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从大众到分众的网络波普


  其实原定名字叫“草根秀——从大众到分众的网络生活”,但立意几经改动,于是不仅名字,开篇也被换掉了。

  

  一群web2.0的狂热者也振臂高呼,作红卫兵状,但他们手擎着键盘话筒摄像头,怀揣着网络和理想,他们是新时代的“网络波普”。


  一、专辑开篇的两个版本

草根秀
从大众到分众的互联网生活

  他们都是小圈子的明星,未来人人都会成为小圈子的明星。

  台湾女孩Anais Lee不会想到她从英文网站上学来的“怪癖游戏”会如此之快地引爆流行——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五个怪癖,再以点名并通知的方式传给另外五个博客——这个类似于连锁信、老鼠会、Gmail邀请的博客“病毒”经由内地的互联网大牛Keso、媒体人方军,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席卷内地中文博客,到现在仍然热度未减。
  这是研究信息通过博客传播的经典案例,着眼于传播之快、辐射之广都不是最好玩的角度,比如说:为什么它在中文世界尤其是内地如此流行?这就像是问:GoogleOrkut社区为什么被巴西人占据?微软的Wallop社区里为什么三分之二都是中国人?因素很多,重点之一在于关键用户所起的关键作用,类似于SARS传播之初的“超级传染者”,像前文提到的Keso和方军,都拥有广泛的网络人脉,使得这个游戏没有过早终结。他们都是小圈子的明星,未来人人都会成为小圈子的明星。安迪·沃霍尔曾经预言大众媒体时代的造星能力:“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当15分钟名人。”这句话正在被我们周边的现实认证:大众媒体时代的造星能力可以让没有权力的草根们意外地成为明星。但《纽约时报》评价播客的话同样意味深长:“每个人都可以当15个人中的名人。”这意味着只要你想,野百合也有春天。就像另外一个美国人对于播客的评价:“Podcasting意味着,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个只有几百听众的节目和有一百万听众的节目一样,也可以滋润地活着。”事实上,当某个领域的小众被互联网空前紧密地联结起来,专业人士的声音也会得到最大的扩散,像Keso的影响力就足供佳例。
  互联网正在发生什么?这曾经是Web2.0(第二代互联网)的提出者Dale Dougherty的疑问。人们笼统地把互联网许多令人激动的新程序和网站称为Web2.0。2001年秋季“.com”泡沫的破灭标志着传统互联网公司影响力的衰退。当李开复将他从微软跳槽到Google的打算告诉了十几岁的女儿时,女儿评价道:“爸爸,你终于去了一家看起来比较酷的公司。”开一家比较酷的公司,做有意思的商业,这是全世界乃至中国新一代互联网极客们的车库精神。无论是 “可以带小狗上班”的Donews,还是利用办公室的墙壁开“涂鸦Party”的土豆网,他们的商业都充满着开发新技术模式的创意和挖掘小众价值的草根理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变革。“它不是关于网络商业,它的核心是一种基于大众合作力量之上的新文化力量。”这是《连线》杂志的主编凯文·凯利在纪念Netscape公司上市十周年时的评论。如果说Netcape浏览器标志着Web1.0时代的大众合作力量在网络上的生成,那么以RSS订阅为标志的web2.0或许将导致这个大众合作力量的新形式。“The Web将继续演变,从一个由大众传媒和大众读者的世界转变为由零散传媒和零散受众组成的参与形式。”这是凯文·凯利的又一次评论。无论是在博客、播客发布文字、声音和视频文件,还是在维基百科上编撰属于自己的词条,提供内容的平台将由传统的门户中心转移至每一个互联网个人用户。即使像淘宝这样的电子商务网站,流通的商品也是摆网络地摊的用户们提供的。分裂之后再聚合,利用RSS订阅技术把这些个人再聚合成一个个根据个人需求划分的部落。也许,这是前所未有的变革,很多人用互联网经济的“长尾理论”来预测这种庞大的社会能量——在某个分众领域,微小的草根汇聚起来的长长的尾巴,它的力量也将超过掌控权力中心的精英。

  “长尾”们已经开始展现出他们的力量。Dan Gillmor的书《We The Media》,大谈以Blog为代表的草根媒体的影响力。另一个美国人也引用了林肯的话“Of People,By People,For People”(民生、民治、民享)来说明草根媒体的民主性。可供佐证的事例繁多,克林顿绯闻、911事件、伊拉克战争、伦敦地铁站爆炸、印度洋海啸……这些西方世界几乎所有的大事都是由草根们借助于现场见闻、数码相机、手机,在Blog和类似于Flickr这样的图片分享网站上首先报道的。在韩国,Ohmynews网站更利用它的“市民记者”打破媒体垄断力助卢武铉当选总统,以至于卢武铉将当选之后的第一次专访机会给了Ohmynews的创办者吴延浩。在中国,年过半百的Blogger“老虎庙”首先报道王府井杀人事件,引起了其他纸媒的跟进。不过,这个可以记录在中国博客史上的事件,“老虎庙”本人对此却颇有微词,在其最新日志上写道: “只说因了杀人,就诞生了一个不作刻意的草民记者……令人难免想到的是黑色的幽默。”事实上,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以博客为主的新网络形式,其主流都不是媒体而是个人的琐碎生活。”
  全球最大的博客工具Blogger的创建者梅格·休利在在 911 当天链接到其它人的博客,并督促众人捐血。事件隔天她写到:“24小时之后,我回到厨房处理剩菜,拣起之前丢在水槽的小抹刀。我要去洗我的咖啡机,把昨天没煮的那杯咖啡煮出来。我想试着在这个巨变的世界中找回正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正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是Blogger们为互联网提供的最多内容。web2.0的本质不是媒体而是关于个性的Lifestyle,道理很简单,随着网络的深入变革,我们搬进互联网的不仅仅是几条新闻,甚至不是几封邮件和几张照片,而是我们的全部生活。于是,网络不再是门户网上一堆或呆板或耸人的标题,也不再是热门话题下面目模糊的大众,而是一个个生动而清晰的面孔,或者妩媚或者严肃或者怪模怪样,在角落里“搔首弄姿”,他/她们已经成为小圈子的明星。 达贝妮用物质化的个人生活“代言”国际品牌;平克和飞猪以新闻联播的标准口音来调侃现实;7Amon在博客上埋葬她心灵成长的琐碎记忆;而安替这个愤青则仍然坚持他的精英新闻理想;对于那些活跃在社交网络里的人来说,无论在亿友上寻找一夜情,还是在豆瓣上发现志同道合的读书人,他们都能迅速地找到各自所需的朋友。
  互联网越来越好玩了,不难推断,在不远的将来,平均每个人都会写一首歌,出一本书,录制一段录像,写作一个Blog以及编制一个程序。150年前,人们还说将来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写信和照相,相比之下,这个推测几乎算不了什么。

 

