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号采访:tutulong和袁群在三八妇女节前夕的对话 tutulong:袁群,终于采访到你了,新年过得如何? tutulong:代兔兔问一个问题——“有没有姑娘为他暖被窝哟?” tutulong:那太遗憾了!下面问下新网刊的问题吧,先问一下,设计制作是什么岗位? tutulong:黑蓝的网刊简洁大方,挺美观的,是用的什么程序做的? 很多程序似乎不大好用。 tutulong:以前在黑蓝也看到网友问过这个问题,因为很多程序都比较容易出错——比如生成的文件无法使用。遇到过么? 推荐个比较稳健的版本。 tutulong:好的,代大家谢谢我问的你答的这个实用的问题。哈哈。接下来,问问袁群对新改版的网刊怎么看,对新一年有什么展望。 tutulong:为什么说因为黑蓝群的活跃与强大没得到很好的体现? tutulong:黑蓝群的活跃是黑蓝词典的源泉。很多娱乐性都是黑蓝群带来的。 tutulong:这就是黑蓝词典。黑蓝群充满着诱惑。 tutulong:刊登广告……稍后请到观察版董事长亢蒙处缴纳费用…… 另外,插一句八卦的,新一期网刊里的那个过年回家贴,在里头,兔兔为什么说你的咪咪大,这是真的吗? tutulong:恩,估计是……和自己的相比较嘻嘻……先不猜测了。说说下一个问题。关于小说推荐,加了特邀评论以后两期了,谈谈看法。怎么评价这些评论? tutulong:非常认真! 这样的品评,相信能提高不少作者的写作积极性。 这是特邀评论开办的意图所在吧。 tutulong:以介绍的形式和大家说说喜欢的专栏吧,因为有了点小变化。 tutulong:还有呢。 tutulong:艾哲雪是新近的后起之秀,的确和其他作者不同;马牛的接触很久了,你说的是长篇连载的确不大容易发现。这两期影音都非常好看,本以为你说这个。没中下怀。 tutulong:谢谢!我上周到同事家做菜,又一次烧糊了。同学们和我一起看吧。……马牛的长篇是怎么回事?好像大家不太熟悉。 tutulong:也许连载完后可以做个特辑。 tutulong:说到小说,冬天一过,小说作品似乎有点萌发的态势了。 tutulong:所以说,袁群有写点哪方面东西的欲望么? 或者比如要写专栏的话,你的兴趣点在哪一方面。 tutulong:好! 祝早日中出!祝大家08年能写出更好的作品,网刊做的更精彩! 感谢接受黑蓝观察大公司本次的采访。谢谢电脑荧屏前的观众朋友。再见!
2号采访:可以调戏痴女、怨女、幼女之后的对话 tutulong:两期出来,大家都看到今年的网刊有了几个新变化,是谁的主意? tutulong:那么目前的网刊的最亮点是什么?从你的角度看。 tutulong:特邀评论是新增的特色栏目,那么说说你阅读这个栏目的感受吧,对比较印象深作者风格的感觉。包括形式。 tutulong:刚才还说到视觉。你是封面设计。08第一期的封面是个灯?很像火车道上的指示灯。 tutulong:猜错。第二期呢。是傍晚拍的? tutulong:最后的效果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效果总是很奇特。 tutulong:水涡和影子。是photoshop里的特效么? tutulong:最后再经过photoshop?就是变淡啊,叠加啊,调色啊之类,这样理解对不? tutulong:理解。 这个效果真的很好。 很厉害。 平时要经常拍吧?每期都要有一个封面。都是生活中随拍还是不时的想一些主题找灵感。 tutulong:比如说第二期。 是在大街上拍的行人? tutulong:很有意境! 这样就有了第二期的封面。 这是在哪个阶段?就是说每期刊物的流程是先设计封面还是先有了内容再定封面,或者是有一些其他的协作? (我的观点工序也可以分离吧?) tutulong:刚才忘了问,是用专业相机拍摄么? tutulong:非常谦虚。上面几个问题相信大家对封面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四肉肉的工作有个大概了解了。 下面说说黑蓝词典,以前的调侃都是在聊天群,这是第一次搬到了刊物上。你喜欢这个风格不。考虑到做些调侃风格的封面不? tutulong:感谢你的回答。本次的问题到此告一段落。如果还有要补充的,欢迎电脑屏幕前的观众朋友们继续跟贴发挥。欢迎继续收看黑蓝观察大公司的节目。
