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王维究竟生于何年?古今众多学者皆有考论,目前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1、圣历二年己亥(公元699年)生,乾元二年己亥七月(公元759年)卒,年六十一。2、生于长安元年(701),卒于上元二年(761),年六十一。(《中华人物年谱考录》,中华书局1992年版)3、王维(约692——761),唐诗人,画家。(《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4、武后圣历二年(699)生,肃宗上元二年卒,享年六十三岁。(《王维诗集笺注》,四川人民出版社)《新唐书》中有“上元初卒,年六十一”之说,《旧唐书》则只有“乾元二年七月卒”,因此第二种说法是根据年龄和卒年反推出来的,而第一种说法也极有可能是为了弥合《新唐书》和《旧唐书》之间的矛盾做的假设。王维的卒年应该就是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本文对他的卒年再不做详述。
   生于生于701年之说,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王维的弟弟王缙,他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都有记载。前者说“建中二年死,年八十二。”,后者说“建中二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建中二年是公元781年,也就是说王缙生于公元700年,《唐代文学百科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中和此说相同。但是,在《中国文学大辞典》中,王缙的生卒年却是(701——781)。其实,无论王缙的生年是701年还是700年,作为王维的弟弟,王维的生年不可能是701年,也就是说第2种说法有误(如果他们都生在701年,即王维是王缙的双胞胎哥哥,史书应该会记载)。现在,笔者在简单地解释一下王缙生卒年的矛盾,我在进行阴历和阳历转换的时候,参考的书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在陈梦家的《重编序》中提到:“就中西历的对照而说:公元的某年不是和我国某年号某年完整的同在一年之内,常有我国某年之尾是公元某年之初。”而《旧唐书》中“建中二年十二月”应该是公元782年(没有细考),因此,王缙生卒年矛盾很可能是因中西历对照而起,笔者在这里也不再深究。
   本文主要的目的在于考证出王维的生年,因此,现在就剩下两种说法:1、生于公元699年;2、生于约公元692年。《王维诗集笺注》一书占有资料很多,共九百多页,作者杨文生先生认可(699——761)之说,笔者想提出几点疑问:

  《赠祖三咏》王维

  蟏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岁晏凉风至,君子
复何如。
  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良会讵几日,终日长相思。

  注说“此诗约作于开元十三年秋”,开元十三年就是公元725年。按699年之说,“结交二十载”难以解释,因为王维的家乡在山西,祖咏的家乡在洛阳,五六岁的时候他们不可能相识,而书中也没有提到怎么解释“二十载”。张安祖先生收在《唐代文学散论》中的一篇文章《王维生年小考》中也提到这首诗,文中写道:“结交三十载(一作二十载),不得一日展”。张的解释最后是“十三”流传中误为“三十”的缘故,并举了杜甫和陶渊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杜甫的那一句诗:骑驴三十载,旅食客京华。杜甫用律甚严,这两句也格律工整,不可能出现“十三”之误。再看看陶渊明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句,陶渊明的生年有365年、372年、376年之说(《中国文学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笔者无法详考,但是如果按后两种说法,渊明从出生到辞去彭泽县令的公元405年,差不多也就是三十年左右。假设王维生于约公元692年,则开元十三年,王维大约三十四岁。王维写《过始皇墓》时年十五(一作二十),写《洛阳女儿行》时年十六(一作十八),可见王维少年时期就游历过不少地方,因此王维十四岁时很可能去洛阳的时候与祖三相识。另外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杨文生先生《王维诗集笺注》中很多诗都注有“此诗做于某某年”,有原注或者其他版本注“时年……”时,都是按照作者认可的699年之说来进行推算的,比如说《过秦皇墓》时年十五,杨文生先生注“此诗做于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以使时间相合。王维和祖咏相识于洛阳还有两首诗歌可以作为辅证:


  《送别》(一题作《齐州送祖三》)王维

  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喜祖三至留宿》

  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不枉故人驾,平生多掩扉。
  行人返深巷,积雪带余晖。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


  作于开元十七年的《喜祖三至留宿》中,“早岁”应该不是指三年五年那么短,这两个字也大概地揭示出王维和祖三相识于很早。
   这样看来,王维生于约692年解释了“结交二十载”,而且其他的辅证也使它更具有说服力。这是王维生年第3种说法的第一个论据,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另外一首诗《哭祖六自虚》的节选:

  否极当闻泰,嗟君独不然。悯凶才稚齿,羸疾至中年……
  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

  这首诗注“时年十八”,杨文生在《王维诗集笺注》中注“此诗作于开元四年”,也是推算出来的,不做理论。看前面的四句,祖六从小多病,直至中年,去世。“时年十八”笔者以为值得商榷,杨文生在注中还提到:“王维与祖自虚于开元三年隐
终南山,间至洛阳”,一个十七岁的小伙子和一个中年人共同隐居,不得不让人生疑,如果是忘年交,诗中不应该只字不提。而我们可以再看看《王维诗集笺注》中注有“此诗作于开元三年秋”的另外一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隐居的时候写出这样的诗歌也有些不合常理。《唐代文学百科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中对王维有如下描述:
   王维(699?——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太原祁县人(今属山西),后随父移家蒲州,遂为河东县(今山西永济西)人。开元三年(715)入长安求功名,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开元)十四年(726),辞官返长安。由于罪名颇重,援引无人,遂隐居终南山。

   这样的经历比较符合情理,去长安求功名的人怎么可能和一个比自己打那么多岁的人隐居呢?因此,笔者以为,《唐代文学百科辞典》的说法较为有说服力,即王维于开元十四年和祖六共同隐居于终南山。而《王维诗集笺注》中的说法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试想想:一个不到二十岁的来长安求功名的人,即使为了出仕,也不会隐居,更和何况比自己大很多岁的人。而如果王维生于约692年,则开元十四年他大约三十多岁,和祖自虚同处中年,“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相比之下也更为可信。这是王维生年说法第3种的第二个论据。
   综上所述,王维应该生于约公元692年。首先它可以合理地解释“结交二十载”,张安祖先生说《赠祖三咏》作于开元九年,没有给出任何证据或者这个说法的出处,并不可信,而他按照“结交三十载”给出的解释不仅牵强,也解释不通。其次,在和祖自虚归隐这件事情上,王维生于约公元692年也更为合理,因为王维是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才和年龄相仿、志同道合的人退隐的,而不是为了出仕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隐居过一段时间。

 


 

返回页首|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