自媒体
网络时代的博客波普

  “我看到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上世纪50年代,“垮掉的一代”艾伦·金斯堡发出划时代的“嚎叫”。
  半个世纪后,人们又发出了同样的“嚎叫”。这一代幻灭者,失落在198911月柏林墙的哗啦倒塌和20019月纽约摩天大楼的砰然坠落之间。
  “我看到这一代人中的精英一个个痴迷于Palm Pilot……”美国《商业周刊》改写了金斯堡的诗,来描述一度成为商业神话的随身掌上设备Palm:格林威治村,时髦一族用Palm搜寻通宵酒吧;地铁中,经理人紧盯着显示屏获取定单;咖啡馆里,一群诗人用Palm瞄准对方,通过红外线交换诗作,看上去像拨枪射击……
  当然,如今的电子消费品宠儿换成了iPod
  “我看到这一代人中的精英一个个痴迷于博客……” 21世纪初,还有什么比互联网更有影响呢?还有什么比博客(Blog)更具杀伤力呢?还有比博客族(Blogger)更激动的群体吗?还有比博客圈(Blogsphere)更热门的圈子吗?还有比“键”耕不辍、相互链接更流行的波普运动(Pop)吗?
  我博故我在;我博故我思。这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学说的最新演绎。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那是互联网初级阶段、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Web 1.0时代的事了。在Web 2.0时代,谁都可以知道你不是一条狗。
  这个时代,社会潮流已经从当年的政治“波普”,衍变为当下的商业、文化“波普”;人心所向,也从当年“波普教皇”(Pope of Pop)安迪·沃霍说的,“未来每个人都有机会当15分钟的名人”,变成了博客艺术家们鼓吹的,“未来每个人都会拥有至少15个崇拜者”。
  全球上千万博客,中国数百万用户,尽管绝大多数相当简单,极其自恋,甚至无聊,但这并不重要。关键是它们代表了一种新的力量。真正属于大众的媒体诞生了。
  网络卷土重来。中国几乎跟全球同步开展了新一轮的“造梦”运动,IT业者大谈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名词——Tag、RSS、Wiki、播客,不断出现的新网络现象使人晕菜——“木子美”、“狗日报”、“芙蓉姐姐”……博客们用Google搜索,用Flickr欣赏照片,用RSS订阅,给博客留言,为Wiki增添内容,用Socialtext合作,在Meetup聚会。源于说唱乐的Mash-ups(共享、重组、再造),现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主旋律。
  网络就是计算机。传媒专家说,博客是在旧媒体、新媒体之后的“自媒体”(we media),有一本书就叫《我们即媒体:来自民众又服务民众的草根新闻》(We the media)。博客打破了精英与平民的对立,“消解中心主义”,“重新村落化”,把主流媒体行业搅了个天翻地覆。在诞生数十年后,网络终于成为一种广泛而独特的社交媒介。
  “互联网教给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既能够成为一个庞大公共群体的一部分,还能够保持我们的个性面孔。但这又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在公共场所生活。真实世界中公众和自我之间明显的界限会逐步被腐蚀掉,一点一滴地……”
  就像60年代安迪·沃霍包装过毛泽东、梦露、可口可乐、美元、Channel 5等一样,2005年,《时代》给毛泽东穿上了一件LV的中山装,奢侈品肆虐的中国波普味道十足。而联想收购了IBM PC后,外刊的报道中有一幅配图:一群红卫兵振臂高呼,但他们手里举的不是毛选,而变成了原本是蓝色巨人标志的红色的IBM笔记本电脑。
  一群痴迷于博客的狂热者也振臂高呼,作红卫兵状,但他们手擎着键盘话筒摄像头,怀揣着网络和理想,他们是新时代的“博客波普”。《时代》曾写道:“中国人仿佛是世界上最喜新厌旧的民族,对新技术的崇拜即刻取代了对历史的崇拜。”
  任何大众消费文化现象,都能制造有魅力的“梦”(Dream)和征服人心的力(Power)。“波普的意思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做成任何事。”1968年,时已功成名就的安迪·沃霍说:“如果你想知道有关沃霍的一切,只要去看我的绘画、电影和我的外表就可以了;而我就在这里,在表面后面什么也没有。”
  这何尝不是博客的一种写照:一方面,谁都可以写博客;另一方面,博客们就在博客上,而后面什么也没有。
  据说,博客的重要性完全可以跟1440年古登堡发明印刷机相提并论,后者掀起了信息革命,导致了新教改革和西方民主。博客也分精英和草根,呈现出“大教堂”和“大集市”的两种模式,但博客的真正精神是属于草根的,发挥着“群众的智慧”,从大包干到个体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最终会来塑造博客。
  在做互联网、成为中国的“博客之父”以前,方兴东是写诗的,现在他认为,当博客到了一个临界点,爆发的力量会远远超过当年朦胧诗对人的观念的启蒙、市场经济对中国社会的改变、前十年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如果发明“地球村”概念的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偶然看到2005年德国之声最佳中文新闻博客“按摩乳”,他一定会为自己的著名论断——“媒介即讯息”(medium is the message),及“媒介即按摩”(medium is the massage),“讯息”与“按摩”仅有一个字母之别——找到了技术案例而大有知己之感。
  “按摩乳”大概是目前中国新闻博客中人气最旺的,他嘻笑怒骂文化圈里的人和事,被认为是“对处境尴尬的中国记者群体进行精神按摩”。至于参加博客大赛时“按摩乳”翻译成英文“massage milk”,意思太表面了,没有意识到其社会学意义。看似文字游戏,“大众”(mass)+“时代”(age)=“按摩”(massage),“大众时代的按摩”实际上是对媒体本质的深刻揭示。
  时代随时在变,波普不会永恒。
  再回到50年代。二战后,汽车普及,高速公路延伸,家庭郊区化,电视媒体兴起,却产生了大量而严重的“孤独的人群”。
  90年代末,《纽约时报》的一项调查表明,互联网使人们跟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间更少,正在引发新一波的孤独社会,形成一个“更孤独的人群”(Lonelier Crowd)。在博客时代,庶民胜利,众声喧哗,但他们是“松散连接的小片”(Small Pieces Loosely Joined),难免又沦为新的媚俗(kitsch)。
  好在博客的革命方兴未艾,人们将在网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技术及消费“波普”将把每个人都席卷而去。
  做博客的方兴东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我打开本子,衔接白天和黑夜,衔接过去和未来,秋天和冬天。一生就是一个空盘,一张网,三两页白纸,一条河流……”
  让我们网上见。(文/丁伟)

 

 

  二、极客们所引导的技术变革互联网正在被一些技术狂的极客们所推动。下面介绍的5个人,分别代表了web2.05种技术模式:blog、RSS、Podcast、SNS、 WIKI。说是技术,不如说是观念上的创新——“观念比技术更重要”,因为有了让草根们自由表演的观念革命,他们所做的网站才越来越新鲜,越来越好玩。

  Blog DONES·KEWSO

  

  故事
  20051103日下午,Google有一个小时的中断服务时间,这件事迅速地在KesoBlog上反映了出来,并引起了四十几个网友的留言。这是从KESOBlog上所撷取的一个非常普通的场景,但它至少可以说明两件事。一、KESO是Google 的Fans;二、如同网友的评价:“一个GoogleFans,在Google缺位的时候,成为众人的中心,这个事情证明了这个Fans有点超级。”
  KESO是谁?本名洪波,中文系出身,主要的身份是一份个人报纸的主编,拥有国内最大的订阅量,内容涉及WEB2.0、Blog、草根、盈利模式到一切关于互联网的时髦话题。这份报纸叫“对牛乱弹琴”,KESO 的个人博客。作为blog时代的意见领袖,keso是话题的设定者,同时他也是精致信息的提供者。在享用这些信息的同时,KESOFans们津津乐道于 KESO的个人生活:40元一份的午餐Pizza,偶然的失窃所带来的娱乐轰动,叼着烟的酷照会被拿来和“包租婆”对比——这份影响力是传统的媒体人所无法企及的,以至于VeryCD(电骡下载网站)要用KESO的名头在Google AdSense上打广告:“关注洪波?关注新互联网创业圈?请同样关注VeryCD.com!”

  网站
  KESOBlog名字叫“对牛乱弹琴”,KESO所供职的网站谐称“斗牛士”(DONEWS),DONEWS有一个人际频道叫做“牛圈”……于是互联网“牛”了起来。 Blog 其实就是几年前的个人网志,只不过门槛降低,不需要懂得后台程序就可以发表意见,于是民众热情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当众多的BSP都争相圈地圈人,走泛大众路线的时候,DONEWS却为吸引“牛”而提供最好的牧场和草料:关于IT和互联网界的最为详尽和专业的评论。套用契柯夫的话说,大牛要叫,小牛也要叫,大牛们整天聒噪,小牛们弯腰吃草,偶尔也抬头叫上几声,很满足。这种窄众模式是很2.0的,当一个网站把同一领域的牛人都汇聚
起来,这个网站能不牛吗?

