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萨达姆被吊死,其实已不能算什么新闻。此前那一轮又一轮象征性的拖沓漫长的审讯,早已预示了这个结果,只不过是找个合适的时间而已。从旁观的角度来说,人们一直就在等着这个结果。
  实际上,他的舞台生涯,早就不情愿地、被迫地随着海湾战争的结束而终了了。严格地讲,这个曾经的独裁者与其说是个政治家,不如说他是个演员,尽管他自己未必能这样想,但他确实是个演员。他曾经相当不错地扮演了一个独裁者的角色,就像希特勒那样,而且从时间跨度上看,他比希特勒要成功得多。不过,面对美国这个国际大导演,他真可以说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输到了最后连个悲剧都算不上的地步,连最后的一点戏剧性都输光了。
  毫无疑问的,从他上台之日起,他就非常地入戏。作为一个有着敏锐嗅觉的演员型政治家,他很早就洞悉了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以及相应的游戏规则,并充分利用了自己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某种天赋,把欧美核心国的西方政治思路琢磨得相当透彻。随后他比较及时地利用了欧美核心国对伊朗的持续压制与禁锢,利用了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敌视,甚至还不失时机地利用了美苏两个大国的政治游戏,同时再有效地发掘伊拉克能源方面的天生优势,把一个小小的伊拉克弄成了中东地区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国家。作为几场国际大游戏里的小玩家,他既满足了各个大玩家的需要,又实现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与理想,成了那个时代与区域的不大不小的赢家。他独裁,他残酷,他不讲民主,他崇尚暴力,他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获取更多的国际政治资本……这些都不是问题,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还是苏联,似乎全世界都可以对他睁一眼闭一眼,让他在他的那一亩三分地里开心得意地玩下去。
  问题在关键在于他入戏太深了。他忘了自己其实只是个演员政治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理想的实现,使幻想的习惯空前膨胀起来。他不仅写小说,还把个人的政治幻想进一步发挥升级为前无古人的政治幻觉。从他的那一系列的行为可以看得出来,沉浸在幻想里的他,真的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根不错的杠杆,然后再找个不错的支点,就可以把地球撬起来了。他想试试。这个念头,令他青春焕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与胆量。如果说以前他还是个演员政治家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只是个演员了。他被自己的幻想所感动所激活,在他的幻想里,似乎古巴比伦的辉煌也完全可以在他的手里重现。他想到了历史,想到了自己在历史里的地位与角色,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多写上那么几笔,不,是几页,甚至几十页。在他的引导下,在他的威慑控制下,伊拉克的人民似乎都变成了演员与歌队,要么就是保持沉默,退在旁边。而整个伊拉克,似乎就是一个古典风格的现代大剧场。
  如果他只是自娱自乐地把这场大戏搁在伊拉克本土来进行,那么这场戏还真说不好会演出多少幕、演到什么时候。不,这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多的观众,更大的名声和影响力,他已经不是年轻人了,他不能再浪费时间自娱自乐了,这不是他的性格。就像有些演员以进军好莱坞为光荣和梦想的实现一样,他,萨达姆,觉得要想成为世界级的政治家(国际级演艺巨星),就一定要跟美国人玩把大的,来场空前绝后的大戏,他要自编、自导、自演。他积蓄多年的自视不薄的政治经济资本,不就是为了玩这么一把让人心跳的大排场大制作么?他小心地搭了搭美国人的脉,不是很强,不是很稳定有力,烦恼的事很多,他再看看周围的那些阿拉伯兄弟,都是软软沓沓的面团,需要有把好手来好好揉揉捏捏,塑造成一个新的世界。
  现在,戏演完了。从世界的角度看,这场戏够大,够壮观,虽然尾声部分拖得长了些,但也还不错,从引发关注度的角度来说,也是成功的。作为一名历史上少见的世界级政治方面的演员,萨达姆的谢幕也很专业,在衰老与沉默中,向世界吐出了最后一缕气息。而从他个人政治梦想的角度上看,这场戏无疑是演砸了,演成了绝唱,连舞台都演得四分五裂,连自身性命都演没了。而美国呢,这个世界政治的大导演,就像粉碎了一场自己选出来的替身总统所筹划的政变一样,虽然养虎为患的尴尬心情之上一如继往地表现出从容和庄重的表情和语气,但由于着实弄了满裤腿的油污和一身的泥浆,还有此后一连串的后遗症事故,比如那个“9·11”。
  萨达姆安葬了,在他自己的故乡,将与他那两上死去的儿子长眠在一起。实际上,在美国的好莱坞,还应该为他搞一个追认仪式,把“最伟大的当代政治演员”称号和荣誉颁发给他,因为作为一个演员,他到底还是非常成功的。这事让美国人来做最合适,当然,美国人才不会这么干呢。他们的娱乐精神,实际上远远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多也没那么强烈。而到了“9·11”以后,他们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轻松地表现自己的幽默感了。好莱坞开创的美国娱乐精神,或许就是被生于伊拉克的这位表演大师萨达姆先生以及他的那些同路人的创造力所粉碎和超越了。

 

返回页首|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