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晋华西街总是从一个急转弯开始的:一个小小的出口,呈锐角向外斜开,可以从一头清楚地望见。这是一条横向的街道,56路公交车恰巧从这里经过。有时,等车的人实在太少,车便装作看不见站牌下面的人一闪就过去了,于是便产生了这条街不太方便的印象。街的两侧被那些叫不出名称的店铺占据着:灯光昏暗,四处堆积满了杂物的五金店,朦胧、散发出浅黄和橘红色光晕的布艺店,还有洁净、一本正经的面包店和一些修理手机的店铺。它们默默盯视着往来的行人,甚至带有一丝疲倦的神气。往南,一条细小的分岔,绕过街道的腰部向外伸展,里面是正处于营业状态的黑暗。在主街失去了默契的、不得不屈居在油渍、把手内的黑暗,在此处汇合,向内走去,你会觉得这才是晋华街真正的形态:像一团未经梳理的烟雾,它代表了那些我无法说出的事物的总和,那些失去家园的事物——一个奇点。夜晚像一只无声的孔雀,蹲踞在这里,细心梳理着它的羽毛。
然而,在不知不觉之中,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晋华西街解体了,消失了。起先,几个新建起的楼盘将它团团围住,原来的店铺也被崭新的文具店、花店和超市所取代。稀疏的草坪,变成了热闹的广场。老的住户陆续拌走了,新来的居民使一切变得拥挤、琐碎、潮湿,充满了汽车喇叭的装饰音。这一条街道的面目,也逐渐与其他的街道混同起来,最终变得暗淡、支离破碎,再也不复存在了。
这个消逝的形象,最近,我常常想起它来,对我来说,它就像是黑蓝的一次具有地理性质的延伸,它们的共通之处——坚韧、冷静、观照自我的力量——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内在的丰富,无法与他人混同的特性,也是它们吸引我的原因。
好几次,我突发奇想,翻阅我在黑蓝发过的帖子。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向前回溯的过程,就像翻阅老相片,起初,那个由时间积淀起的模样是陌生的,它与你脑海中的印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你惊讶不已,甚至不愿意相信那是往日的自己。可是,随着记忆的光线一点一点地将它照亮,熟悉的细节渐渐展露出来。可以从中辨认出自己固有的神态,额头上浏海,甚至眉间的一颗痣。于是,当时的情境与感受被揭露了,你这才发现,一个个来自过去的形象,都是不同时期的自我,它在成长,在变化。每一次的改变,都为生命注入了一种新的潜力。
在黑蓝上认识的朋友,在许多时候,都给我安慰,给我鼓励。他们的快乐和烦恼,他们自身的界限,同样影响着我。即使是素未谋面的人,有时也使我感觉亲近。有的人总能使你忘掉家园的束缚,忘掉生活中种种孤单、困乏和沮丧,忘掉那个渺小而卑微的、但同时却又是敏感的、得不到救助的自己。在他们身上,我获得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无论何时何地,我总带着它——手心里的一团热气,一个虚构的形象。比起任何实际存在的事物来,它更能使我感到温暖,给予我力量和勇气。“晋华西街”的外在形态一直在变,但无论它如何变化,我依然能从它独有的凉爽的夏天傍晚,从它富有童年理想特征的树木中认出它来。它是记忆的借喻,一个富有力量的实体,就像黑蓝一样。
返回页首|返回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