  观点
  “互联网正在把影响力赋予那些以前不具有影响力的人……这不仅仅意味着乌合之众,就像一个大学教授如果喜欢超女,马上成为超女Fans中面目模糊的一员。草根在今天还意味着,通过Blog的传播,你可以在15个人中面目清晰。大众的Fans和小众的名人——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有两种身份。”

  怪癖
  1.天不亮不睡。就像在曹禺的话剧《日出》的最后,陈白露说:“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2.能不动就不动。所以总是电话订pizza,倒不是特别喜欢pizza,也是因为懒。头发长也跟懒有关,我可以承受见识短,不能承受老去理发馆。
  3.腰间始终带一腰包。
  4.从不换鞋。一双皮鞋一直穿,穿破为止,买双新鞋再一直穿,一般循环周期为一到两年。
  5.喜开快车。

 

  RSS 狗狗·李学凌

  


  故事
  “如果再出现一个SARS,所有的编辑都不能上班(甚至不能上网),半年后新浪还是最强吗?”这是李学凌来网易第一天,丁磊就向他提出的问题。一个半月后,李学凌用一个更灵活的网站发布系统来回答丁磊的焦虑。网易新闻从此不需要很多的编辑参与,而尽量利用用户的互动性。这样的模式,李学凌已经不是第一次实践了,比如2000年他参与创业的Fhotocome就是一个同样聪明的图片公司,他们从不雇用专门的摄影师,所有的新闻图片都来自用户。在今天,Photocome已经成为媒体获得图片的主要途径之一。今天9月,李学凌毅然抛弃了网易副总裁的职位和数以百万计的年薪,开始再一次的个人创业。这一次他的模式又是什么呢?

  网站
  RSS在线浏览,这是李学凌的新赌注。所谓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真正简单聚合”)就是一种包括及时更新的文章标题和摘要的计算机代码,通过专用的RSS网站或者阅读器,你可以把订阅地址导入到自己的网站或者阅读器里。于是你不必每天都一一打开几十个人的博客看他们是否更新了。更重要的在于,定制信息的个人用户将主导信息的流向。微软宣布在下一代浏览器 IE7.0全面支持RSS,这意味着这个热门的技术将迅猛地成为主流应用,同时也宣判了大量离线阅读软件的死刑。但在线阅读网站仍然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因为可以利用网站做一些延伸服务。RSS站点的增多意味着信息的泛滥和零散,于是搜寻有效的信息再次成为RSS时代的互联网难题。训练一只嗅觉灵敏的“狗狗”,这是李学凌要做的事情,目前的主要手段仍然仅仅是分类(按类别提供网址)和搜索(搜索RSS而非网页)。但李学凌并不着急,他认为全力经营网站的稳定和速度是让用户信赖的前提,而这其实并不容易。李学凌的启动资金足够他做出十年不盈利的打算——看来,对于准备成为一条老狗的“狗狗”来说,它明白忠诚比聪明更重要。

  观点
  “毫无疑问,RSS将迅速成为和www浏览、Email、IM(即时通讯)并列的主流应用。97年我见到比尔·盖茨时,他拿出一张名片说,5年之后,你们每个人的名片上都要写上你的个人邮箱。事实上,没到5年,Email就遍地开花了。”

  怪癖
  1、没有怪癖。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怪的,值得拿出来说事的癖好。
  2、不爱写BLOG。我不爱写BLOG不是因为我没有什么话说,而是实在是太多人会把我写的BLOG看成一种公司的理念,并且用我说的话来衡量公司的策略。
  3、喜欢开车。我第一次拿到驾照的当天,就带了两个记者,从北京开车到保定。回到北京才告诉他们我第一开车上路。
  4、喜欢喝酒。
  5、喜欢用电脑。最讨厌看电视。

 

  Podcast 土豆·王微

  


  故事
  从“放卫星”到“种土豆”,一个上天,一个入地,王微的人生转折不可谓不大。曾几何时,互联网还是高端的象征,在休斯卫星公司王微负责销售的产品是卫星宽带上网,这样的工作和王微这个拥有一长串留学经历的金领身份很协调。去年的十月初。王微和他的荷兰朋友Marc打高尔夫归来的路上,Marc拿着一个iPod向王微提起了播客。王微听了几个安迪·柯里的“每日源代码”节目后,直觉地意识到,这个东西很酷——每个人从此可以播出自己的声音,这个理解导致了几个月之后的草根播客社区“土豆网”。

  网站
  每一个新词的意义都受到语境的影响,如果中文音译的“播客”让人理解为“音频博客”是受到了博客热的影响,那么英文原文“Podcast”的产生则和iPod在国外的普及相关,最初的播客软件iPodder不过是把iPodMP3下载换成了个人声讯的RSS订阅。但这个改变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可以说是摧枯拉朽,从州长施瓦辛格到前罗马教皇二世,从希尔顿酒店的女继承人到说“夫妻性话”的Dawn and Drew,美国社会的几大主题——政治、宗教、名流和性都在播客上得到了反映。 “我选择做‘土豆’,一来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个人的时代,二来这是一个视觉的时代。”这是王微的基本看法,土豆因此一步跨越到视频播客。两个20岁的女孩拿着一首粤语歌曲对口型,节目结束时说了一句:“罪过,恶俗的技术亵渎了影视。”这个用摄像头拍摄的无聊节目“疯女自娱自乐”3个月里在土豆网被观看了75,000次。“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这是放在土豆页面上的一句话,土豆的标志也设计成了假面舞会上的面具形象。表演欲、自娱自乐、随意、好玩,这些新一代城市“贫”民的文化品质在土豆的社区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顺便说一句,土豆的办公室在一个高大的仓库里,很乱,会议厅建在半空中,办公区旁开设了健身区,甚至还有篮筐。装修时的白墙现在已经到处都是涂鸦,那是在中文网志年会期间,来自各地的Blogger们留下的“得意”作品,在那个滂沱的雨夜…… 观点 “播客网不是个电视台,不需要你达到多少多少的收视率,才能上来表演。只要这节目有一个人看,它就有价值。”

  怪癖
  1.喜欢看天上星星。一看到满天的星星就特别兴奋。曾经在Colorado的大草原,方圆几十里就一人的时候看到满天铺开来的星,真是笼罩四野的感觉。
  2.因为在北京待了两年,得的过敏性鼻炎的毛病。
  3.每天的最大娱乐,就是纽约时报。
  4.喜欢把衣服,洗好的没洗好的,扔得满屋子都是。(好像可以直接当作三级片的预告片)
  5.床边一定有一盒的纸巾。


  SNS 豆瓣·杨勃

  


  故事
  豆瓣的创业故事和豆瓣胡同、星巴克、苹果笔记本相关。北京朝阳门外有胡同名曰豆瓣,所谓胡同,高楼环立,仅留其名而已。近有一家星巴克。2004年10月开始,杨勃每日中午来至此店,拎着一个笔记本,泡三个时辰。笔记本是使用了三年的Powerbook,667Mhz,掉漆,但足以完成豆瓣的大半程序。店员摸透了他的脾气,直接端上一个中杯的今日咖啡,偶尔也会问:还有多久上线?

  网站
  喜欢读书、观影、听音乐的文艺青年很难不喜欢豆瓣,页面类似Google、Flickr,异常干净、舒服。注册后搜索一本书,点击“看过”,或者“想看”,系统会根据你的口味,自动列出推荐书单,几次之后令人惊奇地准确。原理很简单,你的书单总和其他人有重合之处,系统推荐的正是和你口味相近的其他人读过而你没有读过的书。同时,你也可以根据书的联系来选择其他人加入你的“友邻”,并根据友邻的书单来决定你的下一步阅读。这就有了点SNS的意思。所谓SNS,即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会性网络服务),依据所谓“六度分离”理论,在人际社会网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豆瓣与一般SNS网站的不同之处,它不以交友为目的,而是通过别人去“发现”书、电影和音乐。更深刻的理解是,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如何确证自我,是通过发现臭味相投的别人……别人就是你。某位网友在发现豆瓣之后兴奋地写道:“就好像一个左撇子,找到了另一个不用右手的;一个不穿鞋的,找到了另一个光脚的;一个睡懒觉的,找到了另一个不起床的。”

  观点
  “豆瓣所体现的是‘群体的智慧’,一窝蚂蚁可以做出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每年要出几十万本书,没人可能读完所有的书,但是这里面有很多适合你的书而你自己可能不知道,特别是非畅销书。社会性网络的力量在这儿就体现了出来,你可以通过别人的趣味来发现你的需要。同时,这个趣味越偏,书越是冷门,彼此就越兴奋——Everybody is somebody,每个人都是某个别人。”

