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更像是从某一点扩散出去的射线,它的射程和落脚点各不相同,当你接收到这种信号时就会不由自主的,像是寄回信一样牢牢地与它相接,你更想了解它。仿佛进入了一个让人欣喜不已的陌生人的内部。
  这个有二十五个笔画组成的词在链接上静默得有点儿与世隔绝,而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小团体,属于黑蓝的独特团体。我到黑蓝的时间不长,仅一年,一年发过的帖子至今也没超过100。在黑蓝的日子里做的最多,对我最有益的就是看小说,印象最深的是赵松的《属于糖的年代》,洪洋的《抵制喜剧》,马牛的《80个片段》。在一段日子里为了打印黑蓝的小说我花了不少钱买墨盒儿,总是会在打到一半儿的时候,突然没了墨水儿骂一句:操!去年年底我床头除了码起来的书,就剩下厚厚一打儿的黑蓝小说,即便我把字的大小放到“小五”,它都依然那么厚,那么有重量。
  在黑蓝呆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儿就能受到感染,传播速度极快,直接从显示器中跃出来钻进眼睛里奔向大脑。这种感染让你更理性,对待作品或者事物更严肃,认真。这与其他网站不同,虽然看不到在黑蓝的工作者们用了一种什么样儿的动作来处理每个帖子,每篇小说,但能看到他们的热诚,对文学的热爱甚至是艺术上的追求。所以黑蓝坚持着他们的独特,这让黑蓝的整体都未曾凹陷,只会更突出。
  常来黑蓝的人能发现,在这一年间黑蓝的完善。我忘了是什么日子,去论坛里闲逛后正有看几篇小说的打算,发现黑蓝的资料库添了不少牛逼的作家,其中有我喜欢的卡佛和塞林格,是不是还有尤利西斯?现在黑蓝又推出了“黑蓝文丛”,让更多人认知黑蓝对文学的态度,但黑蓝始终都没有改变,不管是从对待小说的劲儿还是其他,这样儿挺好,保持着一种向前的姿态。黑,蓝,白,还有偶尔出现的红。这些红在生活中就是扩张的热情,谁总能听到黑天才的歌声?欲望的漩涡。
  黑蓝正在影响我或者他影响着不止我这一代人,行云流水般地逐渐向外伸延,缓慢,但目标明确。黑蓝让我看到更多的小说,了解更多的作家,认识写作出色的朋友,他正在慢慢地改变我,在黑蓝的环境中创作,让人更沉稳,使作者挖掘出更接近作品的方式,写出更优秀,拥有自我风格的小说。作为一个在黑蓝时间不长的小辈儿,我希望黑蓝能走得长而久远,在时间的范畴中没有界限。这使当我们每次看到黑蓝的样子时,他总是在其中保持着独立的风格。
  黑蓝恒久远,一个永流传。

                07.6.5


返回页首|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