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已经10点,磨蹭了一会就11点了,离我承诺的本已很放肆的死期还有最后一个小时,我终于不得不开始动笔。不得不承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任何能力是天生的:不锻炼大脑,智商就会降低;不锻炼思维,灵感就会枯竭;不勤于码字,就不会写文章;不坚持阅读,就看不下去有字无图的书;只敲字不写字,就有很多字只知道拼音而写不出来……最后,人就变得越来越傻。学无止尽,道理真不是盖的。



看了观察上小宽写的北京客,我也有一些感触。有一段时间我和那个研究十字城镇的人很像,不工作,不愿意工作,整天琢磨问题,想事儿,想很大的问题,却不做什么事,骑自行车,在附近的大学蹭课听,每天吃很便宜的东西,用很便宜的小材料搞搞创作,平时不花什么钱。我个人觉得自己是一个不怕穷的人,但是封闭和无聊是可怕的。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就在我要疯了的边缘,一份画廊的工作找到我,我开始在画廊里坐台,做的是文秘性质的工作,但是能比普通文秘多点艺术专业知识,其实直到现在也很少有真正专业优秀的艺术管理的学生能直接从学校到艺术行政岗位上马上就游刃有余,所以北京这样的城市永远有很多画廊饥渴的寻找着聪明能干的员工,所有在岗称职的员工和拥有好员工的老板们都是幸运的。好象有点跑题了,我想说的是,人的心理总是很怪,流浪的时候想有归宿,有归宿的时候想流浪。曾经的失业蜗居状态让我绝望,而朝九晚五同样让我绝望,于是我必须适时的平衡自己的心理并持久的保持被麻痹的警惕。这又是多么烦的事啊。
和朋友聊天听到很多种理想,而实现这样那样的理想都需要发一笔财,于是每个人的理想都多了一个附件:发财计划。很少有人把发财梦寄托在薪水储蓄上,人们往往都有一个和自己兴趣有关的创业理想:开店、做网站、做某生意、考学和仕途、某领奖台、某红地毯、某聚光灯下……诸如此类。一切理想都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更high,而人生的G点永远是游移的,可能会到了曾经仰望的高度却没有期待中的快感,也可能会掉在某个失落的角度却莫名的感到坦然和温暖。
不管怎么说,我今天还是拿着刚刻出来的烫手的光盘,屁颠屁颠的去见了策划人。见策划人也是一件形式感很强的事,你可以用任何一种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来比喻它,心理是忐忑的,即使是骄傲的心,也批着谄媚的外衣,在电脑上,打开自己的劳动成果,虽然我早已经不喜欢那些作品了,但是别无选择,只能拿这些示人,并且希望被看上,这样就可以有更好的条件继续做下一个。我看着电脑上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资料,忽然有点脸红了,仿佛它们一个个都张着嘴嚷嚷着:
“我是一块好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