  怪癖
  1.马桶上看书没完没了。
  2.看电影嘘观众。
  3.出门前满屋子转。在随手乱放东西的这点上,我除了电击疗法,什么都试过了,属于完全的自暴自弃。
  4.苹果受虐狂。Powerbook用半年就掉漆,中国找不到别的iChat用户,Email净是乱码;更严重的是,因为不是Windows, 一直红眼别人打CS。但是坚定不移地苹果下去,因为在一个方面好到了极至,你可以容忍它所有的缺点。
  5. 过马路不看车。这么说吧,徐家汇最川流不息的那条斑马线上经常领着二、三十个男女老幼冲过三排车头的那个就是我。

  WIKI 维基百科·时昭

  


  故事
  2003年,从事石化科研的时昭和另外几个维基人将他们喜爱的wikipedia翻译成维基百科——基于万维网写作的百科全书,这个事件的标志性并不亚于应用数学硕士 mountain在wikipedia的中文页面上写作第一个词条。现在的58个中文管理员都是通过社群的信任而当选的,时昭差不多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个,从发现的第一天开始,他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去编纂词条,参与讨论争议词条的正确表述,还有就是为中文维基的发展殚精竭虑。

  网站
  1990年代初源代码开放运动正在演变成今天的内容开放运动。1995年,沃德·坎宁开发了这种“任意人创建,后来者修订”的集体写作技术,并用夏威夷语“wee kee wee kee” (“快点快点”)的缩略语“wiki”来称呼,于是内容开放就像受到催促似的飞速发展。6年后,吉米·威尔士应用这种技术,开拓了一部人人可书写的百科全书wikipedia。今年八月,在卡特里娜飓风肆虐期间,互联网用户利用Google开放的wiki地图,在新奥尔良州的每个位置上描述被洪水袭击的状况,以帮助受灾者安全转移。Wiki作为一种多用途的信息交互技术,正在促成信息时代的民主形式。至于Wikipedia所代表的知识乌托邦,则呼应着个人英雄时代的知识野心。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凭一己之力完成了一部37卷的百科巨著《自然史》,而Wikipedia的算法意味着,500个维基人大于或等于一个普林尼——而网络上可以有无数个维基人。从 2001年至今,维基百科全书已经拥有120种语言的版本,200多万个词条。当然也不乏争议之声,前大英百科全书主编麦克·亨利就曾将其比作“公共马桶坐垫”,看起来干净,但人们不知道前一个坐在上面的是谁。在中国,Wikipedia并没有受到类似于blog那样的追捧。因为 wikipedia排除个人观点,虽然不能保证客观,但可维持中立,去描述争论而不是参与争论——这样的上网方式也太累了。但即使如此,中文维基上也活跃着一批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中国人,他们希望在这个伟大的计划里,中国人并没有缺席。

  观点
  “不同学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当他们为同一个条目提供内容的时候,这个条目将可以更多元、更广泛地反映各种观点,这是Wikipedia和传统百科全书的区别。如果金字塔象征着传统知识的权力系统,那么平面网络则是这个多元时代的隐喻。”

  怪癖
  1.喜欢把全部信用卡随身携带。因为觉得这样才有安全感。
  2.冬天喜欢穿军靴,觉得特别Cool
  3.完美主义。在维基上看到涂鸦式的废话就恨得不行。
  4.不爱理发。不喜欢有人按着自己脑袋,拿着明晃晃的锋利物体在头上乱晃,感觉像被劫持了。大学时曾经留长发,喜欢长发飘逸的感觉。
  5.一睡觉就不愿意起床,一起床就不愿意睡觉。






  三、网虫时尚手册2.0(被撤掉的稿子)

  虽然民用科技的趋势从来都是让傻瓜们也能玩转,但中国互联网的现实或许竟同圈子内所说,会使用浏览器的后退键的就属于高端用户。勇于尝鲜的永远是少数派的极客们,新技术的应用因此具有了时尚的特征,套用时尚杂志的流行句式就是:快加入下一季网络新潮爆,请跟随我品位升级One Two Three Four……
  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极客们对于创意体验的执著要求,中国互联网才有可能不再继续低俗下去,下面介绍这些新网络体验的目的正在于此,倒不是源于“我早玩过”式的炫耀。

  订阅Blog
  在传说中的IE7.0未发布之前,用浏览器订阅RSS只能另作别选。譬如著名的开源浏览器Firefox。菜鸟级用户可以在下载安装Firefox之后,到这里安装常用中文插件,其中就有支持RSS的插件“Sage”。
  主流的RSS订阅方式一般是使用专门的RSS阅读器,分为在线网站和离线软件两种,各有利弊。前者比较著名的有Bloglines、Newsgator、 Rojo等。其中,Bloglines占据了2/3的用户量,在国内亦有众多的用户,功能强大,提供中文界面(繁体),但在稳定性方面最近常出问题。 Google在最近也推出了它的在线阅读器Google Reader,颇富新意。国内类似的在线网站有狗狗、博阅、Rsshow等等。
  离线软件最好的要属FeedDemon,快速,支持中文界面,剪报室功能非常体贴。另一个优秀的软件是海外华人开发的Greatnews。国内同类软件比较著名的是周博通。
  订阅RSS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不易上手,但其实并不复杂。以离线软件为例,用离线软件浏览提供RSS订阅的网站——鉴别方法是看网页上是否能够看到一个写着 “XML”或者“RSS”的小图标——点击该图标或者软件状态栏右下角的提示图标即可订阅。另一种方法是点击软件菜单上的“新增频道”,在对话框里输入 RSS地址或者博客首页地址订阅。此外,RSS的另一重要应用在于可以把你的订阅列表生成一个OPML档案文件,方法和导出、汇入IE收藏夹差不多,你可以把它迁移到别的站点和软件,亦可提供出来供他人分享。

  开设Blog
  开设Blog最简便的办法是找一个可靠的BSPBlog托管服务商),国内著名的BSP有BokeeBlogcn、和讯、QQzone、BlogBus、Donews等等。最近,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也开始BSP了。选择BSP要考虑下面两个问题:
  1、传播。一般说来,首页流量大的BSP能够获得较多的传播机会,而且会有可能文章被选入首页。但也有一些人认为问题不那么简单,众声喧哗或许意味着言论的沉寂,而且,通过个人链接获知其他Blog的渠道比BSP的推荐更为有效而且牢靠,因为个人比耸人听闻的话题更值得信任。
  2、功能。如果仅仅把 Blog理解为网络日志,那么对于一般人来说的确不需要太多的功能。造成此种误解是因为国外博客流行的传播技术像RSS、TrackBack、Tag等等在中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推介。在某些高流量的BSP中,这种问题尤其严重。或者不支持,或者用不标准格式来绑定用户,只有注册用户或者使用它们自己开发的软件才能使用这些功能。
  还有诸多细节能看出BSP是否真正体贴用户。比如,个人Blog地址的后缀是否是一堆不好记的数字?比如,留给用户自定义的空间大不大,至少能更改那些对某些人而言花哨而粗俗的页面模板。说到底就是,你所选择的BSP是否是以用户为中心,是否是真正的2.0网站。
相比之下,国外的BSP中功能都比较完备,即使大众化的BSP如MSN Space者,对于TrackBack也有很好的支持。国外最有名的BSP当属Blogger,用户量最多,页面漂亮,支持自定义,提供中文界面,虽然不支持TrackBack,但提供了类似的技术“反向链接”。因为现已被Google收购,所以需要用Gmail账户注册。
  如果你对个性的要求比较高,可以自己搭建Blog,比较方便的办法利用Blogger的开放FTP将内容远程发布到个人的服务器空间里,这样也解决了因为境内宽带服务商的差异而导致的部分地区无法浏览的问题。另外一种方法是下载免费的Blog程序,最流行的当属开源程序Wordpress,功能非常强大,但要找到合适的汉化版本,而且后台的技术要求较高。