3号采访:从正经八百到三味书屋的对话 tutulong:昂,1号,网刊下方可以看到“首席执行:张一一”——首席执行是什么样的工作? tutulong:原来如此!这个我读过个《编辑力》的书。 其实这些东西很讲究啊。 tutulong:是门艺术。邱雷什么时候起带你搞这个艺术的? tutulong: 这个其实也能查到的,算我偷懒了! 不过大致就是一年左右了大概。 这么长时间除了“的、地、得”还有哪些比较关键的。 不专门做工作的话,有时候我们的确不大注意这些细节。 tutulong:对,四四说过要拿到目录形成一个印象好定夺封面。而且小说栏目改版以后还有特邀评论。这样联系起来会有些难度。要发很多消息或者发短信、打电话很多么?一期下来。 tutulong:这倒也是,黑蓝在这方面的好处可能就是大家自成一体,都比较勤奋。 你是学生? tutulong: 那占用了一些课余时间。是学什么专业的呢? 怎么想到以及最后走上黑蓝网刊编辑这个岗位? tutulong: 理解。也是类似的原因我在录入小组也有个兼职,欢迎大家多到阅读版读我们小组录入的图书。(插个广告~) 像录入、写作和编辑之间还是有挺大区别的。 可能编辑代表了你的潜在兴趣。你觉得和录、写比,编辑这工作能带给你一些不同的东西? tutulong: 现在也在听音乐吗…… tutulong:说说音乐名字……采访间插曲一下。 tutulong: 昂,女生!又是黄耀明。 昂,那在黄耀明的歌声中继续采……吧。编了一年网刊,怎么看待网刊和纸刊的区别? tutulong:关键还是看质量。 如果喜欢的话打印下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今年网刊有了一些小的改动,丰富了不少。也是不断追求高质量的表现吧。 你对目前的黑蓝网刊满意么? tutulong: 如果改进,以后是从哪个方面入手呢? 有没些朦胧的想法。 或者是有了具体想法,但等待现实条件成熟。 tutulong:基本是以调侃为基调的。 ……一个是时间问题,和栏目新有关系。 关于内容,原来设想是什么样子? tutulong:栏目刚开始可能都会有类似的问题吧。 报纸一个栏目出来,发过一阵儿可能撤掉,或者改名……内容也改了。 最终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是一个人在做么? tutulong:爱哲学和坑蒙目前较多。 tutulong: 随着壮大相信会慢慢向十分靠拢。 平时编辑网刊的过程中感觉资源怎么样。10分满分的话,比较合格的文稿资源能丰富到20么? tutulong:听起来很类似黑社会老大姐……那刚才说到壮大的团队,请问网刊团队有什么口号之类的么?团队组织活动么? tutulong: 应该不算!这个问题先放下……先给喜欢刊物编辑的同学们提一点建议。 不算“的、地、得”这类的。来句关键的。 tutulong: 也可以。就像感想那类的。虽然比较生活化经验化的多些。但还是想逼你看能概括出些什么。 tutulong: 很现实。现在有些文章尤其游戏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符号,半角全角不规范的,或者是句号用句点,逗号用一串的。都很让人头疼。 这些基本的还是要的。 tutulong:所以说到最后还是返璞归真,到最基本的问题。总结一下就是,提倡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尽量少写错别字…… tutulong:好。那么大家共勉。到此问题也基本差不多了。感谢一一接受本次采访。如有网刊团队内部八卦问题,请补充一个,发扬光大,作为本次采访的结束。 八一个吧。 tutulong: 为你准备了多么广阔的空间~ tutulong:什么意外呢?(我必须中计,就是迟钝了点……) tutulong:下次如果还有个4万字的,再给他……多给几次,让他恨透你,就好了。物极必反。 tutulong: 改成了倒影的?其中……这个精彩啊! tutulong:也建议陈老师多折腾几次让你恨透…… 好。虽然我们无法比照第2期封面当时的效果如何,谁是谁非。 但是,最后,黑蓝观察大公司本次的网刊系列采访还是在一片欢乐祥和的八卦中结束了……观众朋友们,让我们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再相聚……再见。 【论坛讨论】 不有 |