为主要材质来呈现角色,每一个角色都需要各种动作的多个版本。而动画中的场景,则完全是手工打造的DIY作品。作为一部标准的定格动画,《小村吓吓叫》所需要耗费的精力,至少是普通电脑动画作品的两倍。
  我个人最喜欢《小村吓吓叫》的角色是总是磨磨叽叽的牛仔,他说话时带有娘娘腔惯有的尖细嗓音,做事迷迷糊糊又疯疯癫癫。《小村吓吓叫》的主线故事非常简单,就是主角小马即将过生日,于是它的好友牛仔和印第安人决定送给小马一个特别的礼物。印第安人出主意给小马砌一个烧烤台。在网上预订了砖头后,印第安人和牛仔迫切等待着砖头的到来。没想到的是,因为牛仔的捣乱,印第安人在网上预定砖头时出了差错,竟然买了好几十万块砖头。帮助大嗓门农夫去接上音乐课的畜牧动物的小马对此一无所知,印第安人和牛仔趁着小马还未回家,便把几十万块砖头都堆在了小马家的房顶上。晚上小马回家后,村子里的所有人都来给小马庆祝生日,生日Party结束后,小马家的房子不堪几十万块砖头的重负,“哗啦啦”一下子垮塌了。愤怒的小马暴打一顿惹祸了的印第安人和牛仔后,决定用那几十万块砖头重建家园。但每天刚砌好房子,晚上房子就会被神秘人偷走。气愤的小马和牛仔、印第安人决心抓到偷房子的坏蛋,他们半夜蹲守在建好的房子周围,发现偷房子的竟然是一群海底人。海底人能从村子的水塘和下水管道钻到村子里来,它们把偷来的房子运回海底当成了自己的家。小马、印第安人和牛仔追踪海底人来到了海底人的家,在大闹一场后,海底人和小马等人最终成为了好朋友。然而天真的小马等村民们并不知道,在小马下一个生日到来之际,会有另外一个“惊喜”等待着他们……
  动画中的小马这个角色就确确实实是只马,它会读报会对教音乐课的母马产生爱恋之情。和小马住在一起的印第安人和牛仔与其说像房客,其实毋宁说更像是小马的两个调皮儿子。印第安人性格温厚,牛仔与其说性格活泼过了头,不如说他就是个二百五。整部动画充斥着牛仔二百五的言行,和他能匹敌的只有大嗓门的农夫。农夫说什么话都是大嗓门,发现自己媳妇和别人跳舞时大嗓门训斥别人,早上起床时一口气吃掉一个是自己身体20倍的面包后也大嗓门的和媳妇打招呼。说到那个大面包,其实就是普通超市常见的吐司,可见小马等角色生活的世界是个微缩版的世界。大嗓门农夫虽然养着牲畜,但那些牲畜显然要比大嗓门农夫聪明。牲畜中最聪明的一个是驴子,它会打鼓喜爱看书而且知识面很广。在牛仔和大嗓门农夫两个活宝之外,最让人觉得叨逼叨的就只剩下警察。动画中的警察绝对无愧于警察这个名号,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和蛛丝马迹,他立刻就会放大十倍。《小村吓吓叫》中,任何物品都是可以放大缩小的,它们类似于充气玩具,不用的时候放掉气,用时吹起来就可以。不管是兵乓球台,还是电视,均是如此。动画中的海底人整天沉迷于打扑克和吃烤饼,小马和印第安人、牛仔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在飞速下坠的石头上也能津津有味儿的玩儿上几轮扑克牌。
  《小村吓吓叫》严格算起来,应该是比利时的动画电影。在1个多小时的长片之外,它还有长度更短的短片版。《小村吓吓叫》后半部分的剧情中出现了科学家制造的巨大企鹅,它会根据指示往世界任何地方投掷巨大的雪球。在天马行空又磨磨叽叽的故事中,《小村吓吓叫》让我想起小时候很多爱看的带有神经兮兮气质的动画片:用橡皮泥制作的动画《企鹅家族》、欧美神经质标杆作品《德克斯特的实验室》、《怪鸭历险记》、《耐德梦游记》……延展开来说,国内早期的《哈哈镜花缘》、未完成的《魔方大厦》和短片《没头脑和不高兴》等动画也能够看出神经质动画的影子,但可惜在“限娱令”和“黄金时间不得播放外国动画片”的严苛禁令下,我只能在神经质瘾上来时,看看《天线宝宝》和《海绵宝宝》聊以自慰。我自己一向都觉得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歇斯底里的深层诱因,“不神经毋宁死”的信条人家欧美早就揉在动画里玩了,咱们却连乱说乱动都不敢,真是让人不禁喟然的同时,又觉得这样憋着,早晚会出事。

                                               20111115

 




 

返回页首|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