  传播Blog
  传播Blog的根本还是在于内容本身:持续更新、好的Blog名字、有一个凝聚的主题、话题的质量、少谈琐碎的个人生活——除非你能有效地激起别人的窥私欲……初此之外,利用一些新技术也是有效的传播手段。
  Blog 传播的本质是人际网络,所以让他人链接你的Blog站点和文章是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他/她的人脉越高,越能通过他的链接提升你的访问量。问题是您能主动链接别人,一般情况下只能被动接受别人的链接。到对方的网站做客留言,留下你的Blog地址,虽然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反向链接,对方能够顺藤摸瓜找到你这里,但总未免有矮人篱下的感觉。TrackBack技术的应用使你可以坐在自己家里把评论发表在对方的文章下,从这个意义上讲,TrackBack相当于 Blogger之间的短信息。
  具体操作方法以良好支持TrackBackBlogBus和MSN Space为例。你看到对方在MSN Space上的某篇文章有评论的欲望,可以点击该文章右下角的TrackBack链接(在MSN Space上体现为“引用通告”),然后在新页面的最下方找到该文章的“引用通告URL”,复制。然后在BlogBus上评论对方文章,在编辑页下方的 “引用”栏下粘贴刚才拷贝的URL,然后发布文章,OK。这时文章仍然留在你的网站上,却已经将此事通知了对方(在某些BSP那里还能留下具体的评论摘要)。如果你评论的时候在文章里设置了指向对方的链接,实际上加上TrackBack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双向链接。
  从BBS到Blog,虽然相当于从生产队到包产到户,生产力得到更大解放,但话题的分散成为新的问题。TrackBack技术使Blog能够再次组织起有效的话题,而且这个话题突破了 BBS的封闭,具有无限蔓延的趋势。KESO的Blog是利用TrackBack组织话题的最典型应用,往往每一篇文章他都要建立多个链接,由于 Donews的Blog提供“自动TrackBack”功能,系统自动TrackBack每个链接,于是从理论上讲,一篇文章就可能建立一个围绕某个话题的小型人际网络。
  Tag(标签)是Blog界另一个杀手级应用,“Tag就是Blog界的google,让Blog的信息孤岛出现了快递公司”,这是亚马逊前首席科学家韦思岸的评论。Tag就是就是个性化分类,比如你可以把一篇饮食的Blog添加上“吃”、“东四十条”、“鸡翅”等标签,然后就可以查阅BSP内标签相同的Blog,同时,这些标签会发送回Technorati 的全球服务器,当有人在Technorati中搜索相关词汇的时候,直接就能找到你的Blog网页。目前国内知名的BSP只有BlogBus支持Tag,其他的BSP用户就只能用自定义代码的方式来设置Tag
  对于RSS技术来说,除了订阅,你还可以把你的Blog的Feed(订阅地址)提供到FeedBurner或者国内的Feedsky这类RSS管理网站做进一步的整合。比如你可以在Flickr上的照片,在土豆网上的视频,在Blogbus上的博客的RSS合并成一个RSS,当然你也可以把你和其他人的 RSS合并,再与其他人分享——这些都是传播Blog的办法。

  其他应用
  1、书签管理。对于收藏超过2万个链接的Schachter来说,整理书签是一件痛苦的事,于是他创建了管理书签的网站del.icio.us(美味书签),看起来仅仅是把IE收藏夹搬到了网上,但它可以让你其他人分享你的收藏而进行信息传播,这个就是被很多人视为web2.0标志性应用的“社会性书签”。国内类似的网站有365key、igooi等。
  2、图片管理。随着数码相机和摄影手机的普及,如何管理照片就成为一个问题。Google收购的Picasa是一个可以让你放弃ACDSee的软件,它的管理功能、单次点击修正、嵌入Gmail邮箱都提供了很好的用户体验。而Yahoo收购的Flickr是最好的在线图片网站(国内的Yupoo是类似网站),原理和del.icio.us差不多,是利用Tag和社会网络形成的图片分享社区,众多国外网民对于印度洋海啸的图片报道让它出尽了风头。因为Flickr的邮箱账户提供邮件上传功能,于是“Picasa+Gmail+Flickr”成为超强组合,用 Picasa管理本地图片,再用嵌入的Gmail邮箱上传图片到Flickr,图片管理变得极其简便。
  3、搜索。“Google 每个月都像来月经似的出一次风头。”那是在Google抢先推出桌面搜索后比尔·盖茨的抱怨。利用桌面搜索,你可以几乎在敲出关键词的同时找到你所需要的任何本地资料,缺点在于占用较大系统资源。在为数不多的中文服务中,本地搜索非常值得推荐,结合各大城市丰富的黄页资源,你可以轻易地在找到目的地在地图上的位置。这些服务你都可以在Google首页的“更多”里找到,在英文Google的“More”里,你还可以看到更多有趣的服务,比如Blog search
  4IM。VOIP技术或许将引起即时通讯软件新的变革。Skype所开发的语音引擎使语音质量据说比电话还要清晰,而且能通过互联网实现PC与电话之间的互联。Skype在中国通过与Tom网合作的方式落地,暂时还不能与境内的电话之间进行互联,但可以购买指定的点卡打国际长途,极其便宜。Google的Google talk也内置了类似的语音引擎,其他的功能也独具创意。目前没有中文版,但你可以到这里下载到汉化版。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语音将完全通过互联网传输并且免费,电话、手机等终端或许依然会存在,但不会有电信商了。
  5、SNS。由于社会性网络概念的热门,国外的三大互联网公司都推出了相应的社会网络软件。目前除了Yahoo的Yahoo360°开放注册外,同样受到热捧的 Orkut(Google)Wallop(微软)只能通过获得邀请的方式注册,但这反倒挑逗起Fans们的热情。国内的SNS网站众多,比较大的有亿友、UUME、UU地带等,聚焦于商务交友的网站亦有联络家、楚现网、九帮网、天际网等。至于豆瓣,到更像是电子商务而非SNS
  (注:本文部分技术问题曾获得KESO的帮助,在此致谢。)




  四、草根秀:他们都是小圈子的明星技术变革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变革。下面介绍的一些人,他/她们都是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者。因为他们的存在,网络不再是门户网上一堆或呆板或耸人的标题,也不再是热门话题下面目模糊的大众,而是一个个生动而清晰的面孔,或者妩媚或者严肃或者怪模怪样,在角落里“搔首弄姿”,他们都是小圈子的明星。

 

安替:反对论者

  

  文/戴佩良


  他之所以将自己的名字起作安替,是因为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反对论者(ANTI),以改变性格和命运对他的安排。从性格的隐秘之处来说,则是为了挣扎逃避成长过程中母爱的过分控制——他做到了吗?
  作为这个新兴的博客世界中最有影响力和发言权的年轻人,仅仅在十年以前,安替还只是无锡一家宾馆的总台服务员,他只能睡在宾馆隆隆作响的锅炉房的上面,与他同屋的则是一个拖媒工人……十年之后,在经历了从服务员,到销售员、程序员、自由职业、DJ、开公司的小老板、战地记者、华盛顿邮报驻京记者等十几个角色走马灯般的轮换之后,现在的安替成为了由德国之声举办的首届“世界博客大赛”的12位国际评委之一,并在德国的比赛中,拥有极大的权力——他负责推荐、解释、翻译这些华语博客……而后,他又成为了新浪博客大赛的评委。仅仅在年之前,当这个当时还呆在故乡的名叫赵静的年青人,满怀文学理想,将习作投递到当地唯一的一份报纸《江南时报》的时候,等待他的命运却是“不可发表”。随后,他转寄北京,《三联周刊》发表了它们——这让这个年轻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我没有能力,而是环境没有给我机会。”
  他所寻找到足以改变他一生命运的环境,就是互联网!事实上,互联网不但给了他环境和自由,也带给了他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所有和职业有关系的选择,都和网络上的资源以及在互联网上的表达有关。直言不讳地说,没有网络就没有安替!
  而现在他有了更加强大的工具——博客,更加重要的是,他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力量和权威去发表言论。就在此时此刻,又有多少年轻人,像当年的安替一样,将凭借博客获得改变命运的环境和机会?
  安替说,我们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平等的时刻。但这并不代表一个总台服务员加上互联网就必然会成为精英,关键依然是你的头脑和你的专业地位!一个出色的博客,他的影响力将足可以和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媲美。
  作为世界博客大赛和新浪博客大赛的双料评委,安替认为,新浪博客大赛对推动中国博客发展的影响意义非凡,尽管新浪博客的名人秀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批评与议论 ——人们认为它太不像博客,太媒体,太门户,但是正是争论才形成了媒体和公众的焦点,众多媒体滔滔不绝的讨论才使博客一夜之间竟然真正成为了主流——在讨伐和反对声中,博客开始走入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了。
与展现在互联网上的那个ANTI的形象不同,坐在我对面的安替,温暖、敏感、文弱,有一点点害羞,还有掩饰不住的聪慧和狡黠。作为一名新闻原教旨主义者,每当他谈论新闻和政治的时候,他的面部肌肉就会显得苍白、僵硬、紧张,谈到激动之处,他会平伸出五根手指,挺直手腕,垂直起落地拍着桌子,以此来释放他偏执的激情,他并不讳言,常常有人在新闻的专业性上指责他的批评过于刻薄与不厚道。然而,大多数时候的安替是温暖的,或者说,知识分子的为人,永远比他们讥诮的言辞和文字更温暖。
  与那些毕业于最好的学校,服务于最好的媒体,一路高走高跳,一帆风顺的媒体精英不同,安替的媒体道路是从草根渐入精英的,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个人奋斗的典型。他必须要花很长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出色的。他相信,草根们都是在摸爬滚打和学习实践中,才能一次次地从“错”走向“对”的。尽管互联网给安替带来了名声,但是,他觉得互联网不过是获得人脉和资源的手段,他更关注的是他在现实世界中的影响。
  作为最坚定的“博客精英论”的倡导者,尽管出身草根,但是安替从来不相信,博客的未来会属于草根,博客也并不能让草根成为精英——博客的未来终将属于精英们,不管他们居于庙堂,还是隐于草根。

 

安猪 多背一公斤

  

  文/戴佩良


  每个人都多背一公斤,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2004年4月18日是个星期天,一个叫安猪的网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最初的想法是集合起一群热爱旅游的志愿者,搞支援云南、西藏等边区的活动。号召人们在旅游时多背一公斤的书和衣服,为当地人搞募捐。随后就有了这个公益性的群体博客:“多背一公斤”。
  事实证明,多背一公斤,也许可以使人们走得更远。
  短短一年半的时间,这个群体博客得到了很多志愿者的支持。据安猪说,目前他在北京、上海和广东,每个城市都可以调动大约30个左右的志愿者来从事一些公益事业,此外西安、武汉、成都等地,也都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
  我面前这个1973年出生于广东江门市恩平农村的年轻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神态表露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从容和自由,一如“多背一公斤”网页上所展现出来的那些孩子们如水晶般纯洁的眼睛。
  这个三岁的时候就被过继到城市里养父养母家中的年轻人,由于养母是个体育运动员,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强调纪律与服从的环境之中,这让他一方面变得有教养,但是另一方面则使他性格封闭——敏感、缺乏安全感、谨慎、内向、不自信。创办“多背一公斤”,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克服自己性格中的不安——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这将是他人生最重要的原则,此外,还有一个原则至关重要,就是要让自己活的开心。
  这种想法,影响到了他对“多背一公斤”的思考——他相信人性是自私的,而人生是为了追求快乐,不是为了受苦的。所以“多背一公斤”强调的不是责任和义务,而是快乐、参与、分享,甚至可以说完全是一种心灵的享受,让公益成为生活中的乐趣。
  也正是因为很容易参与,又能有所收获和乐趣,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很多人都需要这样一个方式来表达善意。这种基于对人性了解与宽容,正是“多背一公斤”的成功之处。想一想,如果叫“多背三百斤”,还有多少人能坚持走下来?
  然而,对于安猪来说,他们很快就不满足于单单是书本和衣服的捐赠。对于这个群体博客来说,更重要的意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让知识自由流动,这才是最关键的目标所在。或者说,中国西部落后的根源,比物质更缺乏,同时也更重要的,是思想、意识和能力的缺乏。所以“多背一公斤”这个群体博客未来五年的目标,是帮助 100所边远地区的学校,能够通过互联网与外界交流。
  毫无疑问,“多背一公斤”这个博客本身给安猪的生活也带来了改变,他觉得自己变得更加的宽容,因为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人生,会试着去站在对方的换位思考……比如为什么农村要多生孩子?不是因为农民傻,而是中国的资源严重向城市倾斜,在农村,人口是实实在在的劳动力,如果家中只有一个劳动力,那么一旦出现伤残病故,那么全家就会破产。而多生多育,虽然生养要辛苦一些,但是却可以降低破产的风险。
  作为一家民间的公益组织,安猪他们在以什么来生存?事实上,这两年以来,他一直在各地旅游,这依赖于他以前的工资积蓄。不过,春节前后,他依然准备去找一份工作。尽管“多背一公斤”不拒绝商业,而且已经有了一些商业资助。但是,他们依然还是树苗,需要时间才能成长到自立的阶段。
  安猪讲了一个小故事,可以解释他目前内心的这种安宁:一个小浪花,看到前面的大浪花被岩石撞的粉碎,感到畏惧和害怕,旁边过来的海浪对它说,不要怕孩子,你是大海的一部分。只要你能看到自己是大海的一部分,那么很多负面的情绪都是不必要的。安猪说:“很多时候沮丧和绝望是因为我们没有忘记自己。”
  作为中国目前互联网和 NGO(非政府组织)结合最好的一次尝试,“多背一公斤”正在赢得越来越多人的敬意,尽管那些外国的评委们无法理解NGO在中国的意义,因而使“多背一公斤”两次与世界博客大赛的奖杯失之交臂(木子美和安替分别向世界博客大赛推荐过“多背一公斤”),但是,对于安猪来说,以前的社会,他并没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而现在则有了博客和机会。
  再看一看“多背一公斤”上那些孩子的眼神吧,他们都不富裕,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非常快乐和天真地活着,并不是蹲坐在城市里的人们所想象的那种苦大仇深的样子……
  背上一公斤,去看看他们(她们)吧。

反波:声音波普

  

  文/生铁


  那是11月的一个周末,北京很少见地下起了小雨。平客剃着光头,和照片上一样,是个清瘦随和的男人。他用“内向、抑郁”来形容自己的性格,但是目光却很坚硬。“我从不认为什么样年纪的人就该有什么样的表现……”他在谈到自己时说,不过一会儿又说,他在工作伙伴飞猪身上确实没有看到八十年代人的那种浮躁的性格。
  平客,真名姜弘,一个拥有17年广播播音经验的60年代生人。
  飞猪,真名林嘉澍,一个大四即将毕业的福建学生。
  这两个人因博客而相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二人合作的播客网站“反波”声名鹊起,引起广泛关注。在阅读本文时,你可以同时登录他们的网站,这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因为他们的网站是用来听的。
  “反波”的诞生缘于新开湖畔的一次散步,此前二人甚至从没谈起过播客这一话题。他们为这个新网站想了好几个名头,其中包括“真好听.com”这样可怕的名字。最后他们选中了简短有力的“反波”,这个“反”字包含了很深的含义,你可以在反波首页上看到反波宣言——“我们反对传统电波里的一切虚假、束缚、欺骗和铜臭……”对,他们不是去复制传统广播电台里的Longwave或者Shortwave,他们要做的是Anti-wave!反波自从诞生起就注定了它的草根性质。17年来,平客始终拒绝进入电台正式编制。至于飞猪,他总是这样轻描淡写:“两人性格差不多,否则也不会走到一起。”
  “反波”于 2005年5月1日正式出现在网络上。为了保证更新率,除了做好白天的本职工作外,每期节目的录制通常只能利用两个人晚上或者凌晨的时间来进行。四个月后,反波的点击率竟达到30万次,这多少出人意料。飞猪分析说,平客本身就是拥有听众基础的资深电台主持人,所以反波的节目有料,内容具备核心竞争力。
  无处不在的大喇叭曾经是广播的最高象征。在中国,广播曾经是公共话语的主要传达者,随着广播的式微,公共话语的内容得到了改变,但形式仍然得到留存,隐藏在某些四平八稳的腔调中。由此你不难理解反波为什么借用那些公共熟知的声音记忆,从文革音乐到春节晚会——一种声音的波普。而内容主题从幽默段子、生活即景到最新的媒体评论,每一期节目都处在一种讽刺与通俗的绝妙平衡上,其中不少内容还带有70、80年代的怀旧烙印,这些都无疑增大了反波的听众群体。听众可以很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网络上充分的个人选择权打破了传统广播的“公共中心”。比起Anti-wave,Post-wave或许更符合听者对反波的感受——大部分听众或许并不真的关心反波宣言和其内在的严肃想法,他们只是觉得:好玩。而反波也很可能是因为这种“好玩”而出了名。你甚至可以在北京的出租车杂志《百姓TAXI》上看到平客那颗圆圆的脑袋。
  “好玩,但我们绝不是在玩它!”平客说。需要指出的是,你从反波网上,看不到两个制作者为每一期选题进行的反复争论,看不到策划制作的繁琐和辛苦,更看不到长年积压在一个男人内心的对于一种自我事业的那种复杂而激烈的感情。你能看到的只是一个美术感觉到位的网站页面;你能听到的是一个娓娓而谈的男人声音,夹杂着另一个大男孩有些惫赖的福建口音。但是,这一切对于喜欢反波的人,又有什么重要呢?平客和飞猪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它象征着生动活泼的调侃将可能颠覆四平八稳的广播。
  你可以把这两个人与反波的出现都理解为一种偶然。在制作反波之前,平客已是一定范围上的名人,而优秀学生飞猪本来也可以别的方式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反波却使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被更多的人关注,这在没有网络的时代里是并不多见的。正如一位朋友所说:在网络上,你不觉得……这一切偶然其实都是种必然嘛?
  “两个人在两个地方,不用坐火车就可以一起把节目录制好,这在我过去的17年播音生涯中是不可想象的,”时间临近傍晚,平客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支香烟,他看着你:“有了网络,我们不再是孤独的。”他说。

夏奈尔?达贝妮!

  

  文/戴佩良


  在名利场中,这个女孩还略显稚嫩。不管她是否继续干下去,她都拥有这方面的天赋。
  她对技术知之甚少,甚至也不关心它叫博客还是其他什么,但是,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迅速地明白了这个工具的使用价值——这样的一个时代开始了,它给了女人更多的权力和平台,任何人不需要任何台阶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展现自己。
  而她选择展现的是:出售顶级的奢华品、美貌和凄美的爱情故事。她把它们糅杂在了一起,一个位于淘宝网的“香港米兰站”的专卖二手奢侈品的网上店铺迅速引起了风波:这不仅是因为达贝尼在淘宝网上售卖价值百万元的别墅,以及动辄上万的顶级奢侈品。一个更古老但永远新鲜的话题,迅速地吸引了“网民”们的兴趣:一个只有24—25岁的漂亮女人,她的钱从哪里而来?达贝妮力图在各种场合将财富解释为自己的炒房奋斗。
  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她的网店事实上在改写着中国互联网的消费基因——一种新个人网络商业主义开始形成,而她则成为了中国网络拍卖平台捧出的第一颗明星。从20053月31日注册,4月4 日开店,顶级名牌、奔驰、豪宅、美女店主的真实照片,加上痛彻心肺的爱情故事,这一切迅速混合成一种难以形容的魔力,刺激着网民的眼球,挑动着年轻女性网民们的梦想、情感和欲望。她的“香港米兰站”被人称之为淘宝上“最牛的店铺”。尽管她所售卖的商品并不见得是网上最昂贵的——据说还有一位景德镇的陶瓷商出售要价1350万元的直升机。但是,达贝妮售卖的并不仅仅是商品,还有背叛、心碎的爱情……失去后者的支撑,前者顿时平淡无奇。
  达贝妮说,此举只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释放的空间。她的内心值得探讨。她说自己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离开父母和一个阿姨在一起生活。尽管她反复强调了父母对她的爱,以及她对父母的感激。然而当她忍住眼泪说,小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美好的记忆时,也从来没有人肯定她时,让我们从一角看到了她的内心——她说自己的小名叫多多,她一直觉得自己是多出来的,这让她觉得亏欠了父母。
  一个从小失去家庭之爱的女人,胸中充满了多少泪水,以及不安全的惊恐;而传统的伦理道德,又让她自觉自愿地将这种怨恨咽下,却并不能消化,它就会转化成一种更加执拗、倔犟、偏激的追求。大学时候的一场心脏手术,改变了达贝妮对人生的看法:人生活着的时候,到底做过什么?她决定自己想做什么,就尽量去做!
  尽管达贝妮已经成为了很多女性网民崇拜的偶像,但事实上,与很多人的想像不同,她并是一个很自信的人,甚至对自己的美貌也不肯定。她说自己能算得上的优点只有吃苦耐劳。然而,一方面她非常的独立,甚至特立独行,而另一方面,她对飘渺的、饥渴的情感,有着疯狂的脆弱而畸形的依赖:她在自己已经改名为“爱的天国”网店上一则名为“贝妮卖身契约帖”的?留言,希望大家永远不说离开。
  她说自己的偶像是夏奈尔一个贫穷的女孩子,向往上流社会的生活。而当她到达的时候,并没有失去内心的纯真渴望。达贝妮并不讳言喜欢钱,她说自己很喜欢赚钱,当然她也说她其实希望能有一个家。
  也许,偶像恰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她内心的活动。让我们再看一下时尚界的女王加布里埃尔·夏奈尔的故事:夏奈尔是在12岁时被父亲遗弃的,因为她卑贱的母亲在那一年去世了,夏奈尔在孤儿院度过了她的童年……20岁的时候,她遇见了一个叫艾蒂安·巴尔桑的男人,并由此进入了巴黎的上流社会。而另外一个叫博伊·卡佩尔的男人的出现则改变了她的一生,他不仅为她带来了刻骨铭心的爱情,还帮她实现了开一家时装店的愿望……达贝妮会成为夏奈尔吗?
  也许……也许这仍然只是来自媒体的臆测。达贝妮最新的举动是关掉了她的网上店铺,她说她希望远离网络,远离那个让她成名,也给她带来诸多流言伤害的秀场。她说她希望不再让人打扰。
  在我们的镜头前,这个女孩儿还显得羞涩、略带紧张、手足无措——她还是一个尚未谙熟于被媒体摆弄和摆弄媒体的女人,但是,她身高一米66,唇齿微张,媚眼迷离……不管她愿不愿意,性感依然是她搏击这个世界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她说她的梦想是成为夏奈尔:我们期望一个中国版的夏奈尔之梦在鼓励下得以成真,而不是为这个世界再增添一个悲剧美人。

 

 

7Amon:一面掩埋,一面留恋

  

  文/马骥


  “我还想把老师掳掠了来,像油画里那样一对彪悍的男人掳掠了一对光身子美人,我的骏马是一只泊在湖边的船,我把光屁股的老师扔到船上然后把船划到湖中央,和他安静的待上一个世纪;我还想有一天老师会把我高高地抱起来,然后把我高高地抛起来:被抛起来的时候我抓住了身边的云彩,使自己不会再掉下去;低下头去看老师,他却已经走了。那就是毕业时候的感觉……”
  这是7Amon写她暗恋初中老师的一段文字。这样的心情日记,是网络上的思春怨妇们主流的语言方式,如果秀上几张作者的照片,再多写一点自己的性体验,一般能迅速获得较高的传播率。但至少能从7Amon的文字中能看到少许的不同。第一,幽默使抒情没有成为滥情,作者站在了现在的视角上去凝望过去,带着嘲讽和温情。其次,作者执着于那些情感的细小褶皱,掰着指头一般数落着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生存的质感蕴含其间。《真相》一文从对炒菜油烟的恐惧扯开去,讲到小时候大拇指动手术的“那忘却了的痛苦”,讲到遇到劫匪的无奈和悲哀,最后总结道:生活的真相是威胁与刺激,它逼迫我们活下去,却向来缺乏理由。
  生于84年的7Amon,小时候也曾经是个活泼的小姑娘,但女孩的成长就像体育课上的跳马,别人怎么能那么轻易地跳了过去?留下自己一人呆在跳马上承受那份孤独和羞耻,在梦中布满灰尘的下午,阳光明晃晃的。对于长相的自卑——自己可以不在乎,但别人都在乎;所受老庄的影响——缺乏生活的意义和燃点;厌倦集体生活——大学校园里的政治文化,同学们争强着入党或者当学生干部……对于这些成长的障碍,很难说Blog是治疗的手段还是继续任性的借口,它不过是间歇性内分泌紊乱的产物:宣布自己患上了冬季忧郁症,写不下去了,掏空了,然后在某个好天气里再次获得灵感,并为此感到无限快乐。
  对于写作本身——7Amon从来都不认为自己在搞文学,虽然会很不理解同学为什么都喜欢郭敬明。我说可能她们觉得他挺有才华吧,她激烈地反对:我有一堆寂寞,你也有一堆寂寞,只是你的房子搭得比较好看,这个就是才华,但不是本质的东西。可是转眼之间就自我否定:郭敬明比较善于良好的商业运作,从她现在所学的经济学来说是正确的做法。7Amon并没有成为一个时刻标榜另类的愤青,她的态度不过是:讨厌我的人,我不讨厌你们,但不会讨好你们。事实上,她已经开始在朋友和亲人的压力下否定自己,并痛恨自己的恶习难改。
  从这个意义上讲,Blog对于7Amon来说,是一个记录个人成长的心灵史,就像某个女网民的理解:我公布心灵,但绝不分享隐私。那些敏感的心灵,把肉体放在生活里,把容易逝去的记忆存放在网络上,立一块碑供人凭吊。“鲁迅看坟,喜欢坟,他说:一面掩埋,一面留恋。”7Amon这样理解她写 Blog的意义,并把这句话放到了她刚刚搬迁的新坟上:“那些被掩埋的种种,藏在各自隐秘的地方,散发甜味。”
  7Amon说Blog没有给她带来意外,她Blog上的链结大多是她的同学。我说,不管怎样,Blog给了她这样存在交往障碍的人展示心灵的可能。我向她解释了Blog的草根意义,她想了想,表示赞同。但绝不感谢,最后她说。

  “我们既能够成为一个庞大公共群体的一部分,还能够保持我们的个性面孔。但这又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在公共场所生活。真实世界中公众和自我之间明显的界限会逐步被腐蚀掉,一点一滴地……”




从纸媒的“做恶”到Blog的“做恶”


  文/马骥


  尚进在他的Blog上写了一些先生所做的专辑的事情,还在MSN上通知了我。感觉像是Blog游戏中被贴了一样,只得如实汇报一下操作这个专辑的整个过程。
  首先声明一下,媒体这个职业对我来说就是混饭吃的,没有那么多责任感,无怪乎尚进这样的有志青年总要揶揄说我们这个选题是抄三联的。
  这个专题的最初信息来源的确来自于尚进在三联做的一期,我第一次知道了web2.0这回事儿,觉得可以就此做点什么。我一向对于产业引起的文化变革这样的命题感兴趣,同时也愿意捕捉生活方式的变迁史。我向老王争取使它成为了一个封面故事,并开始积极搜寻相关Blog——要知道,Blog的链式传播使得你找到一个人就能拎出一大批——我发现,关于web2.0的讨论在Blog圈子里早已经很热门了。一番恶补之后,专题的思路开始明晰。
  从一开始,我就把专题的思路定位在文化上而非技术上,老王进一步把商业思维排除了。他在MSN上给我发来一句话:“它不是关于网络商业,它的核心是一种基于大众合作力量之上的新文化力量。” 围绕Blog的新网络现象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我的角度是从内部出发,发现其中最具异质的因子加以书写。让我激动的是小众的力量:“当某个领域的小众被互联网空前紧密地联结起来,专业人士的声音也会得到最大的扩散。”但从传统媒体的角度出发,恐怕仍然是从外部寻找刺激更容易出效果,无论三联后来做的“全民博客”,还是博客的“新浪之道”,关注点仍然是数量和名人效应。
  从外部数量上看,博客文化很容易被理解为又一场乌合之众的大众文化。所以王锋才会用波普的手段来标明杂志的价值距离,而且也是比较容易出效果的杂志行为。“一些新技术的Fans们拿着键盘、鼠标像拿着红宝书,他们的狂热劲头和文革时有什么区别吗?”王锋让我按照他头脑中这个画面去拍封面。虽然我觉得这和我的选题角度不合,但最后还是在网上找了一些文革的宣传图,现场摆弄这些人的姿势。鉴于先生的图片一向显得过于鲜艳并且干扰文字,我还在色调和版式的控制上花了很多心思。
  我开篇的第一稿写了2500字,王锋说看不懂,思路不集中。我就删掉了1000字,突出了中心思想。后来王锋拿我的稿子让别人来重写,从回馈过来的稿子来看,很多材料都是我用过的,但文字比我的更时尚。文风很像新周刊的革命语录体,靠语感和节奏来推动而不是靠材料和逻辑推动,虽然性感但思路更加散乱。文章标题是“自媒体:博客波普”,我关心的是“自媒体”和“波普”的矛盾如何解决,就是一场文化运动怎么做到既是分众的又是大众的,怎样做到既是个人媒体的清晰面孔又是全民皆狂的大众波普?我看到作者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矛盾,所以才用含混的一段话跳了过去: “互联网教给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既能够成为一个庞大公共群体的一部分,还能够保持我们的个性面孔。但这又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在公共场所生活。真实世界中公众和自我之间明显的界限会逐步被腐蚀掉,一点一滴地……”

  但媒体可能就需要这样的东西,它需要的就是扎一下你的眼球,问题本身是次要的。妇女时装杂志需要喊口号,三联需要掉书袋,对于先生这样的中间形态的媒体来说,需要的是喊口号的掉书袋——我要继续自我教育。
  这在媒体算不得什么,我承认,当我终于清晰地认识到媒体必须要作秀的时候我有点难过,我选择了一个天生就要作恶的工作。“媒体很难不做恶”,这个说法同样来自于尚进,不过他的角度是媒体的原创问题。
  我曾向王锋说尚进在04年底做的“极客之器”是三联关于消费最好的封面故事。通过王锋找到尚进是因为想要通过他找到一些人的联系方式,也想让他帮我推荐一下其他的人。和尚进聊完之后我有两点感受,第一:这小子认识的人很多;第二:互联网圈子派系林立。后来也找了圈子内的一些人咨询过,但对于人选我心里早就大致有数,因为已经考虑了差不多两个月。无论你热情推荐还是持保留意见,在表示感谢的同时我都以个人原则在甄选:专辑本身和道德尺度。比如,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做那个著名的“博士”。
  至于选择达贝妮是因为我这个专辑主要做了两拨人,一拨是推崇新技术的极客们,另一种是利用新技术的典型用户,从后者看达贝妮是合适的,从个人商业的角度出发也丰富了这个专题。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封面的考虑,上个女的视觉上会比较和谐。于是找尚进要了达贝妮的联系方式。
关于达贝妮后来还出了一点问题,稿子是老戴帮我做的。达贝妮说是歪曲采访事实,而老戴则坚持认为这是他写得最客观的稿子。矛盾在于,作为媒体你要表达表达编辑眼中的真实,但这个真实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时候你如何确定?事实上我们和达贝妮更多地是一种互惠关系,共同营造话题——如果这不伤害当事人的话。我想,基本的态度就是与人为善,暴露公共信息越过了个人底线就是做恶。后来我根据达贝妮的要求改了一些,算是在老戴和达贝妮之间和稀泥。
  很多人说Blog现在是一种更强大的媒体,并为此欢欣鼓舞。那么,作为双刃剑的一面会更锋利。
  在西方,因为员工揭公司老底和暴露老板隐私而被开除的“毒死”事件很多,这个作为个人和强势的对抗还被人津津乐道。问题是,作为普通人你也可能无法保有你的隐私。我在Flickr上的专辑图片在Blogger圈中被迅速传播,最初这或许还让我沾沾自喜,但我现在开始担忧web2.0的传播效率。在专题开篇里说我们最终会把我们的生活全部搬进互联网,但这可能意味着我们的隐私也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即使你自恪操守,你周围的15个人也可能在无意中将你出卖。返观自身,从Blog所激起的表演欲和暴露欲来看,那简直是一定的。 套一句庸俗的话结尾: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PS1:最终发表在纸上的开篇经我的手我又改了一点,主要加上关于怪癖游戏的一段话,以期和后面内容发生关系。还有把一些“博客”字样改为“web2.0”或者“网络”,因为整个选题的内容不仅仅是博客。
  PS2:很多人都以为那张Flickr上的图片是封面,原来是的,现在不是了,因为临时拍到刘翔被撤掉了。
  PS3:忽然想到,那个独立Blogger的圈子虽然存在,经由Blogcn这样的技术残疾的普及和新浪博客这样的庸俗炒作,博客运动在中国终于成为一场大众的狂欢。从这一点看,我承认这个专辑从一开始的路线错误。






 

返回页首|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